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门外汉”变“首席技师”:新时代“王进喜”的进化论“中国梦大国工匠篇”大型主题宣传活动由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和中华全国总工会联合开展,中央新闻网站、地方重点新闻网站及主要商业网站共同参与。活动旨在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通过采访报道基层工匠典型,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在全网全社会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中石化西南石油局采气首席技师邓远平。王平/摄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李翀1989年,21岁的邓远平还是一名普通的钻井工。那是一个冬天,在钻探新场气田第一口井的时候,发生了严重的井喷事故,喷射高度超过了42米的钻塔,在井口失控的情况下,钻探队组织了8个人的“敢死队”进入井口,抢换控制阀门组,邓远平就是其中之一。冲出的泥浆糊满一身,足有一指厚。眼睛进了泥浆看不见了,邓远平摸着钻机的塔腿出来,让同事用水将泥浆冲洗干净。川西的冬天寒冷刺骨,没有防寒设备,邓远平便喝了一口事先备好的白酒,又转头冲进井口。突然现场发出“砰”的一声巨响,邓远平清楚的知道,那是同事手里的工具撞到了塔腿。这里可是天燃气井口,碰撞出的一丁点火星就能将一切变为灰烬。刺耳的气流声急促地穿过邓远平的耳畔。他想着,“完了!”但万幸的是,因为现场泥浆太厚,撞击并没有产生火花。所有人“捡”回了一条性命。随后,经过近3个小时的“战斗”,抢装完成,井喷得以控制。出来之后,医生给“敢死队”成员开了安眠药,“吃了仍然睡不着,回家躺在床上,耳边还是气流的声音,呼呼呼直响。”回忆起那次“生死之战”,如今已是中石化西南油气分公司“采气首席技师”的邓远平记忆犹新,“我们石油行业,尤其是上游地开采行业就是这样,所以来不得半点虚功。”正是这句“来不得半点虚功”,让曾经的采气“门外汉”,成长为如今的“采气首席技师”,四川省技术能手、集团公司技术能手,还先后获得“四川省五一劳动节奖章”“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邓远平在观察管线压力情况。王平/摄好学好问:采气“门外汉”变“首席技师”“首席技师”曾经是个十足的”门外汉,在技术学校的时候学的是石油砖井,93年调到采气岗位,第一次见到采气设备,接触采气流程,“对于产量怎么计算、压力怎么控制可以说是一窍不通。”所以“学习”成了邓远平最重要的事。“他就是好问、好学。”邓远平增压设备开采方面的师父刘吉明这样评价他。因为新设备投入使用,一向熟练于传统开采工艺的邓远平,因为对于增压开采方面不太熟悉。他打探到刘吉明在增压设备方面钻研得深,现场经验丰富,便迫不及待的找到刘吉明,要拜他为师。“那段时间,他晚上研究增压设备方面的书籍,白天就在现场向我提问。如何才能将增压机参数调整到最优?怎样才能利于机组热量散发硬是把能从我这儿学到的增压机维护保养知识全部学完才罢休。”“干一行,我就要把它干好,干到极致。”除了自己的采气作业,凡是跟行业有关的技术和技能,邓远平都会去钻研。在当钻井工时,邓远平利用业余时间,自学了内燃机、机械修理等方面知识,这些都为他后来处理井内事故,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常年作业,邓远平练就了一手“绝活”:拇指1公分、1拳头10公分、一拃20公分。处理事故的时候,不用工具、图纸,眼睛一看,手一摸,就知道零件的尺寸。“小时候看电影,一名军医蒙着眼睛练习从药片的光洁度、特殊印记、手感方面判断药物,以备在光线不好又没有计量工具的情况下为伤员配药。所以我就在想,我们也会有这种紧急情况,等你拿来图纸可能就过了应急的时间,所以我就特意训练自己的这个能力。”2012年,新场气田某气井发生采油树刺漏险情,邓远平受川西采气厂委派参与抢险任务,在无法用眼观察险情的情况下,他的一手绝技发挥了重要作用。他利用自己的技术和经验,在齐小腿深的水中,用手摸出阀门的型号、扣型,便立即制定了抢险方案,马上组织实施抢险,仅用了5分钟便排出了险情,确保了井口安全。邓远平在“四川工匠”颁奖晚会上现场表演绝活 王平/摄革新创造:“发明家”邓远平的自豪感无数经验的累积,使邓远平成了远近闻名的“采气专家”,也成长一位“发明家”。他先后研制出技术创新成果近60项,其中14项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嘿嘿,这一排都是我的专利!”在展示厅,邓远平憨厚一笑,带着几分自豪。他所设计、研发的专利中,低压气井移动式防喷流程解决了低压低产井、水淹气井等生产难题,在28口井推广应用,增产天然气700万立方米;井口保温装置解决了新场气田沙溪庙井组长期冰堵,在气田得到推广应用累计创效0.8亿元;自行设计的采油树法兰刺漏带压补漏技术,利用自制卡箍专用设备注入金属粘合剂成功解决了川孝281等3口井底法兰刺漏问题,避免了停产压井更换采油树,节约费用近3000多万“我给你们介绍一下这个放喷防喷筒。”聊起自己的发明创造,邓远平滔滔不绝。“一些天燃气井站会在生产过程中发生堵塞,需要安装放喷流程,将冰、水合物等强行排出,但排出过程不可避免有气和油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所以就需要安装一个300多平米的放喷池。”川西平原土地珍贵,邓远平经过反复琢磨,最后从摩托车的消音筒上找到灵感,制成了放喷防喷筒。“这个放喷防喷筒,可以控制方向,压力降低80倍,放喷池使用面积可以降低70倍,现在建池就只需要大概4个平方米就行了。”邓远平向记者介绍自己和团队获得专利的情况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见习记者 李翀/摄传道授业:践行新时代的“王进喜精神”邓远平说,自己最愿意做的三件事,一是去现场解决问题;二是要能够革新,搞一些发明创造;三是给大家传授技术。“师傅对工作执着,授业解惑从不吝啬,一直在一线不断付出的精神,为我的工作提供了航标。”徒弟蔡明川把邓远平当作自己工作的榜样,年轻的他如今也是“四川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邓远平现场教学 王平/摄2012年,西南油气分公司技能人才工作室成立,邓远平被聘为主任,他组建了20余人的团队,先后带出100余名徒弟,其中1人获“全国五一巾帼标兵”称号,1人成为西南石油局技术专家,1人获“四川省五一劳动奖章”。邓远平收徒弟,最看重道德品质,他要求徒弟首先要爱岗,而后敬业,最重要的还要有奉献精神。对于这些精神,他都有自己的解释。“不热爱自己的岗位,学了也白学”“做任何工作都要精益求精,把工作做到极致。”“石油行业是个高危行业啊,没有奉献精神肯定不行。”作为一名“油二代”,三岁时邓远平就跟着做石油勘探工作的父亲辗转南北,与“油、气”打交道。这让他对自己的工作有着特殊的深情。三十多年,邓远平跑遍了川西的气井。干过采气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