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第一学期期中家长会.ppt_第1页
八年级第一学期期中家长会.ppt_第2页
八年级第一学期期中家长会.ppt_第3页
八年级第一学期期中家长会.ppt_第4页
八年级第一学期期中家长会.ppt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尊敬的家长,欢迎你的到来!,八年级五班第一学期家长会,没有无原因的成功也没有无理由的失败,家长会主要内容,一、本学期学生学习、思想情况。二、关于青春期的一些问题。,本次期中考试,我班前10名的同学王乐菲第1名亓兴龙第6名徐欣瑄第2名张欣欣第7名韩玥第3名刘启琳第8名张古涛第4名刘文骁第9名李童旭第5名张吉锋第10名,表扬,语文:王乐菲129分/134数学:张古涛145分/147英语:张古涛137分/143政治:韩玥79分/90物理:李童旭93分/97历史:徐欣瑄亓兴龙86分/94地理:徐欣瑄李童旭86分/98生物:徐欣瑄82分/95,单科状元,韩柯(进步79名)张锦瑞(进步60名)卢新林(进步54名)张吉峰(进步51名)王聪慧(进步43名)亓兴龙毕思科(进步38名),本次考试进步之星,进入初二以来,学习状态有明显进步的同学:王乐菲张欣欣刘荣超张建徐茂水亓振霞,表扬,体育考试50分,五项选三项实心球立定跳远坐位体前屈50米往返跑男孩引体向上女孩仰卧起坐必考项:男1000米女800米身高体重,波动较大同学对策,1、鼓励孩子千万别灰心。这些孩子一般是具有良好学习能力,只要能有踏实的态度、拼搏的精神,学科的平衡是指日可待的事!2、家长要注意多与老师交流,跟进孩子的学习状态,注意利用周末时间弥补薄弱学科。3、明确观念:学习以能力的培养为主,不要因为一两次的一两分就紧逼孩子、逼问孩子。4、密切关注部分孩子的心理状态,注重考前考后心理疏导。,初中教学中流传着一个说法:“初一势均力敌,初二两极分化,初三天上地下。”是的,初二的确是初中阶段的关键时期。,仍存在主要的问题,1、没有明确学习目标。,2、仍存在作业迟交、不交现象!,3、学习自律性差。,4、部分同学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卫生习惯、生活习惯。,问题较严重的同学:,1、各科得分中出现个位数的同学。,2、经常不交作业的同学。,3、上课不遵守纪律,交头接耳,4.染发,佩戴首饰,带手机,有部分同学出现了偏科现象。一方面,对于政治、历史、地理和生物学科学生重视程度不够,上课不好好听,课下不用心背,凡是这几门成绩不好的同学原因都在于此。另一方面,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的学习上的投入不是以学好为标准,而是以感兴趣为标准。所以重视程度有很大的差异。,第四、缺乏吃苦精神(1)学习的自觉性、刻苦些、踏实性不够,玩的时间比较多,如周末很多同学的作业不能按时完成,星期一早晨来到抄袭作业的现象比较突出。不会利用周末的空余时间自学,周末仅仅完成作业。(2)课余时间利用差,不会充分利用课间时间找老师询问,解决学习中的疑难困惑问题,而是课间的时候,在教室里、走道上追逐打闹,什么叫初二现象?,初二的学生处于青春发育期,身心急剧发展变化,存在着种种发展的可能性,美国心理学家霍林沃斯称初二阶段的学生处在“心理性断乳期”。初二学生具有叛逆、盲目、易受外界影响、情绪容易激动、暴躁、成绩两极分化普遍、违纪违规频繁、存在心理障碍等特征,又具有可塑性、主动、追求独立等特点。因此,初二阶段既是发展的危险期,同时也不可避免的成为教育的关键期。,初二现象有哪些特征:,比较注意自己在同学、老师、亲戚、朋友心目中的形象、评价和地位。对很多事有自己的观点、认识、体会,不容易沟通,不轻易服从师长尤其是家长的指导和批评。是非观模糊,心理承受能力差一方面我行我素,自以为是;一方面不愿脱离同伴,从众心理明显。喜欢出人头地,在“应试教育”下常有紧张的感觉,在分数的压力下常有自卑的心理。,初二现象有哪些特征:,学习成绩两极分化,不少学生到了初二就学不下去。统计材料表明,全国初二的辍学率达到了10%左右。有不同性质和程度的叛逆、对抗情绪以及说谎、寻衅闹事行为等。生理早熟,心理不成熟,青春期躁动明显。男生有时变得很小气,容易计较;初二女生相对较为成熟,又过于独立。学坏的第一步往往表现在“染头发”“男生养长发”“女生化妆”“结交陌生朋友”、“抽烟”、“早恋”等。,如果一个孩子没有良好的家庭教育,那么不管老师付出多大的努力,都收不到完美的效果,学校里的一切问题都会在家庭里折射出来,而学校复杂的教育过程产生困难的根源也都可以追溯到家庭。,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针对“初二现象”家长怎么配合?,和孩子交心,和老师交流,和学校配合做一个有品位的家长。视人视其友,要求孩子尽量与品行和学习都和自己差不多的同学交朋友,多向比自己优秀的同学学习。做一个善于沟通的家长。默契配合,无事不成。常和班主任或授课老师就孩子的教育进行电话或信息交流,互相沟通,共同设计。要教育孩子学会解决自己的问题,敢于向老师、领导反映自己的要求和想法,不要把矛盾交给家长。,做一个积极而不消极的家长。要相信每个孩子的未来都会是光明的。寻找孩子的闪光点,进步点,多表扬,多鼓励,多督促。不说打击孩子积极性的话,不纠缠孩子犯过的错。做一个懂一点辩证法的家长。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让孩子明白一个道理:搞好学习的第一因素是自己。,针对“初二现象”家长怎么配合?,做一个很细心、不马虎的家长。看重结果,更注重过程。周末接送时要求孩子带回作业本并认真看一看,促进孩子养成习惯,平时学习要抓紧,不能大意。注意加强孩子假期中的管理,提醒孩子多接触健康向上的人和事,督促孩子每天都要有定量的学习时间,要利用假期多与孩子接触、沟通。做一个有认识高度的家长。承认差距,不求同一。文化课的差距不等于能力的差距,不等于综合素质的差距,更不等于未来事业的差距。不苛求孩子,关键看孩子是否尽了力。别在意现在在哪个班,要追求下一次能进什么班。看孩子的成绩,更要看孩子的综合素质,看孩子的品行与修养。不扼杀孩子的灵性,不忽视孩子的个性,不泯灭孩子的信心,追求孩子的提高,一点一点的提高。,做一个有见识、有修养的家长。当面教孩子,背后论短长。孩子犯了错,决不护短;当面要批评孩子,背后和老师商议,探讨,可论理,也可提意见。不委屈孩子,不错怪老师。要善于把坏事变成好事。互相理解,共同配合,达到最后促使孩子不仅改正了错误,而且还有新的提高的目的。做一个能与孩子交朋友的家长。鼓励孩子参与各种活动,各种竞赛,明白“社会上最需要的是勇气,最能体现水平的是能力”这个道理。学会找机会郑重其事的和孩子谈有关学校的事,有关孩子成长的事,有关孩子品行表现和学习表现的事。,一生可以不做坏事,但绝不可能不做错事。初二则是孩子最容易“惹事”,“犯错”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孩子发展顺利,固然幸运;产生了一点麻烦,一些困惑,也不必紧张。我们应该认识到,犯错是孩子的权利,也是走向成熟的必备代价。一个学生不让在校园里犯错,就会留到社会中去犯错,这更不是我们愿意看到的。希望我们的家长要有这个思想准备,有这个信心和耐力,有这个认识高度,有教育孩子健康发展的能力。学校和家庭一起研究,共同努力,让这个“事故多发的阶段”平稳度过,让所有初二的孩子都能得到发展,都能逐步优秀。,叛逆心理,相互尊重宽容对待灵活掌握坚持原则,假若孩子在实际生活中确认,他的任性要求都能满足,他的不听话并未遭致任何不愉快的后果,那么就渐渐习惯于顽皮、任性、捣乱、不听话,之后就慢慢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苏霍姆林斯基,如果一个孩子没有良好的家庭教育,那么不管老师付出多大的努力,都收不到完美的效果,学校里的一切问题都会在家庭里折射出来,而学校复杂的教育过程产生困难的根源也都可以追溯到家庭。,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2、尽量表扬孩子,孩子具有一定的自信心,才会肯去学习要使孩子每天都感觉到他在学习上取得了一定进步,哪怕是改正一个缺点。,1、创造和睦、祥和、稳定的家庭气氛。,谈谈家庭教育:,3、多关心孩子的学习内容和实际进步程度,家长要多询问孩子最近学习了什么掌握得如何等。,4、经常给孩子制订几个容易达到的小目标,这样可以使孩子感觉到能够做到,树立孩子自信心,从而有利于孩子发挥出潜能。,5、订下家庭学习规矩,并且自始至终执行,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作息习惯。,6、要有恰当的教育方法,对待孩子要有耐心,不能经常打骂。那样只会激起孩子的抵触心理,事与愿违。,7、家长要以身作则,给孩子做出榜样。,控制好上学放学时间及业余时间,严格控制孩子的零花钱衣着发式,反对同学聚会,过生日(特别是过夜),4.双休日期间尽量少外出,了解孩子的交际圈(谁特点玩法),请家长配合老师做好以下工作:,6.作息:早出晚归,常无端数日不归,白天蒙头大睡,黑间外出去向不交代清楚。7.物品:有不良刊物、武器、药物、空胶罐、香烟酒类,甚至不明巨款或当票。8.课业:一下子成绩一落千丈,经常迟到早退、逃学、读书时间骤减。9.交友:有社会人士的朋友,电话、书信量突增,有朋友也不敢介绍给家人。10.习惯:有吸烟喝酒习惯,生活不正常,用钱需求量突增。如果所列举的特征与孩子的行为相似愈多,父母就应该愈加注意,愈早防范。,由本次考试成绩可以看出:1.我班数学和英语生物。地理科成绩较薄弱,以后应加强。这需要我们共同重视,共同想办法。2.相当部分同学的基础还欠扎实,需要踏踏实实地把基本知识学好。3.还有一部分同学存在不写、不交作业现象严重,希望引起家长重视。4.一部分学生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差,是导致成绩差的重要原因。5.同学们自觉性不够,总是钻空子偷懒、玩耍,致使成绩难于提高,需要家长多督促多陪同他一起学习。,9、关于安全问题掌握放学时间规定到家时间,很多学生放学在街上游荡,容易接触社会青年不给过多零花钱,注意食品安全不允许到朋友家过夜,尤其周末不带贵重物品到校,例如手机提醒安全过马路严查抽烟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