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格森论文关于福克纳对柏格森生命哲学的继承和论文范文参考资料_第1页
柏格森论文关于福克纳对柏格森生命哲学的继承和论文范文参考资料_第2页
柏格森论文关于福克纳对柏格森生命哲学的继承和论文范文参考资料_第3页
柏格森论文关于福克纳对柏格森生命哲学的继承和论文范文参考资料_第4页
柏格森论文关于福克纳对柏格森生命哲学的继承和论文范文参考资料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柏格森论文关于福克纳对柏格森生命哲学的继承和论文范文参考资料 摘要亨利柏格森是生命哲学的集大成者,他强调变化和生成的学说被视为现代西方社会思潮从理性主义向非理性主义转折的风向标。他对世界本质的洞察,对后来的一些文学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就包括了美国著名小说家威廉福克纳。本文主要致力于探讨威廉福克纳对柏格森生命哲学的继承和发展。 关键词:福克纳 柏格森 生命哲学 :A 威廉福克纳(William Faulkner,1897-1962)是20世纪与海明威齐名的美国文学巨匠,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他一生著述甚丰,共创作出了19部长篇小说和75部短篇小说。长久以来,福克纳研究一直都是国内外学术界津津乐道的一个话题。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降,国内的福克纳研究逐渐升温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仅在学术期刊上发表的关于福克纳的论文就多达340篇。 总的来看,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福克纳的南方情结、叙事艺术、妇女形象、宗教神话、现*判理论和比较研究等6个方面。无可置疑,这些研究成果对于我们 _、深入、正确地理解福克纳的思想及创作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遗憾的是,在福克纳与现代批评理论研究方面,虽然有学者注意到了柏格森的生命哲学对福克纳可能产生的影响,认为福克纳的意识流创作手法受到了柏格森的影响,但却鲜有人真正进行深入的研究。本文主要致力于探讨柏格森的生命哲学对福克纳产生的影响。 亨利柏格森(Henri Bergson,1859-1941)是“二战”前法国最具影响力的哲学家,生命哲学的集大成者,其学说被视为现代西方社会思潮从理性主义向非理性主义转折的风向标。柏格森的哲学,可以说是近于维也纳学派所谓“玄学的诗”。其中一以贯之的思想就是强调变化和生成是世界的本质特征。 柏格森认为,动态是意识的固有之物,而静态和一成不变则是对现实的歪曲。实在的事物不属于机械活动,也没有一定的目的,只是随感而应、变化无方的存在。他强调直觉是认识世界本体的唯一根据。他认为,世界的本体是“生命冲动”,即“意识的绵延”。只有它才是宇宙运转的惟一动力,客观万物无非其外在表现形式而已。因此,靠理性分析永远不能把握世界的本质,只有依靠直觉才能获得实在的知识,才能认识世界和解决社会的一切理由。此外,他还认为,生命自有它的有机统一性。其中每一个意识状态都是承前启后的,它承继了包括过去在内的所有意识状态的同时又宣布了下面新的意识状态的产生,中间没有过渡。其中的每一状态都伸展、渗透到别的意识状态中。 可以说,在柏格森的哲学里没有永恒这个概念。一切存在,一切真实,都在不断的流变和永恒的生成之中,即在绵延之中。总的来看,柏格森哲学的一个基本的思想就在于,世界的本质就是运动和变化。 柏格森对世界本质的洞察,对一些文学家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包括福克纳。实际上,柏格森对“心理时间”和“空间时间”所做的区分以及对直觉的重视与强调,直接影响到了包括福克纳在内的众多意识流小说家的创作。 里翁艾德尔(Leon Edel)认为,柏格森是“产生主观性小说的学术氛围的营造者”(Edel, 1955:28)。在一次访谈中,福克纳指出,生命就是在不断的流动和不停的变化之中(Frederick L.Gwynn & Joseph L.Blotner,1959:151)。在认识到世界、生命和变化的关系后,福克纳把它运用到了各种不同的语境中,比如身体本身、作为“变化或运动(即生命)征候”的文学批评、人类行为(同上,189)、以及谈及心灵对宁静渴望时的人类意识。福克纳明确指出,心灵的宁静绝不是一种静止的状态: 可以看出,福克纳的这种观点,和柏格森对识别以及对过去经验评估的强调如出一辙。而且,福克纳对于变化本质这个理由的探讨更进了一步。他指出,在对人类意识影响这个方面,变化不是一个必要值。此外,他还指出,这个世界是一个变化着的“严酷的世界”: “作者需要的是同情和理解。变化必须转变,必须发生。变化将会转变过去的事物。不管事物看起来多么美好一旦停止运动,它就死了。” 除此之外,福克纳还完全遵从了柏格森关于艺术家能够“重现”和揭示现实的观点。他指出: “每一位艺术家的目的就是通过艺术手法去阻止运动,也就是生命,然后把其定格。在数百年之后,当陌生人看它时,它就又开始了运动,因为它是生命。人终有一死,对他来说,永生的唯一可能性就是留下一些永生的事物,因为这些事物将总是运动的。”(Stein,1956:139) 可以看出,福克纳的目的是“把深思的重点放在作为运动的生命的直接性和特定性上”。福克纳不止一次强调指出,他作品的主要作用不在于它的历史、社会、宗教或哲学内容,而在于它对运动中人物的描写: “在永恒的、不朽的斗争中的人才是任一故事讲述的主旨。我们从先辈那里继承下来了这种斗争,并通过了斗争的考验。这些只在鲜活生命激烈运动中的某个时刻暂时显现出来的斗争,好像之前从未发生。在故事中,你看到了这种作为人类生命的流动性,并对其加以强调,且在人们能认识到它之前决不移笔。”(Frederick L.Gwynn & Joseph L.Blotner,1959:277) 运动一旦因此被突显,这部作品就成了一个鲜活的实体:“它又运动起来了,因为它是生命。”很显然,福克纳把他自己的作品就看作是一个这样活着的躯体。例如,在大宅(The Mansion)的前言中,福克纳指出,他一生的作品是“鲜活文学”的一部分: “这段特定历史在其34年的进程中所遇到的差异和矛盾被我们发现了,因为它是一部鲜活的作品。鲜活在于运动,运动就是变化。运动的反面就是静止,就是死亡。”(Faulker, 1959:Foreword) 在人物刻画方面,福克纳也持相同的观点。他认为那些小说中的人物 “在我的脑海中依旧在运动”,“在书本之外依旧在运动,在说话,在活动”(Frederick L.Gwynn & Joseph L.Blotner,1959:197-198)。此外,福克纳在弗吉尼亚大学演讲集的前言中还指出,内容不是关于他思想和观点的“确定的记录”,而是“运动中人的自我描绘,而这个人恰好是作者”。 在创作中,福克纳试图抓住变化这股洪流的复杂性和包容性,进而强调运动中生命的张力。史拉托夫(Walter J.Slatoff)在他研究福克纳的专著中详细分析了福克纳在文体、意向和人物刻画方面的张力、二项对立或对照后,在文章结尾部分的注释中指出,福克纳的小说“是,同时也意味着,一场没有结局的斗争”(Slatoff,1960:149)。他还强调了福克纳和柏格森在体验和自我这两个观点方面的相似性。他认为福克纳和柏格森一样: “福克纳把自我看作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的和动态的过程把体验看作是这个动态过程的条件,而不是一种特定的可分析的反应。” 瓦格纳(Hyatt H.Waggoner)也曾指出,在福克纳的所有作品中,福克纳都把“世界看作一种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