χγ-辐射剂量率监测作业指导书通用)_第1页
χγ-辐射剂量率监测作业指导书通用)_第2页
χγ-辐射剂量率监测作业指导书通用)_第3页
χγ-辐射剂量率监测作业指导书通用)_第4页
χγ-辐射剂量率监测作业指导书通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c、g 辐射剂量率监测作业指导书1 适用范围适用于III类射线装置、IV、V类放射源、非密封源工作场所和周围区域的辐射水平测量。射线装置III类射线装置:医用射线装置非医用射线装置医用X射线CT机X射线行李包检查装置放射诊断用普通X射线机X射线衍射仪X射线摄影装置兽医用X射线机牙科X射线机工业X射线探伤机乳腺X射线机工业射线探伤机放射治疗模拟定位机其它高于豁免水平的X射线机放射源IV类放射源:主要用于料位、密度测量、测厚等。 V类放射源:校准源、ECD、静电消除器、敷贴器等。非密封源工作场所:级 别日等效最大操作量(Bq)甲级4109乙级2107 4109丙级豁免活度值以上 21072 方法标准GB 18871-2002 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 HJ/T 61-2001 辐射环境监测技术规范GBZ130-2013 医用X射线诊断放射防护要求GBZ165-2012 X射线计算机断层摄影放射防护要求GBZ264-2015 车载式医用X射线诊断系统的放射防护要求DB 31/462-2009 医用X射线诊断机房卫生防护与检测评价规范GBZ117-2015 工业X射线探伤卫生防护要求 GBZ 127-2002 X射线行李包检查系统卫生防护标准GBZ 14583-1993 环境地表辐射剂量率测定规范GBZ121-2017 后装源近距离治疗放射防护要求GB16351-1996 医用射线远距离治疗设备放射卫生防护标准 3 仪器设备 c-g辐射剂量率仪AT1123。第一部分 III类射线装置一、医用 c 射线诊断机房监测1 适用范围 适用于普通 c 射线机、牙科 c 射线机、乳腺摄影 c 射线机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c 射线机等医用诊断 c 射线设备所在机房的卫生防护检测和评价。 不适用于 c 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设备(CT)机房检测和评价。 2 方法依据DB 31/462-2009 医用 c 射线诊断机房卫生防护与检测评价规范GB 18871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 GBZ165-2012 X射线计算机断层摄影放射防护要求GBZ130-2013 医用X射线诊断放射防护要求GBZ165-2012 X射线计算机断层摄影放射防护要求GBZ264-2015 车载式医用X射线诊断系统的放射防护要求GB16351-1996 医用射线远距离治疗设备放射卫生防护标准3 监测布点3.1 控制室门和机房防护门门外0.3m离地面高度为1.3m处门的左、中、右侧3个点和上、下2个点。图1 对控制室门和机房防护门的检测 3.2 操作位 工作人员操作位距地面高度1m处,测左侧、正中、右侧三个点。 图2 对操作位的检测3.3 观察窗 观察窗外0.3m处上、下、左、中、右侧5个点。观察窗面积小于0.09m2时检测点酌情减少。图3 对观察窗的检测 3.4 防护墙 防护墙外0.3m离地面高度为1.3m处,主射线照射墙3个点,其它墙2个点。图4 对防护墙的检测3.5 机房上方 对于人员可能到达的机房顶,在其上方1m正对X射线机处不少于2个点。图5 对机房上方的检测 3.6 机房下方 对于人员可能到达的机房下方,在离地面1.7m正对X射线机处不少于2个点。图6 对机房下方的检测3.7 其他可能发生泄漏的地方通风管道口、穿墙管线洞口、传片口 1个点。 4 检测条件4.1对新安装的或经过重大维修医用X射线诊断机,在额定管电压、额定管电流或装置可以达到的最高曝光条件下检测。检测点必须包括3.1-3.7各点。4.2对医用X射线诊断机房的常态检测。普通X射线透视机曝光条件采用70kV 3mA;有自动照射量率控制的透视机,加40mm铝衰减层;摄片机和其它X射线机选用常用体位相应条件。检测点必须包括3.1-3.3,其它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4.3 体模的使用 检测中采用水箱体模,其外尺寸为250 mm250 mm150 mm,箱壁用有机玻璃制作。模体内加满室温条件下的水。4.4 照射野大小的选择 对于可调节照射野大小的X射线机,将照射野调节到最大。4.5 焦点至影像接收器距离的选择 对于可调节焦点至影像接收器距离的X射线机,将焦点至影像接收器距离调节到1m。4.6 检测前准备检查检测仪器工作电源指示。查验仪器自校源的指示值。调整仪器“零点”,选择适合待测辐射的探测器窗,在远离待检测场所处,查验并测读仪器“本底读数值”。5 c、g 辐射剂量率结果的计算5.1 AT1123 c、g 辐射空气比释动能率仪检定证书有关内容 相对固有误差:6.2% (使用137Cs g 辐射源) 重复性:0.3% 校准因子:Cf:X射线校正系数计算表kV或核素K(mSv/h)10.40.080.007600.930.960.991.01801.001.031.061.091001.051.081.121.141500.991.021.051.072001.031.061.101.12137Cs6620.940.971.001.0260Co12500.670.690.710.73管电压KX1KX2KX3KX460-800.720.740.770.7880-1000.800.830.850.87100-1501.171.211.241.27150-2000.870.900.930.94200-6623001.011.041.081.10662-12501.241.281.321.35校准因子Cf = 校准因子Cf 的相对扩展不确定度Urel = 6.5% (k=2)注意事项: (1)上表中的非阴影部分是校准证书给出值; (2)阴影部分是根据662keV的137Cs数值和给出的Cf 的计算值。 (3)如果测量时仪器示值在0.20.05、0.050.02、0.020.005 mGy/h 时,选择最左侧一列的待测仪器电压值对应一行的Cf上限值。例如:待测仪器电压值为60KV,测量时仪器示值为0.10mGy/h,选择Cf = 2.17。 5.2 周围剂量当量率计算式中:H* 测点周围剂量当量率;Aa 测点处的稳定读出值或重复测读的平均值;A0 本底测读的平均值(在远离源容器处测读,通常连续测读5次);f1 能量响应因子,即校准证书上的RE;f2 测量仪器刻度因子,由计量检定证书给出,即校准证书上的Cf 。注意事项: 按照GB 18871-2002评价时,年有效剂量和年当量剂量用2000小时计算。6 结果评价6.1 屏蔽满足GB 18871-2002中的剂量限值要求。职业工作人员与公众限值要求不同,根据环评确定监测区域相应限值。6.2 对于放射工作人员剂量不大于0.1mSv/周,对于周围公众剂量不大于0.01mSv/周。6.3 在距机房屏蔽墙外表面0.3m处周围剂量当量率不大于2.5mSv/h。二、X射线行李包检查装置监测1 适用范围 适用于检查行李包的柜式X射线系统。 不适用于检查行李包的便携式小型X射线机、大型集装箱安全检查的X射线系统。 2 方法依据 GBZ 127-2002 X射线行李包检查系统卫生防护标准 3 监测条件应在门及盖板全封闭并固定到位,X射线管的电压、电流、射线束方向及散射状况的组合保证处于操作状态的系统外表面X射线辐射达到最大时,在直线距离不超过5cm,横截面不小于10 cm2的接受面积上进行平均测量。4 监测布点行李包出口行李包入口X射线发生时行李包位置1231,2,3测量点参考位置图1 旅客通过侧平面示意图12通道口铅胶帘1,2测量点参考位置图2 行李包入口侧平面示意图5 结果评价系统产生辐射时,距其外表面5cm任意一点的空气比释动能率不得超过5mGy/h。三、 工业X 射线探伤卫生防护要求1.适用范围 适用于使用500kV以下的工业X射线探伤装置(以下简称X射线装置或探伤机)进行探伤的工作2.方法标准GBZ 117-2015 工业X射线探伤卫生防护要求3.仪器设备 AT1123-X,Y辐射检测仪 4.X射线现场探伤作业的准备 1)在实施现场探伤工作之前,运营单位应对工作环境进行全面评估,以保证实现安全操作。评估内容至少应包括工作地点的选择、接触的工人与附近公众、天气条件、探伤时间、是否高空作业、作业空间等。 2) 运营单位应确保开展现场探伤工作的每台X射线装置至少配备两名工作人员。 3) 应考虑现场探伤对工作场所内其他辐射探测系统带来的影响(如烟雾报警器等)。 4) 现场探伤工作在委托单位的工作场地实施的准备和规划,应与委托单位协商适当的探伤地点和探伤时间、现场的通告、警示标示和报警信号等,避免造成混淆。委托方应给予工人充足的时间以确保探伤工作的安全开展和所需安全措施的实施。5. 定点采样 一般应检测以下个点:1) 通过巡检,发现的辐射水平异常高的位置;2) 探伤室门外30cm离地高度为1m,每个墙面至少测3个点;3) 人员可能到达的探伤室屋顶或探伤室上层外30cm处,至少包括主射束到达范围的5个检测点;4) 人员经常活动的位置;5) 每次探伤结束后,应检测探伤室的入口,以确保X射线探伤机已经停止工作。6.结果评价6.1 X射线探伤室墙和入口门的辐射屏蔽应同时满足:a) 人员在关注点的周剂量参考控制水平,对职业工作人员不大于100Sv/周,对公众不大于5Sv/周;b) 关注点最高周围剂量当量率参考控制水平不大于2.5Sv/h。6.2 探伤室顶的辐射屏蔽应满足:a) 探伤室上方已建、拟建建筑物或探伤室旁邻近建筑物在自辐射源点到探伤室顶内表面边缘所张立体角区域内时,探伤室顶的辐射屏蔽要求同6.1;b) 对不需要人员到达的探伤室顶,探伤室顶外表面30cm 处的剂量率参考控制水平通常可取为100Sv/h。四、后装源近距离治疗放射防护要求1.适用范围 适用于源后装治疗实践2. 方法标准GBZ121-2017 后装源近距离治疗放射防护要求3. 仪器设备 AT1123 X,Y 辐射检测仪3. 防护要求 治疗室入口应采用迷路形式,安装防护门并设置门-机联锁,开门状态不能出源照射。4. 检测结果 治疗室墙壁及防护门的屏蔽厚度应符合符合最优化的原则,治疗室屏蔽体外30cm处因透射辐射所致的周围剂量当量率应不超过2.5Svh-1。五、工业射线探伤放射防护标准1 适用范围 适用于工业射线探伤机的防护性能及探伤作业中的防护、监测要求。 2 方法依据 GBZ 127-2002 X射线行李包检查系统卫生防护标准 3 射线周围辐射水平监测3.1 用 AT1123 X,Y 辐射检测仪巡测探伤室墙壁外30cm处的剂量率水平。巡测范围应根据探伤室设计特点、照射方向及建造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决定。探伤室四面屏蔽墙外及楼上如有人员活动的可能,应巡测墙上不同位置及门外30cm门四周的辐射水平。3.2 定点监测3.2.1 探伤室门外30cm离地高度为1m,测们的左中右3个点和门缝四周;3.2.2 探伤室墙外或邻室墙外30cm离地面高度为1m处,每个墙面至少测3个点;3.2.3 人员可能到达的探伤室屋顶上方1m处,至少包括主射束到达范围的5个监测点;3.2.4 人员经常活动的位置。4 结果评定上述测量位置空气比释动能率不大于2.5Gy.h-1。第二部分 IV、V类放射源监测适用范围 适用于基于粒子注量测量的含密封源的检测仪表,包括料位计、密度计、湿度计、核子秤等。方法依据 GBZ 125-2009 含密封源仪表的放射卫生防护要求GB 18871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 一、含密封源仪表1 布点总体要求1.1 密封源在贮存位置(源闸关闭)时,源容器外围辐射剂量测量点(1) 用测量仪器在源容器表面巡测,找到最高辐射剂量位置。(2) 以密封源为坐标原点,有用线束中心轴方向为Z轴,垂直于Z轴平面内任选相互垂直的X、Y轴。(1)项探测出的最高剂量点处于其中一轴。在X、Y、Z轴线的正负方向上,距源容器表面5cm和100cm的位置上进行测量。(3) 源容器和探测器位于待测物两侧的透射式仪表,在有用线束轴上,源容器和探头的相邻表面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10cm时,不必在二者之间的区域内测量。当该距离大于10cm时,进行测量。1.2 密封源在工作位置(源开启)时,源容器外围辐射剂量的测量(1) 对透射式仪表(被检测体处于密封源和探测器之间的仪表),在无待测物的条件下测量。(2) 对反散射式仪表(密封源和探测器处于被检测体同侧的仪表),在有待测物的条件下测量。测量点一包括:各图位置、预计剂量较高的位置、人员可近距离接触辐射源的位置、人员停留时间长的位置等。(3) 确定相应于H*(10)为2.5mSv/h的等剂量边界位置。1.3 距1.1所述边界外5cm处的测量,所记录的周围剂量当量率应是10cm2面积上的读数平均值,并相应于H*(0.07)。距1.1所述边界外100cm处的测量和1.2(3)的测量,所记录的周围剂量当量率应是100cm2面积上的读数平均值,并相应于H*(10)。 1.4 测量点与边界的距离应以防护剂量测量仪器探测器的中心位置计量。距1.1所述边界外5cm处的检测,当测量仪器的探测器头的体积较大时,可以防护剂量仪器的探头贴近仪表相应表面位置进行近似测量。1.5 对于含中子源的仪表,应使用中子和 g 辐射测量仪分别进行测量,其周围剂量当量率应是中子和伴随 g 辐射两者的周围剂量当量率之和。2 布点具体要求2.1 密度计的测量 密度计多内含Co-60或Cs-137放射源,用于挖泥船、化工厂测量液体密度。 图1 密度计示意图图2 密度计源容器外围的剂量当量率测量区示意图2.2 料位计的测量料位计多含Cs-137或Co-60放射源。用于测量液面高度。 图3 料位计示意图 (a) (b) 举例图4 料位计源容器外围的剂量当量率测量区示意图2.3 测厚仪的测量测厚仪多内含Am-241、 Sr-90 、 Kr-85、Tl-204、Pm-147等放射源。多用于测量钢板、薄膜、纸张厚度。 (a) (b) 举例图5 测厚仪源容器外围的剂量当量率测量区示意图2.4 核子秤的测量核子秤多内含Cs-137放射源。用于称量散装物料 。图6 、反散射式测量仪表外围的剂量当量率测量区示意图2.5 水分计的测量水分计多内含Cs-137、Am-Be中子源,用于测量含水量。图7 表面反散射式测量仪表外围的剂量当量率测量区示意图2.6 骨密度仪的测量骨密度仪多内含Am-241放射源。图8 骨密度仪外围的剂量当量率测量区示意图3 结果评价3.1 对于发射、低能低能 c 射线的密封源,距边界外5cm处的剂量当量率应小于2.5mSv/h。 3.2 除上述检测仪表外,在不同场所使用时,距所示边界外5cm和100cm处的剂量当量率应满足下表的要求。二、含非密封源仪表1 敷贴源布点要求图11 敷贴源布点示意图2 仪器校准源布点要求图12 仪器校准源布点示意图第三部分 非密封源工作场所监测1 方法依据GB 18871-2002 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Z 136-2002生产和使用放射免疫分析试剂(盒)卫生防护标准 2 布点要求图1 非密封源工作场所布点示意图第四部分 环境辐射剂量率监测1 适用范围适用于测定核设施和其他辐射装置附近环境地表的辐射剂量率的测定,也适用于其他环境地表辐射剂量率的测定。2 方法依据GB/T 14583-1993 环境地表辐射剂量率测量规范HJ/T 61-2001 辐射环境监测技术规范3 监测布点3.1 建筑物内测量要在室内中央距地面1m高度处进行。3.2 在城市中的道路-草坪和广场测量时,测点距附近高大建筑物的距离需大于30m,并选择在道路和广场的中间地面上1m处。3.3 测量点选择在地势平坦、开阔、无积水、有裸露土壤或有植被复盖的地表上;至少在10米直径的范围内巡测的数据不应有显著的差异。3.4 避免周围其他一些天然或人为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如湖边、砖瓦、矿石、燃煤垃圾等堆置场附近不能作测量点。4 测量时间测量时间的选择应该具有代表性,室外测量时,雨、雪天、雨后六小时内一般不进行测量,其它则根据实际需要确定。5 测定方法5.1即时测量:直接测量出点位上的 g 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瞬时值。5.2连续测量:测量环境辐射场空气吸收剂量率的连续变化值。5.3需扣除仪表对宇宙射线的响应部分。6 数据处理6.1每次读数都应该记录在规定的记录表内。6.2环境辐射剂量率由以下公式获得:a)宇宙射线电离成分空气吸收剂量率响应值Rc:Rc=K1K2K3R(1)式中:Rc宇宙射线电离成分空气吸收剂量率响应值;K1空气中g辐射照射率换算成吸收剂量率的转换因子。 K18.73nGyh-1/mRh-1;K2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