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进贾府》教案_第1页
《林黛玉进贾府》教案_第2页
《林黛玉进贾府》教案_第3页
《林黛玉进贾府》教案_第4页
《林黛玉进贾府》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单元 第十课林黛玉进贾府曹雪芹1、 授课时间:2、 复习提问:1、 边城作者是谁?2、 中国四大名著是哪些?三、课题:林黛玉进贾府四、教学目标1、德育目标:培养正确的审美观。2、知识目标:掌握古代小说的欣赏方法;分析林黛玉的人物形象。3、能力目标:朗读法、讲述法、合作探究法。 五、教学重点:从分析林黛玉的人物形象入手,了解人物的性格。 六、教学难点:准确地把握黛玉的性格特点。七、教学方法:讲授法、阅读法八、新课引入(播放红楼梦序曲) 花谢花飞霜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一年三百六十日,风霜刀剑严相逼。 这几句诗出自葬花吟,那你知道它的作者是红楼梦中的那个人吗? (对,它的作者就是世外仙姝、阆苑奇葩的林黛玉)学生回答后师板书课题: 世外仙姝 阆苑奇葩 林黛玉 今天我们就随着这个美丽的女子走进贾府、走进红楼梦,进而走进黛玉的内心。九、新课讲授(一)介绍曹雪芹和红楼梦 曹雪芹,名霑(zhn),字梦阮,号雪芹。生于1715年,卒于1763年。康熙皇帝时,曹雪芹家是非常显赫的贵族世家。雍正皇帝即位之后,曹雪芹的父亲因与皇家派别斗争有牵连,被罢官抄家,曹家从此败落了。曹雪芹的一生经历了曹家由兴盛到衰败的过程,早年过着豪华的公子生活,晚年却穷愁潦倒,卖画度日,生活于贫困之中。这种天壤之别的生活变化,促使曹雪芹深刻地思考自己的经历,对社会上种种黑暗产生了不满,这就为创作红楼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红楼梦,又名石头记,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高度艺术性的伟大作品,在我国文学史和世界文学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全书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为中心,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罪恶和腐朽本质,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崩溃的历史发展趋势。 (二)简要介绍红楼梦开头四回的内容。红楼梦前五回的内容和在小说中的作用 第一回女娲补天木石前盟 第二回贾府人物上下关系 第三回黛玉进府典型环境 第四回贾史王薛社会背景 第五回太虚梦游隐喻结局 开头的五回,交代了主要人物、社会背景、典型环境,为小说情节的展开作了充分准备。 (3) 正音解词。 (1)给字正音 敕造(ch) 阜盛(f) 绾着(wn) 内帏(wi) 盥沐(gun) 两靥(y) 忖度(cn) 宫绦(to) 嗔视(chn) (2)解释词语 小厮:未成年的男仆人。厮,古代剥削阶级对服杂役的人轻蔑的称呼。 厮认:互相认识。厮,互相。 纳罕:感到奇怪。 敛声屏气:恭敬严肃得不敢说话、屏住呼吸。敛,收拢;屏,抑制呼吸。 茗碗:茶碗。茗,mng,泛指各种茶。 憨顽:天真顽皮,憨,hn,朴实天真。 懵懂:糊涂,不明事理。懵,mng。 草莽:指野草、杂草。“腹内原来草莽”,意思是说贾宝玉腹中只有杂草,没有当时一般人所说的才学。 潦倒:对自己的举止行为不加约束检点。 纨裤:wnk,原指富贵人家子弟的华美衣着,引申指富贵人家的子弟。 膏粱:指富贵子弟。 劳什子:北方方言,如同说“东西”。 (3)课后练习题四 偏僻:偏激、不端正。 便宜:方便。 态度:神态。 像这样的词语,课文中还有,例如: 不经之谈:不合常理。 体格风骚:姿容俏丽。 可怜辜负好韶光:可惜。(红楼梦的“可怜”有时作“可爱”讲。) 惫懒人物:涎皮赖脸。 (四)初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行文思路。 通过预习我们知道了黛玉进贾府的行踪线索,以及所见到的人物:她先到贾母院,见到了三春、大舅母、二舅母,然后去贾赦院,但没见着,又去贾政院,也没得见,最后回到贾母院,见到了一生中的知己宝玉。那综合我们对黛玉的了解,老师为黛玉量身定做了小档案,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昵称:林妹妹 字:颦颦(宝玉送之)名号:潇湘妃子 祖籍:姑苏爱好:吟诗作赋 最喜欢读的书;西厢记家世:父亲林如海,为扬州巡盐御史,;母亲贾敏,是贾母的女儿,贾政的妹妹,于黛玉十岁左右去世。生平:从小聪明清秀,与诗书为伴。后因父母双亡,便常住贾府,虽为寄人篱下的孤儿,但生性孤傲,天真率直,是封建思想的叛逆。她蔑视功名利禄,与宝玉相知相爱。但这一爱情最终被扼杀,黛玉泪尽而死,苦绛珠魂归离恨天。形象:? 那她的形象是怎样的呢?这节课我们就通过她的外貌、服饰、动作、语言等来赏析。(五)细读析黛玉,概括人物形象。说到黛玉的外貌,作者花大量笔墨来写宝玉眼中的黛玉,那宝玉心理和眼中的黛玉是什么样的呢?课文中有一段黛玉的肖像描写,同学们找一下。既然这段描写是宝玉眼中的黛玉,那么请一位男同学来读一下。1、黛玉之外貌 弱不禁风、多愁善感、楚楚动人我们一起来把这美丽少女演绎一番。这样一个灵气逼人的女子,在红学家王昆仑的眼中是精彩绝伦的,他曾经这样说道:“在林黛玉出现之前,中国有千千万万的局部的林黛玉,到黛玉出现之后,所有的黛玉之才、之情、之貌都汇集于她一人之身。” 同学们再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宝玉第一次出场时,给黛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第二次出场宝玉又发出“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感慨,他们两人为何会同时有似曾相识、心有灵犀的感觉呢? 对于这问题,我们就需要了解一下黛玉的身世了,前世的黛玉是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的一株绛珠草,宝玉呢又是赤瑕宫神瑛侍者,每天给绛珠草灌溉,绛珠草修成人形以后为了偿报灌溉之情,所以随神瑛侍者到凡尘,所以就有了他们的今生,也就觉得彼此好像见过了。 这样出色的女子为什么到现在才来泼墨描写她的外貌呢?这么半天难道大家对她没有印象吗?找找。只作初步勾画。众人是从亲友和长辈的角度看到黛玉的身体,注意点是体质的病弱和不足。王熙凤却从讨好贾母的角度出发,看到了黛玉容貌的标志和气派的不凡。作者两次提及却又大花笔墨描写宝玉眼中的黛玉这样安排有什么巧妙之处呢?脂砚斋是评点红楼梦的权威,他这样评到:黛玉之举止容貌,亦是宝玉眼中看,心中评。若不是宝玉,断不能终知黛玉是何等品貌。”总结:三处描写多角度、多层次地展现林黛玉的音容笑貌、神态风度,写意和工笔两种手法交替使用,既有朦胧的美感,又有清晰的美感。通过众人、王熙凤和宝玉的眼中的黛玉的描写,可以看出在写作中从描写方式看是?侧面描写,那么我们在写作时除了侧面描写还应该有正面描写,就连大文豪曹先生也不例外,那我们再从正面来欣赏黛玉,首先我们来看她的服饰。2、 黛玉之服饰同学们找一找文中是怎样描写黛玉的服饰呢? 那是不是曹先生忘记写黛玉的服饰了?作者用这种方式更显她的素雅,纯美,已无需用外在的服饰来修饰了。3、黛玉之行动当然,描写一个人物,除了她的服饰,还有其他方面,我们就来分析有关她的行动描写。贾母一见黛玉,疼爱得不得了,“一把搂入怀中大哭”,并不计较礼节,可是待众人慢慢解劝住了,黛玉还是补行拜见的礼节。见了迎春姐妹三个,也“忙起身迎上来见礼”。听到后院有笑声,听到“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心里觉得那人“放诞无礼”,只是不说,见了面还是“忙起身接见”,称呼上她也非常小心。外祖母说:“你只叫她凤辣子就是了。”她知道外祖母可以开玩笑,自己可随便不得,待明白过来,“忙陪笑见礼,一嫂呼之”。连一个位子,黛玉也处处小心,无论在王夫人处,还是在贾母后院吃饭,黛玉都十分推让。4、黛玉之语言我们再来看一下有关她的语言描写。通过贾赦没出来见面,只是让人回话,因为回得是大舅舅的话,黛玉忙站起来,一一听了,恭肃如此。大舅母苦留她吃饭,黛玉笑着推辞:“舅母爱惜赐饭,原不应辞,只是还要过去拜见二舅舅,恐领了赐去不恭,异日再领,未为不可。望舅母容谅。”黛玉回答贾母:“只刚念了四书。”黛玉又问姊妹们读何书。贾母道“读的是什么书,不过是认得两个字,不是睁眼的瞎子罢了!”当宝玉问她可曾读书时,黛玉只说:“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5、黛玉之细节在对她的行动和语言进行描写的同时,也有对她的细节描写。一起来找一下。黛玉见了这里许多事情不合家中之士,不得不随的,少不得一一改过来,饭后漱口,跟着漱口,吃茶,跟着吃茶。小结:通过对黛玉动作、语言、细节的赏析,作用:明白了其教养非同一般。因母亲早亡,又无兄弟姊妹扶持,尽管外祖母口口声声“心肝儿肉”地疼她,林黛玉却总有寄人篱下的感觉,所以待人处世始终是“步步留心,时时在意”。 刚才从侧面和正面两个方面分析了黛玉,可以看出她的形象是什么样的呢?从这里,我们看出黛玉的形象是完美的,主要是作者从侧面和正面对她进行了描写,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写作中也能把握好这些方面。现在我们就一起来完善刚刚为黛玉做的档案。 黛玉形象:美貌多情 体弱多病 有教养 小心谨慎 (六)赏读找美点 虽然她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但还是不能掩饰住她的美,她的美表现在三方面:美在外表 出水芙蓉、病若西施、姣花照水、弱柳扶风 (从侧面,通过王、宝、众眼中,看出她美在外表,那再用四字的词语概括一下)美在气质 通身的气派、超凡脱俗 (林黛玉不仅仅是美在外表,她还美在她的气质,那她的气质表现在那些方面呢)美在多才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补充:同学们,她不仅美在外表、美在气质,纵观全书,其实她还是一个才女。这些诗句很契合她的实际。) 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 花谢花飞霜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霜刀剑严相逼。十、课堂作业审读评黛玉 最后,同学们畅想一下,你眼中的黛玉是怎样的呢?莎士比亚曾说过:“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读者也有一千个林黛玉。我看林黛玉1、网友之黛玉 黛玉吃亏就吃在做人太认真,什么都想开点,脸皮再厚点,那么可以活得好得多。 林黛玉之灭,灭于她的性格,其做人还是失败的,能留下的就是那些如同她性格一样飘忽不定,又堪称绝唱的诗歌文稿。 最终她有没有成仙倒不知道,只是林黛玉的性格还是不值得提倡。 一点点哭闹,可以让男人觉得有情调,过分哭闹,必然让人厌烦。 西山之水 林黛玉给人的印象一般是病怏怏的,性格有点似云似烟,捉摸不定,本来三月艳阳天,不知道怎么地就会寒冬雪飘飘,属于易变且气量短小的人。如果说林黛玉之死是少了爱情而死,倒不如说是被自己气死的。但值得称道的是,也许是她这样的性格,才成就了她的诗才。林黛玉的诗可谓风格独特,清透飘逸,空灵入幻,让人始料不及。她的命运如她写的诗一样,起起浮浮,贯穿始终。槛内人 2、专家之黛玉 补不完离恨天,所余之石岂非离恨石乎。而绛珠之泪偏不因离恨而落,为惜其石而落。可见惜其石必惜其人,其人不自惜,而知己能不千方百计为之惜乎?所以绛珠之泪至死不干,万苦不怨。所谓“求仁得仁又何怨”,悲夫! 脂砚斋评语 才华飘逸之人,多有多愁善感之习惯,不可过分说林黛玉不好,人生是两面性的,终有失败的地方,也有成功之处。功过不能相抵,才会成就一个林妹妹的活灵活现。永恒的潇湘妃子,永恒的诗句。胡适之 一边是天然的、性灵的、一己的、洁癖的,一边是文化的、修养的、人际的、随俗的;或此或彼,偏此偏彼,时此时彼,顾此顾彼或顾此失彼,谁能完全逃出这二者的笼罩与撕扯呢?它们是作者对于人、对于女性、对于可爱可敬高贵美丽的少女的统一而又矛盾分裂的感受与思考,是作者的人性观、女性观、爱情观的精彩绝伦而且淋漓尽致的外化、体现。王蒙活说红楼梦 3、我之黛玉 你的出现,红楼中划过一道美丽的弧线;你的归去,大观园荒寂如冢。你浅笑倩兮,夜莺掠过水面,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