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周练五(古代中西方政治制度)_第1页
高三历史周练五(古代中西方政治制度)_第2页
高三历史周练五(古代中西方政治制度)_第3页
高三历史周练五(古代中西方政治制度)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三历史周练五(古代中西方政治制度)一、选择题(请将答案写在题号前,每题3分,共84分)1清明时节,细雨纷飞;羌山静默,哀思连连。清明期间,北川老县城向北川籍群众开放,让人们祭奠在“5 12”地震中逝去的亲人。与这种“清明祭奠”情节密切相关的是A分封制 B宗法制 C礼乐制 D王位世袭制2古有“天子驾六”的说法。周礼王度记曰:“天子驾六,诸侯驾五,卿驾四,大夫三,士二,庶人一。”从中可获取的历史信息有西周推行的宗法等级关系 西周推行嫡长子继承制西周实行严格的等级制度 西周有着严格的礼乐定制A B C D3清朝学者万斯大说:“古之时,诸侯之嫡长子为世子,嗣为诸侯;其余支庶之后,族类繁多,惧其散而无统也,因制为大宗小宗之法。”材料主要说明了A大宗、小宗都有血缘关系 B诸侯的庶子都不能取得政治权力C各级政权被一家一姓所掌控 D宗法关系是维系政权的纽带4. 图为闽南地区王氏宗祠“世飨堂”的两块牌匾。它们体现聚族而居的宗法观念 具有激励族人的教化功能强调尊宗敬祖的文化认同 反映重利轻义的价值取向A B C D5史学家张荫麟先生在中国史纲(上古篇)中写道:“武王所肇创、周公所奠定的封建帝国,维持了约七百年”。与这里的“封建帝国”直接相关的政治制度是A父系家长制 B禅让制 C分封制 D皇帝制度6有人说:“分封制是一柄双刃剑,它同时给与中央集权和地方势力以合法性,至于哪种势力能够在激烈的政治搏斗中获胜,那就完全要看它的实力了。”下列地方势力的行为不具有“合法性”的是A周显王三十五年,齐侯婴齐自称齐威王 B晋文公加派鱼盐之税C秦孝公任命商鞅为左庶长,进行变法 D魏文侯以吴起为将,编练新军7我国的行政区划中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有一个相对应的简称,如江西简称赣,上海简称沪等。下列省中,其简称源自西周封国国名的是A山西 B河北 C四川 D福建8齐国原是姜氏的封国。公元前481年后,齐国的大夫田常及其后人逐渐控制国政,以至于自立为国君,并由周安王册命为齐侯,姜齐遂变为田齐,史称“田氏代齐”。这一现象反映出A分封制度被废除 B新的社会制度确立 C等级制度被破坏 D贵族特权被废除9“陛下”本是对他人的尊称。但秦以后,“陛下”一词只能专称皇帝。这体现了皇帝制度的哪一特点A皇位世袭 B皇帝独尊 C君权神授 D家天下10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写道:严格说来,秦汉时中国历史上正式有统一政府;秦以前的中国,只可说是一种封建的统一;只有到秦汉,中央方面才有一个更像样的统一政府,而其所辖的各地方,也已经不是封建性的诸侯列国并存,而是紧密隶属于中央的郡县制度的行政区分了。这从本质上意味着A分封制使得国家结构松散 B郡县制更有利于中央集权C皇帝制度保障了国家的统一 D军功爵制削弱了贵族势力11江苏连云港尹湾出土的集簿载:西汉永始四年(公元前13年)前后的东海郡“县、邑、侯国卅八:县十八,侯国十八,邑二”。材料提供的最重要的信息是A“推恩令”彻底废除了分封制 B当时仍然实行郡国并行制C侯国与郡是平行的地方行政单位 D东海郡是当时最大的郡12宋史纪事本末卷2载:“朝廷以一纸下郡县,如身使臂,如臂使指,无有留难,而天下之势一矣。”这段材料表明宋代A实现了国家统一 B开始实行郡县制C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大大增强 D郡守县令由中央任免13秦朝时期的军国大事,一般先由丞相、御史大夫和诸卿进行朝议,最后由皇帝裁决。这一做法使A中央强化了对地方的控制 B君主专制造成的决策失误有所减少C君权在事实上遭到了弱化 D民主观念开始渗入到政治体制14“(元)世祖皇帝建元中统以来夫外之郡县,其朝廷远者,则镇之以行中书省。郡县又远于省,若有边徼之事者,则置宣慰司以达之。”由材料可以看出A行省是元朝管辖边疆的唯一机构 B中央政府加强了对地方的有效管理C行省是地方最高行政机关,拥有军政大权 D行省辖区广阔,发展了前代的政治制度15白寿彝主编的中国通史记载:“侍读解缙、胡广,编修黄淮,修撰杨荣,编修杨士奇,检讨金幼孜、胡俨被简选入阁,在皇帝左右,参议朝廷政务,成为皇帝的参谋。此后,阁臣的设置成为常例。但这时的阁臣由于职位低下,秩皆五品,秉处政务虽有皇帝的支持然而其权力却远远不及六部。”以上材料讲述的是A汉代察举制 B唐代三省六部制 C明代内阁制 D清代军机处16利玛窦在中国札记中说,虽然我们已经说过中国的政府形式是君主制,但它还在一定程度上是贵族政体如果没有与大臣磋商或考虑他们的意见,皇帝本人对国家大事就不能作出最后的决定所有这类文件都必须先由大臣审阅然后呈交皇帝。利玛窦认为中国明朝时A君主制不是中国政府的主要形式 B内阁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君权C君主与内阁大臣拥有同等决策权 D内阁掌握着明朝的行政大权17明史载:“(内阁)地居近密,而纶言批答,裁决机宜,悉由票拟,阁权之重,偃然汉、唐宰辅,特不居丞相名耳!”这段材料说明A明朝的内阁大臣就是宰相,拥有直接处理政事的权力B明朝宰相深受皇帝支持,权力与汉唐宰相相当 C一段时期,明朝内阁在皇帝的支持和亲宠下实际上承担了宰相的职能D明朝的宰相与内阁已无区别,均是位高权重18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一书中说:“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下列能够论证这一观点的措施是明太祖废丞相、设内阁 康熙帝设南书房清朝议政王大臣会议 雍正帝设军机处A B C D19通典记载:阳嘉元年,尚书令左雄改察举之制,侍中张衡上疏曰:自初举孝廉,到今二百年,必先孝行;行有馀力,乃草文法耳。今诏书一以能诵章句、结奏案为限,虽有至孝,不当其料,所谓损本而求末者也。文中“损本而求末”的“本”是指A孝、廉的选官标准 B门第族望的推选依据C科举考试的办法 D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0法国学者费奈隆(16511715)对雅典民主制度进行评价时说:“民众支配雅典,演说支配民众。”对此观点理解正确的是(注:此题系重新组织。)所有雅典居民对国家大事都享有决策权民主制的需求促进了雅典雄辩术的发展演说支配下的民众做出的判断未必正确雅典的民主政治促进了智者学派的兴起A B C D21“当一个希腊人自豪地称自己是雅典人,他谈到的是那个既是他的家园又是他的国家的小城镇。那里不承认有什么最高的统治者,一切由集市上的人们说了算。”这段材料反映出雅典社会的情况是工商业比较发达 民主政治是小国寡民的产物人人都能担任一切官职 公民参与政治的积极性很高A B C D22“雅典公民帕帕迪是一个目不识丁的人,他通过抽签来到法庭,参与审判苏格拉底。尽管许多问题他听不懂,但最后举手投票时,帕帕迪投苏格拉底有罪!”以上描述不能说明的是A雅典民主制度较大限度地保障了公民的民主权利B古代雅典创造了抽签制、投票制等民主运作方式C雅典民主使雅典民众都能直接参与国家管理D雅典民主容易导致权力的滥用或误用23悉尼胡克历史中的英雄:“假如我们给英雄下这样一个定义,英雄就是具有事变创造性并且能够重新决定历史进程的某些人,那么,紧跟着下一步的推论应该是,一个民主的社会对英雄人物必须永远加以提防因为天才和能力时常会被滥用。”古希腊提防英雄人物的关键措施是A设立公民大会 B成立五百人议事会C实行陶片放逐法 D轮流执政,抽签选举24雅典人认为:“在我们的私人生活中,我们是自由和宽恕的;但是在公家的事务中,我们是遵守法律的。这是因为这种法律使我们心悦诚服。”这段材料体现了雅典人的基本政治理念有自由、宽恕人民主权法律至上轮番而治A B C D25在雅典有居民20多万人,其中公民23万,而陪审法庭由6000人组成,他们可以以投票方式放逐、处死一些有才能、有贡献的杰出人物,甚至因战争失败判处八位打过胜仗将军的死刑。由此可见,雅典的民主制度具有A全民性 B公正性 C合法性 D盲从性26有学者认为,十二铜表法的制定是古罗马平民阶层的胜利。该学者的主要理由应该是A法典的制定,奠定了罗马公民法基础 B法典规定了债务法规,改善了奴隶处境C与习惯法相比,该法典内容有大量扩充D法典明文公示,打破了贵族对法律知识垄断27从罗马法的产生发展过程,可以清晰看到人类社会法律产生和演变的发展过程。罗马法发展的过程中,合乎逻辑的演变是A习惯习惯法法法律总结 B法律理论习惯法习惯法C法习惯法律总结习惯法 D习惯法习惯总结习惯法28罗马帝国皇帝高度重视法律制定,许多法学家纷纷前来献策。下列主张不可能被采纳的是A倡导自由民主平等,法律公正 B增加处理经济纠纷的条款C废除原法中基于身份等级的不平等条款 D政府保护一切自由民的财产不受侵犯二、材料分析题(请注意:答题要要点化、段落化、序号化;请使用历史名词术语,勿口语化)29材料1: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下育万物之宜,外镇抚四夷诸侯,内亲附百姓,使卿大夫备得任其职焉。 司马迁史记材料2: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 钱穆国史新论(1)据材料1,概括丞相的地位并分析其弊端。(5分)(2)请结合有关史实说明材料2的观点。(3分) 30材料1:“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负责审议并决定一切国家大事。所有合法的公民均有参与权、知情权、发言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所有公职人员从30岁以上的公民中选举产生,各机构内部实行集体负责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材料2:“是通过抽签从数个部落中各选数十人组成的。每数十人为一组,轮流执政,处理一些日常事务。”材料3:死者的财产需按其遗嘱进行处理一家之主有权将他的财产遗留给任何他所喜爱的人。 罗马法材料4:“私有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除非由于合法认定的公共需要的明显要求,并且在事先公平补偿的条件下,任何人的财产不能被剥夺。” 人权宣言(1)指出材料1与材料2各反映了雅典民主制的什么特点?(2分)(2)假如你生活在雅典的民主制全盛时期,作为一名合法公民,你能享受到哪些权利?(3分)(3)恩格斯曾评价道:“罗马法包含着资本主义时期的大多数法权关系。”请结合材料3、4及所学知识论证该观点。(3分)1-5 BBDAC 6-10 AACBB 11-15 BCBBC 16-20 BCDAD 21-25 BCCCD 26-28 DAC29(1)辅佐君主,位高权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