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2019-2020年度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C卷新版_第1页
河北省2019-2020年度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C卷新版_第2页
河北省2019-2020年度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C卷新版_第3页
河北省2019-2020年度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C卷新版_第4页
河北省2019-2020年度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C卷新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北省2019-2020年度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C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习近平主席在2013年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旨在借“丝绸之路”这一历史符号,沟通历史与未来,连接中国与世界。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的开通A使世界连成了一个整体B加速了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C促进了区域文明的交流D促进了亚非与拉美地区的贸易往来2 . “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已经能够走出洞穴,盖房定居的远古人类是A元谋人、北京人B北京人、山顶洞人C山顶洞人、河姆渡人D河姆渡人、半坡人3 . 以下哪一史实不能反映传统中医药的发展:( )A东汉华佗创制麻沸散B东汉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C北朝贾思勰著齐民要术D明代李时珍著本草纲目4 . “我来自元谋,你来自周口,牵起你毛茸茸的小手,是爱让我们直立行走。”这曾是在网上颇为流行的段子。下列早期人类中生活在我国云南省境内的是A半坡人B北京人C元谋人D山顶洞人5 . 下列有关我国古代科技文化成就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战国时期,测定出一年二十四个节气B扁鹊总结出的“四诊法”,一直被中医沿用C屈原的代表作诗经是千古传诵的抒情长诗D湖北随州出土的整套编钟,反映了我国古代音乐的发展情况6 . 东汉、魏、晋时期,北方游牧民族不断内迁。最突出的历史作用是A加快了我国民族大交融B使我国古代人口分布更趋合理C促进迁入地的农业生产的发展D帮助迁入地人民进行反抗斗争7 . 东汉政权后期逐步走向衰亡的原因不包括( )A黄巾起义的沉重打击B外戚宦官交替专权C州郡割据的局面形成D王莽施政加剧动荡8 . 齐民要术种谷写道,“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在这里,贾思勰强调农业生产需要( )A遵循自然规律,因地制宜B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才能获得成功C注意总结经验,改进工具D农民得科学方法,才能事半功倍9 . 著名作家余秋雨说:“我是汉族,我讲汉语,我写汉字,这是因为我们曾经有过一个伟大的王朝汉朝。”西汉的建立者和都城分别是A汉高祖、长安B汉高祖、洛阳C周武王、镐京D秦始皇、咸阳10 . 东汉、魏晋时期,我国北部和西部少数民族不断内迁。其中建立前秦政权的是A匈奴B鲜卑C氏族D羯族11 . 今天我们强调“依法治国”,而西汉重视“以德化民”。“以德化民”是在A汉高祖时期B文景时期C汉武帝时期D汉元帝时起12 . 下列世界遗产中,能够体现中外文化交流融合的有雅典卫城殷墟少林寺龙门石窟ABCD13 . 春秋末期长江下游北上争霸的国家是( )A秦国、齐国B楚国、吴国C齐国、越国D越国、吴国14 . 认真观察如图,你认为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是ABCD15 . 研究下面史记目录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这是最早的历史著作B这是一部纪传体通史C本书可以用来研究东汉兴亡D本书为集体创作的官修史学著作16 . 春秋战国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促使社会不断变革,最终导致奴隶制度的瓦解,封建制度的确立。商鞅变法措施中,哪项措施最能体现出这种社会变革?( )A改革土地制度 承认土地私有B重农抑商C迁都咸阳 推行县制D奖励军功17 . 下面文物中的文字按出现的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ABCD18 . 下列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阶段特征的归纳描述,正确的是( )A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B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C统一国家的建立和巩固D繁荣与开放的社会19 . (题文)三国演义是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书中描写了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错综复杂的政治与军事斗争你知道其中的“三国”是指( )A魏、蜀、西晋B魏、蜀、吴C吴、东晋、梁D宋、齐、梁20 . 下面是某同学做的课堂笔记,通过这一笔记内容可以确定他学习的主题是A长平之战B牧野之战C巨鹿之战D涿鹿之战二、综合题21 . 在中国古代,皇帝的勤与惰、明与昏、仁与暴往往和国家的兴与亡有着很大的关系。请结合下列有关秦汉时期帝王的资料,进行相关问题的探究。材料一及至始皇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以弱天下之民然陈涉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贾谊过秦论(1)材料一中的“废先王之道”是秦亡的原因吗?你认为秦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陈涉斩木为兵,揭竿为旗”指的是什么事件?这一事件在中国历史上有何重要地位? (3)请简评秦始皇22 . 某校七年级(2)班针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这一主题进行了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大自然的馈赠)下面是一位同学整理的部分农作物图片。(1)以上农作物中,有一种是河姆渡居民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它是(填字母序号);有两种是西汉时从西域传到中原的,它们是(填字母序号)。(政策的推动)(2)战国时商鞅变法重视农业生产的是哪一项法令?(3)西汉时,刘邦减轻田租,还采取什么措施增加农业劳动力?东汉时,哪位皇帝统治时,多次下令释放奴婢减轻农民负担?(人民群众的辛勤劳动)(4)战国时期,使成都平原变成“天府之国”的水利工程是什么?(活动总结)(5)通过以上探究,你认为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23 .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关系,有时矛盾激化,甚至发生战争,但在总体上,民族隔阂趋于消解,民族关系趋于和缓。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矛盾篇)材料一:西晋统治腐朽,向内迁各族人民收取重税,征兵派役,甚至掠卖少数民族人民为奴婢。这些暴政激起了内迁各族人民的强烈反抗。一些少数民族的首领乘机起兵反晋。人教版中国历史七上教科书79页(1)依据材料一指出“激起了内迁各族人民的强烈反抗”的原因是什么?在316年西晋被内迁的哪一游牧民族灭亡? (战争篇)材料二:见下图(2)根据材料二并所学知识回答,“淝水之战”的交战双方分别是哪两个政权?这场战争的特点什么? (融合篇)材料三:表格中的材料来自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师教学用书”273页(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归纳材料三中孝文帝推行的汉化措施,并说明孝文帝改革的作用。汉化措施:改革作用:材料四:南北朝时期,统治阶级为宣扬佛教,在一些地方的山崖上,开凿了许多石窟,石窟群里,雕刻着成千上万的佛像。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那里的石窟佛像造型逐渐呈现汉化的风格,体现了民族的融合。(4)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四中“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那里的石窟”指的是哪一著名的石窟? (5)综上所述,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关系呈现怎样的特点?24 . 请同学们快速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材料一仔细观察“北魏孝文帝”这幅图。材料二魏晋以来,内迁的各族人民与当地汉人错居杂处,开始过着定居生活。他们向汉族人民学习农业技艺,逐渐将原来从事畜牧业生产转变为从事农业生产,而汉族人民向北方各族人民学习畜牧经验,又学习和接受他们的食物、服装、用具等,融入到汉族生活中,十六国北朝政权的统治者,与汉族士人合作,沿袭中原地区的统治方式,实行君主专制制度。这一时期的民族关系,有时矛盾激化,甚至发生战争,但在总体上,民族隔阂趋于消解,民族关系趋于缓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