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会发言稿(16)_第1页
家长会发言稿(16)_第2页
家长会发言稿(16)_第3页
家长会发言稿(16)_第4页
家长会发言稿(16)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家长会发言稿 各位家长朋友大家好! 今天,我想围绕孩子的教育问题来谈一谈个人的一些想法和建议。对孩子的教育不仅是学校的责任,更多的是家长和社会的责任!为了你的孩子-我们的学生能健康成长,学校和家长应共同教育学生,我就五个方面谈谈对孩子教育问题的一些看法和建议:(1)努力培养孩子尊敬老师的美德。何为尊师?尊重老师的劳动,听从老师的教诲,就是尊敬老师。而我们有些孩子就有如下不尊敬老师的行为。如:上课时不专心;不能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不听从老师的说教。亲其师,信其道。一旦孩子对老师有怨言,他就会对老师的教导有抵触情绪。特别是初三学生,毕业考试的日益临近,孩子即将走出初中校园,一种大哥大、大姐大的心理在部分孩子身上表现出来,对老师爱理不理,孩子身上这种种不良现象,我们做家长的一定要做个有心人,常与孩子沟通、交流,及时发现孩子身上的不良习气。我们这些孩子,能让我们居高临下管理的时间应该只有两三年的时间,如果现在管理不好,甚至迁就他,等到了十七八岁,甚至再大些想管也管不了了。我武断地说一句,能对老师言听计从的孩子身上绝不会有不良的习气,而且将来一定能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我们每个孩子,我们每一位家长,应该有个共识,那就是:老师教育总比孩子出了社会让警察来教育或让监狱来教育要好得多吧!(在校不听老师教育,出社会违法、犯罪的例子。)不管老师以什么样的方式对待我,都是为了我好!“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古人就有尊敬老师的美德,作为我们现代人,尊敬老师,不仅仅说明你具有了这种美德,更是对你的健康成长起决定作用。(2)逐步培养孩子认真负责的品质。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无疑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你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在无形中影响孩子的道德品质、法纪观念、以及人生观的形成。怎么教育孩子,孩子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孩子的可朔性和模仿能力都很强,尤其是喜欢模仿身边的人,因此,作为与他们接触最多的父母,为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就显得非常重要而且必要了。所以,我要强调的第一点就是:父母要做好孩子的好榜样,要言传身教。家长自身对家庭、对社会的责任心如何,对孩子来说是一面镜子,孩子的责任心水平可以折射出父母的责任心。孩子的很多品质,也折射出家长、家庭的素质。很难想象,一个对孩子、对长辈、对爱人、对家庭、对社会毫无责任感的家长,能够培养出具有很强责任心的孩子。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有的家长为了自己的轻松愉快,把孩子全权交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抚养;有的家长在工作单位吊儿郎当,投机取巧后还得意宣扬;有的家长不孝敬自己的父母;有的家长缺少爱心,对待需要帮助的人和事一副漠不关心的态度;有的家长对自己的伴侣一点儿都不负责任,经常互相抱怨父母的这些所作所为,孩子是看在眼里、记在心上,长期的耳濡目染,一定会受到影响,这样的父母即使想教育孩子做事要有责任心,孩子也会很不服气,也会很不以为然。所以说,父母只有在生活中严以律己,给孩子做好表率,才能更好地去影响和教育孩子。教育家陶行知说:“我要儿子自立立人,我自己就得自立立人。我要儿子自助助人,我自己就得自助助人。”同样,要培养子女的责任感、事业心,家长要爱岗敬业,有强烈的责任感、事业心,因为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位启蒙教师。美国总统里根小时候踢足球损坏了邻居家的玻璃,他父亲为了使小里根明白要对自己的过失负责,不惜让他打了半年的工才把赔给邻居玻璃的钱如数还给父亲。在中国的家长看来,里根父亲的做法似乎对孩子太残酷了,然而后来里根回忆说,正是父亲的这种做法才使得他他懂得了什么叫责任。因此,要想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家长应当要求孩子勇于对自己的言行负责,不论孩子有什么样的过失,只要他具备承担责任的能力,就要让他去勇敢地面对,就不能让他逃避和推卸,更不能由大人越俎代庖。比如孩子损坏了别的孩子的东西,家长就应要求孩子自己去帮人修理或照价赔偿;孩子一时冲动打伤了人家,家长就应要求孩子自己去登门道歉;孩子犯了什么错误,家长就不能遮掩着不告诉老师,或者把错误揽到自己头上。孩子只有学会了对自己的事情负责,才能逐步地发展为对家庭、对他人、对集体、对社会负责。总之,家长的言传身教和严格要求、坚持不懈是家庭中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的关键。我相信,孩子的责任感有多大,孩子未来撑起的天空就有多大! 我们的孩子,摆在眼前最需要认真对待的是每天布置的作业。对调皮、自觉性不高的孩子,我们家长一定要多费心,多过问,孩子养成了认真做好每一次作业的习惯,他也必定能认真对待生活中遇到的每一件事,长大成人后,必将是一位成功者和受欢迎的人!(3)不断培养孩子诚信做人的原则。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孟子说:“君子养心,莫善于诚。”可见,诚信自古以来就是被看重的人格、品行,没有什么比诚信更好的了。韩信落魄的时候,一个漂母给他饭吃,韩信离开她的时候,告诉她以后一定来报答她。后来韩信做了楚王,不忘旧恩,奉黄金千两以漂母. 宋庆龄有一次与一所小学约定去看望小学生,可是到了约定日期,天下起了大雨,同学们都以为宋庆龄奶奶不能来了,但宋庆龄依然冒雨前去赴约,这让同学们很感动.人是否具有诚信品质,可以看出一个人的人品,不诚信的人可以说永远不会有真正的朋友,诚信品质从一个侧面也可以反映一座城市、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随着我们国家日新月异地发展,文明程度不断提高,当我们的孩子长大成人后,不诚信的人必将令人不齿,遭人唾弃。如今我们孩子身上不诚信的地方太多太多。我列举几点:1.考试不诚信。为了考高分,为了赢得家长老师的夸奖,抄袭、作弊在我们少数同学身上表现出来。2.作业不诚信。不懂装懂,不会装会,别人作业做出来了,他拿过来抄袭,以完成任务为原则。3.面对成绩不诚信。试卷发下来了,老师每次都要求把试卷拿回家给家长看看,签上名,而他觉得成绩不理想,当心挨批评,便不给家长看,或者冒充家长自己签上家长的名字,报喜不报忧。4.面对问题不诚信。老师每天都说,遇到问题一定要问,提高成绩的有效途径就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有的同学遇到问题就是不问,不会装会。这也是不诚信。5.犯错误时不诚信。我们常说,小孩子没有不犯错误的,孩子们总是在犯错改错中不断成长的。我们有个别同学,犯错误了,除非被你老师亲眼看见,否则即使有同学指证,他就是不承认。有的同学出了校门后就像脱了缰的野马,上网、吸烟、喝酒、与社会上不三不四的社会小青年鬼混,家长询问还不老实,撒谎说:在学校加班、老师延堂了或者在学校补课等,不一一列举。(在此我提醒各位家长:放学后不按时回家的孩子绝对有问题,请认真清查!)这种种不诚信的表现,看似微不足道,长期下去,则会形成不诚信的人格和品行。这就要求我们做老师和家长的,一定要以自身健康和诚信的人格去影响孩子,一旦发现孩子某方面做的不对,或者有什么不诚信的想法,要坚持原则,态度坚决!(4)学会宽容和欣赏别人的思维方式。学会宽容和欣赏别人,会使你始终能保持平和的心态,会使你有一种积极的思维方式,它可以使你受用一生。晏子使楚的故事让我们懂得“橘生淮南则为桔,橘生淮北则为枳”的道理,明白“土壤”对人成长进步的作用,也让我们明白待人接物不可戴“有色眼镜”,有时换个角度,也许另有一番景象。我们知道,每一个成功的人背后都会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也会有属于自己的“贵人”,正由于他们在你奋斗、拼搏过程中,鼓励你,支撑你,并欣赏你,让你明白自己的个人价值,重拾信心,发挥出个人潜能,最终将成就你自己。相反,没有人去欣赏你,发现你,那你可能会一直消沉下去。如果一定要说是金子就会发光的话,那么也要有人去把它从不见天日的矿井里开采出来,放到合适的地方才行!在我们这些孩子中,就有部分孩子在平时不能做到真诚地去宽容和欣赏别人,当然也就不会有那种积极的思维方式。比如在我们的孩子中间,经常会有一些矛盾发生,骂人,打架,都是家常便饭。当有人说我不是时,马上去辩解,互不相让,接下来就是骂、打;前面的同学靠着我的课桌了,猛地推他一下,前面同学马上还击,于是大打出手;运动场、活动中,某同学踩着一个同学脚了,被踩的同学上去一拳,又打起来了,快乐有趣的活动马上演变为一场恶斗如果我们的孩子会以真诚的眼光去宽容和欣赏别人,能以积极的思维方式看问题:他说我不好,我该检讨一下自己,看自己是否有这方面的缺点,进而还应该感谢人家;前面同学靠着我的课桌了,难免的,前后位置嘛,没什么大不了的;踩着脚了,运动嘛,无所谓的都能这样,我想任何打骂现象都不会发生。孩子就是要经常说教,要抓住生活中的点滴可用素材作为教育的良方。比如当孩子回家时,跟你说起今天班上某某和某某打架了。你可能会说一句:这孩子不好好玩,打什么架呢?就这么就过去了。然而细心的家长便可以把这件事作为教育的素材,在了解了这件事后,可以问自己的孩子,如果你是某某或某某,你会怎么做呢?如此加以引导,孩子自然就会明辨是非,分清善恶。欣赏自己是孤芳自赏,欣赏他人才是慧眼识才。惟有“予人玫瑰,手留余香”的胸襟,才能真正学会宽容和欣赏他人。清朝康熙年间有个大学士名叫张英.一天张英收到家信,说家人为了争三尺宽的宅基地,与邻居发生纠纷,要他用职权疏通关系,打赢这场官司.张英阅信后坦然一笑,挥笔写了一封信,并附诗一首: 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有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接到回信后,让出三尺宅基地.邻居得知,也相让三尺宅基地.结果成了六尺巷,这个化干戈为玉帛的故事流传至今。 这首诗的后两句是为了说明邻里人际关系远比死的砖瓦重要,宝贵的生命和时间远比无价值的喟叹和纷争重要,即使今日争得了这三尺又如何?秦始皇当日修筑万里长城何等意气奋发,如今又何去何从呢?你们修墙修得过长城吗,长城今天还在呢,但修墙的秦始皇又如何了呢? 退一步海阔天空,一个人一生中如果从来没有人注意过你、欣赏过你,生命将是一种悲哀。如果从来没有人与你磨擦过、争吵过,对于你的生命来说也同样不完整。人一生的时间是有限的,与我们的生命相比,那些小小的矛盾、小小的坎坷又算得了什么呢?对于永恒的时间来说是多么的脆弱和不堪一击!我们何必把宝贵的生命,消耗在那些毫无价值的喟叹和纷争上呢? 时间验证真理-张氏故居,在今天六尺巷一带,当年宰相府第,已荡然不见痕迹,唯六尺巷的故事,仍在这块土地上流传,象征着一种气度和胸襟,告诉我们要有坦荡的胸怀,给后人以启迪。学会真诚地宽容和欣赏别人的思维方式,不仅会使你有很多好朋友,更会使你的生活多姿多彩!(5)教会孩子运用法律武器捍卫自身合法权益。现实生活中的中学生的法律知识水平普遍不高,法制观念淡薄。很多中学生在他们的权利受到侵害时会选择沉默,而不是去争取他们的利益。近年来青少年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违法犯罪现象。 案例一:陈某,16 岁,故意伤人被判无期徒刑。陈某因怀疑同学张某在背后说自己的坏话,还向老师告“黑状”,便趁张某值日时,拿棍朝张某乱戳,致使张某重伤。案发后,陈某很后悔,说自己犯罪的原因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从小被父亲母亲宠爱过度。由于从小被娇宠惯了,陈某一直惟我独尊,无论是在学校里还是在社会上,都吃不得半点亏、受不得半点气,动不动就跟同学吵架打架。父母还经常教他:谁欺负你了你就和他拼,拼不嬴有我们呢!于是,陈某慢慢在学校里成了出名的打架大王,还与校内外的一些人结成团伙,只要觉得谁不顺眼,就借端生事找他的麻烦,然后狠狠地收拾他一顿。陈某说:如果从小父母不是这样娇惯溺爱我,我也许就不会有今天的下场。案件二:张某,16 岁,因盗窃罪被判有期徒刑。张某在上小学的时候,父亲经常从工厂里偷偷往家里拿些东西,还常常把张某叫到工厂,把一些东西悄悄装在他的书包里让他带回家。慢慢地,受父亲的影响,张某养成了一个坏习惯,经常把别人的东西“拣”回家。父母总是夸奖他有本事,“顾家”。上初中以后,张某迷上了网吧,为了有钱进网吧,张某把“拣”到的东西拿去卖,后来又伙同网友去盗窃,把盗窃来的钱拿去上网、大吃大喝。渐渐地,胆子越来越大,仅两年时间,就和同伙作案共十多次,盗窃过的东西有钱包、手机、自行车和摩托车,价值二万七千多元,最终被追究刑事责任,被判有期徒刑。我认为人的性格对世界观的形成有着直接的重要的影响,现阶段的中学生思想并未成熟,对一些事情往往会做出偏激的举动,例如案例一中的陈某的犯罪是他受到周围同学的猜忌和不公平对待的结果。而他自己又不会调整心态去适应并正确面对现实、难以排解痛苦,终于有一天在一点小事的刺激下积郁爆发、心理崩溃并铤而走险、报复伤人,铸下弥天大罪。如果陈某的老师和同学对他给予更多的关爱,如果那些同学不去伤害他的尊严,如果陈某的法律意识再强烈一些,那么陈某伤人事件就可能会避免。处于像他这样境况和地位的人很多,采取像他这样极端手段的人却极少,无疑是他个人的性格、品质和心理缺陷起了重要作用。但是与他相似的那些人也可能采取一些不正当的手段去报复别人。由此可知,在中学阶段,一定要把握中学生的心理、思想特点,多进行一些心理教育,一些法制教育,从根本上解决中学生的犯罪现象。一个懂道德,有道德的人,绝对是一个遵纪守法的人,更是一个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人民的人。其次,还要用学习到的法律知识,培养自身的法律意识,运用法律知识维护自身权益,不能漠视自身的权益遭受损害而麻木不仁。如自身权益受到侵害时,既要机智,又要勇敢。上学或放学回家,应与同学结伴而行或有家长护送;若遇侵害应大声呼救;同时记住歹徒相貌,了解歹徒去向;及时报告当地派出所(6951320)或拨打110,及时告诉家长和老师。各位家长,当孩子很小很小抱在怀里的时候,我们总会说,等孩子能说会走,离开手脚就好了。其实,当孩子真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