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第一学期上册期末考语文试题_第1页
人教版八年级第一学期上册期末考语文试题_第2页
人教版八年级第一学期上册期末考语文试题_第3页
人教版八年级第一学期上册期末考语文试题_第4页
人教版八年级第一学期上册期末考语文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第一学期上册期末考语文试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题目。父亲到死,一步三回头我父亲死在美国,他到死,对长江都是一步三回头。他去世前,我和弟弟带着他在美国旅行了一次,他拍了很多感兴趣的照片,一一贴在影集上。影集的第一页,贴着父亲在夏威夷拍的鱼儿。红黄相间的热带鱼,在水草间平静地游弋,逍遥自在。照片下写着:“鱼,鱼,长江葛洲坝的鱼是要到上游产卵的。”父亲像很多老人一样到美国来看望儿女。没来之前,他想我和弟弟,想得很热切。但才到一天,就说:“我最多只能待一个月,我有很多重要的事情要回去做呢。”我和弟弟说:“您都退休了,那些重要的事情就让研究生做去吧。”父亲说:“研究生威信不够,没人听他们的。”我和弟弟就笑:“您威信高,谁听您的?”父亲唉声叹气。但过了一分钟,他又坚决地说:“长江鱼儿洄游的时候,我一定要走。”长江鱼儿洄游的时候,父亲从来都是要走的。这个规矩从70年代长江上建了葛洲坝开始。大坝阻断了鱼儿到上游产卵的自然通道,父亲带着研究生在葛洲坝新建的“过鱼道”前想尽了办法,但鱼儿最终没能懂得人的语言,也看不明白指向“过鱼道”的路标,一条条傻呼呼地停在坝的下游,等着大坝开恩为它们让条生路。最后,父亲他们只能用水桶把那些只能被堵在坝下的鱼移到坝上,父亲就得了一份永不能退休的“科研”工作,像愚公移山一样,年年移鱼不止。父亲影集的第二页,贴的是在美国天鹅湖拍的一群鸭子的照片,满满的一湖鸭子,一个挨一个。我们的狗想到湖边去喝水,一湖的鸭子突然叫起来,像士兵一样朝狗列队游过来,保卫它们的领地。父亲见了哈哈大笑。照片底下,他写着:“鸭子,上海浦东的鸭子是长江污染的证明。”从七十年代末起,人们发现崇明岛一带肝癌的发病率非常高,但不知其因,父亲他们就开始了调查研究。父亲选择研究在长江下游生活的鸭子。那一段时间,不停地有鸭子被送到我们家来。家里小小的厨房,全是鸭屎味。母亲跟父亲吵,叫他把这些鸭子弄走。父亲说:“弄到哪里去?总不能弄到大学办公室里养吧?”后来研究结果出来,崇明岛一带的鸭子活到两年以上的多半都得了肝癌。结论很明显:长江下游水质严重污染。影集的第三页,是我们在卡罗拉多河划船的照片,有一只小鸟飞来停在船头,弟弟就喂它面包吃。小鸟并不怕人,居然大大方方地走到我们放食物的椅子上,自己招待起自己来。父亲感叹不已,在这张照片下写道:“要教育长江流域的老百姓。”父亲常年在长江的水域奔忙。他和研究生半年半年地住在渔民的船上收集资料。他们天不亮就起来在渔民打到的鱼堆里乱翻,把一些鱼作成切片,放在显微镜下看,说是有些鱼脊椎弯了,有些鱼身上带血点。他们也收集长江流域变了形的鸟,有一只鸟长了三个翅膀,父亲办公室里堆满了大大小小污染变形的动物标本,父亲他们讨论起这些被污染的动物,表情如兵临城下一般凝重。可沿岸的造纸厂和印刷厂依然往长江里排含铅的污水父亲影集的最后一页,是父亲追悼会的照片,那是母亲贴上去的。母亲在照片下写了一行字:“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取的是庄子大宗师里两条鱼的典故注。人们感叹鱼儿之间伟大的爱情,可是对鱼来讲,还不如让它们快活地游在大江大湖里,而根本不用互相惦记着,生死一别,父亲回归自然。医生告诉我们,父亲的死因可能是铅中毒。母亲什么话也没有说,在长江鱼儿洄游的季节到来之前,带着父亲的骨灰回国了。父亲在美国对长江是一步三回头的依恋,父亲就这样回到了长江边。父亲叫袁传宓。父亲的故事讲完了。长江的故事还没有完,也许永远不会完。最近父亲的朋友寄给我一份当地的报纸,上面报道一个渔民捕到了一只长江珍稀动物白鲟。报道里谈到,从渔民到科学家,大家都为抢救这只白鲟尽了力。长江里第一只白鲟是我父亲发现并命名的。那家报社要我谈谈,如果我父亲看见人们对珍稀动物如此关爱的事迹后会怎么想。这时,父亲已经去世九年了。父亲会怎么想呢?我想,父亲大概会说:“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这可能是父亲替鱼儿、鸭子、鸟儿、白鲟发表的独立宣言吧。(作者:袁劲梅。有删改)注见庄子大宗师:“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1 . 文章以父亲影集中的照片为线索,追忆了父亲与长江的故事,其中有三则是父亲生前的事,请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表。影集页码照片内容父亲与长江的故事第一页(1)_长江的鱼儿洄游产卵受阻,父亲带领研究生用水桶将它们运过葛洲坝。第二页天鹅湖的鸭子健康自在地生活。(3)_第三页(2)_(4)_2 . 文章以“父亲到死,一步三回头”为题,有什么好处?3 . 文中两次引用庄子的话,请结合语境,品味这句话在文中的含意。4 . 请联系第段的内容,分析文章是如何表现父亲形象的。阅读捡破烂儿的先生一文,完成小题。捡破烂儿的先生于德北我叫他先生,虽然他是一个捡破烂儿的。那一年,繁华的重庆路又大兴土木,这里将盖起一座又一座超豪华商场,据说所卖物品皆为名牌,价格贵得惊人,绝非平民百姓可以问津。这个城市有钱的人越来越多,有几座这样的商场也在情理之中。我骑着自行车,从灰层忒多的工地穿过,准备去一家编辑部送自己新写的故事。在重庆路与一条小街的交叉口,在一处深深的门洞下,一道奇异的风景吸引了我的注意力。一个鬓发斑白的老人,年纪70岁左右,他靠在一辆架子车前,在一片喧嚣中,静静地吃饭。他的饭很简单:地上一个罐头瓶子,里边是辣椒酱;罐头瓶子旁边是一个玻璃杯,杯中满满斟着白酒。左手一根葱,右手一个雪白的大馒头。老人一边喝酒,一边就着大葱蘸酱吃着馒头。他见我站的时间长,冲我招招手,又指指地上的东西,意思是让我过去一起喝点。我摸摸口袋,里边还有几块钱,就一头扎进旁边的副食店,买了一斤猪头肉。这样我和老人就认识了。老人姓张,是电机厂的退休工人,有三个儿子一个女儿。他70岁,退休整整10个年头了。他的儿女都有不错的工作和家庭,也很孝顺,可他谁家也不去,就自己一个人过。老伴儿在他退休前就去世了,老人把宽敞的房子让给了女儿,自己住一居室的小屋,过着清静的日子。他清晨早早地出门,拉着架子车,边捡边收。报纸、书本、易拉罐、酒瓶子,只要能换钱的东西,他都收。废品收购站下班之前,他把捡来和收到的东西卖掉,然后拉着空车回家。这是他的生活,很有规律。老人酒量很好,面色红润,身体健朗。我很羡慕他!我们正喝酒间,来了一个40岁左右的妇女,趿拉着拖鞋,手里拎着两个空瓶子。女人问:“茅台酒瓶子咋收?” “30元。”老人回答。女人把瓶子举到老人面前,唠唠叨叨地说,这个瓶子的商标和瓶盖完好无损,应该多给点钱。说完,还做出一个转身欲走的姿态。“35。”老人重新给了价。女人悻悻地交出瓶子,数好钱,走了。不待女人走远,老人突然从身旁摸出一块石头,猛地向瓶子砸去,只听“砰”的一声,转瞬之间两个完好的瓶子变得粉碎。女人惊愕地停下脚步,我也瞪大了眼睛。“你,怎么砸啦?”我问。“砸了,他们就造不了假酒了。”老人淡淡地回答。我还想说什么,老人却笑了。老人兀自端起酒杯。喝一口白酒,吃一口大葱蘸酱,然后再咬一口馒头5 . 第段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 . 分析文章第自然段划线句所采用的人物描写方法及其作用。7 . “我”在重庆路与一条小街的交叉口发现了一道“奇异的风景”,联系全文,说说这道风景“奇异”在何处。8 . 先生是对知识分子和有一定身份地位的成年男子的尊称。小说一开头就点明文中主人公是个“捡破烂儿的”,可我为什么还叫他“先生”?请结合文章内容加以分析。二、对比阅读文言文阅读(甲)愚公移山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乙)卖蒜老叟南阳杨二相公精于拳术,每至演武场传授枪棒,观者如堵。一日,有卖蒜叟,咳嗽不绝声,旁睨而揶揄之。杨大怒,招叟至前,以拳打砖墙,陷入尺许,傲之曰:“叟能如是乎?”叟曰:“君能打墙,不能打人。”杨骂曰:“老奴能受我打乎?打死勿怨!”叟笑曰:“垂死之年,能以一死成君之名,死亦何怨!”老人自缚于树,解衣露腹。杨故取势于十步外,奋拳击之。老人寂然无声,但见杨双膝跪地,叩头曰:“晚生知罪矣。”拔其拳已夹入老人腹中坚不可出。哀求良久,老人鼓腹纵之,已跌出一石桥外矣。老人徐徐负蒜而归,卒不肯告人姓氏。(注释)睨:眼睛斜着看。揶揄:出言嘲笑、讽刺。9 . 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叩石垦壤/叩头曰:“晚生知罪矣。”B年且九十/且焉置土石C跳往助之/旁睨而揶揄之D杂然相许/陷入尺许10 . 下列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箕畚:用箕畚装土石)B始一反焉(始:开始)C观者如堵(堵:墙)D老人鼓腹纵之(纵:放开)11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段中写太行、王屋二山的高大,运土路程的遥远,说明了移山工程的艰巨,显示了愚公的气魄。B乙文段中画线句“拔其拳/已夹入老人腹中/坚不可出”的节奏划分是正确的。C甲乙两文段都运用了对比手法。甲文段将妻子和愚公进行对比,乙文段将卖蒜老叟与杨二进行对比。D乙文给我们的启示有: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任何时候都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12 .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杨故取势于十步外,奋拳击之。13 . 实现中国梦,任重而道远。从甲文愚公的身上,我们可以汲取哪些精神营养?三、句子默写14 . 请补全下列古诗文名句的空缺部分。(1)_,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2)父利其然也,_,不使学。(王安石伤仲永)(3)香远益清,亭亭净植,_。(周敦颐爱莲说)(4)祗辱于奴隶人之手,_,不以千里称也。(韩愈马说)(5)只恐双溪舴艋舟,_。(李清照武陵春)(6)_,凫雁满回塘。(温庭筠商山早行)(7)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_?_?传不习乎?” (论语)四、名著阅读15 . 在红岩中,他被敌人注射了麻醉剂,仍然凭着坚强的意志,保守了党的机密。这里的“他”是谁?“他”入狱前为办挺进报承担的具体工作是什么?五、综合性学习16 . 综合运用选段一: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选段二:托尔斯泰的目光像枪弹穿透了伪装的甲胄,像金刚刀切开了玻璃。选段三:在没受教育之前,我正像大雾中的航船,既没有指南针也没有探测仪,无从知道海港已经非常临近。(1)仿照示例,填写表格中的内容。选段修辞方法作用选段一写出了作者对母亲的感激和怀念,也表明了作者不溢美不自夸的品格。选段二夸张比喻选段三比喻(2)至少运用以上两种修辞,写一个你熟悉的某个人物的特点。六、作文17 . 作文请以“的快乐”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词或短语;(2)文体不限(除诗歌外);(3)不少于600字;(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七、其他18 .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题目。绿油油的田野从大路向远方铺展。盛开的油菜花像s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