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养猪场必备防疫条件及操作规程 中图分类号 S81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5)04-0270-01 随着规模化养猪业的发展,畜禽疫病种类越来越多,加之多数养殖者生物安全思想意识淡薄,导致规模养猪场老病未愈、新病又入,多种细菌性、病毒性等不断混合感染或交替发生,严重影响了规模养猪场的经济效益,笔者结合多年实践经验,总结了规模养猪场的防疫及管理措施,供参考。 1 猪场的选址、建筑与布局 1.1 猪场的选址 1.1.1地形地势 猪场地形要平坦规则、开阔,不能过于狭长和多边角,场地可以稍有斜坡度(1%3%),但最大不超过20%,以减少建设时土建的工程量,建筑物宜结构紧凑,并有利于排水。不宜选择北向坡地、山口地带和山坳里,宜选择南向坡地,以利于场内空气流通、猪舍采光防寒及改善环境气候。地势要高燥,不易受洪水带来的威胁,雨季也容易排走积水,减少疾病发生和流行。为有利于生猪健康,不宜选择低洼潮湿场地。 1.1.2土壤质地 猪舍场地要求土质坚实,质地均匀,透气透水性和抗压性强,猪场污水或雨水比较容易渗透进地下,场区地面能够经常保持干燥,以选择砂壤土类地区较为理想。 1.1.3水源电力 在养猪生产中水的供应要注意水质、水量,猪场附近必须要有良好水质的丰富水源,并且取水方便和稳定,这是保证生产正常进行的重要条件(一个万头猪场日供水量在150200吨)。取地面水虽然方便,但水质较差,比较理想的水源应当是地下水,猪场水质量要符合无公害畜禽饮用水标准(NY5027-2001)要求。同时猪场生产生活也要保证有稳定充足的电力供应。 1.1.4场地面积 建造猪场所需的用地面积应根据猪场的任务、生产特点、生产规模、饲养管理方式、生产集约化程度及场地的具体情况来确定。例如,一般一个饲养100头生产母猪、年出栏18002000头育肥猪的小型猪场,占地面积在710亩(1亩=1/15公顷);饲养500头生产母猪、年出栏猪900010000头育肥猪中型猪场,以占地面积3040亩为宜;养猪场总占地面积也可按年出栏一头育肥猪2.53.5平方米的参数计算。猪场的选址面积要适当为今后发展留余地,便于能够扩建。 1.1.5交通运输 交通方便,距铁路和国家一、二级公路不少于l000米,距三级公路不少于500米,距四级公路不少于200米。 1.1.6社会条件 远离居民点,大中型猪场要求2000米以上,小型猪场l000米以上。方圆3000米以内无其他畜牧场、屠宰场、肉品加工厂、皮革厂和化工厂、矿场,确保场区水源等不受周围污染。猪场周围有围墙或防疫沟,并建立绿化隔离带。猪场的粪污能就地利用,农牧结合,有利于环境保护。 1.2 分区合理 生产区和行政管理区、生活区必须严格分开。猪场大门要建消毒池,宽度要宽于大门,长度要长于可能通过机动车最大车轮一周半以上。饲料库应建于场内的常年主导风向上风处。猪场应建引进种猪隔离舍、病猪隔离舍、兽医室、药房、解剖室、粪便处理场。生产区入口要设更衣室、消毒室。猪舍门口要建宽于门口、长一米半以上的消毒池。粪便处理场应建于场内主导风向的下风处。 2 防疫制度 2.1 猪场分养殖区和生活区,养殖区包括出猪台、化验室、猪舍、沼气池等。生活区包括办公室、食堂、宿舍等。 2.2 非生活区工作人员及车辆严禁进入生活区,确有需要者必须经场长或主管兽医批准并经严格消毒后,在场内人员陪同下方可进入,只可在指定范围内活动。 2.3 全进全出制度,对本场生产的仔猪、育肥猪等按类别、栋舍或养殖单元实行全进全出,并做好清场消毒工作。 3 消毒 消毒是控制本场病原及外来病原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应在养猪场生活区、生产区门口设立消毒池,有效切断病原的传播,同时注意以下几方面: 3.1 清洗猪舍时可用高压热水或冷水或蒸汽进行冲洗,同时使用洗衣粉等洗涤剂,使附在地面的有机物容易松开,便于洗净;再使用消毒剂进行彻底消毒,至少空置7天后,再转进新猪。对金属栏舍、金属饲喂用具等,可采取火焰消毒法。 3.2 进猪后每周带猪消毒1-2次。使用消毒剂要注意控制温度,不能用50以上的热水或低于l7的冷水稀释消毒剂,以免降低消毒效果。同时应交替使用高效、低毒、无残留的消毒剂进行带猪消毒。舍内所有垃圾一律远运深理。 3.3 定期驱虫 养猪场通常要对存栏猪进行定期驱虫,这样一方面能增强猪的抵抗力,另一方面也能提高养殖效益。 4 免疫程序原理 4.1 制作免疫程序的原理 后备猪:在配种前,产生一些主要繁殖疾病的抗体,为了减少微生物繁殖病的发生。主要免疫对象蓝耳病、伪狂犬、细小病毒、猪瘟、乙脑和口蹄疫。 经产母猪:一般在怀孕后期接种常见病(非繁殖性病苗)的疫苗,可以提高初乳中的抗体;使乳猪在哺乳期不易发病,主要的免疫对象大肠杆菌、链球菌、副嗜血、支原体、放线杆菌。 空怀母猪:免疫繁殖性的疫苗,避免在怀孕期使用繁殖性疫苗引起严重后果。主要的免疫对象:蓝耳、伪狂犬、猪瘟、细小。 季节:每年的34月、1011月份天气好,也是猪群体质最好的时候。免疫后产生的抗体较高,公猪所要免疫的苗,都安排这段时间,一年两次。主要免疫的苗(猪瘟、蓝耳、口蹄疫、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二连苗、伪狂犬、乙脑),母猪:主要免疫的苗(口蹄疫、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二联苗、乙脑)。 哺乳仔猪:主要免疫场“内外”常见病的苗。可以为断奶后抵抗疾病打下基础。主要免疫的苗(支原体、副嗜血、链球菌、防线杆菌、猪瘟、蓝耳、口蹄疫)。 断奶仔猪:加强常见病的抗体,主要免疫的苗(口蹄疫、蓝耳、猪瘟、支原体、副嗜血、链球菌)。 4.2 疫苗的使用注意问题 同类性活苗或弱毒苗的疫苗,不可以同时接种。如猪瘟和蓝耳(活),链球菌(活)和副嗜血(活)活苗之间可能互相干扰,降低抗体的产生。 病猪,弱猪不接种。病在潜伏期或隐形感染时,不要接种疫苗特别是活苗。 疫苗的保存注意问题:不同的苗,按说明书上来操作,最好两个小时内用完。 5 传染病控制 5.1 预防接种 预防接种是养殖业有效预防疫病的重要措施之一,各养殖场可根据实际情况接种相应疫苗。 5.2 科学制定免疫程序,实施强化免疫养猪场根据疫情和本场疫情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所用疫苗必须是经国务院兽医行政主管部门批准使用的疫苗。有效免疫率达85%以上时,发病机率较小。 6 治疗预防 6.1 猪只发生疫病时,应综合诊断是原发性还是继发性感染,并进行药敏实验,选择有效药物进行治疗。 6.2 根据发病季节和猪场疫病不同的发展阶段,分别对母猪、仔猪、育肥猪制定合理的保健方案,有选择性地使用不同的药物,尽量少用抗生素,不使用促生长的激素类添加剂。特别是对待出售的肥猪,应执行休药期规定,控制药物残留。同时药物的使用剂量控制在安全用量范围内,并做好用药记录。 6.3 预防控制措施 6.3.1谢绝外来参观生产区,如需进入生产区,需洗澡、更衣后方可进入猪舍,并由场内饲养人员引导,按指定的路线行走,不得到处走动。 6.3.2外来办事人员进场办事,须经过消毒,且只能在生活区办公室内办理业务。 6.3.3禁止猪场内饲养员、管理人员到其它养猪场走动。 6.3.4禁止本场内技术人员到其它养猪场进行诊疗等服务。 6.3.5禁止携带任何与猪有关的产品进入养猪场,如:鲜猪肉、卤猪肉、猪肉罐头等。 6.3.6生活区内不穿生产区的衣、裤、鞋、袜等衣着用品,离开生产区时,必须沐浴、更衣、消毒。 6.3.7所有外来车辆需经过严格消毒方可进入生活区、生产辅助区,包括装载生猪车辆也不能进入生产区,只能停放在养猪场围墙外装猪台处,或用场内专用运猪车,把猪运到装猪台。 7 管理措施 7.1 每栋猪舍坚持全进全出原则,可预留一定的空舍时间,至少不低于3天。 7.2 不同品种、年龄、批次的猪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