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古代的经济政策.ppt_第1页
第4课古代的经济政策.ppt_第2页
第4课古代的经济政策.ppt_第3页
第4课古代的经济政策.ppt_第4页
第4课古代的经济政策.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要点背诵: 1、商业发展:春秋战国繁荣秦汉以来,推进重农抑商,发展困难隋唐对城市商业以外农村市场的贸易发展,出现户架、飞钱的两宋以空前繁荣出现“交子”,商税成为重要财政来源的元朝几乎成为国际性大城市的明清是“商助”(晋商、惠商) 2、 出现了“市”的发展:宋以前与居民区别开来,严格管理,按时打开市场,打破宋坊市的边界,打破时限,交易不被正式直接监督3,着名大城市:长安、洛阳、开封、临安、大多数(政治中心、军事重镇、商业中心)南方大城市:扬州、益州(倾向商业化) 4, 对外贸易:西汉在开通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唐朝广州设立“市船舶使”两宋对外贸易税收成为国库重要财源的元泉州,在被称为世界第一大港的古代对外贸易中,实施“朝贡贸易”占有重要地位的明清“海禁”和“封锁国”,贸易逐渐萎缩。 第4课古代经济政策,1 .了解古代中国土地制度的演变。 2 .了解“重农抑制商”、“海禁”和“封锁国”政策及其影响。 3 .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 阅读教材,总结一下中国古代有哪些土地制度(社会形态)、原始社会土地公有制、原始社会土地属于_成员共同工作,平均分配劳动产品。 氏族公社,一.土地制度的演变,材料一:普天之下,可能是王土的率土之滨,不是王臣吗? 诗经,材料2 :不肯卖给田地。 礼记王制,请读读:所有土地都是国家(王)所有,土地不能出售,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铁器、牛耕的使用、井田制逐渐崩溃,出现私田,、商霸变化法(以法律形式确认土地私有制)、封建土地私有制、初税亩(承认土地私有制)、 课程1 :春秋战国时代的土地制度为什么会发生变化,感悟历史:材料1 :四川巡视孔贞一言:蜀前有沃野之说,最近王府有者何七,军屯什二,民间只有一人。 明神宗实录 (万历),材料2 :嘉庆时,老师和现在的占地面积达到80万亩,他的家丁也占有土地6万亩。 光明时代的老师琦善,土地高达256万多亩,占地面积超过和现的3倍。 材料3 :据统计,明代万年间惠州人均耕地面积仅2.2亩,清代康熙年间1.9亩,光照年间仅1.5亩。 根据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人均耕地“约4亩,十口之家,即40亩”可以维持温饱。 想一想:以上资料反映了什么社会现象? 让我们来看看,土地并购现象严重,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为什么会发生土地并购现象。土地并购会带来什么样的社会问题?古代封建政府对此采取了什么措施? 原因:土地私有、地主官僚和贵族以各种手段合并农民土地。 社会问题:社会矛盾加剧,影响导致农民起义的国家财政收入。 遏制措施:北魏至唐前期均田制明代后期按人丁和田亩多少征税。 2 .“重农抑商”,1 .含义,重农:农业是本业,重视农业,鼓励农业发展。 遏制商业:工商业为终业,限制工商业发展。,2,表现:(1)秦商鞅提倡“重农抑商”,(2)西汉武帝抑制富商大贾,(3)明清坚守“重农抑商”,材料1 :商贾大众存倍利息,年轻人乘列出售,操纵奇胜,乘日游城市,匆匆出售所以,男人不耕作,女人不织蚕,衣服变成文采,吃了就变成梁肉,死了的农民的痛苦,有人行道。 因为富裕,交通王侯,力量超过官员的势力,利相倾倒了这个商人,所以合并了农民,农民也流亡了。 班固汉书食货志,材料2 :以故农为天下本务,工贾也是其最后,如果现在用衣服玩,还要争华巧,多用工匠。 市里干活的人多,田里干农业的人少。而且愚民看到工匠领导在力田,必定成群结队为工人小民有利,所以结果并不简单。 清实录 (雍正),课程研究2 :历代统治者为何实施“重农抑商”政策? 二:“重农抑制商”,三.原因是社会上越来越严重的商业和农业争夺劳动力,影响农业生产,威胁封建政权的统治等问题。 (二)为了保护农业生产和小规模农业经济,确保征聘和地租征收,巩固封建统治(目的)(三)富商大贾抢购、操纵物价(四)根本原因:自然经济这一经济基础决策,集团讨论:中国封建社会实施的重农抑制商政策,认为利益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益? (影响)利:增加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政府财政收入,强化封建制度,维持国家统一。 缺点:阻碍工商业的发展,加强自然经济,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导致中国落后。 封建社会不同时期,作用各不相同。 封建社会后期的消极作用主要有:材料1 :隋唐时期,对外交通发达唐政府鼓励外商来中国贸易,允许他们长期居住在中国,做官员,与中国人结婚。 长安、洛阳聚集了各国使节、商人。 中国古代史,材料2 :永乐2年,禁民下海。 福建是一个濒海的居民,我在外国交通,载着海上的艶篱,为寇。 永乐实录卷27,资料3 :顺治元年(1644年),清政府颁布迁海令寸板不入水。 河里一加栅栏,货物就不得越过国境。 时刻守望,违反者死也不赦免。 引自台湾外记。 问题:上述资料解释了什么问题?唐朝实行对外开放,明清实行封闭自卫政策。 三、“海禁”和“封锁锁国”,1793年干隆皇帝给英国国王写信说“天朝物产丰富,什么也没有,本来外行货物通过。 特因天朝生产的茶叶、瓷器、丝绸是西方各国和首尔国家所需要的东西,加恩带着同情心在澳门开设了洋行,得到了日用的资金,变得润泽了”。课堂探究3 :明清统治者为何实施“海禁”与“封闭国”政策? 3 .“海禁”和“封闭锁国”,1 .背景,(1)根本原因: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封闭锁国”政策推进的根本原因。 (2)直接原因:明朝初期东南沿岸倭国蔓延清初必须应对东南沿岸的抗清斗争西方列强侵略殖民地清政府认为,天朝大国物产丰富,无所事事,无需与外国贸易。 明代:人不得擅自出入国外和市里。 对外贸易只在正式主持下进行。 清朝:1 .禁止官民擅自出海。 沿海居民内移动数十里,人民不得用一块板子下海。 3、严格限制对外交流,只有广州一个地方开放外贸,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 2、表达:(严格限制绝对禁止)、课程如何评价“海禁”和“封闭锁国”政策对我们有什么启示?3 .“海禁”和“封闭锁国”评价3 .界限(主要影响) :妨碍开拓海外市场,抑制资本原始积累,阻碍资本主义萌芽。 中国与世界隔绝,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长期持续封建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