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转让信用证的功能与使用_第1页
可转让信用证的功能与使用_第2页
可转让信用证的功能与使用_第3页
可转让信用证的功能与使用_第4页
可转让信用证的功能与使用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可转让信用证的功能与使用The function and use of Transferable letter of credit 摘要: 可转让信用证是信用证的一种特殊形式,随着国际贸易中各种间接贸易的发展,可转让信用证应运而生,为以中间商为中介的贸易方式提供了信用基础,使用的范围逐步扩展到结算、履约、融资等各个领域,在国际经济交往中的地位也日益重要起来。本文分析了在UCP600框架下,可转让信用证的业务流程、特点、功能、使用及各当事人所面临的风险,并结合几则相关案例,探讨了可转让信用证业务的风险防范。英文摘要: Transferable letter of credit is a special form of letters of credi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a variety of indirect international trade, transferable L/C credit came into being, providing the basic credit for intermediary trade. The use of transferable L/C has expanded gradually to the scope of the settlement, compliance, finance and other fields, and plays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position in international business.This article analyzes in detail the operation flow , main features,functions ,uses of Transferable Letters of Credit together with the risks faced by the parties concerned under UCP600.Combined with several case studies,measures of risk prevention for Transferable L/C are discussed.中文关键词:可转让信用证 功能 使用英文关键词:Transferable Letters of Credit Function Use前言: 信用证是当前国际贸易中最普遍使用的支付方式,在我国的出口企业中,使用率更高达80%90%。可转让信用证是其中的一种。在当今国际经济与贸易广泛深入发展的同时,各种间接贸易方式也逐渐增多,越来越多的中间商在真正的供货商和进口商之间扮演着形形色色的角色。它们为国际贸易提供了更多的交易机会,起到了丰富和活跃国际市场的作用,但同时也增加了交易的当事人,使国际贸易中买卖双方的关系和支付问题更加复杂化。可转让信用证应运而生,为以中间商为中介的贸易方式提供了信用基础,一定程度上简化了就同一份合同而产生的多头支付问题,在国际市场范围的扩大和贸易的进一步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正文: 按照UCP500的规定,可转让信用证是指受益人(第一受益人)可要求被授权付款、承担延期付款责任、承兑或议付的银行,或如为自由议付信用证,则可要求信用证中特别授权办理转让的银行(统称为转让行)将信用证全部或部分转让给另一或另几个受益人(第二受益人)适用的信用证。另外,只有明确指明“可转让”(Transferable)的信用证方属可转让信用证,使用其它措辞,银行将不予理会。但在受益人破产、无力偿付债务、公司清算或公司改组等情况下,即使信用证未特别授权可转让,按有些国家法律规定,也可将该信用证视为可转让。1 可转让信用证的运作流程及主要特征1. 可转让信用证的业务流程 可转让信用证支付业务有两次开证过程,并且转让行通常身兼多职,因此业务流程比较复杂。一般情况下,在转让行与通知行或议付行为同一家银行,并且转让行与第二受益人的通知行或议付行也为同一家银行的基础上。2. 可转让信用证的主要特征:(1)为买卖双方提供融资便利 买方向银行申请开立信用证。银行通常不要求买方支付该信用证的全部金额,一般只收取一笔押金,其数额主要取决于买方的资信和买方与银行的业务关系。 另外对卖方而言,可以利用打包放款信用证抵押贷款、出口押汇和票据贴现等方式得到货款。 信用证缓解了进出口商互不信任的矛盾,便于银行对进出口双方的资金融通。(2)独立性和严格相符原则 独立性原则,是指信用证独立于其他相关的任何合同。由于信用证交易的独立性,银行只对单据本身承担责任,而对于货物买卖合同中有关事项,诸如货物的品质数量以及发货人承运 人等的诚信与否清偿能力等概不负责。根据严格相符原则,银行有义务合理小心地审核一切单据,以确定单据表面是否符合信用证条款,而对于任何单据的真实性则不承担相应责任。2 可转让信用证的功能1.避开贸易壁垒 虽然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各国都不断开放本国市场,发展国际贸易。但出于政治或保护本国市场的目的,一些国家在某些时期会利用政策、法规等设置贸易壁垒,维护本国利益。在这种情况下,采用一般信用证支付方式进行直接交易可能受到贸易管制或其它因素的制约,可转让信用证支付方式则有利于中间商利用自身的政策或地理优势,为交易双方扫除障碍,促成交易。2.有利于出口商迅速打入国际市场 国际贸易涉及不同主权的国家和地区,贸易双方都有自己独特的法律和文化结构,以及特有的流通网络,而且国际间常常存在一些隐蔽性或针对性较强的市场与竞争壁垒,比如市场进入限制、关税、信息的可获得性,国际市场的法规变化、单证要求、港口规定等等。可转让信用证用于解决同一合同的多头支付问题,为建立中间渠道提供了机会,出口商利用中间商广泛的销售网络和信息资源不仅能迅速打开市场,发展国际贸易,也为从事中间贸易提供了市场。3 可转让信用证的使用风险1.第一受益人面临的风险分析 由于被指定的转让行没有转让的义务,若其拒绝办理转让,可能导致第一受益人的交易无法进行,UCP600中允许开证行作为转让行解决了被指定银行拒绝转让的问题。然而第一受益人一旦选择开证行作为转让行,它将面临商业秘密泄露的风险。众所周知,第一受益人往往是货物供应商即第二受益人和最终买主即开证申请人的中间商,它之所以要求采用可转让信用证方式结算就是想在不占用自身资金的同时切断开证申请人与第二受益人之间的联系,赚取差价。 2.转让行面临的风险分析(1)寄单风险 UCP600第38条i款规定:“如果第一受益人应提交其自己的发票和汇票(如果有的话),但未能在第一次要求时照办,或第一受益人提交的发票导致了第二受益人的交单中本不存在的不符点,而其未能在第一次要求时修正,转让行有权将从第二受益人处收到的单据照交开证行,并不再对第一受益人承担责任。”尽管在上述两种情况下,转让行有权直接将第二受益人单据寄交开证行,并且不再对第一受益人负责,但实务中第一受益人往往是转让行的利润贡献度很高,转让行若草率的直接寄交第二受益人单据给开证行可能导致第一受益人利益受损,影响银企关系,甚至有丧失重要客户的风险。所以转让行应谨慎对待UCP600第38条i 款的规定,尽量要求第一受益人完成换单或改单的工作。若确信第一的重要客户,有的甚至对转让行受益人不准备替换单据,可以将第二受益人单据直接寄交开证行;若第一受益人对于自己换单造成的不符点不再修改,转让行也应该谨慎衡量寄交第一受益人不符点单据和寄交第二受益人单据两种情况所带来的后果,以求最小化自己的风险。(2)缮制转让条款风险 UCP600第38条g款规定:“已转让信用证需准确转载原证条款,包括保兑(如果有的话),但下列项目除外:信用证金额、规定的任何单价、截止日、交单期限、最迟发运日或发运期间。以上任何一项或全部均可减少或缩短。必须投保的保险比例可以增加、以达到原信用证或本惯例规定的保额”这一条款的制定明确了转让行在进行信用证转让时可以进行改变的内容。在实务当中,第一受益人可能会提出一些貌似合理但却超出UCP600规定的要求。对此,转让行一定要慎重处理,不能随接受客户的要求,否则转让行可能面临处理不当的风险。3.第二受益人面临的风险分析(1)交单风险 根据UCP600第38条i款规定,在可转让信用证下,若第一受益人未及时换单或改单,转让行可将第二受益人提交的单据直接寄往开证行。虽然UCP600上述条款旨在保护没有过错的第二受益人的权益,但根据笔者在转让行面临的风险中的讨论可以推断,转让行为维护其与第一受益人之间的关系,降低风险,往往不会轻易将第二受益人单据直接寄交开证行,即使第一受益人换单产生了不符点。退一步讲,即便转让行直接将第二受益人单据直接寄交开证行,但由于信用证在转让过程中部分条款发生了变化,或者,第一受益人保留拒绝转让行将原可转让信用证的修改内容通知给第二受益人的权利,如果原证被开证行修改,而第二受益人不知道有关修改内容,第二受益人根据变化后或修改后的信用证条款所制作的单据,一般不能做到与转让前开证行的要求完全相符。(2)收款风险 在货物出口后,中间商即第一受益人可能与最终买主即开证申请人联合欺诈,故意不正确换单,造成单证不符,从而导致开证行拒付。在这种情况下,最终买主借机威胁供货商即第二受益人对产品进行降价处理,否则退货,往往会使第二受益人遭受经济损失。同时,转让行通常加列“先收后支”条款,它可被看成是一个不定时、不定额的“软条款”,因为开证行什么时候付款、付多少,第二受益人并不知道,因而在收款中处于被动的地位。可转让信用证第二受益人的收款风险在UCP500 框架下就存在,笔者认为,UCP600实施后,第二受益人的收款风险并不会得到降低。4 如何防范可转让信用证中存在的风险1.从出口方看如何防范风险 第一,严格把关信用证条款。一旦发现不易做到或不能接受的条款,第二受益人应立即与第 一受益人协商修改。一旦接受转让的信用证,第二受益人就必须按照信用证条款,履行递交符合信用证要求的单据,做到按时交单相符交单。 第二,通过买卖合同来约束责任。在签订买卖合同时,第二受益人可要求第一受益人在申请开具可转让信用证时,除必要的更改条款外,要严格按照原证内容转载,不得遗漏或删减。要按时按要求换单主要指发票和汇票,并在合同中明确因转开信用证不当或换单不当,导致 开证行拒付时,责任应由买方或第一受益人承担。2.从进口方看如何防范风险 第一,审慎选择开证银行和转证银行。 信用证结算以银行信用为根本前提,信誉良好的银行,有利于安全顺利的结汇和预防中间商与银行串通进行欺诈。进口商应充分了解开证行和转证行的业务进展情况,随时掌握有关款 项和单证的处理动向,以免受银行的限制而影响付汇结汇。 第二,尽可能要求在信用证中列明第二受益人。 现在有些业务中,买卖双方并不忌讳商品的原供货商被亮相,尤其是一些品牌商品或知名企业。卖方只是忌讳联系渠道或联系方式,以及中间差价,被买方知晓。假如买方无从了解第二受益人,就要力图事先预防上述进口案例情况的出现。一是选择有实力、有信誉的中间商, 以便一旦发生诉讼损失能得到补偿。二是信用证议付文本中,尽可能列明要有到港的商检报告。3.从转让银行看如何防范风险 第一,审慎接受转让条件规定。 银行无办理信用证转让的义务,除非其明确同意。很显然,新惯例授予了转让行自行决定是 否按第一受益人请求转让信用证的权利。但由于转让行通常也是议付行,也承担受益人伪造单据骗取议付款等方面的风险。所以,银行应视受益人的资信状况来决定,是否接受转让而成为转让行。 第二,从严审核可转让信用证内容。 转让银行在接受转让申请时,有责任同时对第二受益人提交的原始单据和第一受益人替换后的单据进行认真的审核。这不仅可减少银行对受益人议付的风险,也在时间上为受益人改单和换单提供了条件。 结束语: 可转让信用证支付方式,既具有一般信用证的特点和作用,也具备一般信用证难以完成的各种间接贸易支付之功能。尽管在实践中这种支付方式还存在许多缺陷和隐患,一方面,国际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