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维修作业质量管理规范_第1页
设备维修作业质量管理规范_第2页
设备维修作业质量管理规范_第3页
设备维修作业质量管理规范_第4页
设备维修作业质量管理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设备维修作业质量管理规范(试行)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目的:为规范维修作业人员的维修行为和作业要求,提高维修作业质量和工作效率,降低设备故障,提高设备完好率,特制定本规范。第二章 范 围第二条 范围:本规范适用于本公司设备日常点(巡)检、故障抢修、预防检修、设备专项计划等设备维修活动。第三章 维修作业质量管理规范第三条 职责:(一)能源设备处是公司设备管理部门,负责制定设备管理相关制度,对全公司的设备维修作业情况进行监督、控制和考核。(二)各车间按要求填写好各种记录和表格,并做好保管和存档工作。(三)各车间负责设备维修作业标准的贯彻、执行。第四条 管理内容和规定:(一)维修人员基本要求:1、设备维修人员必须认真学习掌握设备管理的相关文件和各项制度,熟练掌握设备维修作业质量管理规范的相关内容。2、学习掌握本单位设备的结构、工作原理、功能和性能。3、掌握本单位设备精度、技术指标、工艺要求。4、掌握本单位设备的基本操作,认真学习设备使用与维护说明书,掌握设备操作规程。5、清楚本单位设备备件清单、预防性维护标准。6、符合公司人事部门要求的上岗条件,特殊工种有操作证。(二)设备点(巡)检和保养:1、点检:1.1上班后操作人员按设备点检表及点检要求进行设备点检工作,每天在班前对规定的部位进行检查并及时处理。1.2设备维修人员要深入现场,认真查看点检表并听取操作者反映情况,对发现的问题要求及时处理。1.3操作工人每天必须按设备操作规程的要求进行设备清扫和保养。1.4严格执行设备点检实施办法。2、巡检:2.1维修人员必须对本单位的设备进行巡检,巡检首先要检查操作者的点检记录并听取操作工人的反应意见,经复查后及时排除。2.2通过感官或仪器对重要部位进行检查,达到有效监视的目的。2.3查看设备漏油情况,采取治漏措施,查看油箱油位,补充油量,监督操作人员正确使用设备。2.4维修人员要认真记录每天的巡检情况,能及时解决问题的要及时解决,不能解决的问题应向设备管理人员汇报,并积极参与解决。2.5设备巡检要绕设备四周检查,不能用在过道上的简单行走代替巡检。(三)维修过程与效率要求:1、维修人员接到请修通知要立即进行维修,判断故障原因,制定科学合理的维修方案,尽快完成维修任务,对于不能处理问题,应该及时上报设备技术管理员和相关领导,并跟踪进展情况。2、接到维修任务后,不得以任何借口和理由(如没有备件、不会处理、没有图纸、质保期内、应该外委等)拒绝维修,当维修过程中碰到领用备件、送修、图纸查询时,维修人员必须积极主动解决,不得找任何借口和原因推委、拖拉。维修人员要满足生产现场要求,随叫随到。3、维修活动开始前必须收集弄清必要的信息(如质量、故障、安全等),明确维修目标,维修内容,标准和要求。4、因质量问题的停机由工艺人员牵头对整个工艺系统进行分析,确认是设备因素后,立即按设备故障处理程序执行。5、维修活动没有完成,不得擅自停止维修活动,如需停止必须得到车间主任以上的领导批准。6、有困难和技术问题时,要及时反馈信息,并跟踪情况。其它人员帮助解决问题时,并不意味着维修者的维修责任的降低或其维修活动的结束。7、配合和辅助人员必须听从维修负责人的安排和调度。8、管理人员要及时了解、控制、协调维修活动,并掌控维修进度等情况。9、项目维修计划及预防性检修计划需要变更时,必须获得批准。10、重点维修项目或疑难设备故障,要制定方案、计划。当方案制定后,不得擅自变化,当需要变化时,必须重新讨论,制定后按新的计划执行。11、对于计划检修项目,必须提前做好技术方案和备件准备,提前进行备件确认,提前发现问题并及时处理。12、维修作业只有在通过验收后方可以结束。13、积极参加设备异常分析改进工作,提出经济合理的维修方案。14、督促操作人员正确使用设备,杜绝由于使用不当造成的设备事故和故障,减少损失。15、维修人员有责任按上级要求参与新设备、外委维修设备的配合工作及验收工作,并寻找问题,向设备厂家和维修服务厂家提出整改意见。(四)维修成本管理:1、维修作业,必须具有成本节约意识,做到领用相符,杜绝浪费,坚持修旧利废,能少领的备件、材料不多领,能修复的备件尽量维修使用,或更换后修复备用。2、维修人员要根据维修项目和预防性检修计划按周度提报本单位的备件需求计划,确保备件采购的及时、准确。领用备件后要及时开领料单,因故不能及时开领料单的,事后要积极补办领用手续。备件领用执行以旧换新制度。(五)维修质量要求:1、完成维修计划要求的各项内容。2、按设备精度标准及设备技术要求进行维修。3、满足工艺要求。4、维修过程拆卸部分(罩、壳、防护等)在修理完成后要及时恢复,并防止维修导致的水、电、油、气的泄漏问题。5、当需要更改设计结构时,必须获得专门的评估和批准,并有记录资料。6、涉及到工艺及产品精度的设备维修作业,要进行满足工艺要求的验收流程。7、计量仪器仪表的更换和维修,要获得计量部门的确认。8、维修部分修完以后,要符合设备完好标准及设备说明书的各项要求;涉及设备精度的维修要在设备维修前后进行精度检查并做好记录。9、任何维修作业维修后,要按设备管理要求进行记录。10、维修作业要彻底完成,因生产需要采取临时措施,必须通知设备管理人员,并尽快实施永久修复措施,防止再次发生同类问题。(六)验收:1、解决故障问题的维修在维修后要进行功能和性能验收。如果维修工作可能影响加工精度,维修前必须同工艺人员确认加工质量状况和检查方法。维修后必须保持设备原有的加工精度。2、解决质量问题的设备维修,在维修前要有原始加工精度记录,维修前要明确维修目标和方案,维修完成后按目标进行验收,工艺和质量人员要参与验收。3、涉及加工精度变化的维修活动完工后,首件必须做本工序的全尺寸检查,确保满足工艺要求,使用后密切注意质量变化情况,当质量稳定后,设备维修工作才算结束。4、维修完成后,要检查设备的防护装置是否恢复、各部件是否紧固、电器接线是否正确、开关位置、动力部件的原始位置等,确保顺利试车。(七)安全文明维修与6S管理:1、维修准备及清理工作:1.1维修活动必须抓好安全工作,高空作业、动火、停送电等危险作业,必须严格按规定办理手续并有现场监护,杜绝人身、设备事故的发生。1.2维修活动开始前,要挂“正在维修”、“不要合闸”等安全警示牌,并切断电源。1.3较大维修项目要在维修区域内牵安全警示线,禁止无关人员进入。1.4大型维修活动前要制定安全文明维修的方案计划;提前做好场地清洁、维修工具、拆卸件存放器具、清洗剂盒清洗容器、润滑油、编号扉子、记号笔、擦布、管口扎布等准备工作。1.5维修中拆卸部件必须按规定有序摆放,大型项目必须对拆卸部件做好编号和安装记号。1.6维修前必须掌握拆卸部位的结构,当拆装碰到干涉和困难时,不得强行拆装,通过复查图纸或讨论等方式确认结构原理后再执行。1.7油管拆卸后必须做好管口防尘包扎,防止杂物进入。1.8精密零件清洗要按有关标准采用高标号煤油(或按特别要求),清洗后要用干净绸布擦拭,清洗容器要保证清洁。使用汽油、酒精,丙酮清洗或擦试零件时应远离火源和热源,严禁吸烟和用火。1.9 维修工作进行前、进行中和完成后要认真及时清理干净现场,保证维修现场清洁有序,作好6S管理工作,维修工作没有完成,下班前也要作好6S管理,保管好工具及贵重物品。2、设备维修作业安全操作规程:2.1在拆装部件时,使用的工具应符合要求,锤击部位不得有毛剌或飞边。所用工具必须齐备、完好、可靠,不准使用有裂纹、带毛刺、手柄松动不符合安全要求的工具,应严格遵守常用的工具安全操作规程。2.2工作时要注意周围人员和自身安全,防止因挥动工具、工具脱落、工件铁屑飞溅造成事故。多人合作要注意协调配合。2.3设备上的电气路线、器件、电动工具发生故障,应确保完好,不能自己拆卸,应有专业电工处理,不准擅自动手敷设线路和安装临时电源。2.4起吊和搬运重物时,应遵守起重工、挂钩工、搬运工安全操作规程,应与行车工密切配合。应确保钢丝绳完好,决不允许超负荷使用或斜吊歪吊。严禁在起吊物上、下工作。2.5高空作业前须检查梯子、脚手架,确保安全可靠。工具必须放在工具袋里,安全带要扎好,不准穿硬底鞋,不准乱扔东西。2.6使用梯子登高时要有防护措施,梯子斜60为宜,必须要有人保护,人字梯要有绳子拉紧。2.7登高作业平台,不准置于带电的母线或高压线下面,平台台面上应有绝缘垫以防触电,平台上应设立防护栏杆。2.8清除铁屑必须有专用工具,不准用手或嘴吹。2.9在拆除环氧树脂及类似该物质封装的电器产品时,必须佩戴防护眼镜。2.10在使用沥青胶封装的产品时,必须戴手套;2.11使用火、电焊时,必须按公司及安监处的各项规章制度执行。整个过程应有人监护。2.12使用手持类电动工具,必修按公司相关规定及安全操作规则进行。2.13润滑、液压油箱要按设备说明书的要求定期清理和过滤,要符合“五定”、“三过滤”的要求,老化或损坏的过滤装置要及时更换。2.14工作完毕离岗时,必须将设备的水、电、气、油源断开、清理场地,收好工具,零件摆放整齐。第四章 附 则第五条 本制度由公司能源设备处制定并负责解释。第六条 本制度自下发展之日起开始实施。能源设备处二0一二年九月十日甲方有义务监督用工单位在确定乙方的劳动定额应当是用工单位同岗位百分之九十以上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内能够完成的including incentives) to ensure the achievement of the quality objectives. According to the companys quality system documents, combined with the specific circumstances of the project, preparation of project quality manual, procedures and work related to the project implementation rule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of the project. A management review meeting held each year, 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quality policy, objectives and review of the problems and propose corrective measures. Efforts and resources necessary for optimal allocation of project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personnel, finance, facilities, information, etc). 3.2 with customer focus project staff establish a customer-focused thinking, fully aware that meet their customers needs and expectations is the fundamental pursuit of production and services projects. Projects in production and service processes, to: 3.2.1 identify and determine the needs and expectations of the project legal person, interests as the interests of the customer, with customer satisfaction as satisfied, good faith and cooperation, win-win and development; 3.2.2 needs and expectations of the project legal person into production and service management or technical requirements, and allocation of appropriate resources; 3.2.3 meet legal requirements and strive to exceed their expectations. 3.2.4 customers on the quality of projects put int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