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第1学期月考(1)成绩分析-_第1页
高三第1学期月考(1)成绩分析-_第2页
高三第1学期月考(1)成绩分析-_第3页
高三第1学期月考(1)成绩分析-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学期月考一高三文科历史试卷分析一、命题思想 1、难度控制:适中偏上,力求有一定梯度和较好的区分度,以达到“兼顾中下,区分优差”的目的。2、考点分布:历史必修一前四个单元,各知识点的考查皆有涉及。3、题型设置:多样化,有通过文字描述或史料引用创设情景的题型,也有借助图片创设情景的题型,亦有综合度较高的材料解析题型。4、能力考查:(1)再认、再现历史知识方面的能力;(2)材料处理方面的能力(3)历史阐释方面的能力;(4)文字表达方面的能力。5、在试卷结构方面:主要考察高中历史必修一中国古代政治史,考题选用的材料比较简单,减少了学生的阅读量,减轻了负担。本次高考选择题部分难度中等,在基础知识的把握上着重考查学生的材料理解与分析能力,每道题的答案均需要通过材料分析得到,没有直接可作答的知识点问题。学生做题中需要仔细审题,全面思考。二、试题来源:以金太阳好教育网站为主,人民教育出版社网站为辅,结合学生实际从中挑选难度适中,少量偏上的各省往届高考题、模拟题和水平测试题进行组合而成。三、测试结果班级应考人数实考人数全班总分人平均分最高分最低分优良中差80-10070-7960-6960以下1504826925673 415292727240865679 7283837166267439.964 3634676323973870 14585695929014678 48476656227684590 15104676558235140.567 652全卷平均分:46.2试题难度系数:0.538试题区分度为0.218四、考后分析1、关于试题难度系数一般认为,试题的难度指数在0.30.7之间比较合适,整份试卷的平均难度指数最好掌握在0.5左右,高于0.7和低于0.3的试题不能太多。从考试结果看,本卷难度系数为0.538,可见该套试题难度适中,还算合理。2、关于试题的区分度一般认为,区分度在-1+1之间,值越大区分度越好。试题的区分度在0.4以上表明此题的区分度很好,0.30.39表明此题的区分度较好,0.20.29表明此题的区分度不太好需修改。从考试结果看,本卷难度系数为0.218,可见该套试题的区分度把握得不大好,今后命题时在这方面需要多注意。3、非主观题分析(一)、试卷分析内容高三(3)班客观题答题情况:题号答案正答人数正答率选A人数选B人数选C人数选D人数1C4973444992C2842101528143B11163911984D2639191110265C45671324576D43645613437C47705154708C304514193049A101510644710A416141431911B4261154210012B466917460413C487201748214C406015340915B426318422516C3045179301117A55825563318D3146196113119C284247282820C63942163121C29431310391522D464869423B3552135151624C334929133425B913591537参考人数:67人 平均分25.82 最高分:42 最低分:8及格率:0 优秀率:0高三(4)班的客观题答题情况:题号答案正答人数正答率选A人数选B人数选C人数选D人数1C41655441132C264115726153B6103661564D294610159295C5181825116D345491010347C4673984608C294618122949A162516324210A3657361041311B3149213111012B426713420813C3048121301114C3454117341115B406316401616C345468341517A49784973418D2743156152719C2032813202220C50794250721C3048112302022D1829281261823B426704261524C416514741125B1219812636参考人数:63人 平均分25.81 最高分:40 最低分:10及格率:0 优秀率:0二、关于考生丢分的分析基础知识的把握不好,对重要的历史事实、历史概念和历史结论识记不清。对历史阶级特征、基本线索和发展过程认识混乱。阅读理解能力不够,不能对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整理,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不能结合所学知识对有关问题进行说明、论证。笔头表达能力不足,语言不够精炼,逻辑不够严谨,不能归纳、比较和概括历史知识。对教师依赖性大,不能自觉超前学习。3班和4班本次考试成绩就是见证。五、改进建议(1)要特别强调历史知识的基础性。初中历史知识比较浅显,考题也比较直白,指导学生有计划的阅读即可,但高中基础主干知识的掌握不能停留在大致了解或是识记的水平,而是达到对历史基础知识的真正理解。因此我们教师上课要讲透知识,下课要指导学生看透教材,感悟历史。(2)是要充分重视教学的“过程与方法”,让能力培养落到实处。一是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切忌学生形成思维定势、过于主观以及过于片面。二是加强史料教学,并将材料与教材有机结合。或是丰富、或是实证、或是相左都可以。这个工作一定要坚持。(3)加强习题训练,注重学生思维深度,语言凝练能力的培养。(4)加强历史基本素养和历史意识的培养,平时多引导学生注重用历史思维看问题、关注现实、关注社会。(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