北师大版中考历史冲刺试卷A卷_第1页
北师大版中考历史冲刺试卷A卷_第2页
北师大版中考历史冲刺试卷A卷_第3页
北师大版中考历史冲刺试卷A卷_第4页
北师大版中考历史冲刺试卷A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师大版中考历史冲刺试卷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 选择题。 (共25题;共50分)1. (2分) (2017七上江海月考) 最早种植水稻的原始居民是( ) A . 元谋人B . 北京人C . 河姆渡人D . 半坡人2. (2分) (2017福州模拟) 根据下图判断,与其相关的政治制度是( )A . 禅让制B . 分封制C . 郡县制D . 行省制3. (2分) 近几年,网上热议“中国会不会因北京持续雾霾而迁都”的问题。网友吴铭说,有迁都的可能性,我国历史上就曾因种种原因而发生多次迁都,如商王盘庚、周平王、北魏孝文帝、明成祖等统治时期都迁都过。其中,北魏孝文帝迁都( ) A . 长安B . 洛阳C . 应天D . 燕京4. (2分) (2019七下防城港期末) 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准备开展以“明朝加强专制统治”为主题的探究活动,下列符合主题的有( ) 废行中书省,设三司设三省六部制八股取士设置厂卫制度A . B . C . D . 5. (2分) (2019七下东莞期末) 嘉靖年问,“倭大举犯福建距城十里结大营(戚继光)连克六十营,斩首千数百级乃(于是)旋师。”该材料突出反映了( ) A . 反侵略战争胜利B . 戚家军纪律严明C . 明朝的海防松弛D . 倭寇问题彻底解决6. (2分) (2019靖江模拟) 古典名句是中华文化长河中历经砥砺的智慧结晶,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句所关联的人物及事件对应错误的一项是( ) A .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嬴政与统一国家建立B .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基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与史记C .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隋文帝与隋朝大运河D .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戚继光与抗军斗争7. (2分) (2019江北模拟) 作家余秋雨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历史”。 下列京郊的一处废墟,我们可以从中解读到的史信息是( ) A .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B . 俄国侵占中国大片领土C . 日本南京大屠杀D . 八国联军进入紫禁城8. (2分) (2019八上三台期中) 柏杨在中国人史纲中评说洋务运动:(清政府如同)被击败的末期癌症的老拳师,在观察强大对手的优点时,不归功于对手的强壮如牛,反而归功于对手有一副漂亮的拳击手套清政府自强运动的目的就是要弄那么一副漂亮的拳击手套。“漂亮的拳击手套”是指( ) A . 政治体制B . 军事技术C . 生产技术D . 思想文化9. (2分) (2019南充模拟) 毛泽东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是在( ) A . 中共一大B . 八七会议C . 遵义会议D . 中共七大10. (2分) (2019泰州) 美国作家哈里森,李尔兹伯曾说:“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是为避开蒋介石的魔爪而进行一次生死攸关、征途漫漫的撤退,是一场危在旦夕的战斗。”这里的“行军”指( ) A . 北伐战争B . 南昌起义C . 红军长征D . 挺进大别山11. (2分) 周恩来是我们江苏淮安人的骄傲,他不论是在新民主主义时期,还是在建国后,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下列有关他的活动,正确的一项是( )领导南昌起义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立中国同盟会中美建交A . B . C . D . 12. (2分) (2019广东模拟) 下列作品中直接反映标志着全国性抗日战争开始事件的是( ) A .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B . “宛平城外狼狗叫,卢沟桥上枪声急”C . “三军过后尽开颜”D . “长江呜咽钟山悲泣三十万冤魂在地狱中哭泣。”13. (2分) (2019烟台) 在大规模的支前运动中,烟台各县涌现出了许多支前英雄模范和先进单位。淮海战役后,唐和恩被评为特等功臣,荣获“华东支前英雄”荣誉称号。淮海战役的胜利( ) A . 标志着人民解放军转人战略进攻B . 使东北全境解放C . 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的基础D . 标志着国民党政权垮台14. (2分) (2018八上新平月考) 新文化运动最重要的历史功绩是( ) A . 开启了近代化进程B . 促进了文学的繁荣C . 推动了教育的发展D . 解放了人们的思想15. (2分) (2019安徽模拟) 对下表1953-1957年中国农、轻重产值增长速度和比重变化表,认识正确的是( ) 农业生产增长相对缓慢 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已经完成国民经济建设成就突出 重工业得到了优先发展A . B . C . D . 16. (2分) (2019深圳模拟) “建国第一年,同17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以上外交活动体现了新中国奉行的是?( ) A .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B . 不结盟政策C . “一国两制”方针D .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7. (2分) (2019阜宁模拟) 改革是一个民族和国家生存和发展的持续动力,下列对我国新时期改革的说法正确的有( )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土地成为农民的私有财产国有企业改革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心,其目标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特色商品经济体制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A . B . C . D . 18. (2分) (2017南昌模拟) 孙立祥在日本三次社会转型及其历史启示中指出:日本通过三次“开国”,成功实现了社会的全面转型。日本完成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的历史事件是( )A . 大化改新B . 明治维新C . 建立法西斯专政D . 战后社会改革19. (2分) (2019九上静宁期末) 下列各项与“地理大发现”有内在联系的是( ) 文艺复兴三角贸易殖民掠夺郑和下西洋A . B . C . D . 20. (2分) (2019中山模拟) 19世纪中期是资本主义扩展和迅速成熟的关键时期,已有的资本主义国家在改革调整中求得新的发展,又有许多新国家加入资本主义的行列。下列事件中属于后者的一组是( ) A . 美国独立战争与法国大革命B .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与美国南北战争C . 美国独立战争与俄国1861年改革D . 俄国1861年改革与日本明治维新21. (2分) (2019日照) 下表是对两次世界大战相关事件的表述,其中错误的是( )序号历史大事时间空间历史解释萨拉热窝事件1914年萨拉热窝一战爆发的导火线凡尔登战役1916年凡尔登一战的“绞肉机”“屠场”签署联合国家宣言1945年纽约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雅尔塔会议1945年雅尔塔协调盟军行动,加速二战结束A . B . C . D . 22. (2分) (2019霞山模拟) 这是流行于苏联的一则笑话:某主妇到食品店买肉。“有肉吗?没有。那牛奶呢?”“我们只管卖肉,过街那家店看有没有牛奶卖。”对这则笑话理解最准确的是( ) A . 它赞扬苏联人特别有幽默感B . 它说明社会主义制度不能解放和发展生产力C . 它讽刺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带来的物质短缺问题D . 它表明苏联当时的政治体制不完善23. (2分) (2017九上江苏月考) “会议确定了盟军相互配合完全击败德军的军事计划,战后建立联合国。”依据材料判断,该次会议是( ) A . 巴黎和会B . 华盛顿会议C . 慕尼黑阴谋D . 雅尔塔会议24. (2分) 阿基米德是古希腊著名的科学家,他曾经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将翻转地球。”这句话精辟地阐明了他在物理学方面的一大贡献,即他提出的( )A . 杠杆原理B . 物体表面积及体积的计算方法C . 阿基米德定律D . 圆周率的计算方法25. (2分) (2019桂林) 1885年德国工程师本茨设计生产了一种新交通工具(见如图)。这一交通工具的核心技术是( ) A . 使用蒸汽机B . 使用电动机C . 使用发电机D . 使用内燃机二、 综合题。 (共2题;共35分)26. (25分) (2019八上北海期末) 列强的铁略让中国冲破“天朝上国”的迷梦,开始探索新知,拉开了中国近代思想解放的帷幕,学习西方、寻求变革成为近代中国思想的潮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改革者所需要的乃是轮船与枪炮,所以他们设立的是船坞与兵工厂,他们“自强”的结果在我们看来固然失望,可是从当日时间与环境看来,已不足为奇。我们不能忘记,他们使中国工业化。摘自黄仁字中国大历史材料二:今变行新法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行三权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计日可待也。摘自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材料三:要拥护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摘自陈独秀罪案之答辩书(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评价的是哪一历史事件?简述这一事件的历史作用。 (2) 根据材料二,概括康有为主要的政治主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康有为等人为实现“中国之治强”而掀起的运动名称。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德先生”和“赛先生”分别指的是什么?这一时期,陈独秀等人宣传这两样东西主要是凭借哪一杂志? (4) 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其共同的主题。 27. (10分) (2019九上蠡县期末) 观察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 该图示反映了哪个国家的哪一历史事件?填写A处的时间和B处的事件名称。 (2) 该图示反映了该历史事件有什么特点?这种特点说明了什么问题? (3) 该图示反映的这一历史事件有何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