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英国非法证据处理方法之特色研究_第1页
(下)英国非法证据处理方法之特色研究_第2页
(下)英国非法证据处理方法之特色研究_第3页
(下)英国非法证据处理方法之特色研究_第4页
(下)英国非法证据处理方法之特色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英国非法证据处理方法特色研究(下)对于非法获得的实物证据,法官持基本相同的立场,倾向于考虑而不是排除在外。 其结果是,非法搜查得到的现实证据,在法庭上几乎都是经常可以采用的证据。 “仅在特殊情况下,法院在审理案件时拥有排除实物证据的自由裁量权”女王诉诸佩恩的案件,上诉法院以非法获得证据为理由,排除证据。 此案涉及控制酒后驾驶的被告人。 被告人同意接受医学检查,判断他生病了还是没有能力。 条件不是医生检查他的目的,确认他是否适合驾驶。 然而,在审判中,医生证实被告人不适合驾驶。 上诉法院裁定初审法院采用这一证据是错误的。 但这只是一个案例。 如上所述,法庭关心的不是警察行为和对警察的惩戒性问题,而应该给予被告人公正的审判。 因此,法官很少行使自由裁量权以排除非法获得的证据。1984年警察与刑事证据法第78条(1)说:“任何程序都可以拒绝陪审员采用作为诉讼证据,在考虑到包括收集证据在内的所有情况下,采用此证据都会对诉讼的公正性产生不良影响,因此不得采用此证据作为证据” 根据该规定,法官有排除非法证据的广泛自由裁量权。 法官不仅可以供述证据,还可以排除任何证据。 很明显,比起上院在桑事件中作出的判决,他在1984年警察与刑事证据法年授予法官排除证据的权力。 1986年以来,法院以第78条为依据,排除检察方证据的判决显着增加。 据统计,从1986年到1990年,大约有70多起刑事案件参与了检察证据的排除问题。 其中46起案件,被告人提出的排除检方证据的申请均获成功。 警察有意回避1984年警察与刑事证据法记录条款的嫌疑,拒绝让迟到的嫌疑人接近律师,或者用欺诈手段供述嫌疑人的情况下,法官们特别愿意排除相关证据。 在1988年的塞缪尔事件中,被告人因持械抢劫而被捕。 警察在没有律师的情况下反复盘问。 被告人的律师要求介入,但遭到拒绝。 最后被告人承认自己犯了抢劫罪。 上诉法院在讨论此案时,认为律师的就业权是“最重要最根本的权利”,拒绝律师介入需要“合理的依据”,拒绝律师介入不公平,上诉法院排除了被告人的供述。三、责任:警察非法采取证据的管制在英国,对警察违法取证行为的法律规制主要有四种: (1)警察可以受到违法纪律处分;(2)警察可以因犯罪被起诉;(3)警察因侵权提起民事诉讼;(3)法官排除不正当证据。 但是,在实践中,在处理警察滥用职权问题上,强调了除证据排除规则以外的几种方法。 正如迪洛克爵士在女王诉桑事件中指出的,被告人受审时,法官的职务不应对警察的起诉人适用惩戒权,而应采取其他程序处理警察的荒谬问题。 很明显,英国在区分两个不同违法行为的指控,在法庭审理案件时,将中心点放在被告人的违法行为上,后续程序将重点放在被告警察的违法行为上。 因此,英国人对内部警察的处分,在最严重的情况下通过刑事诉讼处理警察的不正当行为问题,并根据民法向受到非法搜查的人提供民事补偿。 英国皇家刑事程序委员会在1981年的报告中重新强调了这个英国各级法院采用的方法,拒绝了关于采用某种美国类型的“机械排除规则”的提案,结论是“对于违法调查和事后无法说明理由的调查的正当制裁方法是给予适当的民事补偿和纪律处分。”民事诉讼在英国,公众中被侵害的成员在民事法庭上向警察和其他执法机关提起诉讼的悠久而丰富的历史。 超越职权的警察有可能在非法入侵、殴打、非法强制拘留、破坏财产等民事侵害诉讼中承担责任。 的确,调整逮捕权、搜索权、扣押权的法律,在这些民事诉讼中得到了很大发展。在民事诉讼中胜诉的原告被判决要求赔偿后,作为被告人的警察无法执行判决,担心无法支付与判决相应的损害赔偿金。 因此,在1964年的警察法第48条中,警察局长对“在其指挥和统制下警察想行使职权或者行使职权”这一过程中实施的侵权行为负责,判决的损害赔偿金必须由警察基金支付。当然,英国采用的民事诉讼纠正办法,仍然受到人们的批评。 不想公开诉讼费用,担心警察的报复,也有人认为有可能成为原告的人妨碍起诉,原告人的名声对本人可能不利,警察采取的行动被判定为合法的可能性增加,或者警察的行为被判定为违法的话,减少损害赔偿基金的数量等。但是,“一种方法受到批评,并不意味着批评是公平的。 或者即使是公开许可,被批判的方法也完全无效”在英国,对于被非法搜查和没收的人来说,民事诉讼在某种程度上是他们长期采用的成功方法。 正如英国皇家刑事程序委员会指出的那样,民事诉讼确实说到“为因警察的不当行为而遭受实质性混乱、不幸和其他不利后果的人提供了一种方式来获得补偿。” 据统计,伦敦(伦敦警视厅或Met.)于1991年向原告支付民事诉讼损失赔偿471,000英镑,从1991年到1991年间上升到向295名索赔者支付2,309,000英镑。 因此,20世纪90年代中期,警察政策从平息诉讼转变成了随处可能发生的诉讼角逐。(二)纪律和刑事制裁像民事诉讼一样,英国也采用惩戒违法警察的手续和刑事诉讼的方式。 而且,这两个程序更加定型、标准化。英国警察制度的一个特殊特征是每个警官都是普通警察,作为普通警察有一定责任,而不是直接管理员。 警察作为独立官员在执行法律赋予的权力时,享有一定程度的独立。 但是,“这种独立受到警察工作文化氛围的影响,警察工作受到组织性、职业性规则和规范的束缚,像大型组织的员工”英国警察机构有全国统一的组织体系和纪律规章,不像美国那样分散,各自为政。 原则上,各警察机构接受内政部、地方警察管理局和警察局长三重制约,形成“倒金字塔型”体制。对某特定警察的控告,该警察的上司警察局长主张,警察局长有责任查明起诉是否立即录制,由高级警察进行调查。 被起诉的完整文本应提交警察局长或更一般地提交警察局副局长。 除非副局长确信被起诉的警官没有实施犯罪,他应向检察官提出报告,决定检察官是否提起刑事诉讼。据统计,1990年代被定罪的警察人数从1992年的35人增加到1998年的65人。 但是,与记载了每年对警察的35,000起诉讼、民事诉讼的调停和胜诉赔偿警察违法行为造成的损失相比,这个数字还很小。四、想法:英国的经验及其启示笔者认为,英国非法证据的处理方法,其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一)区别对待两类非法证据;在英国,原则上对非法获得的被告人的供述被排除在外,但非法收集的物证、书证原则上被采用。 将非法获得的供词与非法收集的物证、书证区别对待,仍是英国非法获得的证据采集制度的特征之一。 迪普洛克爵士采取非法搜查、扣押等手段对歧视性原因进行了搜查,归结为没有侵犯沉默权的问题。 但以非法搜查、扣押等手段搜查并未侵犯沉默权,侵犯公民人身自由、通信自由、住宅、财产等基本权利。 这些权利的重要性不亚于沉默权。 可以看出歧视对待有别的理由。 从直觉上看,在处理非法搜查、扣押的证据时,英国法律比追求正当手续更重视实体。 该处理具有实物证据和语言证据不同的特征,包括非法收集的语言证据比非法收集的实物证据虚假的可能性大得多的简单理由。 目前,德国、日本、台湾的刑事诉讼法规定,以违法方式获得的被告人坦白不取被告人有罪的依据,即优先排除违法获得的被告人坦白,其深层原因也在于此。(二)分别处理两类违法行为;在美国,警察违法收集的证据,无论是被告人供述还是实物证据,原则上都被排除在外。 其理由一般被称为“威慑理论”。 也就是说,排除证据的使用,是违法搜查和没收,在其他方面侵犯宪法规定的被告人权利的警察们的处罚,不再发生同样的违法行为。 结果,由于警察犯了错误,罪犯获得自由。 一项违法行为取消了另一项违法行为。 虽然没有按照法律的规定搜查房间,但是发现了受害者的尸体,却侵犯了居住私生活的秘密权利,使杀人犯逃离了法律网。 “排除规则的运用,改变了查明真相的程序,纵容了犯罪”,英国分别处理了两种违法行为,使两种违法行为互不抵消,使一方正确。 关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只要有证据(尽管该证据是非法获得的),应该判处被告人有罪,不让犯罪者自由。 对警察的违法行为,用纪律、刑事告发、民事诉讼等方法进行制裁。 这惩罚了犯罪,惩罚了警察的违法行为。 “不管怎样,这个方法对于使用法律以外的手段保护市民免受不正当搜查和没收有很大的信心。”(三)赋予法官广泛的自由裁量权;无论是英国的普通法还是英国的制定法,法官都承认有排除非法获得的证据的自由裁量权。 而且,这种自由裁量权,广泛适用于非法手段得到的被告人的供述、非法搜查得到的物证、书证。 赋予法官自由裁量权的意义之一是,法官可以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综合分析各种因素,在权衡利弊的基础上决定证据的取舍选择。 这样做无疑有利于刑事诉讼犯罪处罚和实现人权保障双重目的。 其次,社会关系始终处于动态发展变化过程中,刑事司法领域必然出现新的局面、新的问题。 自由裁量权的存在使法官能够根据基本法律原则处理司法实践中遇到的新问题。 这实际上起着弥补立法不足的作用。 但是,有可能给予法官自由裁量权的危险性法官有可能滥用此权利。 因此,有必要制约法官的自由裁量权。 英国法官对自由裁量权的制约,首先是“遵循先例原则”必然受到法官行使自由裁量权时传统判例的制约;其次,法院本身总结实践经验,提出比较具体明确的参考标准,指导法官行使自由裁量权。 优秀的法官素质也为正确行使自由裁量权提供了司法道德、司法能力的保障。“现代社会刑事司法系统是整个社会中最核心的机构。 因此,持续改革刑事司法体系,实现更高效的运行机制,将是社会改革面临的最大挑战。 如果说20世纪初期开始的中国刑事司法现代化进程基本以大陆法系为基础,那么20世纪后期开始的中国刑事司法现代化进程受英美法系的影响更大,而且最主要的影响当然来自美国。 但诚如何家弘教授说:“由于英国没有美国这样的移民文化传统,英国刑事司法制度和理念中似乎出现了更多的传统价值观,这比美国的经验更接近中国的现实,或者中国在司法改革中的研究值得借鉴。” 英国在处理非法证据方面表现出现实、稳健、灵活的特点,特别值得我国借鉴和借鉴。迄今为止,如何处理非法获得的证据,我国法律尚未作出明确规定。 刑事诉讼法尽管第43条规定,审判员、检察员、侦查员仍须依法收集可证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罪或无罪、犯罪情节轻重的各种证据,严禁以酷刑逼供、胁迫、诱惑、欺诈等违法方式收集证据。 但该法律条款只是证据收集方式的禁止规定,没有明确规定用违法手段收集证据的效力。 从立法理念来说,这是对“未然”违法方法收集证据的警告和预防,但是如何处理已经违法方法收集的证据,从现行的法律规范来看不是法律范畴的问题,而是政策性的问题。 目前,关于非法证据如何被取舍,理论界主要存在三个观点:第一个主张是“否定说”。 也就是说,无论非法证据是否真实,都没有证据能力,必须一律排除。 其理由明确规定刑事诉讼法严禁酷刑,以恐吓、诱惑、期间欺诈等非法方式收集证据。 推论说使用违法的证据资料助长了违法行为,之后会变得无限。 第二个主张是“肯定”,即使以违法的方式获得了真实的证据资料,也应该采用。 我国刑事诉讼法强调实质上真实的原则,只要发现实质上真实有益的材料,就应该采用,证据采集方法的违法性不影响证据的采纳性。 第三种主张是“折中说”,主要有两种意见。 一是区别非法得到的供词和现实证据,前者应一律排除,后者采集证据的非法性不排除该证据,只要验证事实就应该采用的第二点是非法证据被原则排除,但必须设置一些例外。 这些观点强调,根据具体事件中证据的不同属性和特征,采取灵活的对策。 我们认为,法院法院审判是一个查明真相的过程。 法院有责任让被告人看到他受到了公正的审判,法院也有责任向社会展示只有弄清楚一切真相,才能进行公正的审判。 因此,以不正当方式获得的证据,既不能一律排除,也不能一律适用,应该根据利益权衡的原则区别对待。 首先,违反刑事诉讼法第43条,对于通过酷刑逼供、胁迫、诱惑、欺诈等方法得到的被告人的供述,应予排除。 这是因为以上述方式供述被告人对基本人权的损害极大,禁止使用此类证据,是抑制这种违法行为、保护公民权利的有效手段。 第二,非法收集的实物证据,只要证据与案件事实有关,原则上必须采用。 因为法官的责任是查明事件的真相,让被告人不是惩戒警察(以及检察官),而是公正的审判。 第三,被告人供述的其他证据(所谓“毒树果实”,只要与事件事实有关,原则上应该采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