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词论文关于古典诗词在报纸新闻标题中的运用论文范文参考资料_第1页
古典诗词论文关于古典诗词在报纸新闻标题中的运用论文范文参考资料_第2页
古典诗词论文关于古典诗词在报纸新闻标题中的运用论文范文参考资料_第3页
古典诗词论文关于古典诗词在报纸新闻标题中的运用论文范文参考资料_第4页
古典诗词论文关于古典诗词在报纸新闻标题中的运用论文范文参考资料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典诗词论文关于古典诗词在报纸新闻标题中的运用论文范文参考资料 摘要:随着新闻标题形式多样化的发展,古典诗词在报纸新闻标题中的运用越来越多,古典诗词的运用不仅提升了新闻标题的表现力,而且也给新闻标题的研究拓展了一个新的领域。现在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精妙的新闻标题应运而生,对于这一类诗化的标题,都有些什么运用策略,这是我们在把古典诗词运用到新闻标题的过程中应该仔细深思的理由。 关键词:新闻标题;诗词;推敲 1006-026X(xx)10-0000-01 标题,是新闻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新闻标题要求用短短的十几个字,概括出新闻事实或事件的主要事实和本质内容,因而在语言上要十分精炼和准确。而语言的精炼、准确恰恰是我国古典诗词的一个显著的特色,古典诗词中的一两个字往往包含了丰富的内容。正是在这一点上,新闻标题和古典诗词有着紧密的联系,古典诗词的语言以精辟、鲜明取胜,而新闻标题的拟制以准确、简约出彩,两者的目标取向是一致的。新闻标题借古诗词起韵,古典诗词在新闻标题的不断发展中也焕发出新的生机,所以在近现代以来,随着新闻写作研究的深入,我们看到,古典诗词在新闻标题中的运用越来越多。 古典诗词入题既使新闻标题生动贴切,又使略显单调的新闻事实或事件叙述平添一丝文学的韵味。而在具体的报纸新闻标题的制作过程中,优秀的古典诗词的应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五种: 古人为文重字句的锤炼,古诗文名篇中的诸多佳句直到今天读来仍令人感觉满口余香。所以我们在新闻标题中也应不拘泥于古典诗词原有的句子,可以依据新闻事实或事件对原句加以适当修改,使之契合具体的新闻要素的变化,并重点突出某一个新闻要素。这种形式在制作标题中也是较为常见的。具体可以分为三类: 1.同音换字。中国的汉字博大精深,通常一个读音会有几种甚至几十种的汉字写法,新闻标题的制作中巧妙的把新闻事实或事件的主题与诗歌通过语音相联系起来,这样的标题往往会有超出新闻事件本身的效果。比如获得xx年全国晚报体育好新闻评选好标题奖的临行密密缝,“易”恐迟迟归就非常巧妙地化用了唐代诗人孟郊游子吟中的经典诗句“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而且仅仅是由“意”而“易”的一字之易。这一字之差就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和好奇心,追问心意之“意”为何突然变成了容易之“易”,浏览之后才明白此“易”乃我们的NBA明星易建联之“易”。千年前的古人诗句竟然和xx年12月刚准备伤愈复出的易建联在对抗训练中被队友手肘击中面部,导致上嘴唇出现裂口,被缝50 针,推迟归队复出的新闻事实如此吻合。慈母在游子衣衫上的飞针走线与医生在易建联嘴唇上的穿针引线虽然目的各异,方式有别,但“密密缝”的仔细的形态与认真的场面却又如此一致。这般天衣无缝的经典诗句运用,恐怕也是不可多得的“妙手偶得之”了。 2.留形换意。这种借用诗词的新闻标题,通常根据记者或对新闻事件要素的取舍和主题的剖析,一般是在不转变诗歌的原本韵脚基础上的修改,没有同音换字对语音的要求,这一类的关键在于词到意达。如羊城晚报1983年9月24日的一个标题:知否,知否,应是“贱”肥“贵”瘦(引题)爱吃瘦肉者请你多付钱(主题)本省8个县市调整猪肉品种之间差价(副题),引题虽改动宋代词人李清照的如梦令“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的两字:绿贱、红贵,但音韵、语调基本未受影响,表意新颖别致,为主标题出场做了较好的烘托。这种妙用,当然是建立在深厚的古典文学素养基础上的,然后用心推敲,大胆出新。 3.反弹琵琶。诗歌是一项语言的艺术,许多诗词的原意在多年的流传中已渐渐深人人心,我们想要用出新意就可以将诗句中的字词稍加改动,取与原诗相反的意思,既标新立异,又可以激发受众的猎奇心理。这种手法在诗歌类标题中并不占少数。在古诗词原句上稍作改动,反其意而用之作题,例如1987年12月18日工人日报的一个标题春风已度雁门关,就属于这种类型。这个标题出自唐王之涣凉州词。原诗共四句,后两句是“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工人日报的标题一反原意,把“不”字换成“已”字,表达的意思是党的十一届 _之后,党的改革开放政策日益深入人心,宛如浩荡的春风吹遍了雁北的群山,展现那里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这是对原诗反其意的妙用。 就是把不同的诗词,因为同一个新闻主题整合到一起,来表达一个较复杂的新闻内涵,通常运用到对比性较强的新闻事件中。最典型的就是北京青年报1987年1月16号1986年世界足坛(引题)马拉多纳:春风得意马蹄疾普拉蒂尼:无可奈何花落去(主题),题中的“春风得意马蹄疾”是引用唐代孟郊的登科后,“无可奈何花落去”是引自宋代晏殊浣溪沙,两句组合,写出了足坛两明星的盛衰,形成了鲜明对比,使新闻内容清晰明了,也使读者不由得眼前一亮。 即依据新闻事实或事件表达的需要,将古诗词原句紧缩简化后加上一定的成分,组成新的句型。例如1982年8月29日工人日报的一篇通讯标题寸心报得三春晖,这则标题是从唐代孟郊游子吟诗中的两句缩减而来的。一般引用“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两句诗,多用来比喻恩情之大难以报答。工人日报这则标题形象地概括了通讯所介绍的一位著名评剧表演艺术家时刻不忘党对自己的培养教育的事迹。一句“寸心报得三春晖”,比原诗简练很多,但其要表达的意思不减分毫。 即仿写,借用原来诗词的韵脚、句式、节奏,将古典诗句拿来重新编写翻出新意的策略,这种推陈出新的改造法能使读者印象深刻。例如xx年2月21日在长江日报刊登的标题垃圾山,垃圾山,害得居民苦不堪,不知几时搬臭水流,臭水流,流到大街小巷头,行人个个愁!,该标题是仿照白居易长相思中的诗句:“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标题浅显易懂又不失诗词韵律,以调侃俏皮之言,以达到幽默讽刺之意,读起来朗朗上口,也非常易于传播。 我们国家是诗的国度,古典诗词凝练的表达,铿锵的节奏,回环的韵律,深邃的意境,悠长的内涵,影响了我国千百年来的文学创作。新闻标题利用仿拟,巧妙融入诗词名句可以增加标题的生动性,吸引读者目光,使标题更好地起到“报纸的眼睛” 的作用,取得更佳的传播效果。 注释 张志君.新闻标题的艺术M.第一版.北京:语文出版社,1998.P811 施宇.古典诗词在新闻标题中的运用J.新闻爱好者,xx(11) 凌孟华.浅论近年获奖新闻标题中的经典诗句运用J.新闻界,xx(06) _ 1崔博远.浅谈网络新闻标题的美感J.新闻传播,xx(1) 2阎家波、谢青.通俗新闻标题学M.第一版.北京:中国新闻出版社,1987.P57 3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