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乘菩提学佛释疑-第一集-何谓佛教_第1页
三乘菩提学佛释疑-第一集-何谓佛教_第2页
三乘菩提学佛释疑-第一集-何谓佛教_第3页
三乘菩提学佛释疑-第一集-何谓佛教_第4页
三乘菩提学佛释疑-第一集-何谓佛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乘菩提学佛释疑第一集 何谓佛教? 正纬老师主讲各位观众大家好:阿弥陀佛!欢迎大家收看,由正觉教团为大家所制作的“三乘菩提学佛释疑”系列。因为今天是第一集,所以我们也趁第一集的时间,很简短的来介绍我们录制这个系列的缘起。正觉教团从1997年公开对外弘法以来,一直以几个特色闻名于佛教界,并且是佛教界的一股清流。首先,就是正觉教团忠实而且完整地呈现了 佛陀的教法,所以在正觉教团里面,学员所修习的教法不是单一一个教法,而是我们主张全面性的修证。第二个特色是,正觉教团的教法贯通了大乘、小乘,或者我们说三乘佛经的义理。比方说,正觉教团里面,学员所学到的解脱的道理,其实不仅适用于比方说我们说传统阿含部所介绍解脱的道理,其实这个解脱的道理,甚至是一以贯之,到大乘经、般若经一样都一体适用。所以,我们这样看来,在这个特色上面,在目前的佛教界的话是比较难得见到的,也就是说,把三乘佛经整个融会贯通介绍给大家。第三个特色就是,正觉教团一直努力想要把 佛陀的整个教法,用简单、清楚又容易实践的方式介绍给大家;所以我们在每一种的书籍跟每一种的弘法的实施方式里面,我们都为大家介绍了清晰的修行原理跟实践方法。再过来呢,因为正觉教团本身的运作,都是由受持清净菩萨戒的义工所组成的僧团;所以在整个的运作上面,一般的学员所感受到的,也都是非常清新的气息。正觉教团在弘法的这十几年当中,让为数庞大的一群的学员们,可以省却了在浩瀚的佛教书籍中自行摸索、苦苦追寻的时光;学员往往在两到三年之间,只要按照教团里面的教导,往往都能够循序渐进,可以学到对于整个佛法架构清楚的了解跟掌握。另外,学员们也会学到,容易上手又容易保任的禅定的方法;那再过来,学员在学习的过程中也会知道,为什么要参禅,怎么样去参禅,然后接下来,参禅之后,明心见性的状况又是如何。由于这些特色,所以在十几年弘法的过程中,利乐了非常非常多的学员。2010年起,正觉教团为了要把弘扬佛法更扩及到一般的大众,所以开始在法界卫星制作三乘菩提的系列,这一集次的学佛释疑系列,也正是在这个思惟下面所录制。并且学佛释疑这个系列,更是针对一般,特别是初机的学佛人,一般的人对于学佛所可能有的疑问;然后正觉教团希望能够用最简单,但是却又非常正确的佛教义理,来给大家讲解,给大家分析。所以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佛教里面大家所最容易感觉到疑问的这些问题。首先第一集,我们先来跟大家谈一谈什么是佛教。当然电视机前面的观众,也许有不少人是第一次接触的,其实大家在接触的时候,往往也都不知道佛教是什么意思。其实是当我们有一天,对于生命的意义为何要出生?活著是为了什么?以及人死后会发生什么事情等等我们有了疑虑,想要解开这些迷团的时候,这个时候就表示我们跟佛教有缘了。不过一般人对于佛教的印象,往往都会停留在表相。比方说,看到了一些类似寺庙的建筑,包含说在庙的前面可能有挂一些各式各样颜色的旗子,就会以为这个大概是佛教吧!又或者是,看到有人穿著比较不一样的衣服,戴了不一样的帽子,然后在这个寺庙里面进行一些,比方说挂著念珠在诵念一些咒语的时候,我们往往也都会觉得那必然就是佛教吧!又或者更有甚者,有些人可能会觉得,我们看到的求签问卜,甚至现在一般人、有些人会流行所谓的灌顶,甚至于有一些火供等等,看到这些或者是听到这些名相的时候,往往都会以为那就是佛教。其实那都是表相,并不代表佛教。又譬如,数十年前大家常常听到跟佛教有关的事情,就是所谓的“遁入空门”。大家对于这个事情的印象,往往都是因为在世间遭遇了没有办法克服的困难,所以在没有办法解决的时候,就只好选择一个地方,然后到了那个地方之后,可以把世间的所有的事情一概都不管;这个就是数十年前,大家对于遁入空门的理解。并且,当时的确也有不少人就以为,佛教就是所谓的遁入空门,佛教就是灰色的宗教,佛教就是消极的人生;这个当然也是一种错解。时间到了现在,大家对于佛教又有什么不一样的看法呢?现在大家对于佛教,相信大家一定会想到是一些行善的团体。当然由于这些行善团体的积极的作为,他们帮助了社会上许多许多需要帮助的人,也使得佛教的形象在社会上获得大幅的改善;所以难免一般人会觉得,行善那就是佛教吧!可是针对这样子的一个看法,我们不禁也要来问:如果只是行善的话,那么佛教跟红十字会有什么不一样呢?特别是我们看到了最近几年,很流行所谓的“宗教对谈”。比方说,佛教跟基督教之间的对谈,或者是佛教跟基督教、回教等等,好些个宗教大家聚集在一起,然后一起谈所谓的怎么样帮助社会净化风气等等。如果从宗教对谈的这个事件我们来看,往往会发现说,一般人都觉得宗教那是不是所有的宗教其实都是大同小异?那就是与人为善或者劝人为善罢了!所以,这个是现在的许多人对于佛教的表相呢,往往也会因为行善的团体,而把它贴上“那就是跟佛教差不多的意思”,其实里面是差很多的。我们要了解什么是佛教,那我们不妨从“佛教”这二个字来看。佛教,什么是佛教呢?我们说佛教就是 佛陀的教导。那么 佛陀又是谁呢?一般人所知道的 佛陀,其实可能都仅止于把祂视为是跟世间的圣贤,或者是一个伟大的神明,或者把祂比拟为是像基督教、天主教的上帝一样。可是我们深知了佛教的这些菩萨弟子们,往往我们所知道的 佛陀的伟大,是远超过众生所能够想像的。比方说,我们所感受到的 佛陀,第一个是:佛陀是大智跟大能。比方说,佛陀在成佛的时候,发起的各式各样的智慧,像比方说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那这一些的智慧,使得 佛陀因著这个智慧,也具有了无比的能力。所以,佛陀对于每一个众生,他的宿命如何,他的业报是什么,他的因缘是怎么样,他的根器是如何,往往都是完全的掌握的;也因此,佛陀对于每一个众生的教化,都是会采取因材施教的方式,为这个众生作最好的安排;甚至由于完全平等的关系,佛陀也不会对哪一个众生有特别的排斥,反而是每一个众生都一视同仁的,一样都会帮助他,希望他能够在学佛的道路上能够走得很顺。所以,这一些的智慧跟能力,我们在这里没有办法短时间内说得尽的。不过,佛陀即使有大智慧跟大能力,但 佛陀跟我们说的一神教的上帝有一些根本上的不一样。比方说,佛陀不能够赐给哪一个众生解脱,这个跟一神教里面所有人将来所受的一切都是上帝的赐与,有根本性的差异。在这一点上面,佛陀更像是众生的导师,像是众生伟大的导师;因为 佛陀祂的地位就是要牵引众生、教导众生,让众生能够自己学习著解脱,并且终有一天自己迈向成佛;所以,佛陀不能够直接赐给我们解脱。同样的,因为对众生一律平等的关系,所以 佛陀也不会选择判定,谁应该上天堂,谁应该下地狱;在真实的佛教的世界观里面,会上天堂或者下地狱,完完全全都是我们自作自受。那 佛陀所作的,往往都是在悲愍众生不知道未来会如何走的状况之下,尽量想办法,按照我们所能理解的方式教导我们,让我们能够避免下到三恶道,比方说是避免下地狱。当然,如果我们因为福德很大上了天堂,佛陀也替我们高兴;但是 佛陀也会告诉我们,天堂毕竟不是久居之地。这一些的状况,是跟一神教的上帝有很大很大的差别。所以,如果要光是就这些来讲的话,我们说 佛陀的伟大跟独特,可以说在我们现在所看到的一切的神明,或者我们现在所看到的一切救世主、上帝等等,都完全的不一样。并且,佛陀也不像是现在有一些人讲的,有一些人认为 佛陀只不过是历史上的一个伟人,祂在两千五百年之前诞生,后来出来弘法之后,然后八十几年之后就入于涅槃了,就圆寂了;但实际上,佛也不像这些人所想的,只是一个平凡的世间的圣贤而已。实际上,佛陀的报身现在还常住色究竟天,继续的利乐十方的地上菩萨;佛陀的报身也是常常会在诸界现身,来利益十方的有情众生,所以这个也是跟一般人所看的不太一样。再过来,我们也顺便要提醒大家,按照 佛陀的开示的话,下一尊成佛的即将就是 弥勒佛。所以,从我们知道现在我们的 释迦牟尼佛之外,下一尊佛就只会是 弥勒佛;从 释迦牟尼佛到 弥勒佛之间,按照正确的佛经解释,中间是没有任何我们这个娑婆世界是没有任何一尊佛会出现的。所以各位观众,如果您在外面经常听到有许多人号称他已经“成佛”的话,建议您要回头来比对佛经,去看看说这个是不是一个妄语的状况。讲完 佛陀之后,我们再来看看 佛陀的教导。我们刚才说到,佛陀就是众生的导师,所以 佛陀的教法就是所谓的佛法。那么这个教导的内容是什么呢?我们可以说基础来讲佛陀教给大家的基础,比方说,什么是正确的因果观,我们应该怎么样看待这些因果关系;或者我们应该怎么做,怎么做才能保得住人身;或者我们要怎么做才能够有很大的福报,这个是关于五戒十善的一些事情,这是基础。另外,佛陀也教给我们怎么解脱。那当然解脱呢,我们首先要认识什么是烦恼,知道真正烦恼的来源跟它的关键之后,我们才能够进一步的,谈如何减轻烦恼,如何消除烦恼。这个是关于让众生可以自己修行,自己来解脱的部分。那么再上一层的话,佛陀还教给大家怎么样叫作菩提。菩提两个字,给大家一个最直接最直接的解释就是:菩提就是我们在心经里面所看到的“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每一个人本来就具有的清净本心。佛陀在这一方面也教导大家,怎么样才能够找到清净的本心,又怎么样才能够真正的见到佛性,明心见性之后才能够让我们真正的于诸法得自在。所以 佛陀的教导,大致上我们可以说,就是包含了以上的这些内容。但是这一些以上的内容,我们是不是很容易在外面,听到外面的说法,就很容易去判断它到底是不是佛教呢?比方说在佛教里面,我们经常听到一些名词,比方说“四圣谛、八正道、十二因缘”,或者我们也常常听到一些人会引用心经上面说,“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当我们听到这些名词的时候,没有错,这一些都是佛教里面的名词;但是这些名词,是不是真的代表它是佛教呢,恐怕还是需要进一步的深思。因为名词就仅仅是名词而已,我们要知道它是不是代表佛教,还要进去看看,它里面的道理到底是什么。那为了要帮大家更进一步的厘清什么是佛教呢,我们不妨以 佛在当年,佛在最后要入涅槃的时候,给弟子们的训示,我们从这里切入。佛陀给弟子们的训示有两句话:一个是以戒为师;一个是以法为师。一个是戒,一个是法。从以戒为师来看,我们就提醒大家,因为佛戒不管是声闻戒或是菩萨戒,佛所制定的戒法本身就是完全清净的戒法;所以,以戒为师这句话,实际上我们就可以了解到,佛陀一定不希望我们接近任何的怪力乱神的事情;因为,即便是在 佛陀在世的时候,也是严禁弟子在不当的场合任意展现神通。所以,各位观众,如果您碰到了有任何怪力乱神的现象,或者您知道有哪些道场有怪力乱神的这些事件的时候,建议您应该要尽速远离,因为那多半不是佛教。另外一点,以戒为师所衍生出来就是:绝对不会有任何地方,违背我们的道德伦常。所以这个部分请大家也要特别注意,因为我们在许多的社会新闻上面,都看到有许多个这些事件是假借宗教的名义,然后去侵害了妇女们;这些状况它之所以会存在,就是因为大家认为宗教的力量,可以凌驾于道德伦常。这个部分我们如果从以戒为师的立场来看的话,可以看得很清楚,只要是佛教,绝对不会有任何地方违背道德伦常。第三个,我们要跟大家说的是行善。行善这件事情,是因为大家都觉得,行善好像所有的宗教都是一样的。没有错,行善是我们本来应该做的,佛教徒也是如此,但行善绝对不是代表佛教。为什么呢?简单的我们来看看,佛在世的时候说法了四十九年,那这些说法,请大家回去看看佛教的经典,有哪些部分在教人行善呢?有的,可是在教人行善的经典,只占了全部经典的一部分而已;所以,佛陀整个的说法,绝对不是全部都教人行善。这就表示著,我们光是行善并不代表他真正传承了 佛陀所教的教义。另外,从菩萨六度来看,菩萨六度里面的话,布施也只不过是六度里面的其中一度而已,其他还有五个项目需要好好的去修学。所以,从此就可以看到,行善本来就是我们所该做的,但行善是不足以完全代表佛教的教义。接下来,以法为师。我们就要跟各位提到是,我们希望大家以智慧为先,以智慧为先,依法不依人。也就是,今天不管您所亲近的师父,不管他的名声有多大,或者您对他有多么尊敬,但是您对他的说法,仍然是要回归佛经来判断:他说的法,有没有哪里违背了金刚经,有没有哪里违背了心经,或者甚至有哪里跟阿含经不符合的。这个是我们提出,希望大家要依法不依人。至于说我们刚刚提到的经典的部分呢,的确,因为经典是从佛世以来到今天,这么长久的时光里面,我们可以依循的部分;但是不可避免的就是说,经典里面随著时间传承的久远,也不能避免的会混入一些,它的义理可能不太正确的部分。所以,我们给大家的建议就是说,大家所熟知的阿含部的经典、般若的经典或是唯识的经典,包含法华经、华严经这类型的经典,都是所谓的正信的经典。但是,这里我们没有时间跟大家详细说明,但是希望大家先远离密教部的经典;那密教部的经典,如果各位要修习要阅读的话,只有一部楞严经可以看,密教部的经典只有一部楞严经可以看!我们如果说能够依 佛的经典,来作为判断的依止的话,那么不管上师有多大的名气,或者我们跟上师有多深的情分,其实我们如果为自己的法身慧命著想的话,还是要回归 佛说的经典,要对上师所说的法要一一来检视。最后要跟大家讲,佛陀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