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厦门兴才职业技术学院20112012学年度办学质量报告厦门兴才职业技术学院地处海上花园城市厦门,位于集美文教区(厦门软件园三期规划区内),前身是创建于1983年的“厦门市兴才中等职业学校”。学校是2005年5月31日经福建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闽政文2005 232号)、教育部备案(教发函200662号),纳入全国高考统一招生计划的全日制大专层次的民办高职院校,是福建省首批正式成立党委的民办高校之一。学校下设商学院、工学院、文理学院、艺术与建筑设计学院、继续教育学院5个二级学院,常年招生共有19个专业。近年来,学校重视内涵建设,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2010年11月顺利通过教育部高职人才培养工作评估,2011年学校3项改革试点项目被列入“福建省教育改革试点总体方案”。学校现有中央财政支持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1个,省级精品课程5门,省教育厅科研立项项目6个,省财政支持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1个,省级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奖1项,省级教学名师1人,市级重点专业1个,市级教改项目1个。一、人才培养与教学改革(一)不断改善实践教学条件,提高学生专业技能1、校内实践基地学校通过加大投入,不断改善实践教学条件,截止2012年7月,学校新建了建工实训中心、电脑制图室等实训室,校内实验实训室由上学年的44个增加到47个,实验实训建筑面积由上学年的17354.5平方米增加到17730.5平方米,新增实验实训仪器设备总值约151.415万元。2011年8月机电专业群实训基地建设获得省级财政支持,2012年7月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实训基地建设获中央财政支持。探索建立“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新模式,包括:自筹资金组建校办生产性数控加工厂,定期安排学生实训,承接社会零件订单加工;将企业车间引入校园,成为校内机电群生产性实训基地;将校内各种需求与校内生产性实训相结合,创建“计算机模拟公司”和“教学酒店”。这些模式有效利用了校内资源,改善了实践教学条件,保障了学生专业技能的学习。2、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学校加强与企业合作,不断拓展校外实习基地,新增厦门市盛成汽车服务有限公司、厦门银鹭集团等校外实训基地,本学年学校校外实习基地由41个增加到49个。学校利用校外实训基地,把实训教学延伸到企业的现代化生产中去,实现了校内实训和校外实训的有机结合,实现了校外实训基地和顶岗实训基地的统一。企业每年接纳学院一定数量的学生进行顶岗实习,实习期间,企业安排每位学生在多个岗位上轮换工作。由于学生在校内实训基地已经过规范的“真刀真枪”的生产训练,到企业后经过较短时间的适应训练,都能很快进入角色,既实现了顶岗实训,又提前准就业。通过校外顶岗实习,学生巩固了在校内所学的专业知识,更多更全面的了解了企业状况、企业文化、企业管理及本专业先进技术应用情况,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企业的人文环境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求实创新精神,为学生今后适应专业岗位和顺利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实现了学校人才培养和社会人才需求的无缝对接。3、职业鉴定机构学校职业技能鉴定站设有餐厅服务员、电子商务师、物流师等66个工种的初、中、高级鉴定资格。2011年9月2012年7月共鉴定在校生和社会人员3637人次,比去年增加了1619人次,另培训共计1132人次学校在厦门市再就业、农村劳动者定点培训机构资格与高技能人才定点培训机构资格的招标中顺利中标,为学校对外开展职业培训、鉴定工作拓展了新的空间; 还首次与校外培训机构闽捷培训机构合作,开展制图员初级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共有32名社会考生参加鉴定,今后学校将积极与社会培训机构建立长期性、多元化的合作。(二)积极打造 “双师”结构教学团队,适应才培养要求学校始终把师资队伍建设作为基础性、关键性、战略性工作来抓,在人才引进与选拔上,我校根据 “十二五”规划的总体部署,结合学校师资队伍的实际状况,制定了厦门兴才职业技术学院师资队伍建设规划(20112015年)和教师招聘工作程序规定(修订),为合理有序地引进和选拔优秀人才,研究起草了改善师资队伍双师素质结构的有关决定,进一步优化人才结构,并通过多种形式的交流、学习对教师进行培育。1、专任教师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69人,专任教师队伍数量满足教学要求,结构日趋合理。统计年度人数年龄结构专业技术职务资格60高级中级初级人数比例人数比例人数比例2010-20111651052519164024.243219.396237.582011-20121691043019164023.374124.266840.24统计年度双师素质学历机构硕士研究生大学本科人数比例人数比例人数比例2010-201110563.643420.6112676.362011-201211165.683520.7113076.922、兼职教师作为高职院校,学校重视从行业企业聘请许多有影响的总裁高管、行家里手、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例如聘请厦门旭初会计师事务所总经理担任会计专业教研室主任。为了培养外向型人才,学校不惜花重金从美、日等国聘请外教。在积极引进和培养师资同时,学校还重视对教师的管理,强化职业操守,不断提高他们的师德修养,树立良好的教风学风。2011-2012学年,我校在校企合作委员会首届三次会议共聘请了19位企业人员作为我校的兼职教师。(三)校企合作,加强专业与课程建设1、专业建设根据厦门兴才职业技术学院专业建设规划(20112015年),在专业建设方面,学校在巩固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我校的教育教学改革,紧紧围绕市场需求和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进一步探索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逐步形成明显的办学优势和特色专业。经过充分调研和积极准备,我校2个新专业“建筑工程管理”和“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正式通过省教育厅审核,于2012年开始招生。二级学院在2011级人才培养方案基础上,再次进行更加广泛深入的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配合学校开展“快乐学习、快乐生活”活动,把学生第二课堂教学纳入教学体系,在学校三个重点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物流管理、会计电算化)的核心课程中试点“课程标准”建设。搭建以服务为导向的“校企合作”平台,累计对接企业或行业协会达59家,为今后深度开发“校企合作”提供了良好的共享资源保障。目前学校实施了“专业订单班”(长期订单培养)和“技能订单班”(短期订单培养)两种人才培养模式,仍在积极探索校企合作的新模式。本学年实施了“鹭达店长10个月阶梯成长订单班”,并结合实施情况分析评价,筹划开设培养定位为“现代服务业的单店店长或部门主管” 和培养定位为“技能型电子商务人才”的校企合作订单班。我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项目进一步推进实施,聘任厦门旭初会计师事务所的郑金全总经理为会计教研室主任,积极围绕“两个推进”、“ 四个对接”的思路促进会计专业的建设:即推进企业与专业教师的双向交流,深化教学改革;推进产教结合,校企一体化办学;实现专业与企业岗位的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的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证书的对接。筹备召开了以“校企合作共谋发展订单培养彰显特色”为主题的校企合作委员会首届三次会议。厦门市物流协会、厦门市机械行业协会、厦门市会计行业协会等9个行业协会的代表以及厦门悦华酒店、路达(厦门)工业有限公司、厦门旭初会计机构等31个企业代表应邀出席。会上,我校与厦门悦华酒店、路达(厦门)工业有限公司、唯科(厦门)精密塑胶模具有限公司、厦门市物流协会分别成功签订了“悦华酒店酒店管理专业订单班”、“路达工业机电一体化专业订单班”、“ 唯科模具订单班”、“行业专业共建合作协议书”。学校还先后与中国联想集团、厦门电讯集团、路达(厦门)工业有限公司、厦门中外运物流有限公司等数十家知名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建立了稳固的校外实训基地,同时将企业引入校园,建立“校中厂”,成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目前学校还与“路达工业“、”悦华酒店”、“唯科模具”等多家知名企业建立了“订单班”,积极推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大大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拓宽了他们的就业渠道。真正凸显“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产研一体、顶岗实习”的高职教育特色,提高了人才培养实效。2、课程建设课程建设按照突出职业性、开放性、实践性的原则,以适应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重组课程结构,建立科学的专业课程体系。基础课教学要以提高综合素质及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以强化应用为教学重点;专业课要尽可能地与企业岗位工作过程相结合,把最新的专业技术知识和学习方法教给学生;实践课要与最现代的工作流程相结合,强化操作技能,与企业共同开发实践课程和实践教材,聘请企业一线工程师或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实施工学结合、工学交替。同时,要注意把综合素质教育和人文教育贯穿整个人才培养过程的始终,使学生能适应未来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本学年学校开展了“以学生为主体,改进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为主题的教学观摩月活动,通过活动促进了教学经验交流和课堂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二级学院开展了“实践教学周”活动。各专业班级均有安排两周的单独实践教学周,采用聘请企业兼职教师集中开课、开讲座、演讲答辩、技能竞赛、参观实习、教学主题班会等形式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加强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2011年企业经营管理沙盘模拟实训等7门课程和2012年机电一体化综合实训获得校级精品课程立项,PLC控制系统的构建与维护、商业广告设计2门课程获得省级精品课程。(四)提升教师科研水平,拓展企业技术服务在二级学院的努力下,本学年我校科研成果取得了0的突破:工学院的“基于云计算的高职院校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模式研究”、“基于VFD-M变频器的教学型流水线调速系统的设计”和“可见光通信技术在智能家居中的应用”获省教育厅的科技项目立项,文理学院的“影响高职学生思想理论课学习效果的因素及对策”课题、商学院的“人口老龄化背景下住房逆按揭方案的构建”和教务处的“闽台高职校校企合作项目难点分析及对策研究”课题获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项目立项。同时,从2012年起,每学年学校将举行一次科研报告会,并形成制度。2012年4月1日学校首届科研报告会暨校科协成立大会顺利召开,通过报告会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和良好的科研环境,为广大教师、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干部提供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的机会,从而推动我校科研工作上一个新的台阶。(五)加强闽台合作和国际交流,拓宽人才培养途径厦门兴才职业技术学院作为较早开展闽台合作项目的试点高校之一,两年多来共派出8批近200名学生赴台湾高校进行为期一个学期和一学年的学习;共派出70余人次的领导和骨干教师到台湾高校学习考察;共接受了来自台湾20多所高校、100多人次来我校讲学或参访,是福建省闽台合作项目开展最深入的高校之一。我校在认真总结师生赴台教育交流经验的基础上,努力探索深层次合作内容,深化合作内涵,争取与台湾院校在教育资源共享,教学信息互换,科研学术交流,教师互派互访、学生学习互动、毕业生就业推荐等方面开展富有成效的合作。在“闽台校校企”合作上,本学年,我校与台湾高校、台资企业联合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联合组建教学团队,联合开展专业、课程、教材等教学资源建设,联合开展实训基地建设,联合为台资企业培养一批“用得上、留得住”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2011年10月份,我校与台湾大华技术学院、台资企业杭州裕万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签订了“校校企” 联合培养人才专案协议,我校09级赴台学生已进入该企业带薪实习。我校教师与台湾高校教师合编MCS-51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可编程控制器原理与应用、金属材料加工、会计手工实践课程四部教材经过评审,获得海峡两岸职业教育交流合作中心专项支持,这也标志着我校闽台合作联合培养人才项目取得了更进一步的发展。2011年11月份,我校获得了聘请外国专家单位资格,这一资格的获得是厦门市高校首创,将有力推动我校对外交流活动的实质性进展。在国际合作上,本学年,我校积极拓宽渠道,大力开展外国留学生的招生工作,宣传、动员4名学生赴美国威斯康星州立大学欧克莱尔分校学习;此外我校与新加坡博伟学院和韩国大邱加图立大学签署了合作协议书。二、人才培养质量状况(一)在校生状况1、学生荣誉获取情况荣誉项目(项)2010-20112011-2012省市校省市校先进班集体10151018优秀团组织01240128三好学生2012520124优秀学生干部10601075优秀团干部0022001245优秀团员0126001275优秀青年志愿者0530015452、参加各类竞赛中获奖情况奖励学年度奖项数量奖项级别2010-20112011-2012国家级(项)一等奖1二等奖1三等奖其他22省级(项)一等奖4二等奖43三等奖311其他68市级(项)一等奖1二等奖21三等奖3其他253、2012届毕业生职业资格证书获取情况专业名称获得证书的毕业生数(人)毕业生总数(人)获得证书率(%)工商企业管理747697.37 电子商务26 2796.30 会计电算化305 309 98.71 国际商务40 40 100.00 物流管理85 9094.44连锁经营管理37 40 94.44国际航运业务管理77 78 98.72酒店管理30 39 76.92 装潢艺术设计23 26 88.46 服装设计4 4100.00 电脑艺术设计4 6 66.67 商务英语41 42 97.62 商务日语20 22 90.91 数控技术30 30 100.00 机电一体化技术71 71100.00 模具设计与制造30 30 100.00 计算机网络29 33 87.88 计算机多媒体14 15 93.33 合计940 97896.11 4、奖学金情况本学年共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181名,其中特困20名;共评选出国家奖学金2名,国家励志奖学金75名,国家助学金224名,共发出国家奖助学金72.6万元;共评选出校级优秀学生奖学金176人,一等奖24人、二等奖51人、三等奖101人。按就高不就低原则核实,共发放校级奖学金24600元;办理生源地助学贷款27人,共计16.2万元;5、学生志愿服务情况学校志愿者服务队积极参与厦门马拉松、海峡两岸龙舟赛、台交会等活动其表现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特别是学校成立了“厦门兴才学院(新村社区)青工子女服务站”以来,组织了150余名青年志愿者,以服务站为基地,结合新村小学青工子女的特点进行“一对一”、“一对多”的帮助和关爱,定期每周六开展学业辅导、自护教育等活动,此项活动获得“2011年厦门共青团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行动十佳项目”、“福建共青团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行动优秀志愿服务团队”,青年志愿者协会张兵兵等5位同学获得“厦门市优秀青年志愿者”荣誉称号。(二)毕业生状况1、毕业生就业状况我院2012届毕业生共有978人,截止到2012年10月1日学院就业办统计的毕业生年度就业人数为915人,就业率为93.56%。(1)基本情况班级名称班级人数已就业待就业就业率计算机应用技术1510566.67%计算机信息管理3326778.79%服 装 设 计440100%装潢艺术设计26260100%电脑艺术设计65083.33%模具设计与制造3130196.77%机 电 一 体 化7164790.14%数 控 技 术30300100%商 务 日 语22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小学安全全员培训计划课件
- 2025河南新乡市延津县县外在编在岗教师回乡任教的模拟试卷含答案详解
- 2025杭州市上城区采荷街道办事处编外招聘14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有完整答案详解
- 2025广东计划招募100人模拟试卷及一套参考答案详解
- 安全培训效果验证课件
- 2025年度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招聘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网校专用)
- HER2-IN-22-生命科学试剂-MCE
- 2025江苏连云港市灌云县招聘就业困难人员公益性岗位26人模拟试卷(含答案详解)
- 2025年甘肃省嘉峪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招聘公益性岗位人员10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名校卷)
- 2025福建三明林校招聘407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夺冠)
- 静疗专科护士进修汇报课件
- GB/T 15622-2023液压缸试验方法
- 挖掘机维护保养记录
- 生物医学工程伦理 课件全套 第1-10章 生物医学工程与伦理-医学技术选择与应用的伦理问题
- 二级制图员判断题试题库与参考答案
- 湘潭大学人工智能课件机器学习
- (中职)卫生法律法规课程标准课件
- 制冷系统常见的五大故障及解析
- 《红色旅游发展问题研究开题报告(含提纲)》
- YY/T 0292.1-2020医用诊断X射线辐射防护器具第1部分:材料衰减性能的测定
- 2023年山东省春季高考机械专业知识试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