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韩愈的散文成就_第1页
第三节 韩愈的散文成就_第2页
第三节 韩愈的散文成就_第3页
第三节 韩愈的散文成就_第4页
第三节 韩愈的散文成就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节 韩愈的散文成就一、韩愈的领袖作用散体文的创作高峰是在中唐时期,这个高峰是建立在此前散体文不断发展的基础之上的。 清人赵冀所谓“是愈之先,早有以古文名家者。今独孤及文集尚行于世,已变骈体为散文,其胜处有先秦两汉之遗风”(廿二史札记卷二O)。诗歌、散文都具有开拓性贡献的文学家。钱穆:中国全史上下古今三四千年来少数之第一流大人物。散文,韩愈位居唐宋八大家之首,是中唐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和领袖。或称他为“文宗”。苏轼认为韩愈“文起八代之衰”(韩文公庙碑)二、韩愈散文的特点:留下了320多篇散文,包括了古代的论、记、解、对、书、启、表、序、碑志、祭文、哀辞、行状等各种文体,涵盖了当今记叙文和议论文的各种写作样式。韩愈的确是一位写作大家,各种文体都有优秀的文章传世。韩愈艺术风格的多样性,显示散文大家艺术技巧的成熟。韩愈的散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1、说理类文章(论、表、解、对等),说理透辟,理足气盛,具有咄咄逼人的气势。原道最后慷慨激昂地说:“不塞不流,不止不行。人其人,火其书,庐其居,明先王之道以道之。”不堵住佛老的“私言”,儒家之“公言”就不能行。论佛骨表:即使面对至高无上的皇上,他也敢直陈己见。唐宪宗从凤翔法门寺迎佛骨入大内奉养,当满朝上下如醉如狂,韩愈敢于直斥佛骨为 “朽秽之物”。在分析了迎佛骨之非以后,韩愈直言:“乞以此骨付之有司,投诸水火,永决根本,断天下之疑,绝后代之惑,使天下人知大圣人之所作为,出于寻常万万也,岂不盛哉!岂不快哉!”并对宪宗亲临观之的行为表示“耻之”,这需要何等的气魄和胆量。有为而发,不平则鸣师说:“道之所存,师之所存”,“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此而已”。2、感情充沛。浓郁的情感注入散文之中,大大强化了作品的抒情特征和艺术魅力,把古文提高到了真正的文学境地。文章情感浪潮扑面而来,令人感受到鲜活的生命力。韩文如潮,澎湃流转。不仅抒情文,议论文、叙事文、应用文也都如此。杂说四: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邪?送李愿归盘谷序借隐士李愿的口,对“大丈夫”和官场丑态,淋漓尽致的刻画p169,苏轼评价为唐代第一篇文章。抒情文祭十二郎文被誉为“祭文中千年绝调”:季父闻汝丧之七日,乃能衔哀致诚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告汝十二郎之灵吾少孤,及长,不省所祜,惟兄嫂是依承先人后者,在孙惟汝,在子惟吾,两世一身,形单影只一在天之涯,一在地之角,生而影不得与吾形相依,死而魂不得与吾梦相接自今已往,吾其无意于人世矣言有穷而情不可终,汝其知也耶?其不知也耶?长歌当哭,情真意切,哀痛感人。叙事文张中丞传后叙中的许远、张巡、南霁云死守睢阳英勇抗敌的事迹,可歌可泣。韩愈的碑志文仿佛是一组组生动形象的人物画廊,历来为人所称道,柳子厚墓志铭、试大理评事王君墓志铭都是名篇。也有一些受人诟病的“腴墓”之文。三、语言准确、生动、凝练、独创。韩愈是语言大师,在散文中,创造性地使用古代词语,并兼收前人语言和时下词语,熔铸成精警独到、别具一格的新词,如“蝇营狗苟”、“不塞不流,不止不行”、“崭然见头角”、“入主出奴”、“弱肉强食”、“痛定思痛”、“大放厥词”,“佶屈聱牙”、“动辄得咎”、“落井下石”,都是前人笔下所无的创造性成果。第四节 柳宗元的散文成就柳宗元一生文学创作极其丰富。文的成就大于诗。刘禹锡始编柳集河东先生集。存散文五百余篇他的诗文,真实地反映了社会生活的许多重要方面,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而且在艺术上所表现的独创性,也非常突出。一、柳宗元散文的内容:1、寓言小品 柳宗元贬官永州以后,采取寓言的形式,讽刺当时腐败的社会和政治。大都结构短小而极富哲理意味,含意深刻,表现了杰出的讽刺才能。三戒是著名的讽刺小品。临江之糜,写糜得主人的宠爱,“犬畏主人,与之俯仰甚善”,不敢吃它。三年以后,糜离开了主人外出,外犬“共杀食之”。它尖锐地讽刺了那些依仗权贵而得意忘形的小人物。黔之驴是外强中干无德无能的小人的写照。永某氏之鼠比喻那些自以为“饱食而无祸”的人作老鼠,指出他们一定会遭到彻底被消灭的惨祸。在这类文章中,柳宗元将心中的郁愤和对统治者的强烈不满, 化为刺向官僚社会的一把匕首。柳宗元的寓言讽刺小品是极其成功的。语言锋利简洁,风格严峻沉郁。他善于体情察物,抓住平凡事物的特征,加以想象和夸张,创造生动的形象。2、传记散文。大都取材于封建社会中那些被侮辱被损害的下层人物,这是史记人物传记之后的一个发展,也标志着柳宗元的现实主义精神的发展。他的传记散文,和一般史传文不同,他往往借题发挥,通过某些下层人物的描写,反映中唐时代人民的悲惨生活,揭露尖锐的阶级矛盾,具有深刻的思想意义。捕蛇者说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问之,则曰:“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今吾嗣为之二十年,几死者数矣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熈熈而乐,岂若吾乡邻之旦旦若是哉!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巳后矣!又安敢毒耶?”余闻而愈悲。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种树郭橐驼传借郭橐驼养树“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的道理,讽刺了统治者政令烦苛对人民所造成的无穷干扰和奴役。童区寄传写一个十一岁的牧童杀死两个抢劫人口的“豪城”。作品塑造了勇敢机智的少年区寄的形象,同时也揭露了当时社会人口买卖的罪恶。段太尉逸事状,题材近似韩愈的张中丞传后叙,具体描写了段秀实的沉着机智、不畏强暴、爱护人民的优秀品质和英雄形象。柳宗元的传记散文,不仅一般具有较强的思想性,而且艺术上也富有创造性,突出地写出了人物的重要方面,反映出复杂的丰富的历史内容。3、山水游记 此为柳宗元最著名的散文类别。这类作品,往往在景物描写之中,抒写了他的不幸遭际和对于现实的不满。在精神与自然的完美融合中再现山川风物、一己真情、人格。仅此可以说是其之所以被誉为“游记之祖”的根本原因。被冷漠了千百年的永州山水由于柳宗元的到来也因此被引入了文学的殿堂。明人茅坤说:“夫古之善记山川,莫如柳子厚。”永州八记是代表作品。钴鉧潭记,文笔清新秀美,富有诗情画意。 钴鉧潭西小丘记里,把一个普通的小丘,描绘得异常生动。“其石之突怒恒窒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其嵌然相累而下者,若牛马之饮于溪;其冲然角列而上者,若熊男之登于山”。那些无知的奇石,一经作者这样的勾画,仿佛各各都具有了血肉灵魂。他生动地写出了小丘优美独特的景色,融注了作家特立的精神人格,也借小丘的被弃,感叹自己的不幸遭遇。始得西山宴游记: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作者登临西山,并没有客观介绍西山自身,而是以独特的角度写了西山以外之所见,在周围景物的映衬比较中显示西山的高大,“山之特出,不与培塿为类”,独具慧眼捕捉到了存在于自然的闪光点,并将之作为某种人格精神的象征物,表达了坚定的信念。现实中的柳宗元受尽迫害,但决不向恶势力屈服,耻于与小人为伍,这就如同高大的西山不能与培塿同类一样,柳宗元在自然与人格精神的契合点找到了寄托物,使自身刚直不阿的精神品质得以生动再现。他写水、写树木、写岩石、写游鱼,无论写动态或静态,都生动细致,精美异常。而对潭水和游鱼的描写,尤为精彩柳宗元的山水游记中呈现的大都是奇异美丽却遭道人忽视、为世所弃的自然山水。在描与过程中,作者有时采用直接象征手法,借“弃地”来表现自己虽才华卓荤却不为世用而被远弃退荒的悲剧命运。4、论说文,包括哲学、政论等文及以议论为主的杂文。笔锋犀利,论证精确。天说为哲学论文代表作。封建论、断刑论为长篇和中篇政论代表作。此外还有骚赋:独具特色。惩咎赋、闵生赋柳文如崇山峻岭,简炼自拔,立意精警。他的书信,充溢着椎心泣血的身世之悲;他的游记,渗透了人与自然的亲和之情;他的不少论说文则具有“笔笔锋刃,无坚不摧”(林云铭古文析义)的特点二、柳宗元散文的影响:1、在他以前,如先秦寓言,往往只是某种文章的一部分,而不是以一种独立的文学形式出现的。柳宗元创造性地继承前人的成就,大量地创作寓言,使寓言成为一种独立的、完整的文学作品,在寓言文学发展中是有其一定的地位的。2、他的山水游记继承水经注的成就,而又有所发展,在自然美的发现、观照、表现中, 融入独特的人生感悟和社会评价。此后,山水记便成为一个独立的文学体裁, 柳宗元开拓散文艺术品种的伟绩已载入光辉史册。柳宗元是中国文学史上杰出的散文家,他从创作实践上发展了古文运动。第五节 韩柳的影响与古文运动一、韩柳散文的贡献:1、韩愈、柳宗元是司马迁以后最大的散文作家。他们不仅在理论上奠定了散文创作曲基础,更重要的是在创作实践上作出了典范。以其深邃的思想,多变的艺术技巧,结构出明珠般的优秀篇章,流传后世,至今仍然成为创作上的典范。2、不仅恢复了散文的历史地位,而且把散文的实用范围推广了,使散文在传统的著书立说之外,在日常生活中找到了表现自己的写景、抒情、言志的广阔园地。二、在韩柳的倡导下,形成了蓬勃的古文运动。韩愈由于不顾流俗的留议,抗颜而为人师,在当时就发生了广泛的影响。同时知名古文家如樊宗师、李钢、皇隐湜、李汉、沈亚之等,或为朋友,或为受业弟子。而孙樵则为再传弟子。柳宗元在贬谪以前,到他门上求教的就“日或数十人”,他也“好以文宠后辈”,后辈因他的教导而知名的“亦为不少”。贬谪以后,“衡湘以南为进士者,皆以子厚为师。其经承子厚口讲指画为文词者,悉有法度可观”(柳子厚墓志铭)。 在韩愈、柳宗元倡导文体文风改革并从事散体文创作的同时,中唐文坛还活跃着一大批古文作家。他们或自出机抒,或受韩、柳影响,纷纷投入散体文的写作。如刘禹锡早在贞元十年之前、即已写了不少散体之作,被贬之后,所作更多,他的文章富于才辩,批判性甚强。白居易、元稹之文以平易畅达为特色,在元和、长庆年间自树帜。他如李观、张籍、吕温、裴度、欧阳詹等人都预身其列,知名当世。一时间作者如林,云蒸霞蔚,古文声势大振。于是,古文以绝对优势占领了文坛。韩柳古文运动的出现,是我国散文发展的一个转折点。它打垮了骈文的长期统治,开创了散文的新传统。尽管从晚唐五代到北宋初,古文运动实际趋向衰落,骈文恢复了统治地位。但是古文运动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宋代古文运动复兴之初,宋人承中唐韩愈道统之说,欲建立文章之正统,且使文统与道统合二为一,而杜甫与韩愈则是宋人诗文革新运动中树立的两面旗帜。北宋初期,自柳开开始,韩愈就在道统与文统两方面受到推尊。王禹偁、姚铉、穆修等,也都标榜韩柳古文,反对晚唐五代的浮靡文风;到了中叶,在新的现实条件下,以欧阳修为首,再一次掀起了古文运动。由于欧、曾、王、苏诸古文大家在创作上的努力和成功,从此韩柳古文遂成为新的传统。明代唐顺之、归有光等的古文和清代“桐城派”的古文,都是以韩柳为首的唐宋古文新传统的直接继承和发展。这个古文新传统,支配中国文坛一千多年,直到“五四”新文学运动才被语体散文所代替。古文运动的理论,特别是韩愈所提出的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论点,指导了后来无数古文家的写作,直到今天,仍有借鉴意义”随着韩愈及其同道们的相继谢世,古文领域已没有力能扛鼎的领袖人物了。剩下的一些韩门弟子如李翱、皇甫湜、孙樵等人,则片面地发展了韩愈提倡的创新主张,追求奇异怪僻,使得散体文创作的道路越走越窄逐渐丧失了内在的生命力。尽管被誉为“唐长庆以后第一人”的杜牧,自称为“韩愈的再传弟子”的孙樵,还有陆龟蒙、聂夷中、 杜荀鹤、皮日休、罗隐,都留下一些犀利的古文作品,但已经是古文运动的余音。晚唐,古文衰落,讲求形式的骈文复兴。一、晚唐讽刺小品晚唐小品异军突起,大放光彩。文学价值较高,是在韩柳古文影响下的一个发展。1、晚唐小品的特点:(1)篇幅短小精悍;(2)多为刺时之作,讽刺辛辣,批判性强;(3)情感炽烈2、晚唐讽刺小品作家:皮日休、陆龟蒙、罗隐、刘锐(文泉子集)、孙樵(孙可之集)。他们身处末世,皮日休(834?883?),字逸少,后改袭美。竟陵(今湖北天门)人,早年隐居襄阳鹿门。咸通八年(867)登进士第。曾官太学博士、毗陵副使。乾符末年,卷入黄巢起义军中。黄巢入长安,休为翰林学士,后不知所终。诗文收在皮子文薮他胆识过人,往行发前人所未发或不敢发,使得他的小品文字字见血。读司马法:古之取天下也以民心,今之取天下也以民命鹿门隐书:古之置吏也,将以逐盗;今之置吏也,将以为盗。原谤:后之王天下而有不为尧舜之行者,则民扼其吭,捽其首,辱而逐之,折而族之,不为甚矣表现对统治者的强烈不满和叛逆情绪,在明代以前的封建文人中似乎还找不出第二位。陆龟蒙(?8817),宁鲁望姑苏(今江苏苏州)人,举进士不第。曾做过苏湖二郡从事,后隐居甫里,自号甫里先生。他的小品文主要收在笠泽丛书中。现实针对性强,讽刺尖锐。野庙碑借描述土木偶像的形象和评议鬼神的罪过,来揭露封建官吏,说他们“平居无事,指为贤良,一旦有大夫之忧,当报国之日,则恛挠脆怯,颠踬窜踣,乞为囚虏之不暇”。记稻鼠:“群鼠夜出,啮而僵之,信宿食殆尽”,指出老百姓要对付帝王和贪官两种老鼠,“率一民当二鼠,不流浪转徙,聚而为盗,何哉?”已经是晚唐民众在沉重压迫剥削下忍无可忍,准备揭竿而起的先声。罗隐(833909),字昭谏,新登(浙江)人,应进士举,七年不第,后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著作令等职。其文集名谗书,其中多为“愤懑不平之言,不遇于当世而无所以泄其怒之所作”(方回谗书跋)。说天鸡徂氏子不得父术,而得鸡之性焉。其父畜养者,冠距不举,毛羽不彰,兀然若无饮啄意,洎见敌则他鸡之雄也,伺晨则他鸡之先也,故谓之天鸡。徂氏死,传其术于子。且反先人之道,非毛羽彩错嘴距铦利者,不与其栖,无复问向时伺晨之俦,见敌之勇,峩冠高步,饮啄而已。吁道之坏矣,有是夫!借两种“天鸡”外观和技能的不同,巧妙地讽刺了那些“峨冠高步”却无甚德能的达官贵人。英雄之言视玉帛而取者,则曰牵于饥寒;视家国而取者,则曰救彼涂炭。牵于寒饥者,无得而言矣;救彼涂炭者,则宜以百姓心为心。而西刘则曰:“居宜如是。”楚籍则曰:“可取而代。”噫!彼必无退让之心,贞廉之节则直斥刘邦、项羽盗取国家,增强盗大穿,毫不留情地剥下丁他们“救民涂炭“的伪装。罗隐之文或以寓言托意,或惜古讽今,皆文笔犀利,情绪愤激,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和杰出的讽刺艺术才能。3、晚唐小品的影响以其鲜明的时代特征受到后人的喜爱和称赞。晚唐小品文无情地揭露和抨击了黑暗现实,具有政论性与文学性紧密结合的表现特征。不仅在批判现实的深刻性上为唐代散文增添了思想光彩,而且还丰富和发展了我国古代散文的讽刺艺术鲁迅:“唐末诗风衰落,而小品放了光辉。但罗隐的谗书儿乎全部是抗争和愤激之谈;皮口休和陆龟蒙自以为隐士,别人也称之为隐土,而看他们在皮子文薮和笠泽丛书中的小品文,并没有忘记天下,正是一塌糊涂的泥塘里的光彩和锋芒。”小品文的危机)。二、晚唐骈文由于晚唐社会矛盾日趋突出,文人中有的仍热衷于政治,有的置身局外,冷眼旁观,更多的人则走上消极颓废一途,胸襟既狭,视野复窄,寄情声色之乐,追求形式之美,于是骈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