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评改论文关于让作文评改在“心灵的对话”中完成论文范文参考资料_第1页
作文评改论文关于让作文评改在“心灵的对话”中完成论文范文参考资料_第2页
作文评改论文关于让作文评改在“心灵的对话”中完成论文范文参考资料_第3页
作文评改论文关于让作文评改在“心灵的对话”中完成论文范文参考资料_第4页
作文评改论文关于让作文评改在“心灵的对话”中完成论文范文参考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作文评改论文关于让作文评改在“心灵的对话”中完成论文范文参考资料 关键词作文评改;心灵对话;途径方法 G623.2A1007-9068(xx)13-0083-02 作文评改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用心灵去对话,逐渐走进文章的境界,品味文章的情趣,捕捉有价值的信息,并逐步达到心灵上的沟通,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评改”与“立人”有机结合,相得益彰。这样,作文评改就能够有效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和方法,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 课程标准提出,小学作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自改能力,切实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而我们的学生好胜心强、喜欢表现自我。因此教师在教给学生评改方法的基础上,引导他们自主评改,并及时鼓励、表扬自主评改的同学。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成就感,更培养了学生主动修改作文的良好习惯。 当然,学生如何自评自改,还需教师细心指导,可以引导学生从作文的选材,自认为文章的精彩之处和不足的地方去评价。每一次的作文后面都设计“作者心语”、“自我感言”或“自我推荐”等栏目,让学生通过心灵自我对话。在对话中发现习作的闪光点,可能是一句话、一个词,甚至是一处标点等。引导学生发现、欣赏自己的优点,能增强学生习作的信心,激发习作的动力与兴趣。同时学生的自我心灵对话也能认识作文的不足,通过自我修改,达到更高的水平。例如汤毅同学在家乡的摇岩山中自评道:“摇岩山是我们家乡的骄傲。希望通过我的文章把摇岩山的美呈现给大家。但写作时总感觉词不达意,希望大家能帮我,让我的文章跟摇岩山一样美。”他的这则自评既告诉我们他的成功之处,又让我们看到了他自认为的不足之处;又如陈贝贝同学给灾区小朋友的一封信中的自我感言是这样的:“我从来也没像今天这么用心去写我内心的感受。在这篇文章里我是用我的真心表达了自己对灾区小朋友的一份真情,希望我的文章能得到大家的好评。当然,也更希望得到大家的意见。”贝贝的这则“作者心语”中既让我们感受到了她的爱心,也让我们感受到她对自己的充分肯定! 新课程要求学生参与到学习的评价中,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在完成作文自改后,还应鼓励学生互评。互评就是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让作文评改在学生间的“心灵对话”中完成。在用心灵去感知、理解、领悟、创造的过程中,取长补短,促进彼此写作水平的提高。同桌互评、自寻搭档互评是我们以往大都采用的方式。有时会因学生彼此作文水平的差异达不到理想的效果,而且这种互评仅限于一对学生间,难以博采众家之长。因此我们对互评的方式要创新。 “跟帖式”评价就能弥补传统互评方式之不足。每次习作后将学生抄录的作文张贴于教室的作文园地中,方便学生在空余时间自由阅读,并随时对感兴趣的作文进行“跟帖式”的评价。作为教师,我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指导: 1做好“跟帖”的准备 学生自主修改完自己的文章,满怀信心地写下自己的作者心语或自我感言后,把习作张贴到教室后面的作文园地中,并在习作下开设交流区供其他同学在下面发表自己的看法。 2 进行“跟帖式”的评价 互定标准。跟帖前,学生对本次习作的训练目的和要求要心中有数,这样才能在评改中做到有的放矢。教师要适时指导学生掌握评改作文的一般要求,例如:作文的内容、结构、语言、书写等。 互改习作。正式批改时,具体操作如下:一改。运用不准确的词语、病句、标点符号都是改的对象。二画。用波浪线画出文中的美词佳句。三评。写评语,主要谈谈阅读文章后的真实感受。 互谈体会。这一环节,其意义在于扩大“互动”的交流,变单一对话为多向对话。交流时,可以就文章某一细节谈谈自己存在的迷惑,也可以谈谈阅读文章后得到的启发。通过多向对话,让学生在交流、互动*同提高写作水平。 学生的评语不乏语言幽默的。如:“瞧,这些标点符号多么开心!因为你把它们用得很好。”“那些字一个个歪着身子,希望以后看好他们,纠正他们的坐姿!”又如陈志强同学在汤毅的家乡的摇岩山中写道:“你的文章让我真想再到摇岩山去游览一次。要是能把摇岩山的奇石的千姿百态再写具体些,就更好了。我很期待噢!” 这种生生互评的方式,让学生的作文有了更多的倾听者、欣赏者,也让学生得到了情感的满足,学生兴趣浓厚。在沟通中,不光扩大了学生的阅读面,提高了学生应用文字的能力,获得了成功的心理体验,还为学生形成良好的交往习惯打下基础,同时在表达和评价中也让学生懂得了作文的意义。 传统的作文评价方式,虽然教师精批细改,耗费大量心血,但学生却毫不领情,他们更关注的是作文的等次、得分。多数学生没有任何兴趣、动力去揣摩教师的批改意图,教师的批改是劳而无功的。这种评价是静态的,单一的。实践中教师要在生生互评之后,让学生再次进行修改,接下来就该要教师转变成一位“淘金者”了,除了进行眉批、段批外,还要作综合简评,不仅关注分数,更关心评语,并使自己的评语能够对学生的习作确有指导作用。教育家赞科夫说过:“教学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 这种效应在作文评改中尤为明显。 因此,在生我评价和学生互动跟帖评价后,我结合学生的评价,采取“书信式批语”。即从以往的主宰式转变成一个读者,一个和学生交流的朋友,用写信交流的方式进行。通过与学生文本的交流而走入学生的内心世界。在评价中,我力求做到让评语充满人性化: 1充满激励 每一位学生都渴望被承认、被肯定。美国教育家杰斯勒尔说:“称赞对鼓励人类灵魂而言,就像阳光一样,没有它,我们就无法成长开花。”我一般采用称赞式的激励和期望式的激励。学生作文选材的鲜活,表达的精妙,我都会把品读后的欣赏之情、夸赞之语,毫不吝啬地送给学生。让学生充分相信自己,肯定自己,让这不经意间闪现的光亮成为今后习作之路的明灯。对于一些习作的后进生,我在批阅时就会寻找文章中的闪光点并放大,让学生在教师肯定、鼓励性的评语中找回自信,激发写作的兴趣和*。而对于文章中的缺点和不足,我会用委婉的措词、期望的话语来点拨,细心呵护学生的自尊。例如有位学生的习作妈妈,您辛苦了写得感人至深,我的评语是:“这篇文章,你是蘸着爱和感激的泪水写成的。”杨圣尚的字写得软绵绵的,我在评语中写到:“看看你写的字!肉多骨少,缺钙!圣尚,圣尚,堂堂男子汉,认真临帖,要骨何难!” 2饱含关爱 在作文教学中,我们会发现,对于教师的评语,学生不仅关心写作技巧的指点、作文优劣的评价,更会在意教师在评语中对自己的情感态度。教师饱含关心、爱护的评语会激发学生更大的写作激情。因此教师的评语除了给予习作方法的指导,更要给学生送去心灵上的温暖,实现学生写作心理与教师情感的亲密接触,从而获得更好的作文评改效果。 如有一位写作吃力但锲而不舍的学生,在题为我的兴趣的习作中,表达了她自己对写作的热爱,同时还表达出自己总是写不出好文章而苦恼、困惑的心理。对此,我写了这样的评语:“梦阳同学,真为有你这样一位热爱学习的学生感到无比骄傲。你不要烦恼,你现在遇到的情况老师小时候也碰到过,其实你现在的写作能力已有所提高,只要你在作文时注意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细节进行细致生动的描写,那你的文章将更加有感染力。相信自己一定会越写越好” 3来点幽默 为避免挫伤学生习作的积极性,拟写批评性的评语时,格外需要仔细斟酌,来点幽默不失为好办法。幽默的评语,创造出的是轻松愉悦的氛围,在这种氛围中,学生乐于接受教师的批评指正,并能用心去改正,还会留下深刻的印象,不会重蹈覆辙。如一位作文写得不错的学生,在使用标点符号时却极不规范,经常“一逗到底”,我便送给她这样的评语:“佳棋同学,句号、引号、感叹号对你的意见可大了,抱怨你对他们不够尊重,在你的文章中从不给他们应有的地位,甚至连你平时最喜欢的逗号也来告状,说他的工作太累了,而且你还经常让他做一些违规的事。你说这可怎么办呀”从此, “一逗到底”的现象再没出现在这位学生的文章中。 4率先垂范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语言生动、形象,表达清楚、明了,书写工整,是教师对学生作文的基本要求,那么教师自身就应该在写评语时为学生做出表率。否则,教师就没有资格去指责学生。我在平时批改作文时,评语总是规范工整地写于文章的末尾,力求做到语言生动、活泼、有耐人寻味的含意,能让学生带着佩服的情感,欣赏的态度去阅读、领会。如对一位学生的想象作文哭泣的地球,我的评语是:“你笔下的地球在哭泣,实则是你在为失去美丽的家园而流泪。你能把人类对环境的破坏,通过地球的诉说表现出来,角度新颖,耐人寻味。文中地球以一位病号的身份向人们诉说自己的病痛和无奈,紧紧抓住了读者的心,让人们清醒地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性。” “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出灵光。”总之,在这几年里我一直努力让学生的作文评改在“心灵的对话”中完成,学生们的作文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而运用这种新奇的作文评价形态给我最大的体会就是:它让我倾听到儿童内心的声音;让我触摸到心灵深处的灵魂;让我体会到儿童纯真无暇的情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