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现代论文关于日本近现代文学中的雪文化论文范文参考资料_第1页
近现代论文关于日本近现代文学中的雪文化论文范文参考资料_第2页
近现代论文关于日本近现代文学中的雪文化论文范文参考资料_第3页
近现代论文关于日本近现代文学中的雪文化论文范文参考资料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近现代论文关于日本近现代文学中的雪文化论文范文参考资料 量,十分迷茫,“终日无所事事”。他的虚无思想主要体现在和驹子的一次关于驹子记日记和写小说的对话中: “是写读后感么” “读后感我可写不来。不过是把书名、作者、出场人物的名字,以及人物之间的关系记下来罢了。” “记了又有什么用呢” “是没有什么用。” “徒劳而已。” 对于岛村“徒劳而已”的评价,驹子毫不介意。但“不知为什么,岛村还想大声再说一遍徒劳而已”。16与驹子对生活和爱情的追求形成鲜明对比,岛村对人生持虚无的态度。人物的虚无思想与作者自身有着密切的联系。川端康成“3岁丧父,4岁失母,16岁与他相依为命的祖父也溘然长逝。不幸的遭遇,漂泊的生活,加以失败的初恋,给他的心灵烙上了深深的哀痕,对川端的整个人生观都产生影响,并奠定了他的寂寞、孤独、忧郁、感伤的性格基调”,17同时川端康成还受东方佛教“无常”、“无我”、“虚无”等教义以及日本传统文学的影响,再加上1945年日本战败,这种情绪与他作品中的虚无主义有深层联系。 “秋月春花夏杜鹃,冬寒雪洁馨人意是亲切而优美的日本人的心的歌声这朴素纯真的和歌,似乎只是对现实的写真及堆砌;细味之下,却又恰恰凝聚了日本古来的传统精神,传达出日本的真髓、作者的心音,达到一种全虚的境界。”18通过上述对日本近现代文学中雪意象的分析,笔者认为日本近现代文学中的雪不仅是爱情的见证者,而且表现了死亡与毁灭的主题,表现出日本传统文学的虚无主义倾向。雪在日本近现代作家的创作中占据了重要地位,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意象。 注 释 14汤春苹:渡边淳一白色意境下的生命表现,长城,xx年第2期,第28页。 潘晓梅,严育新:情爱简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xx年版,第10页。 15三岛由纪夫著、唐月梅译:春雪,上海译文出版社xx年版,第9196页、第381386页、第402页、第381385页、第96页。 16川端康成著、高慧勤译:雪国,人民文学出版社xx年版,第29页、第49页。 1112渡边淳一著、陆求实译:一片雪,文汇出版社xx年版,第1页、第615616页、第615页、第616页。 金代诗人元好问摸鱼儿雁邱词的前两句:“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台湾女作家琼瑶作词的歌曲梅花三弄,在此基础上稍加改动为“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许”。 13何乃英:川端康成小说艺术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xx年版,第73页。 17李贻桂、汪盛春:雪国人物命运与川端康成的悲观虚无思想,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xx年第2期,第114页。 18转引自张碧波:实现川端文学虚实合一的媒介雪国、古都中镜子的作用,科技信息(学术研究),xx年第20期,第110页。 _ 1毛执剑,吴二林.雪国的虚实探讨J.安徽文学,xx,(8). 2何欢.浅析日本传统美在川端康成作品中的体现以我在美丽的日本、雪国为中心J.安徽文学,xx,(8). 3曾春燕.从雪国看川端康成的悲观主义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xx,(5). 4杨月枝.渡边淳一小说的唯美表现以一片雪为例J.时代文学,xx,(2). 5冯玉石.清显之死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xx,(8). 6丁跃斌.死亡之旅从丰饶之海四部曲看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