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市金融论文关于大同市金融论文范文参考资料_第1页
大同市金融论文关于大同市金融论文范文参考资料_第2页
大同市金融论文关于大同市金融论文范文参考资料_第3页
大同市金融论文关于大同市金融论文范文参考资料_第4页
大同市金融论文关于大同市金融论文范文参考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同市金融论文关于大同市金融论文范文参考资料 img src=/shtupian/2/xx2173986652977.jpg alt=大同市金融发展研究 /【摘要】近年来,大同市金融业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但与其他城市相比,发展速度仍然较为落后。本文通过与晋城、吕梁、晋中等全省金融发展较快城市的比较,寻找差距和理由。从经济、体制、历史、意识、环境等方面分析了理由,并针对理由,从发展战略、政策环境、工作重点、地方金融发展等方面提出了发展倡议。 【关键词】大同市 金融发展 战略研究 到xx年底,大同市共有银行业金融机构13家,网点约537个。其中,政策性银行有农业发展银行1家,国有及国有控股商业银行6家;股份制商业银行2家;本埠地方性商业银行3家,外埠地方性金融机构1家。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共有从业人员10038人。此外,全市还有保险业金融机构27家,证券业金融机构2家,小额贷款公司52家,担保公司18家。到目前为止,基本形成了主体多元、门类齐全、定位互补、竞争有序的金融市场体系。截至xx年3月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136.69亿元,各项贷款余额828.59亿元。从金融市场、业务规模及信贷投放情况来看,大同市金融业发展在全省处于中等偏下水平。 与晋城、吕梁、晋中等金融发展相对较快的城市比,大同市金融发展的差距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发展规模上的差距。除传统的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以及邮储银行外,在山西省境内设立分支机构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共有10家,仅有3家在大同设立分支机构。全省共有农村商业银行11家,大同仅有1家。全省村镇银行共有22家,大同市是空白。这些均与山西省第二大城市的地位不相称。二是发展速度上的差距。到xx年初,大同市尚引进第一家股份制银行民生银行。而晋城市早在1997年就有股份制银行设立分支机构,晋中市也在xx年就引入股份制银行。xx年以前,大同市一直保持市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一统天下,县域农村信用社一社支农的金融格局。三是发展指标上的差距。从存款看,截至xx年12月末,大同市各项存款余额为xx.93亿元,在全省排名第二,而当年增加额只有144.62亿元,在全省排名第九。从贷款看,xx年末全市各项贷款余额770.52亿元,在全省排第七,当年贷款增加额111.81亿元,在全省排名第五。存贷款两大指标存量和增量在全省都处于中下水平。四是发展理念上的差距。面对越来越饱和的市场和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全市金融机构仍然把业务发展重点放在大城市和大型企业,与发达地市比,对县域经济和中小微企业的市场开发滞后。五是发展环境上的差距。大同市对金融业的激励或优惠政策不多,而且现有的政策也没有执行到位。六是发展地方金融上的差距。大同市地方性金融机构现有两家,一家是大同市商业银行,一家是农村信用社。大同是全省最早成立城市商业银行的四个地市之一,虽然起步早,但发展较慢。比如,市商行至今未开办网上银行、贷记卡、理财产品等业务,中间业务较为单一,结算服务较为落后。而同时期成立的晋城银行发展迅猛,业务已经比肩国有商业银行。大同市农村信用社整体经营管理水平落后于全省,个别信用社还在全省农村信用社业务考核排名中倒数。另外,在村镇银行的发展上,大同错过了最佳政策机遇期,目前全省共有村镇银行22家,大同市还处于空白。 一是经济上的理由。经济决定金融,金融反映经济。全市金融发展相对落后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发展水平落后造成的。xx年大同市地区生产总值931亿元,在全省仅位居第七。 二是体制上的理由。大同市属于“一老两区”,即老工业基地、革命老区和贫困地区。中小微企业等弱势群体和“三农”等弱势行业居多,这些本来应由政策性金融扶持的群体而交给商业化的金融来支持,会加大金融机构的经营风险,其发展的积极性自然不高。 三是 _理由。大同市是老工业基地,改革开放初期,有水快流的思想,上马了各种所有制形式的中小型煤炭企业,这些企业在90年代随着煤炭市场的长期低迷纷纷倒闭,形成了大量的不良贷款,致使银行背上了沉重的包袱。虽然进行了不良资产剥离,但发展基础仍然很薄弱。这也是大同市两家地方性金融机构改制难、包袱重、发展慢的理由。 四是意识上的理由。长期的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占据城市,农村信用社一统县域的金融格局,形成了金融机构“官办”的衙门作风、夜郎自大的经营思想和但求无过的发展理念。发展的危机性不强、源动力不足。并且造成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对金融的重视程度不够,支持力度不大。在金融改革与发展的机遇中,错失了机会,放慢了发展速度。 五是金融生态环境的理由。在信用环境方面,对失信行为的打击力度不够。在法制环境方面,存在胜诉容易执行难的理由。在政策环境方面,对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激励政策不多。在服务环境理由方面,担保、评估、公证等中间环节手续多取费高,而且缺乏真正作用上的担保公司等中间信用组织。金融生态环境不好,导致涵养金融资源的能力下降。 一是全面实施金融赶超战略。把建设区域金融中心城市作为全市“转型发展,绿色崛起”的战略目标之一,结合煤炭优势发展煤炭金融,结合物流中心、商品集散中心、国际航空港的建设发展资金,推动融资租赁、债券市场、票据市场等市场发展,增强大同对晋冀蒙“三角地带”的金融竞争力、影响力和辐射力。 二是将“招银引贷”同“招商引资”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来抓,引进更多的商业银行、担保公司、信托投资公司来同发展,进一步丰富和发展金融市场。 三是筑巢引凤,为金融资源流入搭建载体。环境是条件,载体是关键。要吸引金融资源和信贷资金流入,关键要有大项目、大企业和大集团。因此,要紧紧抓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内引外联,全面突破,打好项目攻坚的硬仗,让更多大项目、大企业、大集团在大同落地生根。 四是改善金融生态环境。依法保护金融债权,严厉打击恶意逃废银行债务的企业和个人,切实保护银行信贷投入的积极性。同时,为金融业发展创造一个宽松的行政环境,降低贷款公证、验资、抵押、登记等中间费用,降低企业筹资成本。创优金融发展的政策环境,这些政策包括设立金融业发展专项资金,用于奖励对地方经济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金融机构,以及对金融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等;对新设立或迁入的金融分支机构给予政策、税收上的优惠。支持和鼓励金融机构引进国内外高级管理人才,为其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等。 五是大力发展地方性金融机构。发展壮大地方性金融机构是推动金融竞争,活化金融市场,增加金融供给,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关键之举。政府要进一步加大对地方性金融机构的支持,推动其尽快发展壮大。要通过引入战略投资者或重组等渠道,充实大同市商业银行资本金,提高其资金实力。同时,引入先进的管理和经营模式,推动其跨区域发展。加快推进农村信用社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支付结算手段,提高其与国有金融机构的竞争力。在抓好现有地方性金融机构发展的同时,积极抓住政策契机,发展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繁荣县域及农村金融市场,推动城乡经济金融协调发展。 六是继续加强担保体系建设。应充实现有担保公司资本金,完善其功能,真正发挥其担保作用。推动各种形式的民间资金进入担保市场,推动形成政策性、商业性、行业互助性等多元化的担保体系。 七是建立银企对接的长效机制。由政府牵头建立金融服务中心,为银企合作搭建政府服务平台,以提高银企合作的规模和影响力。通过金融服务中心的媒体作用推动银企沟通与了解,对形成意向的合作,由政府出面在验资、担保、评估、登记、公证、法律等环节提供一条龙服务。同时,邀请金融企业参与企业的产业规划、项目实施、可行性研究,增强银企合作的深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