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离骚》教学案及答案_第1页
第15课《离骚》教学案及答案_第2页
第15课《离骚》教学案及答案_第3页
第15课《离骚》教学案及答案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5课离骚教学案第一课时一、自主学习1、离骚是屈原一生寻求爱国真理并为之奋斗不息的一个缩影,是我国古典文学中最长的一首_诗,_是屈原最重要的代表作。全诗全诗372句,分93节,共2464字。2、楚辞体或叫_体,_就是一个标志。“兮”使全诗一直在回环往复的旋律中进行,具有很强的节奏感。“兮”字具有特别强烈的咏叹表情色彩、构成诗歌节奏的能力,同时,“兮”字句作为一种文化存在,反映了荆楚民族的_精神和屈原的_情绪。“兮”在句中起了其他虚词所无法替代的特殊作用,从而构成一种独特的意味。闻一多认为“兮确乎是诗歌的核心与原动力”。3、完成步步高P59基础梳理部分第1、2、3、4小题。(政治抒情诗、离骚、骚体、兮、自由浪漫、悲怨愤激)二、课堂互动(此部分可主要由学生解决)1、节选部分的主旨与感情基调是怎样的? 节选部分通过诗人自述生平和身世,表达了诗人的忧伤心事和对故国民生无限热爱的深情,反映了诗人坚持自己的高尚情操、纯洁德行和政治理想,对腐恶势力决不妥协的战斗精神。诗人的这种品质和精神,来源于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思想感情,是十分可贵的。但是,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诗人不可能看到人民的力量,只把希望寄托在明君身上,这就注定了他的悲剧性的命运。因此,他在诗中尽管抒发了他追求美好理想,决不同流合污的炽热情感,也夹杂着一种封建士大夫壮志未酬的哀伤和孤独傲岸、自命清高的感情。2.概括每段内容,了解文章节选部分大意。 第一段:自述家世、出生年月日和名字由来。前四句自述家世、出生时辰,后四句言皇考为诗的主人公命名。显示自己的高贵血统、优越感、责任感以及内在美质。这既是他日后存君兴国、变法图强、热爱宗国的思想感情的原动力,又是他的悲剧的根源。 第二段:诗人通过一些比喻,自述一生不断追求美好事物、提高自身修养的嘉德懿行。末句用比喻手法,表示愿做革新强国的先驱者,为楚王和国家献身,一往无前。这为下文诗人良好的主观愿望与残酷的客观现实之间的矛盾冲突,以及诗人所遭遇的挫折作铺垫。第三段:诗人先回顾历史上成败的教训,而后联系楚国的黑暗现实,反复申诉自己的忠心和事君不合的悲惨遭遇。最后以婚约失败为喻,表达了变法革新所遇的挫折,委婉地发出对楚王昏庸无能、反复无常的痛心。三、内容探究(此部分由老师指导学生一起完成)1、课文中描写香草的诗句多,诗人描写这些物体的用意是什么? 诗人展开丰富的想象,在作品中写他对种种香草幽花的癖爱,这是用比喻的手法,表现他的志洁行芳,即使在恶劣的处境中,他仍然坚持清白的操守和报国的理想始终不变,不与小人同流合污。诗人用江离、辟芷、秋兰、木兰、宿莽等作比,意象华美,使人不只感受到花草的色和香,更能被一种深远的意境所吸引,这些生长在水国荒地的幽花香草把人们的心情引到奇丽的幻想境界。诗人用它们来象征高洁的品德,佩戴亲近它们,就是象征他的被服德义,加强美德修养,这就写出了诗人的高洁的动人形象。 2、结合课文内容,下面诗句应如何理解? (1)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句中用美人代楚怀王,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之情。 (2)何桀、纣之昌被兮,夫惟捷径以窘步 句中昌被指猖狂放肆,狂乱不羁,写出了对楚怀王放纵糊涂的惋惜之情。3、兮字在诗中有哪些作用? 兮在诗句中的位置不同,作用也不相同:用在句中,表延长音;用在句间,表语意未竟,待下句补足;用在句尾,表感叹意味。就节选部分看,均用在句中,表语意未完,待下句补充。在句式角度看,本诗打破了诗经的那种以四言诗为主的限制,大大扩充了诗歌的表现能力。4、屈原的精神表现在哪几个方面?试举例分析。高尚的品德、爱国的情怀“指九天以为正兮,夫唯灵修之故也”刚正不阿,赤胆忠心“唯夫党人之偷乐兮,及前王之锺武”嫉恶如仇,不同流合污;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洁身自好,自我完善“余固知謇謇之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坚持真理,献身理想“汨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忧国忧民,热爱祖国5、诗人讴歌、追求的是怎样的理想?诗中常以采集花草来比喻自己美好的追求,以美丽的服饰来比喻自己高洁的精神世界,为我们描绘了一个行为高尚、品格圣洁的形象。第二课时一、文言知识归纳(做步步高P59文本互动的“整体感知”部分)二、堂上基础训练1、课内基础巩固(1).下列诗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 内美:内在的美质 B.惟草之零落兮 零落:飘零,坠落 C.恐美人之迟暮 迟暮:晚暮,指天黑 D.不抚壮而弃秽 抚壮:趁壮盛之年 (2).对下列诗句中加点词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又重之以修能 恐年岁之不吾与 纫秋蔺以为佩 乘骐骥以驰聘兮 A.与相同,与相同 B.与相同,与不相同 C.与不同,与相同 D.与不同,与不相同 (3).对节选部分诗歌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 A.三、四两句写披服幽兰花草,以喻自己博采众善。 B.七、八两句意谓自己早起登山,夕入洲泽,所采的都是芳香坚固耐久的植物,比喻自己精勤修德,所行皆忠善长久之道。 C.十三句中的不即何不,与十四句中的何不为互文。两句意为君王何不把握住这年岁壮盛的时候,丢弃秽恶的行径。 D.节选部分抒发了诗人因时光流逝而壮志难酬的感慨。 答案: C(指年老) (2)D(代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把 表顺承关系的连词,相当于而 (3) D(叙述自己幼时的远大抱负)2、课外知识拓展阅读下列诗歌,完成(1)(2)两题。 行行重行行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道路阻且长,全面安可知!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注 这是古诗十九首)中的第一首。十九首最初见于代萧统的文选,是一批汉代五言诗,并非一人一时一地之作。 (1)下面对诗句的解释不能成立的一项是( ) A.行行句是说走了又走,越走越远;生别离指与死别相对的生离,生离总比死别要强,表明心存重见的侥幸。 B.胡马、越鸟句可以理解为比喻不忘本,也可理解为比喻同类相求,还可以理解为是比喻南北暌隔之感。 C.浮云游子句可以理解为是比喻邪佞之谗毁忠良,也可以理解为是比喻游子在外另有新欢而负心不归。 D.弃捐努力句,可以指被抛弃捐舍,也可以指把悲愁丢开不要再提起;可以理解为是自劝,也可以理解为是劝人。 (2)下面对此诗的分折评价不正确一项是( ) A. 这首诗在语意上具有含混模棱的特点,而这个特点正可以使读者有更多种解说,感受意念活动更为深广丰富。 B.这首诗表现了深沉的离别之苦,而在明知浮云蔽白日的情况下不免走向绝望,绝望之后则是释然,是一种心理上的解脱。 C. 全诗16句,中间换韵;而换韵的地方也正是划分段落的地方。前后两大段,前一段重在写离别之苦,后一段重在写思念之切。 D.诗句显示了回环复沓的特点: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意思相近而措辞不同。 答案:A。生别离,是活生生地分离了,此种生离,其苦略同于死别,强调的是离别之苦,而不是心存侥幸。B,诗中有一点绝望,但完全没有释然和解脱。这首诗的感人之处恰恰在于:明明知道相见的日子无期,相待的年华有限,但依然不肯放弃希望。3、完成课后练习二、三。点击链接1屈原,名平,字原。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屈原一生经历了楚威王、楚怀王、顷襄王三个时期,而主要活动于楚怀王时期。这个时期正是中国即将实现大一统的前夕,屈原因出身贵族,又见闻广博,记忆力特别好,对时代风云变化了如指掌,而且擅长口才,很快成为楚国政坛引人注目的风云人物。26岁就担任楚国左徒兼三闾大夫。这职务相当高,仅次于楚国最高行政长官令尹,相当于后来的副宰相。他对内经常和怀王一起讨论国家大事,颁布政令;对外处理楚国与列国的外交事务,接待各路诸侯的来访。楚怀王非常信任他。当时的战国七雄形成东西两大阵营,即西边的秦国想吞并东边的六国,东边的六国联合起来抵御秦国的兼并。屈原审时度势,实行联齐抗秦、南北合纵的统一阵线。屈原在楚国政坛的崛起,他的一系列政治主张的提出,在楚国内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老百姓拍手叫好,却引起了贵族势力的一片恐慌。因为屈原的政治主张特别是改革主张,对旧贵族势力很不利,对楚国内部的亲秦派更是一个沉重的打击。这两股势力的代表人物是令尹子椒、现后郑袖、上官大夫靳尚和公子子兰。他们结成死党,在怀王面前说屈原的坏话,用恶语中伤屈原。怀王虽然对屈原十公赏识,但他性格中的另一面却表现为孤傲自大,头脑简单,无一定主见。怀王经不起郑袖、靳尚一伙的挑唆,一气之下疏远了屈原,搞通撤掉屈原左徒职务,任命他掌管王族三姓事务,不让他参与国家大事。楚怀王十六年,秦相张仪入楚,用重金通过靳尚贿赂怀王宠妃郑袖,怂恿怀王断绝了与齐国的外交关系。楚、齐关系破裂,六国联盟瓦解。怀王受了张仪的欺骗,几次兴兵伐秦,都大败而回,只得再度起用屈原出使齐国,修复楚、齐关系。此后,在内外交困的情势下,楚国几乎成了秦国手中的玩物。秦国对楚国采取了又打又拉的两面手法,累次诱骗楚国上当,削弱了楚国的政治、军事实力。楚怀王三十年,秦国一面出兵攻找楚国,连取楚国八城;一面写信给楚怀王,约他去秦国武关与秦昭襄王会晤。这显然又是一个骗局。怀王一意孤行。怀王的小儿子子兰是个亲秦派,极力主张怀王西行。怀王一进武关便被秦国军队软禁起来,把他押到秦国首都咸阳,以番臣礼遇待他逼他割地便放他回去。怀王不堪凌辱,悄悄逃到赵国。害怕秦国的赵国不敢收留他,又被秦兵掳去,三年后死在秦国。太子熊横继位是为楚顷襄王,以其异母弟子兰为令尹。这时的楚国已是政治腐败,经济崩溃,兵无斗志,元气大伤。屈原在政治上累遭挫折,眼见亲秦派已经得势,趁着怀子耿柩运回郢都,举国默哀致祭的机会,拼死揭露了那批祸国殃民的亲秦派的罪行,遭到更沉重的打击。顷襄王在一怒之下,再次把屈原流放到江南地区。这时他“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屈原的政治思想破灭,虽有心报国,却无力回天,顷襄王二十一年(前278),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愤难捱,只得以死明志,于公元前227年5月端午节这天抱石投汨罗江而死。在中国历史上,屈原是一位最受人民景仰和热爱的诗人。所以在屈原投江自尽的日子,民间有粽子、赛龙舟的习俗。1953年,屈原还被列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另有波兰哥白尼、英国沙士比亚、意大利单丁)之一,受到世界和平理事会和全世界人民的隆重纪念。屈原诞生在山青水秀的秭归乐平里。(传说秭归县名由屈原而来。屈原有个姐姐,屈原被流放前,她曾特地赶回来宽慰弟弟,其情其景,感人至深。后人为表示对这位贤惠的姐姐的敬意,将县名改为“姊归”,后演变为现在的“秭归”。)秭归鸟即子规鸟。相传为屈原妹妹屈么姑的精灵所化,每年农历五月,此鸟叫声“我哥回呦!我哥回呦!”以提醒人们做粽子、修龙舟,准备迎接端午佳节,祭祀屈原。2屈原作品离骚、天问九歌九章渔父招魂等,其中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屈原的作品是他坚持“美政”理想,与腐朽的楚国贵族集团进行斗争的实录,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爱国爱民、矢志献身于祖国的决心。屈原的作品充满了积极的浪漫主义精神。其主要表现是他将对理想的热烈追求融入了艺术的想象和神奇的意境之中。屈原的作品还以一系列比兴手法来表情达意。他以鲜花、香草来比喻品行高洁的君子;以臭物、萧艾比喻奸佞或变节的小人;以佩带香草来象征诗人的品德修养。屈原的作品形式上参差错落、灵活多变;语言上采用了大量楚地方言,极富于乡土气息;其方言土语大都经过提炼,辞藻华美,传神状貌,极富于表现力。屈原的一生是一个悲剧,一个爱国者的悲剧,一个改革家的悲剧,一个正义毁于邪恶的悲剧。纵观他的一生,作为一位政治家和改革家,他失败了。他的理想和事业永远为后人所惋惜。但作为一个伟大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他成功了。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出现,不仅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而且他所开创的新诗体楚辞,突破了诗经的表现形式,极大地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力,为中国古代的诗歌创作开辟了一片新天地。后人也因此将楚辞与诗经并称为“风骚”。“风骚”是中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优良传统的源头。同时,以屈原为代表的楚辞还影响到汉赋的形成。汉代以来,屈原在中国历史上地位日渐崇高,影响愈加深远。五千年中华文明史少不了屈原,灿烂的中国文学史少不了屈原。屈原的伟大,一是他矢志不移的爱国精神,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不与奸佞小人同流合污的高风亮节。二是他用毕生心血写成的20多首诗歌,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世界文学殿堂的精品。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朝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