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七年级春季学期期中历史试题(I)卷_第1页
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七年级春季学期期中历史试题(I)卷_第2页
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七年级春季学期期中历史试题(I)卷_第3页
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七年级春季学期期中历史试题(I)卷_第4页
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七年级春季学期期中历史试题(I)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七年级春季学期期中历史试题(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下图是某同学绘制的宋元时期政权更替示意图。该图能反映的历史趋势是A由国家统一走向政权分裂B由政权并立走向统一C社会日益繁荣开放D统一多民族国家初步形成2 . 商业繁荣促进货币的变化,下图货币最早出现于A隋朝洛阳B唐朝长安C北宋四川D南宋开封3 . 岳飞是我国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他身上最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品质是A精忠报国B忠于君王C纪律严明D敢于牺牲4 . 中国古代历史上,为了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理,中央政权特别设置了一些行政机构,下列选项中不具备这一特点的是A澎湖巡检司B宣政院C北庭都护府D锦衣卫5 . 武则天的统治被后人称赞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能说明这一点的史实包括武则天改国号为周由皇后成为皇帝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农业生产的政策继续推行唐太宗减轻人民负担的政策和措施当政期间唐朝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ABCD6 . “澶渊之盟”的盟约双方是( )A北宋与辽B南宋与辽C北宋与西夏D北宋与金7 . 我们今天肯定武则天,最主要的原因是A她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B她替多病的高宗处理政事C她重用人才,奖励农业生产,使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D她在“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之间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8 . 唐朝创制的农业生产工具有ABCD9 . 以下不属于忽必烈的功绩的是A统一蒙古草原,建立蒙古政权B建立元朝,定都大都C灭南宋,完成全国统一D设枢密院、御史台,建行省制度10 . 下图反映出中央政府在处理民族关系时采取的方式是A和亲B设置管理机构C册封D采用武力征服步攀图11 . 两宋时期“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所达到的高度,在中国整个封建社会历史时期内是座顶峰。”下列史实不能说明此观点的是A重文轻武政策的实行B宋词的出现C海外贸易的发达D“交子”的出现12 .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成吉思汗被毛泽东誉为“一代天骄”,他的主要历史功绩是A灭亡西夏B建立元朝C统一蒙古建立蒙古国D定都大都13 . 七年级(1)班同学进行探究性学习,他们搜集了“科举制度的创立”“大运河”“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玄奘西游”“鉴真东渡”的相关资料,由此我们可以推断他们研究的课题是( )A政权的分立与民族融合B繁荣与开放的社会C统一国家的建立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14 . 小明在学习有关隋朝的内容时,遇到了以下几句表述,不知是对是错。你认为正确的表述是581年,杨坚夺取后周政权,建立隋朝。589年,隋炀帝灭掉陈朝,统一全国。隋炀帝营建东都洛阳,修筑长城和驰道,加重了人民的负担。为加强对各地的统治,隋炀帝多次乘坐高大华丽的龙舟巡游。ABCD15 . 学习隋唐史后,你认为能准确地概括这段历史的基本特征的是A文明初露曙光B繁荣与开放C由分裂走向统一D封建国家陷入危机二、综合题16 . 认真观察下列图片,回答问题。(1)著名理学家程颐曾评价图一人物说:“太祖之有天下,救五代之乱,不戮一人,自古无之”,他是谁?从程颐的评价中可以看出他的主要功绩是什么?(2)图二人物统一蒙古部落,建立了世界上举世无双的蒙古帝国,他是谁?他被尊称为什么?(3)图三人物建立了哪个幅员辽阔的统一多民族国家?为实现对广大疆域的管辖实行了怎样的行政区划与管理制度?又设置了什么机构专门管理西藏和台湾地区?(4)由图三人物完成的这次统一有什么重要意义?17 . 识读历史纪年表是培养历史核心素养“时空观念”的重要途径之一。观察下列“中国历史纪年表(局部)”,回答问题。(1)请写出a、b、c、d、e、f所处的朝代名称。(2)写出一例b朝曾出现的治世或盛世局面。(3)指出c朝的建立者和南宋著名的抗金将领。(4)e、f两朝为加强思想控制,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1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秦汉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是我国经济重心,南方经济远远落后于北方从西晋末年“永嘉之乱”起,北方长时间陷入战乱之中,人民纷纷迁徙到江南,黄河中下游地区一片萧条,南方则在相对稳定条件下利用北方南迁的大批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工具、生产经验,使南方经济得以发展。摘编自刘亚荷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材料二西汉至南宋末年南北方户数变化材料三两宋时期经济发展概况农业“苏湖熟,天下足”手工业矿冶业、纺织业南方占有绝对优势;造船业南方发达于北方;南方制瓷业已赶上北方商业北宋熙宗十年,全国商税总收入南方占总数一半以上,南宋时临安(今杭州)成为当时最大的都会(1)据材料一,指出西晋末年起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2)据材料二,指出从西汉到南宋南方户数变化的趋势。(3)据材料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