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医药常用网址大全药剂信息港 介绍新药消息、药学新闻,制药企业。 / 中国金药网 本系统包含全国医药技术市场网、全国医药统计网、中国医药卫生电子商务网和中国中药材经济信息网等十几个专网,为客户提供交易交割、仓储配送、生产管理统计分析、科研教学、信息检索等全方位服务。 /中国医药信息网 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信息中心主办,包括医药数据库查询、医药信息服务(产品信息、市场信息、药证管理、企事业动态及海外信息)、中国医疗器械网等栏目。 / 中国药品信息网 分为中国药品、新药信息、商情专讯、设备物料、技术服务及药品政策法规等栏目。/中国医药网 分为求购信息、供应信息、国际求购、产品检索、医药会议及医药论坛等栏目。 / 药品快速查询 可依台湾药品编号,名称,剂型和制造商查询。 .tw/nhi/MEDICINE.htm 中国医药保健品信息网 版权归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所有,有大量的医药信息资源。 / 中国医药经贸网/ 中国医药商网 中国医药交易市场(主要面向医药工业企业)、中国医药配送网(面向医药批发企业)、中国医药零售网。/ 中商医药信息网/11/11.asp 医药信息广场 医药方面各种信息及相关讨论。 /11/11.asp 医药信息总汇 有关医药的商业及研究信息。 /medical/yiyaojingji/infoallin.htm 中国医药化工网/ 中国传统医药信息网 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信息中心 、 全国中药信息工作委员会主办,可进行药材市场、药品制剂、医疗器械、医药企业以及保健品的数据库查询,还包括政策法规、中医药专业杂志、网络救助等栏目。 / 北京同仁堂/ 全国中药材信息网/ 中国医药市场网/ 亳州中药材网 提供毫州药市行情、动态等信息。 / 中药材/jxm/cindex.htm 中国药城/ 中国医药交易市场/mai . .cn/market/home.hts 中国安国信息网/ 中国天然药物信息网站/ 中国人参药材网 介绍中国人参、产品等保健品知识。 /indexc.htm 香港药网 此网站主要面向药师,设有虚拟大学,提供药物资料。 .hk/ 网上药学资源/yao . -wenxianjiansuo.htm 中草药 图谱。 /zcy/zcy.htm 实用医药网址大全推荐! /ywdhd.htm 中国传统医药/ 站点导航 /friendly/friendly_main.htm 新药网 依托中国新药杂志的药学信息网。 因特网上的药学信息资源推荐! /yaoxueziyuan/down/yywsdxxzy.htm 7 Sc& G5 f# T) j( K+ ! g中国医药古籍文献全文检索系统 收录有景岳全书、中医药名词、经典名方等。 .tw . 9 7 n6 d) U, F3 ( d. 5 / C药猴信息网/ * L; H- i6 L- 1 V( . E$ g药学在线 / $ i9 G9 ec* E! M 8 n药学保健园 推荐! /fcl.htm , d, |, M! p2 Q蓝宙生物药学网/% Q2 s. r- i/ y南药药学资源 国内外医药期刊,国内外医药院校,国内外医药公司的链接。 /Resource.asp7 F4 B& H+ m% _; ?2 化学领域多来米站/weblink.html3 D$ r8 S* Qt4 H% n) c药学链接/medsite/drug/drug.htm Z( p7 l kw, C# n- 中科院成都文献情报中心/clas/new/indexnew.htm p$ K; 9 8 u2 X* q中国科技网/. H% E2 J! / 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 v3 Q4 U8 l7 3 B. q上海文献情报中心/. _a% B( t, z! c8 L武汉文献情报中心/* a; 1 2 v& e$ x兰州文献情报中心08/ z1 m/ r N! t0 X: x% o6 全球图书馆导航/会晤闹剧 退出 短消息 搜索 开通窝窝 我的话题 我的权限 控制面板 帮助 繁體中文 仲景论坛 资格考试 自己总结的针灸学考试资料(绝对经典!)窗体顶端 搜索 窗体底端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发新话题 窗体顶端收藏 订阅 推荐 打印 中医助理 自己总结的针灸学考试资料(绝对经典!) xiaomajia 普通会员帖子18精华0积分18仲景币0 好评0 分阅读权限5在线时间0 小时注册时间2008-6-16最后登录2008-6-21 个人信息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当前离线 主题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8-6-17 08:16 只看该作者 自己总结的针灸学考试资料(绝对经典!)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指人体运行气血,联络脏腑,沟通内外,贯穿上下的径路。经,路径,为直行的主干。络,网络,为经脉所分出的小支。经络纵横交错遍布于全身。灵枢 海论记载“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 Y W8 o$ a4 O% NQ+ p头部:手足阳明循行于面额、手足少阳循行于头侧、手足太阳循行于面颊、头顶及头后。Od5 . ?2 f躯干:手三阳循行于肩胛部、手三阴从腋下走出、足三阴循行于腹面部、7 _$ % Q# z( q足三阳行于中、阳明行走于前胸腹、太阳行走于后背、少阳行走于侧面。. A6 Ppp- W# N. u胸部:距正中线:肾经;2寸,胃经;4寸,脾经;6寸。/ I9 t X4 * F2 O _) x8 腹部:肾经0、5 寸,胃经,2寸。 4 sd7 f: R, U2 C, n背部:足太阳膀胱经距正中督脉线1、5寸,3寸。 6 0 c0 E0 F4 J 1头面部 手足三阳皆上头“头为诸阳之会”;手足阳明经前额面部;手足少阳经侧头;手太阳经颊部;足太阳经前额后头。 2 Y7 Y/ T h9 N& b& 1 J2躯干部 手足三阴经和足阳明经胸腹,从内到外依次为:足少阴肾、足阳明胃、足太阴脾经;手三阳经肩背;足太阳经腰背;足少阳经侧胸侧腹。/ b& ! V1 Y0 D8 s! L9 F$ R J h3 上肢部 手三阴上肢内侧前肺中包后心;手三阳上肢外侧前大中三后小。5 N3 f! + f& m4 g1 ?4 下肢部 足三阳下肢内侧前胃中胆后膀;足三阴下肢内侧+ J& E+ g7 f O h% . o循行走向:手三阴经从胸走手,手三阳经从手走头,足三阳经从头走足,足三阴经从足走(胸)。相互表里的阴经与阳经在手足末端交接、同名阳经在头面部交接、% g& w) - Y( e% m5 T相互衔的阴经与阴经在胸部交接。6 p4 ( k$ z2 |8 T正经流注次序:肺、大、胃、脾、心、小肠;膀、肾、包、焦、胆、肝、藏 e; - r+ Q, P0 U# N* s! ?4 I正经走向:手阴脏走手;手阳手走头;足阳头走足;足阴足走胸腹 9 Q( u$ K0 _$ % : Y一源三歧:任,督,冲脉皆起于胞中,同出于会阴,任脉行于前正中线,督脉起于后正中线,冲脉并行于肾经。任脉,腹胸颏下正中,总任六阴经,调节全身阴经经气,阴脉之海。督脉,腰背头面正中,总督六阳经,调节全身阳经经气,阳脉之海。, W; W% W% / D任督二脉主治的异同:督脉主治神志病、热病和腰骶、背、头项局部病证及相应的内脏疾病;任脉主治腹、胸、颈、头面的局部和相应的内脏器官疾病,少数腧穴有强壮作用或可治疗神志病;两者都可治疗泌尿生殖系统病症以及神志病,而任脉没有督脉治疗巅顶痛的作用2 J1 h9 9 L; 6 R2 T* l, V* W$ C冲脉,与足少阴经相并上行,环绕口唇,且与任督足阳明等有联系,涵蓄十二经气血,十二经之海,血海。* Z1 A1 4 O% Z7 g8 h十四经:奇经八脉中的任脉和督脉,各有其所属腧穴,故与十二经相提并论合称。0 L! m ! A/ u% U& m+ H: K! F十五络脉:是十二经脉和任督二脉各自别出一络加脾之大络共十五条称-(加强表里两经的联系)UID356帖子18精华0积分18仲景币0 好评0 分阅读权限5在线时间0 小时注册时间2008-6-16最后登录2008-6-21查看详细资料引用 报告 评分 回复 TOP xiaomajia 普通会员帖子18精华0积分18仲景币0 好评0 分阅读权限5在线时间0 小时注册时间2008-6-16最后登录2008-6-21 个人信息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当前离线 沙发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8-6-17 08:18 只看该作者 十五络穴歌1 h$ P- W* G! e0 X) Q. E手三阴经列内通,手三阳经偏外支;足三阴经公蠡大,足三阳经丰光飞。任督二脉鸠尾长,脾之大络在大包。# $ A7 D1 v- ( V T8 X十二经别作用:加强十二经脉内外联系。# N( l5 & Y% B $ Z+ A( i: Y六合:手足三阴三阳十二经别会合成六组,阳经经别合于本经经脉,阴经经别合于其相表里阳经经脉。( j7 a4 N) x4 e) j标本:主要指经脉腧穴分布的上下对应关系。9 K3 K8 W7 v) b. w+ Q! F根结:指经气的所起与所归。; w! |1 8 V4 S6 Y7 * T气街:是经气聚集通行的共同通路。$ u: h4 K8 S* W1 |2 ?7 M- f四海:即髓海、血海、气海、水谷之海的总称(脑、冲脉、膻中、胃)。髓海、脑;气海、膻中;水谷之海、胃;十二经之海、冲脉;- r8 Q8 s$ a2 N经络生理功能:联络脏腑沟通肢窍,运行气血濡养全身,抵抗外邪保卫机体。/ + B6 I* Y9 ) L& U经络的病理变化:传注病邪,反映病候。6 Q. n% Y6 G- Y& g: j% M% , l经穴学说的临床应用:按经选穴,分经辨证。% z( L e) E! e# I5 f2 Hj+ K C, n: 9 C5 q/ j1 X3 Y8 w与肺相连的经脉:肺、大肠、肝、肾手太阴肺经属肺,手阳明大肠经络肺,手少阴心经复从心系却上肺,足少阴肾经直者入肺中,足厥阴肝经上注肺,手太阴肺与手阳明大肠经别也经过肺。+ U6 G2 k) k2 H与牙相连的经脉:大肠,胃0 L( m& B+ . T5 t$ g4 与心相连的经脉:心、小肠、脾、肾 手少阴心经起于心中出属心系,手太阳小肠经络心,足少阴肾经络心,足太阴脾经注心中。! + U+ J9 l9 4 E& 通过(月耑)的经脉:足太阳膀胱经下贯(月耑)内,足太阴脾经上(月耑)内,足少阴肾经以上(月耑)内。) O, R. / S* n 7 X0 R与鼻相连的经脉:胃、小肠、大肠 手阳明大肠经上挟鼻孔,手太阳小肠经抵鼻,足阳明胃经起于鼻之交頞中,旁纳太阳之脉,下循鼻外。6 y4 b% d7 W- q$ _+ h6 G* y与喉咙相连的经脉:肝、胆、脾、胃、肾 手太阴脾经挟咽,足少阳胆经,足少阴肾经循喉咙,足阳明胃经循喉咙,足厥阴肝经循喉咙之后上入颃颡。: W0 - k6 J, z7 R2 l2 I与咽喉相连的经脉:心、小肠、脾手太阴脾经挟咽,手太阳小肠经循咽,手少阴心经其支者从心系上挟咽。7 _* k& S( H2 ku E与舌相连的经脉:脾、肾足太阴脾经连舌本散舌下,足少阴肾经挟舌本。8 e/ B8 n5 3 V3 c- E与目内眦相连的经脉:手足太阳小肠、膀胱 手太阳小肠经至目内眦,足太阳膀胱经起于目内眦。: ?! f! G* P: e与耳相连的经脉:(除手阳明之外的阳经都是) 手太阳小肠经却入耳部,手少阳三焦经系耳后直上出耳上角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足阳明胃经循颊车上耳前,手少阳胆经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足太阳膀胱经其支者从巅至耳上角。$ l3 ! e+ v! H: D2 ?M( Q/ z与巅顶相连的经脉:足太阳膀胱经交巅其支者从巅至耳上角其直者出巅入络脑,足厥阴肝经与督脉会与巅,督脉上巅。直上头顶的有:膀胱经,肝经,督脉 4 3 L8 m5 z! K/ t/ l与胃相连的经脉:肝、肺、脾、胃、小肠 手太阴肺经还循胃口,手太阳小肠经抵胃,足太阴脾经属脾络胃,足厥阴肝经挟胃属肝络胆,手阳明胃经属胃络脾。) x7 y! K; E7 与阴器相连的经脉:足厥阴肝经过阴器,任脉起于中极之下,督脉起于中极之输。/ w* j0 e & f与肝相连的经脉:足厥阴肝经挟胃属肝络胆,足少阴肾经上贯肝膈,足少阳胆经络肝。UID356帖子18精华0积分18仲景币0 好评0 分阅读权限5在线时间0 小时注册时间2008-6-16最后登录2008-6-21查看详细资料引用 报告 评分 回复 TOP xiaomajia 普通会员帖子18精华0积分18仲景币0 好评0 分阅读权限5在线时间0 小时注册时间2008-6-16最后登录2008-6-21 个人信息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当前离线 板凳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8-6-17 08:19 只看该作者 腧穴又称:节,会,气穴气府,骨空等,俗称穴位。; ?, Q% a C8 + |( Z) G腧穴分类:十四经穴,奇穴,阿是穴。3 l9 p0 D! R$ y- 5 * n- x6 w四总穴歌: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心胸取内关,小腹三阴谋,痠痛阿氏穴,急救刺水沟。2 b- v _- , 4 Z% e十四经穴:简称经穴,是指归属于十二经和任脉督脉循行线上的腧穴,有固定的名称,固定的位置和归经,有主治本经病证的共同作用,是腧穴主要部分。% N9 ; lO9 b: d! m奇穴:又称经外奇穴,是指既有一定的名称,又有明确的位置,但尚未列入或不便列入十四经系统的腧穴,主治范围比较单纯,多数对某些病证有特殊疗效。4 e& n. $ H1 a! 0 b阿是穴:称天应穴,不定穴,压痛点,这类腧穴无固定名称,无固定位置,而是以压痛点或其他反应作为针灸施术部位,始见于孙思邈的千金方;来源于内经的“以痛为腧”。 o( n* m( F# F) k2 ( Z腧穴的治疗作用:近治作用,远治作用,特殊作用。针炙摘要0 T, h r0 N0 p S8 T8 O# r6 F0 I手太阴肺经11穴、手厥阴心包经9穴、手少阴心经9穴、: X, , Z. X6 U+ u4 t. 手阳明大肠经20穴、手少阳三焦经23穴、 手太阳小肠经19穴、0 G6 yD! q) E! - u1 r 足太阴脾经21穴、足厥阴肝经14穴、 足少阴肾经27穴、5 a, N, t . E足阳明胃经45穴、足少阳胆经44穴、 足太阳膀胱67穴。计309 穴. 9 I% d: N , G1 h1 E特定穴:十四经中有特殊治疗作用,并以特定称号概括的腧穴称特定穴。9 p U6 $ * IA2 p% F- W五腧穴/ V6 D8 u, uc) x4 X肺(金) 少商 鱼际 太渊 经渠 尺泽 7 J I- H) N# D. UR T肾(水) 涌泉 然谷 太溪 复溜 阴谷 % H- O) I6 l/ G8 O肝(木) 大敦 行间 太冲 中封 曲泉 - a0 u, RY( v L心(火) 少冲 少府 神门 灵道 少海 / n. h3 G+ ?/ ?. u, u脾(土) 隐白 大都 太白 商丘 阴陵泉 ) k6 : _) n$ I5 w心包(相火)中冲 劳宫 大陵 间使 曲泽; r. a; o( O$ Z5 p大肠(金) 商阳 二间 三间 阳溪 曲池 / # S6 h+ 1 g p. j膀胱(水) 至阴 通谷 束骨 昆仑 委中 . S Q2 J8 6 B5 V$ M 胆(木) 窍阴 侠溪 足临泣 阳辅 阳陵泉 ; i6 T7 A# e$ g小肠(火) 少泽 前谷 后溪 阳谷 小海 1 L2 W9 t/ 2 r: n* 胃(土) 历兑 内庭 陷谷 解溪 足三里# f y. H4 F4 _% K; * ! b三焦(相火)关冲 液门 中渚 支沟 天井( ?* d/ Z- d3 S% _. g+ E$ T原穴:. J6 a1 w. ?1 G3 u5 L4 U9 # B肺经 太渊 心经 神门 心包经 大陵 : Q5 rw1 ? Y* |7 大肠经 合谷小肠经 腕骨 三焦经 阳池 : Z2 F/ b$ n; 5 - w e: h脾经 太白 肾经 太溪 肝经 太冲 : y6 W, Q+ l m5 T) 胃经 冲阳 膀胱经 京骨 胆经 丘墟2 H Z+ % a4 i络穴肺 列缺 心 通里 心包 内关 + I; T! d+ 6 L) b( s: b大肠 偏历 小肠 支正 三焦 外关 0 U! Y# o$ i3 g: p( E脾 公孙 肾 大钟 肝 蠡沟 ; 0 J: ?+ _& j- 5 V胃 丰隆 膀胱 飞扬 胆 光明 : F3 m7 N0 M/ Y; J j. W任 鸠尾 督 长强 脾大络 大包 |2 o- H1 B* q7 y; c& ?/ 俞募穴表(先俞后募):9 o2 s1 ? J0 D - A+ O脏:肺肺俞中府,心包厥阴俞膻中,心心俞巨阙,肝肝俞期门,脾脾俞章门,肾肾俞京门。5 N. z/ o$ ? 9 r) a腑:胃胃俞中脘,胆胆俞日月,膀胱膀胱俞中极,大肠大肠俞天枢,三焦三焦俞石门,小肠小肠俞关元。8 d6 A/ f& V9 t; _1 M# g6 S十二原穴. e/ n; _& p* j% * 肺太渊,大肠合谷,胃冲阳,脾太白,心神门,小肠腕骨,膀胱京骨,肾太溪,心包大陵,三焦阳池,胆丘墟,肝太冲# a; G9 P! p& + V& N4 p& T十二背俞穴歌 # O- Z! _5 U/ S% Z/ S三椎肺俞厥阴四,心五肝九十胆俞,十一脾俞十二胃,十三三焦椎旁居, , v0 m, t! j- w# o肾俞却与命门平,十四椎外穴是真,大肠十六小十八,膀胱俞与十九平。& x, c2 R. D$ Z$ bs; j肺三、心五、肝九、胆十、脾十一、胃十二胸椎脊突下平,三焦、肾、气海、大肠、关元俞腰椎脊突下平,小肠、膀胱俞平第一、二骶后孔。+ H4 _2 T$ V$ a! p% L十二募穴歌 # Q+ S: nh( p2 w肺中府 心包膻中 肝期门 心巨阙 胆日月 胃中脘 9 ! Q3 c / T2 w, G5 w脾章门 三焦石门肾京门小肠关元 大肠天枢 膀胱中极) D5 o; t/ _$ X6 A, n+ , i十五络穴:肺列缺,心通里,心包内关,小肠支正,大肠偏历,三焦外关,膀胱飞扬,胃丰隆,胆光明,脾公孙,肾大钟,肝蠡沟,督脉长强,任脉鸠尾,脾之大络为大包: Y2 Z: Y, T ?4 A- X5 R( h8 j0 c8 . l八脉交会穴:四肢部有八个腧穴通于奇经八脉,称-。(公孙-内关;足临泣-外关;申脉-后溪;照海-列缺)。6 v& Q2 s9 O* M. g1 Y* 八脉交会穴。 ; y: t, G1 E* u足太阴 公孙 冲脉 足厥阴 内关 阴维 7 & . U4 r/ f3 N手少阳 外关 阳维 足少阳 足临泣 带脉 * r1 t% q: E _+ n# 2 A# W手太阳 后溪 督脉 足太阳 申脉 阳跷 5 I. W! U% R# R$ f1 F6 O手太阴 列缺 任脉 足少阴 照海 阴跷0 I/ ?/ e% B; Y八脉交会穴表:公孙通冲脉,内关通阴维脉合于心、胸、胃;后溪通督脉,申脉通阳跷脉合于目内眦、颈项、耳、肩;足临泣通带脉,外关通阳维脉合于目锐眦、耳后、颊、颈、肩;列缺通任脉,照海通阴跷脉合于肺系、咽喉、胸膈。$ 5 R( L8 P3 N * w( K0 t: f3 y A6 A八会穴歌 2 k% 8 - o- m0 6 ! ! r: B+ z脏会 章门脾的 募穴腑会中脘 胃经募穴. F: w& V% J3 w+ D, + N) V4 B3 r气会 膻中心包经募穴血会膈俞 膀胱经穴& o0 A o) |( z, f7 F8 o筋会 阳陵泉 胆经合穴 脉会太渊 肺经输穴8 B3 Sf6 W: n2 |4 H5 D骨会 大杼 膀胱经穴 髓会绝骨 胆经穴! t2 E 9 r. H W; 4 B4 下合穴,0 N. g; y 9 ?小肠 下巨虚 大肠 上巨虚 三焦 委阳 0 e% N! K# b7 d% Y6 _/ Y膀胱 委中 胃 足三里 胆 阳陵泉 % o5 O; / 0 q T/ y+ p- j下合穴:六腑在下肢足三阳经的合穴(是腑不是经);小肠下巨虚,三焦委阳,大肠上巨虚,膀胱委中,胆阳陵泉,胃足三里。2 i4 e9 Y$ ! R% 7 郗穴:经脉气血深聚之处的腧穴16;大多肘膝关节下;(本经脏腑顽固性急性疾患);阴经郗穴治疗血症,阳经郗穴治疗痛症。4 WoT7 U$ ?+ ) h3 t! B肺 孔最大肠 温溜心包郄门三焦会宗2 / m3 N. Y5 O, r8 w, j心 阴郄 小肠 养老脾 地机 胃 梁丘 * _! * Q* M( W! O肝 中都 胆 外丘肾 水泉 膀胱 金门 ( p3 x- Z* P; A0 a: G6 J. w阴维 筑宾阳维 阴交阴蹻 交信 阳蹻 跗阳, n! 8 q* A$ G4 T8 D 3 q十二井穴治疗特点:十二井穴主心下满,常用针刺放血用以开窍醒神清热作用。- RQ$ _) E- U少商:手太阴肺经神志病、发热病、局部麻木、咽喉肿痛、扁桃体炎。. K; n# B, m3 ZU商阳:手阳明大肠经神志病咽喉肿痛(内热)。2 o/ w. E2 e/ V2 N a% md厉兑:足阳明胃经神志病、热病。3 G( _$ i1 . P# M+ ! W隐白:足太阴脾经止血:便血、衄血、崩漏、月经过多;神志病。) n! N& X; H2 3 少冲:手少阴心经神志病。0 w6 Z1 J2 g, 8 ?3 p9 M少泽:手太阳小肠经神志病、热病少乳以及乳房胀痛。! l* ?4 - n% Vg# p6 A至阴:足太阳膀胱经纠正胎位,治疗胎位不正。( a6 T9 _3 I1 A * |9 M3 y) r) I涌泉:足少阴肾经最痛的穴位,有很好的降压作用十二井穴中开窍醒神作用最强上病取下。* x% v ?2 m J; ; m- n8 _) x3 |1 T中冲:手厥阴心包经神志病、热病。9 xm& v9 T/ E4 y, y关冲:手少阳三焦经头痛、目赤、耳聋、喉痹、热病、昏厥、舌强不语、痄腮。1 w0 _6 Yq; Zn, o% S足窍阴:足少阳胆经神志病、热病。- RL/ J# g2 gK大敦:足厥阴肝经开窍醒神善于治疗疝气。UID356帖子18精华0积分18仲景币0 好评0 分阅读权限5在线时间0 小时注册时间2008-6-16最后登录2008-6-21查看详细资料引用 报告 评分 回复 TOP xiaomajia 普通会员帖子18精华0积分18仲景币0 好评0 分阅读权限5在线时间0 小时注册时间2008-6-16最后登录2008-6-21 个人信息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当前离线 地板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8-6-17 08:20 只看该作者 腧穴定位方法:! K# , 0 j9 5 E! v3 L0 ; w1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 W4 9 |8 X5 G+ o# s2“骨度”折量定位法2 E: ( ( J- Y8 U: A; O3手指同身寸定位法& O4 K1 s3 E- / q/ O t4简便取穴法。+ h1 _/ ) j- i3 m% R; e% 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是以人体解剖学的各种体表标志为依据来确定腧穴位置的方法,俗称自然标志定位法。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分类:固定的标志,活动的标志。固定的标志:指各部位由骨节和肌肉所形成的突起、凹陷、五官轮廓、发迹、指(趾)甲、乳头、肚脐等。 ( q6 |: D3 W3 S5 q骨度分寸:前发际至后发际12寸;两乳头之间8寸;胸剑联合至脐中8寸;脐中至趾骨联合上缘5寸;大椎以下至尾骶21椎;腋前纹头至肘横纹9寸;肘横纹至腕横纹12寸;耻骨上缘至股骨内上踝上缘18寸;胫骨内側髁下缘至内踝尖13寸;股头大转子至膝中19寸;膝中至外踝尖16寸# u4 g4 i4 _) I. j i% u( i! T0 j12寸:前发迹正中至后发迹正中,腋窝顶点至第11肋游离端(章门),肘横纹(平肘尖)至腕掌(背)侧横纹。4 1 E, ( m# h- aB! _ J9寸:前两额发角(头维)之间,耳后两乳突(完骨)之间,胸骨上窝(天突)至胸剑联合中点(岐骨),腋前、后纹头至肘横纹(平肘尖)。- K. K& O m( t: q$ M一夫法:令患者将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并拢,以中指中节横纹为标准,其四指的宽度作为3寸。. . dh& n2 p脐相平的腧穴:肓俞,带脉,天枢,大横,腰阳关,大肠俞,腰眼,第16椎的华佗、夹脊穴。- Z+ _+ a/ Q/ S# O! c膻中相平的腧穴:神封,天池,乳中,?。% & O# ?# p, m# T- o瞳孔之下的腧穴:承泣,四白,巨廖(骨),地仓。0 ) s: d 8 l肘横纹附近6穴:小海天井曲池尺泽曲泽少海。: L- # k& L: |3 k. O& W腕横纹附近6穴:阳谷阳池阳溪太渊大陵神门+ E# m/ d+ P( M- : 与脑连:督脉,膀胱# L) b! |5 M+ D* j耳前穴位3个:听宫,听会,耳门: j/ i# * e4 # C3 Z肩三针:肩中,肩髃,肩髎e |! x. * A6 C; j8 四关穴:合谷,太冲1 U% l: v. ) M7 A+ l5 B七星台:肩贞,臑俞,天宗,秉风,曲垣,肩外俞,肩中俞( T% l2 m) n8 g8 Q+ B( Z# e四天穴:天窗,天容,天牖,天鼎$ ?; * ?5 % a0 A, 四弯穴:曲泽,委中- n1 wg+ _& nI三小胆:耳门,听宫,听会& $ t3 S6 v& U治疗中风后遗症:天柱,完骨,风池( B6 c8 O* ?# ( e( M治疗面神经麻痹:翳风,完骨,风池( b# Z$ r; Y8 _孕妇禁穴:除小腹部诸穴还有三阴交,合谷,次髎,中极 |% C1 M% l* o9 km, V6 p- T三合穴: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 + Q9 v- U- ; N( B! z8 前发迹上0.5寸6穴:神庭,眉冲,头临泣,曲差,本神,头维: m/ |4 5 B! P3 p2 A/ B$ X任脉上特定穴:(木)中极膀胱募穴,关元小肠募穴,气海肓之原穴,石门三焦募穴,中脘胃募穴八会穴之腑会,巨阙心募穴,膻中心包募穴八会穴之气会,鸠尾络穴膏之原穴。! s6 c. k5 I e提插捻转的补泻:A W3 F9 g w0 f1捻转:补,角度小、用力轻、频率慢、时间短、大指向前、食指向后;泻,角度大、用力重、频率快、时间长、大指向后、食指向前。% Dj2 e! p# # l& B6 b2提插:补,先浅后深、重插轻提、幅度小、频率慢、时间短、以下插为主;泻,先深后浅、轻插重提、幅度大、频率快、时间长、以上提为主。2 a) e. v1 x* X/ a/ g6 q双手进针的种类:指切进针法,挟持进针法,提捏进针法,舒张进针法。! G, G7 y9 H, t; Z# n$ Q# D晕针表现及定义:是指在针刺过程中患者发生的晕厥现象;头晕目眩、面色苍白、心慌气短、恶心欲吐、精神萎倦、四肢厥冷。# R0 Ql# e$ c: 1 h# d拔罐方法几种:火罐法(闪火法、投火法、贴棉法、架火法、滴酒法),水罐法,抽气罐法$ Y. z: 6 G _8 U0 U! z# 5 a/ x灸法几类:直接灸、间接灸。+ n1 q0 N8 p8 y+ w5 B- j瘢痕灸定义:又称化脓灸,施灸前先在施术部位上涂少量凡士林或大蒜溶液,增加黏附性和刺激作用,后放置艾炷,从上端点燃,烧近皮肤时患者有疼痛感,可用手在穴位四周拍打以减轻疼痛: n2 l7 S+ I; ?三棱针又称锋针;刺法4种点刺法、散刺法、刺络法、挑刺法;* ?% z1 E6 L F) i. a豹纹刺:(散刺法)是对病变局部周围进行点刺的一种方法8 M/ & F$ P! p% R! Q8 _& H 8 8 V/ S隔蒜灸作用(不治呕):治疗肺结核、腹中积块及未溃疮疡等, i( o) z# l5 4 _$ u太乙神针,雷火神针属实按灸5 C2 a( L# D9 L1 T2 Z4 V5 Q行针:又名运针,是指将针刺入腧穴后为使之得气,调节针感和进行补泻而施行的各种针刺手法。 q* z2 x) y) f0 6 r7 U得气:是指将针刺入腧穴后所产生的经气感应,又名针感。6 C, a/ ; D2 D t/ B# O1 c侯气:将针留置于所刺腧穴之内,安静地较长时间的留针,也可间歇的运针,施以提插、捻转等催气手法,直待气之所至之谓。: w9 t- p3 K$ S- 基本手法:提插法、捻转法;% F$ P8 I# L; H1 F; u$ t* Z辅助手法:循法、弹柄法、刮柄法、摇柄法、挫柄法、震颤法。H3 _) K& m% p- Y6 y3 U十二经交接穴 W5 X/ Q7 D& b8 R# _9 D1)表里的阴阳经在四肢末端交接:6 s, X# WU/ W2 - U v: W手太阴肺经与手阳明大肠经交接于食指端(商阳)4 G: M3 N# t b足阳明胃经与足太阴脾经交接于足大趾内端(隐白); u* M! N B/ R6 s( c手少阴心经与手太阳小肠经交接于小指端(少冲、少泽) p7 T0 J+ m) H# _1 l% a9 b t c足太阳膀胱经与足少阴肾经交接于小趾端(至阴)) ; A V W$ T手厥阴心包经与手少阳三焦经交接于无名指端(关冲)* - J; w( g A, A+ F% l& 足少阳胆经与足厥阴肝经交接于大趾外端(大敦)- e S6 O1 , x?2)同名阳经在头面部交接:. g9 f& y- 4 N7 a9 1 s手足阳明经交接于鼻旁(迎香)) m5 w9 2 N4 4 i2 F. a9 i?% z: d手足太阳经交接于目内眦(睛明)5 n3 T! x* c, i0 k6 p% p手足少阳经交接于目外眦(瞳子髎)8 J. z( M6 N+ v8 f0 |3)相互衔接的阴经在胸中交接:0 M) ; t! S: 0 Q6 S$ Q足太阴脾经与手少阴心经交接于心中9 1 W1 C# Q# |. # P足少阴肾经与手厥阴心包经交接于胸中- M* u( d9 i% ( U( ! a% e足厥阴肝经与手太阴肺经交接于肺中$ e6 I3 F, G4 bY$ P! N腹部由内向外是肾胃脾UID356帖子18精华0积分18仲景币0 好评0 分阅读权限5在线时间0 小时注册时间2008-6-16最后登录2008-6-21查看详细资料引用 报告 评分 回复 TOP xiaomajia 普通会员帖子18精华0积分18仲景币0 好评0 分阅读权限5在线时间0 小时注册时间2008-6-16最后登录2008-6-21 个人信息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当前离线 5#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8-6-17 08:20 只看该作者 第一单元经络系统的组成十二经脉在四肢的分布规律:手足三阳经:阳少太。手三阴经:太厥少。足三阴经:厥太少(内踝上8寸以下);太厥少(内踝上8寸以上)6 H+ X, g& + I4 Z奇经八脉:: L* m; F L9 v督脉:阳脉之海- 4 N/ . V |- N任脉:阴脉之海; ?7 L* S! f7 t冲脉:十二经之海;血海! x2 5 P, 4 u带脉:约束纵行躯干的诸条经脉/ % R, l7 w% w( , |& n% f* $ n5 阴维脉:调节六阴经经气+ Q) l9 M( H8 Q; AE阳维脉:调节六阳经经气+ s# M( 5 & k7 o! S阴阳蹻脉:调节肢体运动;司眼睑开合, D. Z v2 M4 c x1 十五络脉:9 p5 |7 L2 v+ Sr- g: E任脉的别络名鸠尾,从鸠尾分出后散布于腹部。6 & V I6 t% R% h! u4 W7 s. , Z0 督脉的别络名长强,从长强分出,经背部向上散布于头部,左右别走足太阳经。6 h& R+ e$ d1 m 7 Z+ U. G% Q脾之大络名大包,从大包分出后散布于胸胁部。7 d* p; u0 l. S- m十二经筋! F/ / b% l% J起始于四肢末端,结聚于关节、骨骼部,走向躯干头面。行于体表,不入内脏。% A/ J5 ?, |$ n7 h足三阳经筋走于足趾,循股外上行结于贲(面);足三阴经筋起于足趾,循股内上行结于阴器(腹);手三阳经筋起于手指,循臑外上行结于角(头);手三阴经筋起于手指,循臑内上行结于贲(胸)。$ L) j% c9 m2 Z, _3 _# O第二单元腧穴的骨度定位方法+ n1 - T) Mu Um头部- d( d& L9 o6 x0 L: E2 q* w前发际至后发际129 d7 l v% d% l9 / a印堂至前发际34 D1 | ? y- C1 x6 s8 o) C$ Q第7颈椎至后发际3! N7 T6 % |- p: D! f# r前额两发角(头维)96 F7 t0 N0 W% h4 P t5 耳后两乳突(完骨)94 _8 T7 K3 F2 n7 W5 m0 R胸腹胁部! m! k* r7 z% s胸骨上窝至胸剑95 x5 b0 6 d- D m ?胸剑(歧骨)至脐中84 k- Q J: 0 H# e. a# n5 q. n脐中至耻骨联合上缘5d8 u# : z$ J. s p1 m两乳头之间8 R P( Y( l- R3 w: I! G b腋窝顶点至第11肋12: X( j4 J) a; / f& f9 u8 k背腰部) q3 1 j9 w7 z1 g, l* k; gn肩峰缘至后正中线81 M4 C9 z& X# Y/ Q* R, t+ 8 5 k, C肩胛骨内缘至后正中3E9 Le$ o# R0 U上肢, C L e- / K: f3 R腋前、后纹至肘横纹96 & W! s5 S3 U, D|* k( pP肘横纹至腕侧横纹12 J- j: Q2 g: A b下肢部* ! : _# 9 5 t) Z+ M q x1 _3 耻骨联合上缘至股骨内上髁上缘18# b8 r2 C) |8 J7 K) y1 g胫骨内侧髁下方到内踝尖13 _0 c: e+ O1 ) M4 k股骨大转子至腘横纹19+ : f1 $ N$ F. e a% b; g7 l( Q腘横纹至外踝尖16UID356帖子18精华0积分18仲景币0 好评0 分阅读权限5在线时间0 小时注册时间2008-6-16最后登录2008-6-21查看详细资料引用 报告 评分 回复 TOP xiaomajia 普通会员帖子18精华0积分18仲景币0 好评0 分阅读权限5在线时间0 小时注册时间2008-6-16最后登录2008-6-21 个人信息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当前离线 6#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8-6-17 08:21 只看该作者 1、手太阴肺经肺系疾患,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d7 h4 ?+ ?/ 8 ; 中府:募穴。位于胸前臂外上力,前正中线旁开6寸,平第一肋间隙处。- f% F9 : a+ a1 N9 ?尺泽(合穴):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7 0 g9 o% o# c9 1 C6 TL2 U主治:肺系实热病;肘臂挛痛;急性吐泻,中暑,小儿惊风8 t5 i 0 d% i( AF1 Y/ m孔最:郄穴。位于尺泽穴与太渊穴连线上,腕横纹上7寸处。1 u- h+ V; D|, + zi. t: T* 列缺(络穴;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高校招生办主任面试指南与预测题集分析
- 2025年高级炼油操作工面试题预测及应对策略
- 电业规程培训课件
- 2025年炼钢初级技能提升模拟题集
- 初中生阅读兴趣培养与阅读能力提升的相关研究
- 写人物小传教学课件
- 田单史记课件
- 用车知识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用电防火基本知识培训
- 用电安全知识培训课件记录表
- 2025-2030中国消费电子产业创新趋势及市场需求与投资回报分析报告
- 2025年广东省中考物理真题(含答案解析)
- 四川省自贡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试题(含答案)
- 2025年土木工程建筑技能考试-工程造价技能大赛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典型题)
- 2025年初中物理教师教材教法考试测试卷及参考答案(共三套)
- 2025年有限空间作业专项安全培训试题及答案
- 基于人工智能的产前诊断技术应用探索-洞察及研究
- 两性健康项目合作
- 房地产样板间装饰工程重点难点及措施
- 临床医技科室管理办法
- 全球治理转型-洞察及研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