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岩论文关于浅埋、富水、软塑围岩隧道变形处理施工技术论文范文参考资料_第1页
围岩论文关于浅埋、富水、软塑围岩隧道变形处理施工技术论文范文参考资料_第2页
围岩论文关于浅埋、富水、软塑围岩隧道变形处理施工技术论文范文参考资料_第3页
围岩论文关于浅埋、富水、软塑围岩隧道变形处理施工技术论文范文参考资料_第4页
围岩论文关于浅埋、富水、软塑围岩隧道变形处理施工技术论文范文参考资料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围岩论文关于浅埋、富水、软塑围岩隧道变形处理施工技术论文范文参考资料 摘要:南龙铁路NLZQ-5标坪下隧道出口段浅埋、偏压、富水、软塑围岩段,严重影响隧道施工的安全、质量及工期;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施工思想;遵循“管超前,少扰动,强支护、短成环,二次衬砌适时施作”的施工原则,通过加强初期支护强度、改变施工工法、优化断面形式等措施,保证了现场施工的安全、质量,有效地提高了施工进度。 关键词:浅埋、富水、软塑围岩;隧道施工;变形处理;改变开挖工法;地表预注浆:A :U455:1009-2374(xx)35-0149-02DOI:10.13535/j.ki.11-4406/n.xx.35.072 1工程概况 坪下隧道位于福建省永安市西洋镇境内,设计为单洞双线隧道,隧道起讫里程为DK136161.3DK139903,全长3741.7m,最大埋深624.8m;隧道出口浅埋段DK139570DK139590,最小埋深9m,岩性为全风化粉砂岩,含水量大,遇水成泥,呈软塑状,手捏成砂,属软岩段。 2软塑围岩变形表现及特征 软塑围岩变形表现:隧道正前方掌子面的水平位移,表现为掌子面的水平鼓出,掌子面前方围岩下沉,浅埋隧道表现为地表下沉,形成沉降槽,刚开挖的隧道初期支护出现收敛变形,地应力重新分布,使隧道周边产生松动圈,表现为拱顶下沉和边墙内移,软塑围岩变形特征:围岩变形量大,变形集中发生在工序转换期,一旦大变形形成,就难以控制。 现场实际情况描述:xx年9月7日当隧道正洞以三台阶临时仰拱法开挖至DK136584上台阶掌子面处,掌子面埋深为24.7m;掌子面有明显水平位移;DK136584136609拱部初支有环向裂缝出现,DK136584587段左右侧边墙初支往隧道净空方向位移,见图1;DK136578DK136598段线路右侧距线路中线18m处,地表出现一条长20m、宽35cm纵向裂缝,隧道正洞与穿越山体的关系,见图2所示。 原因分析:该地段埋深较浅,处偏压地段;地质为全风化土质围岩,呈软塑状,地下水较发育,自稳较差;预留变形量为50cm,累计沉降达32cm,沉降速率达2cm/d,造成隧道开挖轮廓线周围围岩大面积松动,形成沉降凹槽,地应力增加,严重影响围岩自稳;连日来持续降雨,地表雨水下渗,导致围岩含水量增大,围岩压力骤增。 3变形段处理 第一,各台阶掌子面采用锚喷进行封闭稳固;20*20cm的6钢筋网片满铺各台阶掌子面,喷射10cm厚的C25混凝土,打设间距2m2m,长5m的砂浆锚杆,以稳固掌子面。 第二,DK136587136609段采用H175型钢设置临时竖向支撑,型钢落至槽钢上,纵向间距0.6m,钢架间采用22纵向钢筋焊接成整体,钢筋间距1m,如图3所示: 第三,DK136587136609变形段锁脚处增设89锁脚钢管,并采用16mm厚钢板将钢架及锁脚钢管焊接成整体。 第四,地表裂缝段,采用50钢花管(间距1m),10.5水泥浆进行压浆封闭,表面采用水泥粉灌缝进行夯实,上盖彩条布,防止雨水下渗。 第五,DK136587136609段全断面径向注浆加固围岩,如图4;注浆前进行工艺试验,取得相关技术参数;小导管采用直径50mm,壁厚3.5mm的无缝钢管,钢管长5m,前端做成尖锥形,尾部焊接8mm钢筋加劲箍,管壁上每隔15cm梅花型钻眼,眼孔直径为10mm,尾部长度不小于30cm作为不钻孔的止浆段;注浆管间距1.51.5m,浆液水灰比为0.51;小导管尾部与钢架焊接(同锁脚钢管),有良好的止浆措施;注浆完成后,在注浆范围内打设检查孔,检测注浆效果;注浆检查孔在注浆效果检查完之后,及时用M10水泥砂浆进行封堵。 第六,K136587136609段拱腰采用32的自进式锚杆分散地应力,如图5;锚杆长15m,每延米每侧各4根,锚杆不与初支钢架焊接,尾部设置垫板。 第七,监控量测数据稳定后,用HW175型钢对DK136584136587变形段I20钢架进行更换,每次只能更换一榀钢架。其余未侵入限界段每两榀钢架间增设一榀H175型钢,打设89锁脚钢管,安装临时仰拱。 第八,考虑衬砌结构的质量及安全,该变形地段二次衬砌主筋按双筋进行配置。 4浅埋、富水、软塑围岩开挖 4.1超前支护(管超前) DK136544136584段拱部调整89洞身长管棚型超前小导管预支护;管棚长10m,间距7m一环,搭接长度不小于3m,环向间距40cm,钢管钻孔梅花形布置,孔径16mm,单号钢花管,双号钢管,注浆前进行工艺试验取得实际操作参数,如图8;型超前小导管50钢管长5m,搭接长度不小于1.5m,钢管钻孔梅花形布置,孔径10mm,间距3m一环,尾部有良好止浆措施,注浆前进行工艺试验。 4.2四部临时仰拱法超短台阶开挖(小断面开挖) DK136564136584段施工工法由原三台阶临时仰拱法调整为三台阶临时仰拱上台阶加设中隔壁分左右侧开挖,超短台阶施工,如图8;上台阶左右小导洞采用人工开挖,台阶长度不超过5m,左右错开中台阶不大于5m,人工配合机械开挖,*阶长度不超过5m,机械开挖,开挖*阶时,上、中台阶两个工作面停止掘进。仰拱3m一模,二衬6m一模,及时紧跟,上台阶掘进时,仰拱端头到掌子面的距离不超过20m,二衬端头距掌子面的距离不超过30m。 4.3初支加强(强支护) DK136564136584初支I20钢架更换为HW175钢架,中台阶锁脚处采用6m长直径89mm钢管注浆代替原42钢管,并设置钢板将锁脚与拱架连接。 4.4二次衬砌适时施作 根据监控量测数据保证二次衬砌紧跟掌子面施工,杜绝外在因素影响衬砌的施作时间;掌子面距二衬保持在30m以内,软岩段双主筋加强衬砌强度。 5结语 实践证明,在土质浅埋偏压、富水、软塑围岩隧道变形处理及施工中,通过采取地表注浆、洞内初支增设钢拱架、加强锁脚锚杆、洞内全断面径向注浆等综合措施,严格遵循“管超前,少扰动,强支护、短成环,二次衬砌适时施作”的施工原则,其初支变形量由原来2cm/d控制在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