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儿科护理中强化的细节管理探讨_第1页
在儿科护理中强化的细节管理探讨_第2页
在儿科护理中强化的细节管理探讨_第3页
在儿科护理中强化的细节管理探讨_第4页
在儿科护理中强化的细节管理探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在儿科护理中强化细节管理探讨临床护理2011年1月第24卷第1期医学信息;蠡内科住院病人的需要与心理护理曹咏梅【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oo61959(2Ol1)0l一02200l病人住院以后平常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及角色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从心理上和生理上都减弱了在社会上所承担多种不同角色的能力及于周围环境保持和谐的能力.长期与以往相处群体的疏离,与社会生活的隔膜也会改变病人的个性,态度动机等,产生心境不佳,情绪不稳,被动依赖,过于敏感,疑虑重重,焦虑恐惧孤独,自怜等情绪.因此住院病人有其特殊的需要和心理护理.1被尊重被接纳的需要与心理护理每位住院病人都希望得到理解同情关心,得到热情的接纳,得到医护人员的尊重.若其自尊心受到伤害,则会影响病人对治疗的信心和对医护人员的信赖感.针对病人希望被尊重理解,被接纳的心理需要,护理人员应做到以下几点.1.1护理人员对初入院病人要主动和蔼热情,以礼相待,协助病人安排人院的一些事情如:办理入院手续,领取住院所需用物,床铺等.尽量给病人留下好的第一印象.1.2尊重病人人格:不论其职位高低,男女老幼,贫富贵贱,都要以礼相待,礼貌相称.平时谈心时应用大爷,大娘,大哥,大姐,大嫂,小弟,小妹相称;治疗期间应提全名,不能用床号代病人姓名.1.3尽量搞好病区患者与患者,患者与医护之间的关系,因此护理人员要主动热情与病人交谈建立感情纽带,使护患之间,患者之间融洽互助,以利于病人摆脱孤独感,获得安全感,有助于病人以积极的心理状态接受治疗.2适应环境的需要与心理护理病人离开熟悉的工作环境,离开自己温暖的小家庭,突然住进医院这一陌生环境,生活节奏和规律发生了变化,各方面都感到不习惯,会产生消极的情绪,影响治疗,食欲,睡眠.护士尽量协助病人满足其心理和生理上的需要,为其提供优越的条件,使其精神愉快,促其接受治疗的最佳状态,促使病人早日康复.2.1为减轻病人的陌生感,尽早适应新环境,护士要主动介绍医院和病房情况.如作息时间,生活与工作情况,病房规章制度等.使病人尽早熟悉情况适应环境,感到病房是温暖亲切的2.2为病人创造优美的治疗环境,是病房清洁整洁,空气新鲜,布置尽可能家庭化,以有利于适应病人心理状态的需要.2.3床铺结构要牢固,平整,舒适.被褥要清洁,色泽清新素净.2.4调节好病人饮食,尽量做到色,香,味,美,适合病人的心理和生理的需求.2.5护理人员要观察和了解病人的病情及心理状态,同情安慰病人,经常和病人谈心,巡视病房,给病人关心,支持和照顾,鼓励病人振奋精神,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变消极因素为积极情绪,促使病情早起好转.3提供信息的需要与护理病人住院,不能正常生活,工作学习,不能享受正常人应享受的一切,因而急切盼望病情早日好转,因此病人最关心自己的诊疗信息,所以,护理人员与病人加强联系以通信息.3.1将病人的病情变化,化验结果,诊断结果,治疗效果主动向病人做科学地保护性解释.(突变的化验结果,重大诊断,癌症的诊断的应执行保密性医疗)并给心理上的支持和保护,使病人充满信心和希望,消除对疾病的恐惧猜疑和焦虑情绪,并调动病人的积极心理状态,主动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和护理.3.2向病人介绍新的诊断手段,治疗措施.作息制度,饮食安排等.以打消病人的顾虑和恐惧,促其始终保持稳定和良好的心理状态.4消遣的需要与心理护理病房是一个狭小单调的环境,由于以往习惯了的工作学习社会往来,游玩,文体活动等在不同程度上被阻隔和干扰,病人人院初期会披生活单调而产生厌烦情绪,觉得百无聊赖,度日如年,特别是那些事业心较强或承担较重家庭责任的病人.护士应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和环境的可能性,组织他们从事力所能及的操作活动,进行适当的文娱,体操等项活动,是病人的精神有所寄托,生活更充实些.护理人员要了解病人,体贴病人,要主动和病人交谈,在病情允许的范围内,向病人介绍防病知识,耐心解释病人提出的问题,消除病人孤独苦恼受制于人等消极情绪.作者单位:河南省灵宝市故县镇卫生院在儿科护理中强化细节管理探讨王代明【关键词】护理管理;儿科;细节;服务;技术【中图分类号R473.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O061959(2011)01022002持续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技术和护理服务是护理管理始终追求的目标,影响护理质量的因素是方面的,如护理人员配置,人员素质,仪器设备等等,工作中那些的明显的误区通常会被警觉,继而有效防范,易被忽视很多都是细节,但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大多数医疗纠纷都源于细节,小儿患病时起病急,来势猛,变化多及患儿认知能力差,陪护多,加上患儿年龄小,好奇,好动,容易发生各种意外,儿科护理工作不仅要责任心强,而且工作时间长,事务性工作太多,劳动强度大,任何一个细小环节的疏忽,都有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要让时针走得准,必须控制好秒针的运行.临床实践证明,提高儿科护理质量,要坚持从大处着眼,从细节人手,将细节管理引入到儿科护理管理中,加强各个环节的安全防范,从而有效规避医疗风险.1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从细节关怀入手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首要条件就在医护人员要树立一种对待对待儿如同对待自己的孩子的服务理念,这种关爱理念往往体现在行为,体态,语言等每一个细节上,在每天的晨间护理中,是否会先给患儿,家长一句亲切的问候?在每一项操作前是否会先给患儿以鼓励,穿刺操作失败后,是否会以血管太细了,孩子太犟了,家长没配合好之类的埋怨,责备来推卸责任都是细节.在护士站大厅的天花板上挂上悬挂着各种温馨祝福语的风铃,创造和谐的护患关系;在巡视病房的过程中,一些有意识,无意识的细节无不传递护士关心,体贴患儿的情感.操作前后多一句提示,观察过程中多一句问候,出现不适时多一句询问,出现失误后多一句歉语,让病人感受到信任与亲情.要尽量记住患儿的名字,最好是小名儿,这样称呼起来更亲切.对其家属则可称某某的妈妈,爸爸,爷爷,奶奶,大爷,大娘等,这比单纯以床号作为代称在密切医患关系方面的效果要强很多倍.总之,一个微笑,一副关切的表情,一句关爱的话语,一个爱抚的动作,都能拉近与患儿,家长的心理距离.-2202安全意识从细节培养着眼儿科病患儿认知能力差,容易出现烫伤,坠床,自伤等意外,因此,护理安全是儿科病房日常工作的重点,要抓好这项工作重心,无论是在安全教育,意识培养上,还是在安全防护措施上都必须高度重视细节问题.2.1学习法律法规制度,强化护理安全意识:定期组织护士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护士条例,护理差错制定标准及处理方法以及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相关应急预案等文件,并利用各种会议,业务学习,护理查房等多形式,多种场合进行安全教育,尤其要注重对新护士做好人科前的岗前安全培训,安全教育要重视细节,建立护理缺陷管理登记本,详细记录细节问题,要多用安全质量实例讲道理,用缺陷作为警示,安全知识考试要结合典型案例分析进行,实行重点教育,提前监控对倾向性问题做到三预,即预见,预查,预防,如每年在节假日前,梅雨季节前,高温季节前进行输液环节预查;坚持四抓,即抓易出差错的时问,抓易出差错的环节,抓易出差错的部门,抓易出差错的人口,确保人人知晓,人人有责,个个过关,不留空白,把差错控制在最小范围.2.2加强对患者及家属的安全知识教育:对入院患者及家属进行的安全知识教育不仅仅是履行告知义务,在饮食卫生,防滑,防盗等问题上反复强调,还要根据儿科特点创造人性化环境.如在病房透视窗上张贴儿童喜欢的卡通奥突漫,米老鼠等图案,以减轻患儿对医院的恐惧,紧张心理;在墙壁上张贴育儿知识海报,不仅在色泽鲜艳,还要配上好看的卡通图画;宣传预防烫伤,坠床,窒息,中毒等小儿常见意外的小册子要图文并茂.2.3严格控制交叉感染:儿科是控制交又感染的重点科室,在此方面,一是要坚持每日提醒,每周强调,每月检查,不断强化消毒隔离意识,督促每位护士自觉遵守医院感染管理办法;还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医学信息2011年1月第24卷第1期临床护理微创颅内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护理吴云川【关键词】颅内血肿穿刺引流术;高血压性脑出血;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7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61959(201101022101高血压脑出血是中老年人的多发病和常见病,高血压脑出血是目前威胁人类生命的主要疾病之一,发病急,进展快,病情凶险,病死率和致残率很高.因此,采取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措施,使受压的神经元尽可能恢复,防止和减轻出血后一系列继发性病理变化,提高生存质量.颅内血肿穿刺引流术是近年来治疗颅内出血的简便可行的新技术,操作简单,创伤小,不受年龄和重要脏器功能的限制.我院采用微创颅内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72例,男47例,女25例,年龄4283岁,均有高血压病史,以突然发病为特点,头颅CT为诊断依据.出血部位:基底节区出血56例,丘脑出血9例,额叶,颞顶叶,枕叶皮质下出血共7例.1.2手术方法:根据CT扫描显示血肿的最大层面,测量血肿中心距离头皮的最近距离,用龙胆紫作标记确定穿刺点,头皮常规消毒,局部麻醉,电钻钻颅.12号引流管穿刺,缓慢抽吸,有阻力即停抽,以防压力骤减引起再出血.术后6h复查颅脑CT,确认引流管位于血肿腔,即注入尿激酶.2结果本组72例患者,经治疗及护理后,好转61例,死亡11例;其中5例死于再出血,6例死于严重的并发症(肺部严重感染,上消化道出血,肾功能不全).3护理3.1做好术前准备,向家属交代病情的危害性及手术的目的,方法优点,消除家属的心里负担,取得配合,认真观察患者神志,瞳孔,生命体征的变化,做好记录.3.2严密观察意识,瞳L及生命体征:术后24h内严密监视病情变化,记录生命体征和神经功能状态.意识的变化是判断病情及预后的重要指标.当病人意识状态恶化或出现躁动时,应注意查找原因,是否继续出血,血压高或引流管堵塞等.瞳孔的观察对脑出血尤为重要,应密切观察瞳孔是否等大等圆,对光反射是否存在.如发现异常应尽旱处理以免发生脑疝.严密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变化.脑出血患者多为中枢性高热,物理降温效果差,应注意经常更换部位,防止冻伤,必要时可采取人工冬眠疗法以有效的降低机迷较深患者尽早做气管切开.3.3保持引流管通畅,引流管固定于床头,患者枕于钻孔对侧,使穿刺部位悬空,头部作适当的限制,活动不可过频,幅度不可过大,在翻身治疗等操作中,动作应轻柔缓慢,注意不要牵拉引流管,防止引流管脱落;及时检查引流管是否受压,扭曲,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若血肿未液化,血凝块堵塞引流不畅时,给予尿激酶4万U加生理盐水5ml随管注入后夹闭引流管,待4h后放开,每日1次,以溶解血凝块保证引流管的通畅.每Et更换无菌纱布及引流袋,保持局部干燥清洁,并做好引流液的记录.注意观察引流液颜色,引流时,呈暗红色,比血液稍稠.如引流量多与血肿不成正比,颜色呈淡血水样,说明出血部位已破人脑室,引流液中混有大量脑脊液.如引流液突然变红且外流速度加快,则提示有再出血可能.3.4当引流量与血肿的比例基本相符时,一般在置管2d内如无引流液即可拔管.拔管时间一般为310d,拔管时,钻孔处用碘伏消毒,纱布覆盖,加压包扎.对有脑脊液流出者,要随时观察辅料是否干燥,如湿润后,要立即更换纱布,如发现纱布湿润并呈鲜红色,可能有再出血,应立即通知医生.3.5基础护理:皮肤护理:生活不能自理者每日温水擦浴12次,每2h至少翻身叩背,按摩受压部位1次;口腔护理:每日用朵贝氏溶液行口腔护理2次;尿管护理:每日用o.02呋喃西林液膀胱冲洗1次,会阴冲洗2次/d;另外还应保持营养均衡,这些是防止并发症发生,打破危及生命恶性循环的重要环节.神志不清者给予插胃管鼻饲饮食.患者长期卧床,痰液坠积在肺部不易咳出,以及昏迷者各种反射减弱或消失,排痰功能低下,口鼻,咽腔分泌物增多,所以临床以肺部感染最常见,我院采用0.9NaC1注射液20ml加庆大霉素8万U,糜蛋白酶4000U,地塞米松5mg做超声雾化治疗,24次/d,保证痰液稀释,有利于痰液排出,对昏迷较深患者尽早做气管切开.3.6健康指导:避免一切可引起颅内压增高的因素,同时注意监测血压,使其维持在正常值范围.引起颅内压增高因襄包括排便用力,喷嚏,情绪激动等,便秘者多饮水,清晨空腹饮温开水1杯,以刺激肠蠕动,帮助排便,也可应用开塞露,石蜡油小剂量灌肠,以免引起不适.4讨论高血压脑出血的术后护理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作,技术性和科学性很强,牵涉面很广,需要有一个综合治疗方案,需采取预见性和有效的防治措施,控制病情,降低颅内压,以减少脑出血的死亡率,提高生存质量.参考文献Eli史玉泉.实用神经病学M.第2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64723徐惠琴,王耀山.出血并发肺炎.126例临床分析口.实用内科杂志,1989,9:589作者单位:四川省广安市广安区中医院则,坚持规范六步洗手,病房要定期紫外线照射消毒,病人出院后要作好病房终末处理.2.4防患于未然的措施:儿科工作比较繁忙,尤其是在高峰期工作量大,护士容易漏掉一些细节.因此更要细心再细心,如加床时最关键的安全因素是床位号要及时贴上且要醒目,及时挂上床头卡,以便核对,当病人周转过快,迁床过多时常有床头卡漏换或缺失现象,造成医生,护士,医技,检验人员查对困难,形成差错事故的隐患.再如更换输液时护士不能因为忙而忽略核对,特别要强调用反反问法查对病人的姓名,输液单如果是手写的则不能简化成床位号+药品(漏姓名)或只有床位号,应强调用电脑输出输液单(双联),有利于保持输液单的完整以便核对.同时还需要认真记录输液巡视卡,从便保存.3护理质量管理要从细节监控做起护理质量是指护理工作为病人提供护理技术和生活服务的效果和程度,护理质量以满足病人需求为目的,在建立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落实各项规章制度中注重细节监控,做到狠抓大环节,不疏漏小环节.3.1层层建立管理体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