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及反思(吴明玉)_第1页
18《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及反思(吴明玉)_第2页
18《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及反思(吴明玉)_第3页
18《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及反思(吴明玉)_第4页
18《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及反思(吴明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8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昌吉市第七小学吴明玉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会写十二个生字。正确读写“遗体、挽联、致敬、爱抚、团聚、情节、记性、保存、阴暗、低微、寒意、深奥、详细、枯瘦、文章、咳嗽、失声痛哭、囫囵吞枣、张冠李戴、马马虎虎、恍然大悟、北风怒号、匆匆忙忙、饱经风霜”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结合课文内容,联系上下文和时代背景,引导学生感悟鲁迅既是慈爱的伯父也是一位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4联系课题和所选取的事件,揣摩作者合理安排材料表现人物特点的方法。过程与方法:以读为本,重感悟,悟其情,悟其意,悟其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鲁迅先生既是慈爱的伯父也是一位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结合课文内容,联系上下文和时代背景,引导学生感悟鲁迅既是慈爱的伯父也是一位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教学难点:联系课题和所选取的事件,揣摩作者合理安排材料表现人物特点的方法。三、教学策略1品读与感悟相结合,在读中悟,悟后促读。2自主学习与集体交流相结合,通过生生、师生之间的交流悟其情,悟其意,悟其法。3借助采访研究员的录音,激发学生多向思维。引导、鼓励学生大胆交流,感受表达情感。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会写十二个生字。正确读写“遗体、挽联、致敬、爱抚、团聚、情节、记性、保存、阴暗、低微、寒意、深奥、详细、枯瘦、文章、咳嗽、失声痛哭、囫囵吞枣、张冠李戴、马马虎虎、恍然大悟、北风怒号、匆匆忙忙、饱经风霜”等词语。2、结合课文内容,联系上下文和时代背景,引导学生感悟鲁迅既是慈爱的伯父也是一位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3、结合救助车夫内容,鲁迅为什么变得那么严肃,还叹气?进行小练笔。(一)漫谈引入,揭示课题1同学们,我们在少年闰土一课的学习中认识了一位伟大的文学家鲁迅先生。今天我们还要走近他、了解他。2先看课题,你知道作者是鲁迅先生的什么人吗?介绍作者与鲁迅先生的关系。(出示课件:作者介绍)【设计意图】在揭题解题中了解作者与鲁迅先生的关系,激发学习兴趣。(二)检查预习,读准课文1自己读字词,读准字音。(出示课件:词语)2学生互相提示易读错、易写错的字。悼:do;唁:yn;嗽:注意右边笔画;枣:第三笔没有钩;“祥”与“详”的区分。3通过课前的预习,你能说说对本课词语的理解吗?学生说出词语在词典中的意思并能迅速读一读原文中含有这个词的句子,结合语言环境来进一步理解词语意思。【设计意图】学习生字词,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三)整体感知,理清脉络1浏览课文,想想课文写了哪几件事?用什么方式分开了这些事件?2用概括段意的方法概括出课文各部分的大意,试着给各部分加上小标题。(出示课件:深受爱戴、趣谈读书、笑谈碰壁、救助车夫、关心女佣)【设计意图】整体感知,理清文章结构。(四)感知人物形象,感悟表达1默读课文,想想作者怎样表现鲁迅先生是一个“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画出对鲁迅先生的具体描写,进行批注。2学生交流“趣谈读书”感受伯父对我的关心,教师及时评价学生的发言并和学生一起对发言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小结:鲁迅先生没有直接批评侄女看书不认真,而是用婉转、幽默的语言告诉作者,读书要认真,不能够不求甚解。他很关心儿童,工作如此繁忙,还能够翻译儿童作品,说明非常爱孩子。作者抓住了人物的语言,使幽默风趣的鲁迅先生的形象跃然纸上。3带着自己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读这部分内容。4交流伯父和“我”谈碰壁的故事。抓住:“碰了几次壁,把鼻子碰扁了”“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碰壁吗?”“恍然大悟”等重点词句进行体会。教师点拨:鲁迅的鼻子真的是被墙壁碰扁的吗?“黑洞洞”指什么,“碰壁”又是什么意思?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谈自己的理解。补充小资料:当时的社会非常黑暗,劳动人民过着饥寒交迫暗无天日的悲惨生活,鲁迅先生写了许多文章,抨击国民党反动派的黑暗统治,揭露旧社会的罪恶,号召人民奋起抗争,引起反动派极度恐慌,他们千方百计地查禁鲁迅的作品,不允许发表,而且对他本人进行了残酷的迫害。5伯父在跟我谈碰壁时,我们不只见到一个勇敢的鲁迅,还感受到鲁迅先生的什么特点呢?请同桌同学分角色朗读课文。6鲁迅先生一生为民众而斗争,对劳动人民怀着无比热爱之情,在救助车夫时能够感受到什么?看看插图,再朗读这部分内容,请你通过朗读来表达这种感受。小结:从他们的动作中感受到伯父特别关心和同情车夫。看来在描写人物时,准确的动作描写对于表现人物是非常有帮助的。7还记得在“趣谈读书、笑谈碰壁”中,鲁迅先生是坐如春风、谈笑风生,现在救助车夫之后,为什么变得那么严肃,还叹气?此时他在想什么,他在为什么而叹息?8、请拿起你的笔,把先生内心想到的写下来。小结:有了这样的体会,你再想想,当小周晔长大成人后,直到现在,她“清清楚楚”的,难道还仅仅是伯父的面庞吗?她“清清楚楚”的还有什么?(她“清清楚楚”的是伯父的那颗爱心、痛心)9、学生练笔,教师巡视指导。10、小练笔评议。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描写鲁迅“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的事件。 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联系课题和所选取的事件,揣摩作者合理安排材料表现人物特点的方法。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一)回顾上节课所学知识,引入新的学习内容。1面对可怜的车夫,鲁迅先生心里想到的是更多的生活在社会低层的饱经苦难的人们。可是他无力改变这一切,此时也只能长叹一声了。让我们一起来重温当时的情景吧。师生对读第二十二自然段。2现在我们再看“笑谈碰壁”和“救助车夫”这两件事,同样是面对社会的黑暗,鲁迅先生表现却不相同,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再来读读“笑谈碰壁”这件事,鲁迅先生的表现是什么样的?小组分角色朗读、讨论。小结:谈到自己碰壁的时候他是笑着说的。其实“碰壁”不是碰墙壁,而是那些反动势力,是敌人们的枪口,但伯父并没有害怕。在参观的时候我们还发现鲁迅先生当时为了发表文章用过一百五十多个笔名。他面对敌人的迫害仍然进行坚持不懈的斗争。他很顽强,很乐观。在看到黄包车夫时他看到老百姓受苦受难,神情却是严肃的,甚至还深深地叹了口气。我们抓住事件之间的联系就能更全面、更真实地感受鲁迅先生的品质。小结:伯父跟我“笑谈碰壁”他是想保护我,不让我看到当时社会的黑暗,怕给我的心里留下阴影。周晔选取这件事也是表现鲁迅先生“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品质。他很关心爱护孩子,他想给孩子的都是积极的,美好的。他就是这样用幽默、童心、爱心保护着孩子们。他关心呵护青少年,他帮助贫困的车夫。他就是这样一位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3对于陌生的车夫,鲁迅先生都能倾力相助,对于身边的需要帮助的人就更是不遗余力地关心帮助。自己快速读第四个故事。【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人物形象,体会作者通过语言、动作的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在回读中,加深对文中内在联系的理解,通过补充研究员的录音走近人物内心世界。(二)总结全文,感悟文章结构1鲁迅先生就是这样一直为黑暗的社会而忧心,为危难的民族而忧心,为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孩子而忧心,为所有苦难的人们而忧心但是却很少为自己考虑。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2读到这里,我们和小周晔心中的问号都能够解开了,正是由于鲁迅先生的无私与伟大,在他逝世后才会有那么多的人为他而悲伤,为他而难过。结合课后阅读链接,学习“深受爱戴” 的内容。3、那课文的第一部分和其他部分有什么联系呢?【设计意图】一是帮助学生了解课文第一部分与其他部分之间的关系:第一段是果鲁迅先生受到人民的爱戴,后几段是因鲁迅先生受到爱戴的原因;二是加深对人物形象的理解,深化主题。(三)布置作业1巩固生字新词。2阅读:萧红回忆鲁迅先生;巴金永远不能忘记的事情。【设计意图】巩固字词学习,拓展阅读,全面了解人物形象。板书设计 深受爱戴趣谈读书 为自己想得少18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笑谈碰壁 救助车夫 为别人想得多 关心女佣 课后反思: 鲁迅是一位令世人都崇敬和爱戴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篇课文是他的侄女周晔通过回忆伯父鲁迅先生生前给自己留下的印象生客的几件事情,说鲁迅先生是一个爱憎分明,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表达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无比怀念,热爱与敬仰之情。本课的教学目标,会写十二个生字。正确读写生词。结合课文内容,联系上下文和时代背景,引导学生感悟鲁迅既是慈爱的伯父也是一位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并结合救助车夫内容,鲁迅为什么变得那么严肃,还叹气?进行小练笔。针对这一教学目标,我在教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时,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不同层次的学生的思维在合作中碰撞,在互补互促中共同提高。而课件的应用是对本节教学内容的一个很好地补充,实用性极强。我将本课的教学设计为以下几步1、我由检查预习生字词入手,快速浏览课文整体感知。引出全文的主要内容和段落结构并板书,这样使全文的脉络清晰地呈现在学生的面前:“为什么伯父会得到那么多人的爱戴”?让学生根据课文都通过空行显示成为一个独立的一部分的特点,让学生给各部分拟出小标题。指导学生体会什么是小标题,让学生知道这比概括段意要更简练,一般多为短语,可以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也可 以从课文中摘录词句作小标题。然后根据 拟定的标题“谈水浒传、 救助车夫、 关心女佣” 分析人物的美好品质,初步了解鲁迅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性格特点。2、抓重点句子理解鲁迅的个人品质,指导有感情的朗读。对于学生探索中遇到的疑难问题,首先应组织学生思考,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作用。例如:“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理解这个句子是很困难的,因为鲁迅生活的年代离学生生活很远,学生根本无法体会句子的含义,这是恰当的引导、启发和点拨。这里我及时向学生资料,了解社会背景,以启发学生的思维,开拓思路,使学生能够更准确的理解句子的含义,感受鲁迅敢于同反动势力作斗争的品格。学了“谈水浒传”这个故事后,学生只懂得鲁迅对侄女的关心和爱护,还不能理解他对广大青少年的关心和帮助,这时我适时地给学生出世补充介绍鲁迅关心爱护青少年的品格。3、课堂有效练笔。当讲到救助车夫后,“这时候,我清清楚楚地看见,而且现在也清清楚楚地记得,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