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收入差距论文关于贸易开放度、要素流动性城乡收入差距的形成论文范文参考资料 关键词:贸易开放度 城乡收入差距 面板数据 广义最小二乘法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辉煌的成就,但与此同时,城乡收入差距却呈总体扩大趋势。国家 _农调*课题组(1994)认为理想的比较城乡收入差距的指标是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根据这一标准,中国的城乡收入差距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1978-1985年期间,由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提高农产品价格等农村改革措施的实施,城乡收入差距由1978年的2.571降至1985的1.861,呈缩小趋势;1986-1994年期间,随着城乡户籍制度等改革政策推行,导致城乡收入差距又重新拉大至1994年的2.861;1995-2000年期间,因为市场经济体制的实施、劳动力流动的加强,城乡收入差距有所缩小;xx年期间,城市利益集团的慢慢形成影响了政府政策的选择,导致入世以后的城乡收入差距再次拉大,到xx年差距值为3.331(见图1)。 城乡收入差距成因的文献综述 关于城乡收入差距的形成理由,学者们的观点颇多。李实(1999)认为城市偏向的产业政策、限制城乡劳动力自由流动的户籍制度等城乡二元结构政策会扩大城乡收入差距,而鼓励农村劳动力流向城市的城市化政策的作用正好相反。郭剑雄(xx)的观点是城乡之间生育率水平、人力资本存量水平及其积累率的不同是城乡收入差距形成的根本理由;薛薇、谢家智(xx)的实证研究发现农村金融*规模的提升会加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农村金融*效率的提升会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而关于贸易开放度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争论最多。其中以H-O(Heckscher-Ohlin)模型为基础的斯托尔珀一萨缪尔森定理(Stolper-Samuelson)是最有影响的结论之一。H-O模型认为各国应专业化生产密集使用其相对丰富要素的产品,并进口密集使用其相对贫乏要素的产品。因此发展中国家应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技术密集型产品;而发达国家则出口技术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斯托尔珀一萨缪尔森定理进一步将产品价格与要素价格直接联系起来,当商品的相对价格上升时,生产该商品密集使用的要素的价格将提高,而另一要素的酬劳将下降。即在贸易自由化的过程中,一国丰裕要素所有者的实际收入会通过密集使用该要素的商品价格的上升而提高,而稀缺要素所有者的实际收入会下降。发达国家是高技能劳动丰裕的国家,发展中国家多是低技能劳动丰裕的国家。贸易开放将进一步加大发达国家高技能劳动和低技能劳动二者间的收入差距,而缩小发展中国家高技能劳动和低技能劳动二者间的收入差距。 此后,国内外学者对斯托尔珀一萨缪尔森定理进行了实证研究,并把研究的范围从国家之间高技能劳动者与低技能劳动者的收入差距扩展到区域之间、城乡之间、行业之间等不同类型的收入差距。 在对发达国家工资差距的研究中,Leamer(1996)认为与发展中国家间的贸易降低了发达国家国内对低技能劳动者的需求,使得这部分工人失业增加、工资降低,是导致发达国家高技能和低技能劳动者工资差距扩大的主要理由。Spilimbergo(1999)从要素禀赋的角度研究,也得出了贸易开放会加剧技术充裕国家的收入不平等的结论。 Robbins(1996)以及Beyer,Rojas and Vergara(1999)在对阿尔及利亚、哥伦比亚、哥斯达黎加、马来西亚、墨西哥、菲律宾、乌拉圭和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工资关系进行研究后发现,大部分国家和地区在实施贸易自由化的进程中,其高技能劳动者与低技能劳动者的工资差距呈现扩大的趋势。 Barro(2000)对较落后的国家的研究,均验证了贸易开放会导致收入不平等程度的提高。 徐永安(xx)的研究认为中国加入WTO,贸易的发展有利于工业部门和农业部门劳动相对收益的提升,从而降低中国部门之间的收入不平等程度。类似地,赵晓霞、李金昌(xx)实证发现,贸易有助于缩小中国的城乡收入差距。 戴枫(xx)证实了贸易开放度的提高会扩大我国的收入差距;徐剑明(xx)认为在非充分就业条件下,对外贸易加大了我国各类居民(技术工人、非技术工人、各类失业人员)的收入差距;鲁晓东(xx)的研究,得出了对外开放拉大了中国地区和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的结论。 何璋等(xx)和胡超(xx)研究的结论是:开放程度和收入差距之间存在着U型关系。即在开放程度较低时,开放有利于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在开放到了一定程度以后,开放却会扩大收入分配差距。 上述文献的实证研究结论有的肯定了斯托尔珀一萨缪尔森定理,有的是部分肯定斯托尔珀一萨缪尔森定理,更多的却是得出完全相反的结论,其中的一个重要理由是没有考虑到要素的流动性。以尼亚里(Neary)为代表的经济学家对s-s定理中要素充分流动性的假设进行了大量的批判和修正,其主要观点是:在短期内,劳动要素不可流动,导致劳动密集行业的劳动酬劳上升,而资本密集行业的劳动酬劳下降,其结果是加大了行业间劳动酬劳的差距;但在中长期内,劳动要素可以流动,劳动的可流动性使其酬劳在劳动密集行业与资本密集行业间实现均等化。同样地,这种推理也适应地区之间的贸易收入分配效应的变化。 中国历经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过渡,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不同类型企业间的要素流动是不同的。本文将根据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实际,分析要素流动的差异,分析中国对外贸易在不同时期对不同区域的工资差距的影响。同时为了克服时间序列数据的多重共线性的困扰,本文将采用时间序列与横截面数据结合起来构成的面板数据(Panel Data)进行回归。 实证分析 lnWDit=Ci+ilnOPENit+ilnGDPit+ilnKit+ilnHit+it 其中,lnWDit为被解释变量,表示收入差距;lnOPENit、lnGDPit、lnKit、lnHit为解释变量,分别表示贸易开放度、收入水平、资本投入、人力资本,i表示省(市、区)下标,i=1,2.N(N为横截面个数),t表示时间下标,t=1,2.T(T为时期数),Ci表示截距项,i、i、i、i为待估系数,it为随机扰动项。 由于贸易开放度包括完整的贸易开放度、出口开放度与进口开放度,同时也为了分别考察进出口贸易、出口贸易与进口贸易对收入差距的影响,计量模型可以具体演化成三个模型: 模型:lnWDit=Ci+ilnTROPENit+ilnGDPit+ilnKit+ilnHit+it 模型:lnWDit=Ci+ilnEXOPENit+ilnGDPit+ilnKit+ilnHit+it 模型:lnWDit=Ci+ilnIMOPENit+ilnGDPit+ilnKit+ilnHit+it 这里借鉴张世银和龙莹(xx)的做法,根据劳动要素流动的性质把中国经济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78年至1991年。这一阶段是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改革初期,劳动要素几乎不流动。第二阶段为1992年至xx年。这一时期是我国市场化改革的重要时期,劳动要素流动性不大。第三阶段从xx年至今。这一时期,是中国入世后进一步深化市场化改革阶段,劳动和资本要素流动性很大。 但由于1991年之前各省(市、区)对外贸易数据的缺失,本文最终选取1992-xx年全国31个省(市、区)相关的面板数据作回归分析。这31个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线上教育服务合同的条款
- 自如租房协议书
- 不履行还款协议书
- 深圳社保个体三方协议书
- 非洲协议书球
- 弹钢琴协议书
- 2025涂料采购销售合同范本
- 2025年农产品采购合同范本
- 2025租房合同家电约定
- 基金从业资格证线上考试及答案解析
- 火锅店引流截流回流方案
- 国庆中秋双节安全培训课件
- 2025年全国青少年全国禁毒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 云南学法减分题库及答案
-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4的分解与组合》课件
- 2025秋七年级开学新生家长会《启幕新篇章携手创辉煌》【课件】
- GJB3243A-2021电子元器件表面安装要求
- 2025年4月自考03450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试题
- 2025年《数字孪生与虚拟调试技术应用》课程标准
- 生物●安徽卷丨2024年安徽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生物试卷及答案
- 华能福州电厂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