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人损害赔偿论文关于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惊吓损害中的第三人损害赔偿论文范文参考资料 受到了刺激,从而产生精神疾病的情形。 而两大法系对于第三人惊吓损害精神赔偿范围也主要集中于直接受害人之近亲属的精神损害赔偿请求权的认定。 不容忽视的是,两大法系对第三人惊吓损害精神赔偿的传统处理路径,更多的是由于在各自法律规定不承认丧亲之痛、直接受害人身体健康严重受损等情形下间接受害人的精神损害赔偿请求,转而通过第三人惊吓损害的痛苦金赔偿制度迂回肯定间接受害人特别是直接受害者之近亲属精神损害赔偿请求权的存在,以及明确近亲属在何种条件下可以行使精神损害赔偿请求权。 与两大法系主要国家选择处理模式所面对的现实背景不同的是,我国法律和司法解释明确规定了几种类型下直接受害人之近亲属能够请求精神损害赔偿,如此可尝试在直接受害人近亲属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框架内分析第三人惊吓损害精神赔偿的法律理由,而不必要参考英德等国的迂回处理路线通过第三人惊吓制度以部分救济直接受害人之近亲属的精神损害。至于第三人惊吓损害精神赔偿制度与近亲属精神损害赔偿制度之间存在的差异,可以通过技术手段使得前者中的一些特殊要求转化为后者制度中特殊情形的影响因素。 第三人遭受严重精神损害产生的赔偿请求权在直接受害人死亡和身体健康受到严重伤害情形下最为典型。这是因为在这种目睹与自己有着密切关系的他人的生命健康受到严重损害的时候,会产生强烈的惊吓和精神打击,此乃人之常情。对于直接受害人物质性人格权益遭到一般侵害情形时,其近亲属产生惊吓损害的可能性不大;对于侵害直接受害人精神性人格权时亦如此。7基于限制加害人精神损害赔偿责任的需要,本文主要从直接受害人死亡和直接受害人身体健康遭到严重损害两类情形加以探讨。 1.直接受害人死亡情形 在直接受害人死亡的情况中,尽管近亲属遭受精神损害所获得的精神赔偿与第三人因惊吓损害所获得的精神抚慰金之间在精神损害后果的程度要求和请求权主体范围等方面存在一些差别,但以上这些差别,更多的是在诉讼举证责任和第三人能获得的精神抚慰金数额上有着重要影响,这不足以导致近亲属惊吓损害精神赔偿请求权依据的转变。 考虑到对死者近亲属和遭受惊吓损害的第三人给予精神救济的理由都是损害事故的发生严重侵害了他们与直接受害人之间紧紧依附在他们之间存在的亲密关系上的精神利益,在直接受害人死亡的情形下,通过我国精神损害赔偿解释第7条所规定的近亲属精神损害赔偿请求权对遭受惊吓损害的间接受害人予以救济。而第三人所遭受的惊吓损害所产生的医学上可以证实的精神性疾病作为其加重后果,属于精神损害赔偿解释第10条第3项“侵权行为所造成的后果”因素,影响精神抚慰金数额的提高。 而对于这种情形下请求权主体范围需要对现有法律制度做一定程度的扩大适用。对于法律规定的近亲属范围,除非有相反证据,推定近亲属与直接受害人具有此种足够亲密的感情关系;对于后顺序的近亲属,则以事实上监督照护与相互扶持关系的实质判断标准作个案审查,而对于近亲属以外的第三人,限定在“与直接受害者具有足够密切的情感联系之人”,如长期同居的情侣、感情笃深的未婚夫妻等,而这些人需要举证亲密感情联系的存在。 2.严重侵害直接受害人身体健康情形 直接受害人身体健康严重受损确实能给其近亲属造成严重的精神痛苦和快乐的丧失,在某些情况下,受害人近亲属所遭受的精神痛苦不亚于可能甚于直接受害者,如植物人或精神失常人的家属、未成年父母等。 尽管我国法律并未明确规定伤者近亲属可向侵权人请求赔偿,精神损害赔偿解释第2条也只是规定了使被监护人非法脱离监护一种情形下监护权人可以请求精神损害赔偿,而且我国司法实务中对于诸如在未成年人身体健康遭受严重损害情形下一般不支持未成年父母独立的精神损害赔偿请求,但这不意味着对于直接受害人身体健康遭到严重伤害情形下,其近亲属所遭受的严重精神损害置之不理。严重伤害未成年人身体健康情形与非法使未成年人脱离其父母监护情形所造成的对未成年父母的精神损害相类似,它们都是基于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的身体和健康有着深厚的感情利益,而且前者对其父母所造成的精神打击不亚于后者情形所造成的伤害,故而可以类推适用精神损害赔偿司法解释第2条对严重伤害未成年人身体健康情形中其父母所遭受的严重精神损害给予救济。 如果未成年父母还产生医学上可确认的精神疾病,则是适当提高精神损害赔偿额的重要参考因素。 而在严重侵害其他人身体健康的情形,由于侵害对象不具有相似性,显然不能类推适用精神损害赔偿司法解释第2条之规定。但这并不意味着无法可依。因为我国侵权责任法第22条作为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概括性条款,其所保护的“人身权益”可做广义上的理解,即只要与被害人人身不可分离的权利和利益都应属于精神损害赔偿的保护范围。 故而由于这种情形下近亲属等第三人与直接受害者之间也存在亲密、深厚的情感利益,在满足时空、感受的紧密性等限制条件下,其请求权基础可以适用侵权责任法第22条的规定,这种情形下所侵害的精神利益可采用归入一般人格权模式视作是对直接受害人近亲属一般人格权的加害。 基于我国司法解释业已规定死者近亲属精神损害赔偿请求权、间接肯定未成年父母精神损害赔偿请求权制度,加之侵权责任法第22条规定了关于精神损害赔偿的概括性制度这一前提,对于第三人惊吓损害精神赔偿制度一般可以在我国近亲属精神损害请求权体系中予以分析,通过审慎衡量惊吓损害中的特殊事实因素,考虑是否基于遭受惊吓损害后果的第三人更高数额的精神损害赔偿金。(: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 _ 1陈碧珍:第三人精神损害赔偿法律理由研究,厦门大学民商法xx年硕士论文,第7-8页。 3管洪彦:英国对精神打击的法律救济及其改革进展,政法论丛xx年第1期。 4鲁晓明:论精神损害赔偿中的附从性规则,现代法学xx年第9期。 57 张新宝、高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第七章 小结(第2课时)说课稿 2024-2025学年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
- 高效运营:洗衣店内部管理体系设计与实效分析
- 教育行业质量评估与认证体系:2025年教育评价与教育评价体系标准化研究报告
- 防艾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
- 职业暴露锐器伤防护与处置知识考试题及答案
- 卫生间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 2025年土壤污染修复技术绿色金融支持政策研究:应用效果与成本效益分析
- 2025年氢能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成本与技术创新路径研究报告
- Unit8 Topic2 We can design our own uniforms. Section A说课稿 2025-2026学年仁爱科普版八年级英语下册
- 危险品运输安全管理协议
- 2024-2025学年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四年级上学期数学期中考试试题
- 《公路建设项目文件管理规程》
- 《实践论》(原文)毛泽东
- 佳能-600EX-相机说明书
- ISO27001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培训资料
- DB34T 3678-2020 内河航道疏浚工程施工技术规程
- 《绝对值》教学课件
- 制造业智能化生产线改造方案提升生产效率
-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美术全册教学设计
- 2024年4月自考05424现代设计史试题
- 水利安全生产风险防控“六项机制”右江模式经验分享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