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非金属元素小结_第1页
第18章-非金属元素小结_第2页
第18章-非金属元素小结_第3页
第18章-非金属元素小结_第4页
第18章-非金属元素小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八章非金属元素总结,本章的教学要求,1 .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和原子结构特征,理解和掌握非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 2 .加强非金属元素知识,为学习金属部分提供规律。 3、培养积极思维、总结、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 在本章中, 18.1非金属单体的结构和性质18.2分子型氢化物18.3氧酸18.4非金属氧酸盐的某些性质对18.5P区元素的二次周期性进行说明36rj50 in 51 sn52 s b52 te53 I 54be 81 tl82 pb83 bi84 po85 at86rn、非金属右上(22 )、金属左下(87 )、18.1单体的结构和性质、化学元素的分类、1、非金属元素的特征、价电子配置、非金属、金属、ns1-2(H、He)ns2np1-6、 ns1-2ns2np1-4、价电子:37 (得到电子)16(失去电子)、键型、共价键、离子键、2、分子组成和晶体结构共价键数:8-n规则(n表示非金属元素的族数)、8-8=0稀有气体(1)小分子:分子晶体、熔融8-7=1X2、H2沸点低,为通常气体. 8-6=2O2S8Se8(2)多原子分子:分子晶体、8-5=3N2P4、As4、Sb4容易挥发、熔点也不高8-4=4C、Si(3)大分子:原子晶体、熔点高、难以挥发; 石墨这样的过渡晶体,结合型很复杂。、3、化学性质、非金属与金属元素的差异也反映在生成化合物的性质上,金属通常形成阳离子,非金属容易形成单原子或多原子阴离子。 单体间的化合反应、氧化物、氢化物、卤化物、硫化物、硼化物、氮化物等的生成反应。 与氧化性酸反应的氧化物或氧气:与强碱的反应、浓度HNO3B、c、p、s、I2 (或浓度H2SO4)、NO2 (SO2 )、H3BO3CO2H3PO4H2SO4HIO3、NaOH、NaCaCNAlo、Cl2、na2na2na2so3、NaOH Na2SiO3 NaBO2 H2、S、p、Si、b、c、N2、O2、F2中没有这种反应,O2、F2、Cl2等在通常反应中作为氧化剂发挥作用,c、H2是常用的高温还原剂。18.2分子型氢化物、B2H6CH4NH3H2OHF、SiH4c h3h2shclgeh4as h3sehbrsnh4sb h3h2tehi (Pb h4) (BIH3)、(1)热稳定性增强(2)还原性增强(3)酸性增强、3酸性增强2还原性增强1热稳定性增强, 这些氢化物熔点低易挥发,但第二周期的NH3、H2O、HF沸点异常高,这是因为分子间存在氢键,分子缔合作用特别强,研究了氢化物热稳定性、还原性、酸碱性变化的原因。 1、从热稳定性两方面都可以理解的2、还原性、氢化物与氧、卤素、高价金属离子与氧酸盐的作用、1、结合元素的电负性差x越大,形成的氢化物越稳定。 稳定性: AsH3(x=0.02)10 (碱性)(酸性),离子化的方式依赖于阳离子的极化能力,极化能力与阳离子的电荷和半径有关.卡蒂奇将两者结合,提出了离子电势的概念. (1)卡蒂奇规则, (2)氧酸及其酸根结构的特征P614观察表18-7中常见的氧酸和酸根的结构规律:第二周期:平面三角形结构第三、四面体结构第五、六周期:八面体结构,1 )除了键以外,还形成键(离域键)。 2 )同一周期元素的氧和其酸根为等电子体,结构相似的分子中的非羟基氧随中心原子半径的减少而增加。 3 )同族元素的氧,随着中心原子半径的增加,分子中的羟基氧增加,非羟基氧减少(r半径大,d键能力增强,激发态的sp3d2的混合物形成八面体结构,配位数为6,例如H5IO6、H6TeO6)。2、氧酸强度、轮询、徐光宪等提出的经验规则,(1)多元氧酸的阶段电离常数之比为10-5:K1:K2:K3=1:10-5:10-10或pK1:pK2:pK3=1:5:10、k1k2k3h2so 41031.010-2 h3po 47.00 (2)含氧酸HnROm(ROm-n(OH)n与非含氧原子数N(m-n )的关系为:K1105N-7或pK17-5N, NK1pK1强度例0-7-7弱酸H3BO3HClO110-22中强酸H3PO4H2SO32103-3强酸H2SO4HNO33108-8生成强酸HClO4, (3)影响氧酸的因子:1 )氧酸ROH分子中,r的电负性大,氧化状态高,原子半径和配位数小时,o-h键中的氧原子对外侧电子的吸引力强,氧原子的电子密度减少,o-h基容易释放质子时,ROH的酸性强;2 )氧酸HnROm分子中1、溶解性、易溶盐:钠、钾、铵盐; 酸性盐; 硝酸盐; 氯酸盐; 大部分硫酸盐。 难溶性盐:碳酸盐; 磷酸盐; 硅酸盐。盐溶解的热力学分析、MX(s)M (aq) X-(aq )、sH0(溶解焓)、M (g) X-(g )、u (晶格能)、hH0(水合焓)、SG0=sh0- tss0=(uhh0) (ls0-hs0)晶格能0、水合热硫酸盐硝酸盐硅酸10分解温度(k )、正盐酸盐酸、Na2CO3NaHCO3H2CO3、约2073623室温以下、4 )同一酸根不同金属离子的盐:碱金属盐碱土类金属盐过渡金属盐铵盐、分解温度(k )、K2CO3CaCO3ZnCO3(NH4)2CO3、不熔融分解10 例如,NO3-、CO32-容易以平面三角形分解,SO42-、SiO42-、PO43-以正四面体稳定. b )阳离子的分极(电荷、半径、离子配置)越强越容易分解。 热力学上说,gt0=ht0-tst0值越是正,盐越稳定。 HT0、ST0不会随温度变化,因此在H2980、S2980代求出t旋转。 从t转移判断。 另外,由于盐的分解熵ST0的变化很小,因此GT0主要确定分解焓HT0。 含氧酸盐的分解反应方程式是mmron1=Ron MMOht0=hf0 (MMO )hf0 (Ron )hf0 (Mme on1)ht0越负越容易分解(不稳定)、4、氧化还原性、p区元素结构上的重要特征之一是价电子多,容易得到电子、规律、1 )同周期的氧氧化性从左向右增加。 例如,HClO4H2SO4H3PO4H4SiO42 )同族元素从上到下,高氧化态氧氧化性多呈锯齿状上升。 例如,HBrO3HClO33 )同一元素的不同氧化状态的氧酸,低氧化数的氧化性强。 例如,HClOHClO2HClO3HClO4,影响因素,1 )中心原子结合电子能力,电负性大,原子半径小,价格高的中心原子获得电子的能力强,酸的氧化性强,因此同一周期元素从左向右,电负性大,原子半径小,这些高氧化状态的氧酸的氧化性2 )分子稳定性:分子越不稳定,氧化性越强。 r-o键越弱,键数越少,键越容易断裂,中心原子r越容易获得电子,酸的氧化性越强。 HClO、HClO2、HClO3、HClO4系列的酸分子由于在ClO原子之间形成d-p键,其键的强度依次增强,键长变短,键数增多,因此HClO4分子稳定,氧化性弱。 第6周期元素最高氧化态的氧分子不稳定(6s2电子惰性效应),其氧化性比第5周期元素强得多。 3 )媒体的酸性越强,氧酸的氧化性越强。 浓酸比稀酸强,低氧化态酸比高氧化态酸强。 例如HNO2HNO3、H2SO3H2SO4。1、第二周期非金属元素的特殊性,1)N、o、f的含氢化合物易形成氢键,极性强的强弱比较: f-h.fo-h.on-h.n2)最大配位数为4; (半径小,没有2d轨道)3)有自键能力,碳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