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格心理学之特质理论,江西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孔莎,引言,你如何向别人描述某位朋友或你的某位同班同学是怎样的一个人?1、类型:安静型?直率型?2、特质:羞怯的?友好的?,特质流派的概述,重要的特质理论,情境论与特质伦之争,自陈式人格问卷,第一篇,第二篇,第三篇,第四篇,特质理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特质流派的贡献与批判,第五篇,第一篇特质的概述,什么是特质?是指一种可表现于许多环境的、相对持久的、一致而稳定的思想、情感和动作的特点,它表现一个人人格的特点的行为倾向。一种特质就是一个人格维度,它是依据人们在某一特征上所表现出的程度而被分类的。特质理论认为,特质是决定个体行为的基本特性,是人格的有效组成元素,也是测评人格所常用的基本单位。,overview,特质的概述,假设一,假设一,假设二,人格特质具有明显的跨时间的稳定性,人格特质具有跨情境的稳定性,问题四,特质理论的基本假设,作为特质维度的人格,特质论并不是把人格分为绝对的类型,而通常认为存在一些特质维度。人们之间的差异,就在于在这些维度上表现程度的不同所形成的不同特质构型。特质曲线特质心理学家划定了一个广泛的行为范围任何人都处在该连续体上的某一位置在人群中,只有相当少的个体处在极高或极低的位置,大多数人都聚集在中间部位。,特质曲线,每一点上的人数,极低,平均,极高,特质理论的特征,特征1:特质研究者致力于预测那些得分处在特质连续体上某一范围内的人有什么样的典型行为表现,而不是预测一个人在某个特定情境下的行为。例如,研究者发现,外向的人主观幸福感水平更高。,特质理论的特征,特征2:特质理论家常常更关注描述人格和预测行为,而不是解释人们为什么会表现出这样的行为(不注重查明行为机制)。陷于循环推论(打人攻击性),特质理论的特征,特征3:特质流派在人格研究过程中更容易将人们之间进行比较。如:女性化特质。特质流派很少论及人格的变化。特质心理学家更多的是学术研究者,而不是治疗师,因此,没有哪一个重要的心理治疗学派是源自于人格特质流派。,第二篇重要的特质理论,1897年11月11日出生于印第安纳州蒙族特玛1915年,奥尔波特考入马萨诸塞州坎布里奇的哈佛大学1922年,奥尔波特获得哲学博士学位1922-1922年,他还先后就读于柏林大学、汉堡大学和剑桥大学。1924年,奥尔波特重返哈佛大学,开设了美国最早关于人格理论的课程。1939年,奥尔波特出任美国心理学会主席1963年荣获美国心理学基金会金质奖章,“性情绝不会一成不变,否则会多么地乏味但如果只有变化而没有一定之规的话,又会多么地混乱”。奥尔波特,第一节高尔顿奥尔波特的特质理论.,奥尔波特的特质理论,特质是个人所特有的、一般的、现实焦点的神经心理结构。由于有特质,很多刺激便等值起来,从而使人在不同情况下的适应行为和表现行为具有一致性。,奥尔波特对特质的定义,例如一个羞怯的特质,可以从这个人缺乏同辈友谊、回避社会聚会、喜爱如读书等独处活动、不喜欢参加讨论会等行为反应中推断出来。同辈缺乏朋友团体回避聚会嗜好喜欢独处讲习会不参加,羞怯,奥尔波特的特质理论,与此相反,具有不同特质的人,即使对同一个刺激物,反应也会不同。一个具有友好特质的人和一个具有怀疑特质的人对陌生人的反应是很不同的。奥尔波特认为,特质是概括的,它不只是和少数的刺激或反应相联系。一个特质联结着许许多多的刺激和反应,使个体行为产生广泛的一致性,使行为具有跨情境性和持久性。但是,特质又具有焦点性,即它与现实的某些特殊场合联系着,只有在特殊的场合和人群中才会表现出来。,奥尔波特的特质理论,奥尔波特的特质理论,特质的特点:(1)特质不是有名无实的。(2)特质比习惯更具有一般性。(刷牙、洗手、保持衣服整洁与爱清洁)(3)特质具有动力性。特质支撑行为,是行为的基础和原因。(4)特质的存在可以从实际中得到印证。特质不能直接观察到,通过观察一个人不断重复的行动来证实特质的存在。,奥尔波特的特质理论,(5)一种特质对另一些特质仅是相对独立。人格是一种网状的、相互牵连的、重叠的特质结构。(6)特质与道德或社会判断不同义。(7)特质既可以是某个个体所具有,也可以是群体所具有。独特性与普遍性的统一。(8)行动甚至习惯与特质不一致时,并不证明特质不存在。(情景左右),奥尔波特的特质理论,方法一:根据特质是用于描述普遍的人还是只描述单个的人分类。1、整体研究法测量每个人在某个特质上的分数,并与其他受测者的分数进行比较;(共同特质)2、个案研究法他也坚持个人特质的重要性,并指出有的特质是个人所特有。(个人特质)方法二:根据特质的描述主要的还是宽泛的:1、首要特质2、中心特质3、次要特质,特质的分类,奥尔波特的特质理论,首要特质(cardinaltraits)是个人最重要的特质,代表整个个性,往往只有一个,在个性结构中处于支配地位,影响一个人的全部行为。例如,有的人我们称之为残暴的人(sadisticperson),这是源于MarquisdeSade这个残暴的人的名字。中心特质(centraltraits)这是性格的“构件”,性格是由几个彼此相联系的主要特质所组成,主要特质不像首要特质那样对行为起支配作用,但也是行为的决定因素。(如,诚实、善良、武断)次要特质(secondarydisposition)这是个人无足轻重的特质,只在特定场合下出现,它不是个性的决定因素。对于食物和衣着的偏好是次要特质的例子。,在不同的人身上可分别显示为首要的、中心的、次要的倾向,奥尔波特的特质理论,首要特质多愁善感中心特质清高、率直、聪慧、孤僻、内向、抑郁、敏感次要特质冷酷,哪些是大学生最喜欢与最厌恶的人格特质?,你的首要特质、核心特质和次要特质分别是什么呢?,奥尔波特的特质理论,所谓机能自主指一个成人现在进行的某一活动的原因不是他原来要求行动的那些原因。即是说过去的动机和现在的动机并没有机能性的联系。过去的已经过去,一个人今天的动机是机能自主的。奥尔波特之所以提出机能自主这一概念,是因为他看到了儿童行为与成人行为之间的巨大差异。儿童以反应性行为为主,受生物本能动机驱使,健康成人发展出更多的前摄行为。,机能自主-关于人格动力,奥尔波特的特质理论,奥尔波特认为机能自主性有两个水平:持续机能自主与统我机能自主持续机能自主是两种机能自主中层次较低的一种,指的是先前的经验对其后行为的持续影响作用,它涉及个体的习惯方式,与个体兴趣爱好无关。统我机能自主是较为高级的心理过程,由兴趣爱好、态度、生活方式等高级过程组成的自主系统,指的是那些与统我有关的自我维持的动机。,奥尔波特的特质理论,评价贡献:奠定了人格心理学的学术地位,是现代人格心理学创始人兼容并蓄,整合了人格理论重视对成熟、正常的健康人的研究人格的量化研究批评:理论可检验性较差未对人格动态进行研究有循环论证的倾向忽视了外在因素与潜意识动机对个体的影响,第二篇重要的特质理论,亨利默里生平1893年5月13日生于美国纽约市,家境富有,但因不曾享有母爱,童年生活并不愉快。1915年获哈佛大学文科(历史专业)学士学位。1919年获哥伦比亚大学医学博士学位后,任内科和外科医生。后入英国剑桥大学专攻生物化学,1927年获博士学位。因在求学期间受S.弗洛伊德与C.荣格心理学说的影响,开始转向人格心理学研究。后应哈佛大学之聘任心理学讲师、临床心理学教授,直至1926年退休,第二节亨利默里的特质理论,亨利默里的特质理论,主要观点:默里称它的方法为“人格学”,并把需要看做人格的基本成分。重点是了解“心因性需要”,这与其他心理学家们描述的特质很相似。心因性需要就是“在某种条件下以某种特定方式做出反应的可能性或者准备状态”。,亨利默里的特质理论,默里确定了27种心因性需要,亨利默里的特质理论,亨利默里的特质理论,亨利默里的特质理论,亨利默里的特质理论,亨利默里的特质理论,亨利默里的特质理论,亨利默里的特质理论,根据默里的观点,每个人都可以用人格的需要层次来加以说明;一种简单的需要层次是不足以预测行为的。所以引进了“压力”的概念,即通过与需要相互作用以决定行为的环境动力;,第二篇重要的特质理论,1905年生于英国塔冯撤尔(Devonshire)1924年毕业于伦敦大学1929年获得博士学位19321937年在莱塞特(Leicester)地方建立并主持学校系统的心理门诊1937年受桑代克的邀请去美国,先在哥伦比亚,后来在哈佛等著名大学教课1945年卡特尔40岁的时候担任伊利诺斯大学人格和团体分析实验室主任,任研究教授,成就:卡特尔一生努力工作,他写过大约300篇学术论文和20多本学术专著。,第三节雷蒙德卡特尔的特质理论,特质种类1、共同特质与个别特质2、表面特质与根源特质3、体质特质和环境特质4、能力特质、气质特质、动力特质,卡特尔的16因素研究模型,表面特质表面特质处于人格结构的表层,是通过观察就可以发现一个人的外部行为特点。根源特质根源特质处于人格特质内部,是人格结构中最重要的部分,也是一个人行为的最终根源。,卡特尔的16因素研究模型,情境根源特质外部行为黑夜心跳考试焦虑出冷汗比赛发抖,卡特尔的16因素研究模型,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的关系表面特质是根源特质的表现,根源特质是表面特质的原因每一种表面特质都来自一种或几种根源特质,而一种根源特质可以影响多种表面特质。每一个人所具有的根源特质是相同的,但是它们在个人身上的程度则是不同的。卡特尔的16种最基本的人格根源特质,卡特尔的16因素研究模型,体质特质由遗传的身体内部条件构成的特质环境特质来源于环境和后天经验的特质。如果通过因素分析找到的根源特质是单纯的、独立的,那么,一个根源特质不可能即是遗传的又是环境的,而只能来自其中一个。,卡特尔的16因素研究模型,能力特质在个体所拥有的根源特质中决定他如何有效地完成预定目标的特质。气质特质指人们存在着遗传决定的特性,它决定一个人的情绪的体质根源特质。动力特质指人格结构中那些趋向于某一风格的行为动力,是一种积极成分。,卡特尔的16因素研究模型,研究方法:因素分析法因素分析法的核心相关,彼此之间相关很高的项目被归结在同一因素中,而彼此之间较低或无相关的项目被分成不同的因素。基本程序:对大量的个体进行测量计算所有测量项目的相关矩阵提取公共因素并命名,卡特尔的16因素研究模型因素,因素负荷测验因素1因素2怀疑0.520.15不稳定0.810.08内疚0.660.04理解0.110.88能力0.030.69流畅性0.190.47焦虑智慧,两个人格维度组群1组群2志向合作果断友好忍耐仁慈坚持性开放性创造性温和成就人际,分析及其实例说明,卡特尔的16因素研究模型因素,假如你用一些测验测量十个特质:志向,合作,果断,忍耐,友好,仁慈,坚持性,开放性,创造性和温和。用这些测验对一组人进行测试,每个人都会得出十个分数,我们可以用相关系数来检验其中一个测验分数与其他九个测验分数相比较的情况。从这些相关系数的情况看,虽然最初是测量了十个特质,但合理的结论是,你实际上测量的是两大人格维度:一个与成就有关,一个与人际亲和有关。因素负荷:我们进一步求出各个测验与两个因素之间的相关,即因素负荷。负荷在0.3以上可看作有显著的负荷,该测验对这一因素有实质性意义。从上表可以看到不稳定、内疚、怀疑与焦虑的负荷很高,但对智慧的负荷量甚小。相反,理解、能力、流畅性与智慧的因素负荷很高,但对焦虑的负荷很小。可见前三个测验所测验的内容都与因素1焦虑有关,而后三个测验所测内容都与因素2智慧有关。,因素分析材料来源,生活记录材料(L资料),问卷材料(Q资料),客观测试材料(T资料),可以用于因素分析的数据材料,卡特尔的16因素研究模型,生活记录材料来源于人们实际生活中对个人行为的记录。其关键作用在于,由于被试没有直接提供信息,因此较少欺骗和吹捧的成分。问卷材料来源于人格的问卷调查。这是最容易收集的也是大多数因素分析所使用的一种材料。但是报告中有关个人自己的能力和倾向会影响到这类材料的精确性。客观测试材料是诸多方式中最有价值的一种,主要考察被试进行行为测验时的反应。调查者往往通过观察被试在模拟现实生活情境中的行为表现来收集这类材料。,卡特尔的16因素研究模型,研究程序,Step3,对17953个描述人格的词汇归类整理,得到171个与人格有关的基本词,经历的三个步骤,Step2,Step1,选择208名被试,让他们参照这些词,以评定量表的形式对他们熟悉的人进行评定,经相关分析和因素分析,得到12种根源特质,以后又根据实证研究增加了4个特质,编制成16PF,卡特尔的16因素研究模型,16PF轮廓图人格因素低分者特征高分者特征A乐群性含蓄、孤独.热情、外向B聪慧性智力低、迟钝智力高、聪慧C稳定性感情用事情绪稳定E恃强性谦逊顺从武断、好强固执F兴奋性有节制、严肃谨慎愉快、轻松兴奋G有恒性权宜敷衍认真、有恒负责H敢为性害羞、畏怯退缩冒险敢为I敏感性不空想、理智重实际空想、敏感、感情用事L怀疑性信赖随和猜疑、刚愎M幻想性现实、合乎规范想象、幻想、狂放N世故性爽直、坦白、天真精明能干、世故O忧虑性镇定沉着忧虑抑郁Q1实验性守旧保守自由、批评激进Q2独立性随俗、依赖自立,当机立断Q3自律性任性、不名大体有节制、自律严谨Q4紧张性松弛、心平气和紧张困扰,卡特尔的16因素研究模型,卡特尔的16因素研究模型,评价贡献:把特质划分为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这是卡特尔对个性心理学的一个重大贡献,理论以明确的统计资料为基础批评:偏重研究中的技术性.因素分析所运用的资料不能完全免除研究者偏见对环境因素的影响重视不够,第二篇重要的特质理论,大五人格的研究方法:词汇学研究大五人格研究模式的具体做法是:首先把某一语系的所有描写人的词汇挑选出来,然后进行筛选、比较和匹配,根据语义将词分入不同的范畴组,制成词表,用这个词表让被试对自我或他人进行描述,最后对各个范畴求出相关,形成相关矩阵,再作因素分析。结果得到几个因素,取前几个载荷量大的因子作为人格的基本因素。,第四节大五人格模型理论,大五人格模型理论,大五人格模型的起源与发展一、奥尔波特与奥波特的开创性工作:建立人格词表理论假设:每一种文化下的自然语言包含了所有能描述人格的维度。有什么样的人格表现就会有什么词来描述它。反过来,我们可以通过词汇来研究人格维度。“所有的人格特质都会被编码到自然语言中去。,大五人格模型理论,1884年高尔登爵士就曾尝试从字典中找出用于表示性格的词。1910克莱吉斯认为德语中有4000个词用于描述人的“内部过程”。格赛尔认为描述人类行为的形容词应按六个范畴分类。1933年包格顿按心理学原则对特质名称进行分类,她的词单中包括德文中的941个形容词和688个名词。1936年奥尔波特和奥波特对英语语言做了深入研究,具体开创意义。他们从韦波斯特新国际词典选出描绘人类行为差异的词共17953个,分成4类,其中表示稳定人格的特质术语占25%;表示暂时的心理状态的术语占25%;对性格进行评价的术语占29%;混合术语占21%。,大五人格模型理论,二、卡特尔对词表的简缩性工作卡特尔(1943)最早应用奥尔波特和奥波特的词表来研究个性的多维结构。他致力于对这一词表的压缩,并对此进行聚类分析和因素分析,这构成了卡特尔的人格描述系统的基础。,大五人格模型理论,1.选择奥尔波特和奥波特词表中所有第一组术语以及第二组术语中的100个词,并按照语义划分为“同义词”组,与反义词进行配对。2.从160个配对好的“同义词反义词”丛类中每个丛类选择出13个词作为代表,并用一个术语来描述丛类。3.从人格文献的总结中增加了11个丛类(总数达到171个丛类),并对这171个丛类进行聚类分析,缩减为35个“特质变量”4.对35个“特质变量”进行因素分析,以探讨人格的主要维度。最后发现了12个经斜交旋转得到的主因素。,大五人格模型理论,三、大五人格的发现1.基于词汇研究的五因素模型图普斯和克罗斯特尔(1961)以卡特尔的双极特质术语作为研究材料,进行了重新分析,最早发现了5个相对显著而且稳定的因素此外,诺曼、伯格塔、迪戈曼等许多心理学家也都用词汇方法证明了五因素模型。1993乔森用简略的“大五”维度周环(AB5C,Hofstee,1992)形成了五因素的标准名称码。,大五人格模型理论,2.基于问卷研究的的五因素结构McCrae和Costa的五因素模型。McCrae和Costa根据对16PF的因素分析自己的理论构想编制了测验五因素的NEOPersonlityInventory(NEO-PI人格量表,1989)Zuckerman的五因素模型。Zuckerman等(1991)基于人格的生理基础提出了五个因素,即冲动的非社会化的感觉寻求、攻击敌意、活动、社交性和神经质焦虑。根据这五个因素形成了Zuckerman人格问卷(ZJPQ)。,大五人格模型理论,大五人格因素模型人格五因素模型,是指心理学家通过无数次的问卷调查和因素分析,得出包括五个维度的人格基本单元,即神经质性(Neuroticism)、外向性(Extraversion)、求新性(Openness)、亲和性(Agreealesness)和尽责性(Conscientiousness)。也就是说,我们可从这五个维度对一个人的人格进行描绘和解释,从而基本上把握他的人格内核。大五人格(OCEAN),也被称之为人格的海洋,可以通过NEO-PI-R评定。人格的五因素模型得到了理论和实证研究上的支持,已成为目前心理学界人格特质分析的共识。,大五人格模型理论,测测你自己的人格:尽责性指导语:指出下面每个项目描述你的符合程度。使用9点量表作出回答。1非常不正确,9非常正确。,大五人格模型理论,(1)仔细(2)粗心*(3)尽责(4)缺乏组织能力*(5)有效率(6)无计划*(7)缺乏坚持性*(8)效率低*(9)不切实际*(10)整洁,(11)疏忽大意*(12)有组织能力(13)有实际经验(14)守时(15)邋遢*(16)坚定(17)有条理(18)有始有终(19)不可靠*(20)缺乏条理*,大五人格模型理论,计分:把2、4、6、7、8、9、11、15、19、20题反向计分。然后把这20个项目的答案相加。国外大学生样本中的平均分为123.11,标准差为23.99,大五人格模型理论,支持五因素模型的证据(一)因素跨语言文化的一致性验证假设人类生存所面临的问题都是一样的,所有个体差异及命名都应该是一样的。(Hogan,1983)研究取向共性研究特性研究跨语言荷兰语德语中文跨文化西方亚太地区,大五人格模型理论,(二)自我与观察者等级评定的一致性有关证据表明,自我等级评定与同伴和配偶评定在所有五个因素上都有很大的一致性。同伴与自我配偶与自我N0.450.53E0.260.53O0.370.59A0.490.60C0.410.57,大五人格模型理论,(三)特质分数与动机、情感、人际的相关性某些特质高得分与动机追求有关系;此外,还有研究发现,五因素特质上的分数与经历特殊情感的倾向之间也发现有关系。在人际上是物以类聚,人与群分还是异性相吸,前者得到更多的支持。,大五人格模型理论,(四)人格异常的诊断支持因素模型的人把人格障碍视为是处于正常人格连续体的另一端。例如,强迫型人格可以视为是某个在尽责得分上特别高的人;随和性得分低与反社会人格有关。,大五人格模型理论,(五)遗传证据与进化理论在遗传相似性程度和环境相似性程度上的不同个体,研究者将其在人格测验上的得分进行比较。有研究发现,同卵双生子比异卵双生子在外倾和神经质维度上有更高的相关性。身高体重外倾神经质一起长大的同卵双子0.950.900.540.46一起长大的异卵双子0.520.500.190.22,大五人格模型理论,大五的应用1.人事选拔或配置:撇开认知和智力因素,“大五”人格可以作为一个预测因子。一般而言,责任感对绩效具有较好的预测效度。2.服务性工作:随和性也是一个良好的预测因子。对创造性工作,如策划、广告、艺术、文学等,开放性具有较好的预测效度。对管理类工作,外向性具有较好的预测效度。群体中外向性的人比例恰当时团队绩效最好,外向者过多或过少都不利于团队绩效的提高。,大五人格模型理论,3.临床心理:低神经质得分和高尽责性得分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尽责性得分高与强迫症有关;随和性得分低与反社会人格有关。4.健康心理:外倾性、神经质、随和性均与健康心理有关,对身心疾病有预测价值。5.发展心理:高尽责性、高外倾性的青少年具有好的学业成就,低尽责性、低随和性的青少年有较多的违法行为。6.职业:艺术兴趣与外倾性呈正相关、高尽责性者被一致性地评为优秀雇员。,大五人格模型理论,评价尽管五因素模型已逐步得到承认并运用于许多实践领域,但仍有一些心理学家持批评态度。1、关于人格五因素模式的结构存在不同意见,有的因素分析研究发现,并不是所有的结果都与五因素的结构相吻合,有时发现有三个或四个因素,有时候又会发现七个因素。2、对这五个因素的含义存在争议。词汇假设的不当,世俗概念不能保证涵盖和表达一些精细而复杂的个别差异和人格特质。3、五因素模型一直因其非理论性而受到批评。,第三篇情境论与特质论之争,几十年来,人格特质的测量在心理学界已经成为一种被广泛应用的工具。1.对特质流派的批评(1)特质测量并不能够很好地预测行为这一争论的核心问题是:决定行为的究竟是人格还是情境?你这样做是因为你所处的情境的关系呢,还是因为你就是这样一种人呢?主张情境论的人宣称,行为几乎全部是由情境决定的。而另一方的支持者则认为,稳定的个体差异是决定我们如何行动的最主要因素。,情境论与特质论之争,如今,多数心理学家都同意行为是由人与情境的相互作用而决定的。人格特质的分数与行为测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很少能超过0.30或者0.40。这种被戏称为“人格系数”的相关水平从统计学上说只能解释行为变异的10。(2)没有证据支持跨情境的一致性,情境论与特质论之争,2对人格特质的辩护(1)行为的测量批评者用来做例子的典型研究都是用人格特质的分数来预测对行为的单一测量。这种方法违反了心理测验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基于一个题目或者一个测量所获得的行为分数在信度上是非常低的。以至于它与其他任何分数的相关都几乎不可能高于从0.30到0.40的“人格系数”。,情境论与特质论之争,(2)确定相关特质人格特质测量通常无法突破0.30到0.40的界限,其另一个原因是研究者也许考察了错误的特质。如果一个特质对某个人来说是重要的、核心的,那么这个特质更容易预测他的行为。,情境论与特质论之争,(3)10变异的重要性心理学家罗森塔尔考察了近年来广受称赞的一些医学领域中的研究。他所考察的一项大型医学研究因发现阿司匹林可以明显地减少心脏病的发作而被大肆宣扬。实际上,研究者因为结果已经非常显著而提前结束了实验。继续给接受实验的患者安慰剂而不是阿司匹林,会违反研究的伦理原则。显然,研究者们认为这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发现。但是,当我们检验这些数据的时候,发现医学研究者们从中所依据的相关只有0.03左右,其对变异的解释还达不到1!,第四篇自陈式人格问卷,人格的问卷测量是根据要测量的人格特质,编制许多有关的问题,要求受测者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逐一回答这些问题,根据受测者的答案,去测量受测者在某种特质上表现程度的方法。自陈量表自陈量表依据所测量的人格特征编制客观问题,要求被试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或感受去逐一回答,以此衡量个人的性格特征。,自陈式人格问卷-以MMPI为例,自陈式量表的特点,题量较大,计分简单客观,容易施测,测验分数容易获得解释,纸笔测验,MMPI量表的编制,MMPI依据经验效标编制。1939年哈撒韦、麦金利参照其他人格量表、精神病临床报告、病历和医生的笔记等确定1000多个与心理异常有关的项目,然后选择效标组(被诊断为有不同类型心理异常的被试)和控制组(被确定没有心理问题的700名16-55岁的被试),将项目施测于两被试组,然后将两组反应明显不同的题目确定为测验项目。以此方法确定了8个临床量表。此后又增加了男子气-女子气量表和社会内向量表。,自陈式人格问卷-以MMPI为例,量表内容项目分类项目数项目分类项目数1.一般健康914.有关性的态度162.一般神经症状1915.关于宗教态度193.脑神经1116.政治态度-法律和秩序464.运动和协调动作617.关于社会的态度725.敏感性518.抑郁情感326.血管运动.营养言语.分泌腺1019.狂躁感情247.呼吸循环系统520.强迫状态158.消化系统1121.妄想.幻想.错觉.关系疑虑319.生殖泌尿系统522.恐怖症2910.习惯1923.施虐狂.受虐狂711.家庭婚姻2624.志气3312.职业关系1825.男女性度5513.教育关系1226.想把自己表现的好些的态度15,自陈式人格问卷-以MMPI为例,MMPI量表的10临床量表,均以所采用的效标组命名,(1)(0)为其编号。(1)疑病Hs,共30题,来自表现出对自己身体功能异常关心的神经质病人。(2)抑郁D,60个项目,与抑郁、淡漠、悲观、思想和行动缓慢有关。(3)癔症Hy,60个项目,可鉴别癔症和癔症型人格,如情绪不稳定、自我中心、幼稚、自恋等。(4)病态人格Pd,50个项目反映被是在性格上的偏差,反社会行为(如对现实不满),反社会性格(如不顾社会习俗的作风)等。(5)男子气-女子气Mf,60个项目,反映性别色彩,男性的测验分数高,有女子气,女性在测验上得分高时,则有男子气。,自陈式人格问卷-以MMPI为例,(6)偏执Pa,40个项目,反映被试敏感、猜忌、自我中心、妄想观念、被害感等。(7)精神衰弱Pt,48个项目,可以评估被试的强迫观念,强迫行为、焦虑、恐惧、内疚感等。(8)精神分裂症Sc,78个项目,测量疏远感、家庭关系不好,异常知觉、异常思维和行为;(9)轻躁狂Ma,46个项目,涉及活动水平升高或过多,心境高扬或兴奋,观念飘忽;(10)社会内向Si,70个项目,反映被试害羞,对人无兴趣,社会情境中的动摇性等。,自陈式人格问卷-以MMPI为例,MMPI量表的4个效度量表,4个效度量表用来检查被试在测验时是否粗心大意、不明题意、掩饰、反应定势等现象的存在,及其参加测验时的态度。4个量表的分数异常时,表示测验的效度值得怀疑。(1)疑问量表(Q),包括无法回答、漏答和对是和否都做回答的项目数,正常人很少有5题以上,超过30题则认为测验无效。(2)说谎量表(L),15个项目,由与社会所称赞的行为或与情绪有关的问题组成,用以识别想让别人把自己看的比实际更好的人。L得分高,表示被试的回答可能不真实,测验不可靠,也可能L得分高的人是对自己要求过高,L得分低的人一般比较诚实自信,能独立并自觉承认自己的缺点。,自陈式人格问卷-以MMPI为例,MMPI量表的4个效度量表,(3)诈病量表(F),64个项目,由一些涉及古怪或荒唐内容的题目组成,其中有些题目包含在Sc和Pa量表中。F量表得分高表示题意理解错误,或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护理配药计算讲解
- 管理学原理组织结构
- 居民议事协商能力提升培训
- 永煤消防考试题库及答案
- 银行研发面试题目及答案
- 中国好老师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培训心得体会模版
- 2025年苏教版科学小学四年级下册期末复习检测题附答案(三)
- 阳城公务员考试题及答案
- 叙永公务员考试题目及答案
- 行政公务员的考试题及答案
- 生产线技改后效果对比
- 故事技巧叙事性非虚构写作
- 五年级美国大联盟计算和几何专题讲义教师版(含题目翻译答案解析)
- 《小学生C++创意编程》第3单元课件 选择结构
- 学院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支撑材料目录
- KROHNE 转子流量计产品介绍 2022
- 广播员培训材料
- 呼吸康复呼吸肌训练课件
- 铁路货车空重车自动调整装置原理的作用课件
- 汽轮机DEH简介和SGC顺控启动
-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