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论文关于地震频发的视角我国震灾风险保险体系的建设论文范文参考资料_第1页
地震论文关于地震频发的视角我国震灾风险保险体系的建设论文范文参考资料_第2页
地震论文关于地震频发的视角我国震灾风险保险体系的建设论文范文参考资料_第3页
地震论文关于地震频发的视角我国震灾风险保险体系的建设论文范文参考资料_第4页
地震论文关于地震频发的视角我国震灾风险保险体系的建设论文范文参考资料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地震论文关于地震频发的视角我国震灾风险保险体系的建设论文范文参考资料 摘 要:文章从近几年来我国以及世界一些国家和地区地震、海啸频发的恶性灾难入手,分析了我国震灾风险保险体系的欠缺和日本、新西兰、美国赔付巨灾险的先进理念,指出我国政府与保险行业要尽快落实震灾保险方案,加快推进震灾保险体系建设,从而使普通老百姓震灾造成的财产损失降到最低。 关键词:地震频发 巨灾风险保险体系 财产保险 保险方案 1004-4914(xx)06-049-03 xx年5月12日,我国四川省汶川地区发生了强达7.8级的地震,截至xx年4月25日,遇难69225人,受伤37460人,失踪17939人。 xx年1月12日,海地发生7.3级地震,死难人数达20万。 xx年3月8日,智利发生8.8级地震,造成800多人死亡。 据中国地震局有关专家分析,xx年以前,全球年平均7级以上地震为18次左右,xx年全球7级以上地震高达28次。这说明目前全世界已进入 _多发期。在巨大的、频发的灾难面前,人类必须保持高度的理性,正如日本冲绳大学教授刘刚生先生所言,日本面对的复合性灾难给中国上了极好的一课,提供了各种正反面教材。1 我国是世界上地震活动最强烈和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国家防震减灾规划(xx-2020年)数据显示,20世纪全球大陆35%的7.0级以上地震发生在我国,我国大陆大部分地区位于地震烈度VI度以上区域,50%的国土面积位于VII度以上的地震高烈度区域,其中包括23个省会城市和2/3的百万人口的大城市。然而,由于震灾保险机制的缺失,目前我国由地震、泥石流、海啸等造成的损失大多由国家负担,靠财政拨款进行灾后重建,辅之以社会各界的慈善捐助。商业保险对震后损失补偿的比例很小。以“5.12”汶川地震为例, _中仅有15450人属于被保险人,占伤亡人数的14%,而且大多数是寿险,财险微乎其微。虽然保险公司基本上都给予应赔尽赔,启动快速理赔绿色通道,其中包括无保单受理、放宽身份要求、取消定点医院等。但由于投保率比较低,商业保险理赔率在地震造成直接损失8451亿元中的比例很小。2 二、我国现行人保险体系中“地震险:保人不保财” 地震所造成的损失是有目共睹的,对个人而言,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引起的损失包括两方面:一是人的生命身体损失;二是家庭财产损失。买保险能有效地应对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种种灾难表明,并非所有的受害人群都会死亡,活着的、残疾的、孤儿寡母占大多数。不是父母双亡,就是单亲家庭;不是年迈的父母没人养老送终,就是嗷嗷待哺的婴儿沦为孤儿。因此,我们必须尽可能地对可能存在或发生的风险做好规划,以便在灾难降临时,可以有足够的资金应对风险。 目前,在我国现有的保险体系中,能为地震“买单”的险种包括:定期寿险、终身寿险、个人意外伤害保险、个人意外医疗保险、学平险、旅游意外保险等。但是在财产险中,除中国人保20多年前在农村开办的长效还本农户保险外,大部分保险公司将地震列为除外责任。家财险对“自然灾害”有严格界定。“地震”和“海啸”被排除在赔偿范围之外。许多人认为,自己在购买房子的同时也曾买过房贷险,保险公司就应当对此负责。但由于我国保险业通行的个人贷款抵押房屋保险条款中规定,由“地震或地震次生理由”所造成的保险财产的损失,保险公司不承担赔偿责任。也就是说房屋参保后,由“暴风、暴雨、台风、洪水、雷电、泥石流、雪灾、雹灾、冰凌、龙卷风、崖崩、突发性滑坡、地面突然塌陷”等自然灾害造成损失,保险公司负责理赔,但由地震、战争、核幅射或污染不可抗力因素造成的损失不在行业保险范围内。3旅行社投保了旅行社责任险,但游客自己并未投任何保险。万一因地震造成意外伤害,也不能获得赔偿。因为旅行社责任保险也未将地震列入偿赔范围。它的标的其实是旅行社因本身的“过失、失误”对游客造成的伤害。 由于“保险承保盈利靠大数法则,而地震损失则是地区性群发事件,保险公司承担的风险太大,费率标准不好确定”(*财经大学保险学院执行院长郝演苏教授),因此,地震附加险虽然在xx年7月经国家保监会批准设立,一些保险公司曾一度销售过地震附加险,但自汶川地震后,地震附加险就逐渐退出了家财险市场。成为昙花一现的险种。4 造成这种目前状况的理由之一是:政府资金未能参与,导致地震险难以为继。没有一种风险分摊和保障支持政策,光靠商业保险公司震灾险种是不能够存活发展的。 1.震灾险在发达国家是比较完善的,尤其是日本、新西兰和美国。在我国台湾地区也相对完善。发达国家的震灾险不是个人行为,由于一场大的灾害,保险公司承担不了。所以大都设立了巨灾险、地震险,购买时一般由国家、保险公司、个人乃至企业各承担一部分。 据日本新闻网xx年4月4日报道,日本各大保险公司从4月1日开始全面支付3月地震和海啸相关理赔全额,赔付总额为1万亿日元(约合770亿人民币),超过日本以往任何一次地震。日本家庭财产的地震保险,是由保险公司和政府作为承保人共同参与其中的再保险体系。先由保险公司承保,然后再分给由日本各保险公司参股成立的地震再保险公司。该公司除自留一部外,按各保险公司承保的财产保险的市场份额由国家承担最后赔偿责任。因此,地震家庭财产风险由政府、地震再保险公司、保险公司三方来分担。 2.新西兰。新西兰的地震保险是全球现行运作最成功的灾害保险制度之一,其保险体系由三部分组成:一是地震委员会;二是保险公司和保险行业协会;三是政府机构、商业机构和社会机构。地震委员会设立基金,通过投资收益与居民购买财产险时强制收取的费用来筹措资金,一旦灾害发生,地震委员会负责法定保险的损失赔偿,保险公司与地震基金的风险,保险公司通过国际再保险市场分散风险,当巨灾损失金额超过地震委员会支付能力时,政府可发挥托底作用,而地震委员会则每年支付给政府一定的保证金。5 3.美国。在美国,地震险每年的保费根据被保房屋的地理位置,建筑状况等不同而有所区别。一般在10001200美元之间。一旦发生地震,投保人得到的赔付额是平均投保价值的60%。据美国保险公司的数据显示,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