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忌讽齐王纳谏》中考试题汇编_第1页
《邹忌讽齐王纳谏》中考试题汇编_第2页
《邹忌讽齐王纳谏》中考试题汇编_第3页
《邹忌讽齐王纳谏》中考试题汇编_第4页
《邹忌讽齐王纳谏》中考试题汇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邹忌讽齐王纳谏中考试题汇编(一)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 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8解释选文中加点的词语。(2分)诚: 间: 9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1)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2)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10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内容。(2分)8、解释加着重号的词语。(2分) 臣之妻私臣:_ 期年之后:_9、翻译下列语句。(2分) 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_ 10、文段写齐威王的态度只用一个“善”字,而写发布命令的内容、群臣进谏的情况、修明政治的结果却较详细。这样写有何好处?(3分) 文征明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书遂大进。平生于书,未尝苟且,或答人简札,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 书林纪事1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2分)未尝苟且 _或答人简札_ 12、将“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译成现代汉语。(2分) _13、用一句话来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3分)(三)(2004郫县) (邹忌)于是入朝见威王,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朗读下面的文言句子,语气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 A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B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 C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D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 2下面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B世之妻私臣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C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D时时而间进 辍耕之垄上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3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皆以美于徐公 以: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刺: 期年之后期 年: 皆朝于齐 朝: 4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答: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答: 5文中说“王曰:善。”这里的“善”表明了齐威王什么态度? 答: 6从文中看,齐威王最终能使齐国“战胜于朝廷”,达到“大治”的原因是什么?这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启示?请结合你的生活体验,简要谈谈你的看法。(四)2008黄石市比较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913题。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乙】景公好弋,使烛邹主鸟而亡之,公怒,诏吏欲杀之。晏子曰:“烛邹有罪三,请数之以其罪而杀之。”公曰:“可。”于是召而数之公前。曰:“烛邹!汝为吾君主鸟而亡之,是罪一也;使我君以鸟之故而杀人,是罪二也;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而轻士,是罪三也。数烛邹罪毕,请杀之。”公曰:“勿杀,寡人闻命矣。” (晏子春秋晏子谏杀烛邹)9请用“ / ”给下面的句子断句。(1分) 今 齐 地 方 千 里10查古汉语词典,“树”有三种读音,并有若干不同义项。一读“sh”义项有:作动词,计算。作动词,列举。二读“ sh ”,义项有:表事物的数目。 作名词 ,规律,气数。三读“ shu ”,义项有:多次。根据以上义项,请写出“请数之以其罪而杀之”中“数”的读音与词义。(1分) 读音: 词义: 11下面几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2分)A、(1)时时而间进 (2)中间力拉崩倒之声B、(1)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2)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C、(1)皆以美于徐公 (2)骈死于槽枥之间D、(1)使烛邹主鸟而亡之 (2)吾欲之南海12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2)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而轻士。 13两段选文都表现了进谏者的机智善辩,但各又有不同。甲文劝谏的目的是为了使齐威王 ,以富国强民;乙文晏子劝谏的目的是为了让景公 ,以免落下“爱鸟轻人”的罪名。甲文邹忌进谏时采用了 的方法说服齐王,乙文晏子进谏时采用 的方法,使景公明确了事情的荒谬以及后果的严重。(2分)(五)2008年湖南省娄底市(一)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 邹忌修八尺有余,此所谓战胜于朝廷。9对下面语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朝服衣冠,窥镜(察看) B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偏爱) C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弊端) D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偶尔)1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与“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中的“之”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徐公来,孰视之 B徐公不若君之美也C吾妻之美我者 D暮寝而思之11下面对本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本文第一段写出了邹忌头脑冷静,不为奉承所迷惑。 B本文第二段运用两组排比句式增强了语势,给人以无可辩驳之感。 C本文第三、四段从侧面表现邹忌的精明能干,具有治国之才。 D本文的主旨是通过邹忌“暮寝而思之”,悟出了人们由于种种原因,不会说出事情的真相的道理。1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语句的大意。(4分) (1)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译文: (2)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译文:13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的讽谏艺术有什么特点?(2分) 答:(六)2008年沈阳市(一)阅读选文,完成811题。(17分)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8.解释选文中加点的词语。(2分)窥:蔽:9.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10.在生活中,你有时也会遇到不切实际的赞美。请结合上文内容说说你应当如何正确对待这种赞美?(2分)11.下面是吕氏春秋先己中的一段文字,阅读后回答问题。(11分)(1)夏后伯启与有扈战于甘泽而不胜。六卿请复之,夏后伯启曰:“不可。吾地不浅,吾民不寡,战而不胜,是吾德薄而教不善也。”于是乎处不重席食不贰味琴瑟不张,钟鼓不修,子女不饬,亲亲长长,尊贤使能。期年而有扈氏服。(2)故欲胜人者,必先自胜;欲论人者,必先自论;欲知人者,必先自知。【注释】夏后伯启、有扈是古代人名浅:狭,窄小教:这里指教化张:乐器上弦修:设置饬:通“饰”,修饰论:评定(1)解释选文中加点的词语。(2分)战:期年:(2)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于 是 乎 处 不 重 席 食 不 贰 味 琴 瑟 不 张(3)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是吾德薄而教不善也。故欲胜人者,必先自胜。(4)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第段的内容。(3分)(七)2008年襄樊市阅读文言文邹忌讽齐王纳谏,完成12-16题。(10分)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朝服衣冠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邹忌修八尺有余 乃重修岳阳楼 B.窥镜而自视 下视其辙C.王之蔽甚矣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D.皆朝于齐 朝而往,暮而归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课文内容理解填空。(2分)本文先写邹忌在与徐公比美的过程中悟出直言不易的道理,接着写邹忌以 设喻讽谏齐王,最后写 及其结果。邹忌成功说服齐王纳谏的方式,对我们今天的人际交往有着这样的启示?(八)2008盐城市比较阅读下面两段文言短文,完成11-14题。(15分)【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孙叔敖为楚令尹,一国吏民皆来贺。有一老父衣粗衣冠白冠后来吊(慰问、吊唁)。孙叔敖正衣冠而见之,谓老人曰:“楚王不知臣之不肖(品行不好),使臣受吏民之垢(谦虚的说法,意为担任楚国的宰相),人尽来贺,子独后吊,岂有说乎?”父曰:“有说。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也,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禄已厚而不知足者患处之(患祸隐伏在那里)。”孙叔敖再拜曰:“敬受命,愿闻余教。”父曰:“位已高而意益下(越把自己看得低),官益大而心益小,禄已厚而慎不敢取。君谨守此三者,足以治楚矣!”(选自贾谊集)11下列句子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臣/诚知/不如徐公美B有一老父/衣粗衣/冠白冠/后来吊C一国吏民/皆来贺D今/齐地方/千里12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4分)宫妇左右莫不私王臣诚知不如徐公美孙叔敖为楚令尹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也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 14邹忌向齐王、“老父”向孙叔敖进言分别用了什么方法?在与人交往中,你更欣赏哪一种?请说说理由。(5分)(九)2008浙江省丽水市 邹忌讽齐王纳谏郑龙谏勿伤百姓赵简子出畋,命郑龙射野人,“使毋惊吾鸟。”龙曰:“吾先君晋文公伐卫,不戮一人;今君一畋,而欲杀良民,是虎狼也。”简子曰:“人畋得兽,我畋得士。故缘木愈高者愈惧,人爵愈贵者愈危,可不慎乎!” (选自金楼子)【注】赵简子:即赵鞅。春秋末年晋国正卿。 野人:农夫。 晋文公:即重耳。春秋时晋国国君。卫:春秋时的卫国。1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5分) (1)邹忌修八尺有余 (2)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3)王之蔽甚矣 (4)赵简子出畋 (5)故缘木愈高者愈惧1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6分) (1)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2)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3)人爵愈贵者愈危。19齐国能“战胜于朝廷”的原因是什么?(4分)20同样是“谏”,邹忌和郑龙采用了什么不同的方法?(十)2008浙江省绍兴市于是入朝见威王,此所谓战胜于朝廷。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 分 臣之妻私臣( )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 王之蔽甚矣( ) 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 )1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3 分)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翻译: 13用你自己的话说说邹忌是用什么方法成功说服齐王的。( 3 分 (三) 罴() 说 柳宗元鹿畏貙(),畏虎,虎畏罴。罴之状,被发人立,绝有力而甚害人焉。楚之南有猎者,能吹竹为百兽之音。寂寂()持弓矢罌火(),而即之山。为鹿呜以感其类,伺其至,发火而射之。貙闻其鹿也,趋而至。其人恐,因为虎而骇之。貙走而虎至愈恐则又为罴虎亦亡去。罴闻而求其类,至则人也,捽() 搏() 挽() 裂而食之。今夫不善内而恃外者,未有不为罴之食也。【注释 】: 罴:兽名,又名马熊或人熊。 貙(ch ) :兽名,形状像狐狸而形体较大的一种虎属猛兽。 寂寂:悄悄地。 罌火:用瓶子装着火。婴,一种腹大口小的瓶子。捽(zu):楸住。搏:搏击。 挽:拿来。14用“ / ”给下面的文字断句(断3 处). ( 3 分)貙 走 而 虎 至 愈 恐 则 又 为 罴 虎 亦 亡 去。15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A 、罴之状,被发人立(通“披”) ( 2 分) B、为鹿鸣以感其类(感动)C 、伺其至,发火而射之(点燃) D、貙闻其鹿也,趋而至(快步行走)16、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3 分)其人恐,因为虎而骇之。 意思: 17、这篇短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2 分) (十一)(嘉兴)于是入朝见威王,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1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1)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2)臣之妻私臣(3)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4)时时而间进20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1)皆以美于徐公(2)此所谓战胜于朝廷。2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22从选文中看,齐国能“战胜于朝廷”的原因有哪些?请你从中概括出一条对我们的学习有指导意义的建议。(3分)(三)范元琰为人善良范元琰,字伯蛙,吴郡钱唐人也。及长好学,博通经史,兼精佛义。然性谦故,不以所长骄人。家贫,唯以园蔬为业。尝出行,见人盗共菘,元琰遽退走。母问其故,具以实答。母问盗者为谁,答曰:“向所以退,畏其愧耻,今启其名,愿不泄也。”于是母子秘之。或有涉沟盗其笋者,元琰因伐木为桥以度之,自是盗者大惭,一乡无复窃。【注释】菘:白菜。(选自南史隐逸下)2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1) 元琰遽退走(2)母问其故,具以实答(3)向所以退,畏其愧耻(4)自是盗者大惭2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走或有涉沟盗其笋者,元琰因伐木为桥以度之。25、文中的范元琰“待盗者”“遽退走”、“伐木为桥以度之”,你赞同不赞同范元琰的做法?说说你的理由。(十二)辽宁十二市(一) 阅读甲、乙两选文,回答810题。(10分)甲 于是入朝见威王,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乙 高缭仕于晏子,晏子逐之。左右谏曰:“高缭之事夫子三年,曾无以爵位而逐之,其义可乎?”晏子曰:“婴仄陋之人也,四维之然后能直。今此子事吾三年,未尝弼吾过,是以逐之也。”注 仕:旧称做官为仕。 夫子:晏子。 仄陋:狭窄浅薄。 维:维系。 弼:纠正。 8解释选文中加点词的含义。(4分)(1)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2)时时而间进 (3)高缭之事夫子三年 (4)曾无以爵位而逐之,其义可乎 翻译选文中画“”的句子。(2分)(1)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2)高缭仕于晏子,晏子逐之9选文中邹忌和高缭的做法有什么不同?对你为人处世方面有什么启示?(4分) (十三)(宁波课改)文言文阅读(16分)(一)于是(邹忌)入朝见威王,此所谓战胜于朝廷。18解释下面句中加的词。(2分)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今齐地方千里19.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2分)原文: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译文: 20邹忌善于进谏,齐王虚心纳谏。请借用出师表中一个四字词语来概括齐王的行为。(2分)21邹忌劝谏齐王的策略,高明在哪里?(2分)(二)今有三人焉:一人勇,一人勇怯半,一人怯。有与之临乎渊谷者,且告之曰:“能跳而越此,谓之勇;不然为怯。”彼勇者耻怯,必跳而越焉;其勇怯半者与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