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虫害防治论文关于玉米常见病虫害防治措施论文范文参考资料_第1页
病虫害防治论文关于玉米常见病虫害防治措施论文范文参考资料_第2页
病虫害防治论文关于玉米常见病虫害防治措施论文范文参考资料_第3页
病虫害防治论文关于玉米常见病虫害防治措施论文范文参考资料_第4页
病虫害防治论文关于玉米常见病虫害防治措施论文范文参考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病虫害防治论文关于玉米常见病虫害防治措施论文范文参考资料 摘要:主要针对玉米常见病虫害防治措施进行分析,结合当下农业发展现状为根据,从玉米常见病虫发生因素、玉米常见病害与防治措施、玉米常见虫害与防治措施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与探索,主要目的在于更好的推动我国农业的发展与进步。 关键词:玉米;常见病害;常见虫害;防止措施 0 引言 在我国农业发展与人们实际生活期间,玉米属于较为重要的粮食作物,其在生长期间对自然环境需求相对较小,种植面积较广,但玉米在其主要属于C4植物,自身糖分含量相对较高,致使其经常出现各种病虫害,同时在环境破坏较为严重的影响下,致使天气出现明显变化,也逐渐提升了玉米病虫害发生几率,使其质量与产量逐渐降低。因此对玉米常见病虫害以及防治措施进行研究,进一步提高优质玉米种植质量。 1 玉米常见病虫害发生因素 当前在玉米种植期间病虫害发生率逐渐提升,致使玉米生长质量与产量相对较弱,对玉米常见病虫害与其防治措施进行深入研究与探索,才可真正的提高玉米的产量并培养出较为优质的玉米。通过研究与分析可充分发现,引发玉米常见病虫害发生因素主要有三方面: 其一,自然环境因素。在工业化发展等客观条件影响下,人们对自然环境破坏较为严重,绿色植物数量快速将对,各种废气与废水的排放对环境影响较为严重,使得生态平衡受到严重破坏,自然环境平衡也被打破,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过高,致使温室效应的发生,在由于将水量等逐渐提高,致使湿度与温度明显提升,为病虫害的发生创造了良好条件。在冬季时由于暖冬的影响,致使土壤中的病虫没有被冻死,也使得玉米常见病虫害发生记几率逐渐提升。 其二,玉米品种选择方法缺乏合理性。现阶段在玉米种植期间各种品种的选择通常都是人们结合自身种植经验进行相应的选择,没有根据种植地区实际气候情况、土壤情况等对品种进行选择,也就是缺乏科学合理的品种选择制度,较多外地种类在没有通过实验种植直接进行大面积推广,致使品种选择期间具有较强的不可理性,进一步提高了病虫害发病几率。 其三,务农人员在农作物种植期间主要对传统的种植方法进行使用,致使其在实际种植期间经常根据自身的种植经验实施种植,主要包含施肥、田间配置以及管理等。在相应的土地上对相同种类的玉米进行连续种植,为病虫害发生几率较为严重;在施肥期间对科学用量以及施肥时间等意识较为缺失,以及各种农药的喷洒都是在病虫害发生之后,致使玉米常见病虫害防治效率先对较弱。 2 玉米常见病害与防治措施 2.1 玉米大斑病与防治措施 玉米大斑病通常对其叶片产生相应危害,在病变较为严重时玉米叶鞘与包叶等也会出现相应病症。大斑病在刚刚发生期间经常由下部叶片逐渐向上蔓延。同时各种病斑开始时经常为青灰色水渍状斑点,并随着叶脉向四周蔓延,最终形成中心为褐色,四周为深褐色的梭形病斑。在湿度逐渐提高时,病斑开始相互融合,生成灰褐色霉状物质,致使叶片干枯死亡,其包叶出现病斑时则没有相应的规则。 在对大斑病进行防治时主要有两种防治方法:首先,农业技术防治方法:根据种植地区实际气候情况、土壤情况等对科学合理的玉米品种进行选择与种植。尽可能进行早期播种并对施肥进行科学控制,其中还应对玉米田中出现的杂草进行充分清除,防止田间温度较高,提升病虫害发生几率。在玉米收获后务农人员还应对玉米田进行充分清理,对秸秆进行高温加工的同时,实施翻地处理。其次,化学防止方法。在大斑病爆发时,使用500倍至600倍品润,间隔15天至20天喷洒一次,共喷洒三次;对1 5002000倍阿米西达进行使用可充分防治大斑病;同时务农人员也可对1 5002 000倍使百克、5 0007 000倍特富灵等药物进行使用,较多对大斑病进行治疗。 2.2 玉米黑粉病与防治措施 玉米黑粉病可在玉米各生长时期进行感染,其中在抽穗期患病几率相对较大,发生病变位置经常会出现规模不同的瘤状物质。在刚刚含有黑粉病时,瘤状物质表面通常具有白色的薄膜物质,在时间的推移下逐渐转变为灰黑色,其中瘤状物质中含水量相对较高,在其破裂后出现大量的黑色粉末物质,这些就是病毒的孢子,玉米叶片上也经常出现相应的瘤状物质。玉米熊穗上主要生成囊状瘦溜,其余位置主要为大规模瘤状物。 其主要防治方法为:含糖量相对较高的玉米品较好对黑粉病进行抵抗,所以应对玉米品种进行科学选择。对于黑粉病较为严重低于对两至三年轮作方法进行使用。在玉米出现瘤状物质后用第一时间进行清除并深埋,结合实际种植情况进行深耕降低病源的出现。同时也可对化学防治方法进行适应:使用1 500倍使百克、1 000倍禾果利以及900倍*酮等药物进行喷洒。 2.3 玉米锈病与防治措施 通常情况下玉米锈病对玉米叶片产生严重影响,在刚刚患病初期玉米叶片上会出现*突出的脓包状斑点,随着病情的严重脓包状斑点纷纷破裂,喷洒出大量*粉末状物质,这也是玉米锈病的孢子。在玉米锈病较为严重时各种病斑布满各个叶片,并喷洒大量锈色粉末物质,使玉米叶片的生长受到严重阻碍。玉米锈病防止方法主要分为两种:首先,农业防止方法。对玉米锈病抵抗力较强的玉米种类进行使用并搭配进行种植。玉米实际种植期间,马齿型玉米品种具有较高的疾病抵抗力,并结合实际种植情况对施肥进行科学管理。在玉米收获后,务农人员应第一时间对秸秆进行清除,并对土壤喷洒相应的药物,防止第二年病害的再次发生。其次,化学防止方法。使用1 000倍使百克、1 000倍使百功、1 500倍禾果利以及9 00倍*酮等药物进行喷洒。 3 玉米常见虫害与防治措施 3.1 螟虫与防治措施 螟虫由通常被称之为钻心虫,在玉米实际生长期间对其有着较为严重的破坏力。一年中该虫害的发病代数可从一代延伸至8代左右,并在玉米各个时期对其造成破坏,在螟虫害较为严重时还能对玉米茎叶出现严重的破损,使得玉米水分与养分的运输受到阻碍,在影响玉米产量的同时,也是其质量受到较为严重的影响。 螟虫害的主要防治措施最要有三点:首先,农业防治措施。结合各种植地区实际气候情况、土壤情况等对满足自然需求与具有较强抗性的品种进行选择;在玉米收获后务农人员应对秸秆进行粉碎并还田处理,这可较好的对过冬螟虫数量进行控制。其中还不能在想同的田地中对同种作物进行种植,对螟虫害的抗药性与规律性进行突破。其次,生物防治措施。这种方法通常对螟虫的天敌赤眼蜂进行使用,这种方法在玉米种植范围较大地区进行使用具有良好的效果,同时该防治措施对赤眼蜂种类的选择、防蜂时间与数量等都有着较好的需求,应有专业人员进行使用。这种技术在我国北方地势较为平坦区域以及玉米种植范围较大地区广泛使用。最后,化学方法措施。使用1 000倍喷克、1 000倍金世纪以及2 000倍莫比朗或1 000倍1 700倍千虫克进行喷洒可较好预防螟虫。 3.2 玉米黏虫与防止措施 玉米黏虫的幼虫主要对玉米叶进行啃食,在其数量相对较多时,可导致玉米叶全部消失。同时其幼虫还具有较强的群居性、杂食性以及食量相对较大,成年的玉米黏虫还可进行飞行迁移。在我国华南地区每年可繁殖7至9代左右,并可全年进行繁殖,成年黏虫主要在田间与草种中进行潜伏,在夜晚进行活动以及产卵,在幼虫孵化成型后通常聚集在玉米叶背面等位置,其在收到巨大惊吓时会吐丝下垂以及装死与卷曲落地。 玉米黏虫防止方法主要为:首先,对其成虫进行扑杀:使用糖、醋、酒以及敌百虫对其成虫进行诱惑与扑杀,还可使用草引诱成虫进行产以及通过黑光灯扑杀其成虫。其次,化学防治措施。通过1 000倍喷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