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讲-阻抗-人格心理学PPT课件_第1页
第四讲-阻抗-人格心理学PPT课件_第2页
第四讲-阻抗-人格心理学PPT课件_第3页
第四讲-阻抗-人格心理学PPT课件_第4页
第四讲-阻抗-人格心理学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阻抗、沉默,.,2,第一节阻抗,一、阻抗的概念二、阻抗的表现形式和种类三、阻抗产生的原因四、处理阻抗的原则和要点,.,3,一、阻抗的概念,1.概念心理咨询与治疗中出现的阻抗(resistance)包括来访者意识层面和潜意识层面上的所有抗拒咨询的情形和因素,其本质是求助者对自我暴露和自我变化的抵抗。思考:阻抗的出现有什么意义?,.,4,一、阻抗的概念,2.阻抗的产生及原因来访者的阻抗及原因:来访者的被动与咨询师要求其主动之间的矛盾来访者的心理防御机制希望改变却又害怕改变,.,5,一、阻抗的概念,咨询师的阻抗及原因:咨询师难以接受求助者的人格特点;求助者的问题过于复杂使咨询师无力应付;咨询师本身的心理冲突和痛苦被诱发;咨询师有意无意地回避某些问题;咨询师不适当的反移情没有得到有效的认识和处理。,.,6,一、阻抗的概念,3.关于阻抗的研究精神分析:心理咨询与治疗中的阻抗无处不在,处理阻抗是心理咨询与治疗过程中的中心问题。人本主义:阻抗是个体对于自我暴露和情绪体验的抵抗,其目的是在于不使个体的自我认识与自尊受到威胁。,.,7,一、阻抗的概念,行为主义:个体对于其行为矫正的不服从。原因可能是来访者对心理咨询与治疗心存疑虑,或是来访者缺少帮助其行为变化的环境条件。所有理论均表明,阻抗对于心理咨询与治疗过程具有深刻影响,只有积极地加以认识和控制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8,二、阻抗的表现形式和种类,.,9,二、阻抗的表现形式和种类,(一)言语程度上的阻抗(二)言语内容上的阻抗(三)言语交流方式上的阻抗(四)咨询关系上的阻抗,.,10,(一)言语程度上的阻抗,从言语程度上看,阻抗主要表现为三种:沉默少言寡语多话,.,11,1.少言寡语,常见情形:问多答少,言语简短,以重复性或习惯性的话语应答,似乎在有意无意地与咨询师周旋、应付言语迟滞,语调低沉,气氛沉重,缺乏交谈的情绪和内容语带保留,欲言又止,含糊其辞,不知所云,.,12,1.少言寡语,原因:求助者缺乏对心理咨询与治疗的了解和信心被迫来做咨询咨访双方有太大的语言和文化差异,.,13,2.多话,往往是无意识的回避不愿意接触的现实问题,以免除由此产生的焦虑和其他痛苦体验求助者按自己的方式急切地表达和急于解决问题的表现,.,14,(二)言语内容上的阻抗,内容上的阻抗是指求助者有意无意的不愿接触或者拒绝谈论某些方面的话题,有的甚至想方设法把会谈主题控制在自己希望的内容上,因为求助者感到谈论某些内容是危险的,会引起焦虑不安、害羞或痛苦。常见形式:理论性交谈、情绪发泄、谈论小事情、假提问题,.,15,1.理论性交谈(theoreticaltalking),求助者总是用心理学或医学术语与咨询师交谈理论性交谈是求助者将所谈事件与痛苦感受相隔离的手段,.,16,2.情绪发泄,求助者在谈到某些话题时不是以语言和思想交流为主的方式,而是采用过度情绪化的、见诸于行动的方式进行表达大哭大闹、泪流不止、不自然的大笑无意识地表现了个体对于重新体验痛苦经历的焦虑和抵触情绪,.,17,3.谈论小事情,求助者对会谈中无关紧要的小事谈论不止,目的在于回避谈论核心问题,并转移咨询师的注意力往往是心理咨询与治疗中较轻微的、不易发现的阻抗表现,.,18,4.假提问题,求助者通过向咨询师提出表面上适宜但实际上无意义的问题来回避谈论某一议题或加深某种印象转移了会谈的方向,是来访者某种自我保护的需要,.,19,(三)言语交流方式上的阻抗,通过求助者言语交流中不同心理活动加以体现心理外归因、健忘、顺从、控制话题、最终暴露,.,20,1.心理外归因,求助者将其某种心理冲突与矛盾的原因完全归结于外界作用的结果,而回避从其自身的角度加以认识严重阻碍了个体的自我反省,使人将一切错误客观化,并将所有的责任推到别人身上,而不愿意识到可能自己也有问题或错误,.,21,2.健忘,求助者在谈论感到焦虑和心理痛苦的议题时所表现出的健忘现象它是个体对于某种痛苦经历长期压抑的结果;特别是当咨询师竭力启发求助者的某种痛苦记忆时;往往是无意识地启动压抑机制的结果有童年虐待史的人常表现健忘,.,22,3.顺从,指求助者对咨询师讲的每一句话都表示绝对赞同和服从,使得后者无法深入了解其内心世界顺从具有隐蔽特点,常使人不易发觉对方潜在的阻抗作用,.,23,4.控制话题,指求助者在会谈中,一味要求咨询师讲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而回避自己不愿意谈论的话题减轻焦虑;强化求助者在心理咨询与治疗过程中的自尊和地位,.,24,5.最终暴露,指求助者故意在咨询会谈的最后时刻才讲出某些重要事情,以使咨询师感到措手不及,借以表达他对心理咨询与治疗的某种抵抗或击败咨询师的企图要注意将阻抗性的最终暴露与犹豫性的最终暴露相区别,.,25,(四)咨询关系上的阻抗,指求助者通过故意破坏心理咨询与治疗的一般安排与设置来实现其自我防御的目的不认真履行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安排、诱惑咨询师、请客送礼,.,26,1.不认真履行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安排,包括不按时赴约,借故迟到、早退,不认真完成咨询师安排的作业,不付和延付咨询费等如在咨询中期求助者减少来访次数,往往表明求助者此时已处于困境,或由于咨询师的期望过高所致,.,27,2.诱惑咨询师、请客送礼,求助者通过引起咨询师注意其言行、装扮来影响咨询的进程,并加强自己在心理咨询与治疗中的地位请客送礼可表示求助者的某种自我防御需要和控制心理咨询与治疗关系的欲望,.,28,三、来访者产生阻抗的原因,1、阻抗的产生是由于来访者不愿否定自我与不敢面对困难自我一旦形成,往往不容易改变。自我的否定必然会引起心理冲突与痛苦。成长中的变化必然会伴随已有行为习惯的消除和新行为习惯的建立而带来的痛楚。面对自己过去相信的东西的瓦解是痛苦的,而建立新的信念和价值观也是很艰难的过程。,.,29,2、阻抗的形成来源于来访者不愿放弃各种既得利益,对旧观念和旧症状的改变持反对态度来访者有时可以从旧观念和旧症状中“获得利益”即可以填补他们某些心理需求的空白,求助者因症状的出现缓和了内心冲突,症状使患者得到好处,弗洛伊德把这些好处叫做“一级获益”,这种不愿放弃的好处,患者本人是意识不到。神经症患者在患症以后,得到周围人的关怀、照顾,甚至可以得到经济上的好处,弗洛伊德把这些好处叫做“二级获益”。如果症状消失,来访者将面临失去这些获益,并要面对充满矛盾与冲突的现实社会。来访者当然会对治疗自觉或不自觉地进行阻抗。,.,30,3、阻力来自功能性的行为失调功能性的行为失调是指失调的行为最初是偶然发生的,因其使某方面的需要得到了满足,行为发生的次数增加,以致固定下来。求助者一方面为失调的行为感到焦虑;另一方面求助的积极性却并不很高。,.,31,4、阻抗的产生可能是由于来访者对抗咨询或咨询师的各种不同的心理动机有的来访者只是想得到咨询师的某种赞同意见的动机,或者并非为了改变自己或解决已有的问题,而是为了证明自己是对的,而别人应该受到批评或惩罚。他们把心理咨询看作是声讨某些人的法庭。有的来访者只是想证实自己与众不同或咨询师对自己也无能为力的动机。有的来访者并无发自内心的求治动机,他们并非自愿来访,可能只是与他们有重要关系的人,如上司、父母、配偶等认为其有心理问题,应去做心理咨询,是在各种压力下前来就诊的。,.,32,5、来访者本身的人格问题,不安全感以及自我防御机制,也是产生阻抗的原因一般偏执、攻击型特质、反社会型等人格特点的来访者在心理咨询中容易产生阻抗咨询过程中在尚未建立起良好的咨询关系时,咨询者急于推向探讨和说明问题甚至是解决问题的阶段时,容易产生阻抗。另外,几乎所有人的自我防御机制在其保护作用,这种防御机制也会导致阻抗的产生。,.,33,6、咨询者本身的问题也是产生阻抗的原因咨询者反移情未成功可能造成阻抗;咨询者自身尚未解决的问题在咨询过程中被触动而造成阻抗;咨询者为满足自身需要导致咨询过程产生阻抗;咨询者违反咨询原则引发来访者阻抗;咨询者与来访者在价值观上发生冲突而出现阻抗。,.,34,(一)阻抗来自成长中的痛苦,求助者在咨询中会产生变化,成长中的变化需要付出代价,会伴随着消除旧有行为习惯,建立新行为习惯的不适,会给求助者带来痛苦的体验1.开始新的行为的问题2.结束或者消除旧有行为的问题,.,35,1.开始新的行为的问题,需要建立新的信念与价值观需要变成一个独立自主的人需要承认自己在欺骗自己,.,36,2.结束或者消除旧有行为的问题,必须停止自己很喜欢的一些行为需要不再装假需要面对一种痛苦的抉择,.,37,(二)阻抗来自功能性的行为失调,功能性的行为失调最初是偶然发生的,后因其满足了来访者的某方面需要而保留并固定下来求助者一方面为失调的行为感到焦虑,另一方面求助的积极性却不高,.,38,(二)阻抗来自功能性的行为失调,阻抗的产生源于失调的行为填补了某些心理空虚的空白,即求助者从中有获益如:患神经症的大学生,.,39,(二)阻抗来自功能性的行为失调,阻抗的产生源于求助者企图以失调的行为来掩盖更深一层的心理矛盾和冲突如:酗酒行为,.,40,(三)阻抗来自对抗咨询或咨询师的心理动机,1.阻抗来自求助者只是想得到咨询师某种赞同意见的动机2.求助者想证实自己问题的特殊性,连咨询师也无能为力3.求助者并无发自内心的求助动机,.,41,四、处理阻抗的原则和要点,(一)咨询师对阻抗要有正确的态度(二)正确辨别和分析阻抗的类型与产生阻抗的原因(三)以诚恳帮助对方的态度对待阻抗,.,42,(一)咨询师对阻抗要有正确的态度,咨询师应意识到阻抗往往伴随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全过程发现有阻抗存在,不要认为求助者是有意识地给咨询设置障碍当求助者表示不愿接受某些建议或方法时,不能都看作是阻抗,.,43,(二)正确辨别和分析阻抗的类型与产生阻抗的原因,首先明确认识其次用可靠真诚的态度及高超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取得对方的信任,排除会谈的阻力阻抗还可能与咨询师个人有关,.,44,(三)以诚恳帮助对方的态度对待阻抗,咨询师一旦确认存在阻抗,可以把这种信息反馈给求助者,让其认识和面对自己的阻抗一定要从帮助对方的角度出发,并以诚恳的、与对方共同探讨的态度向对方指出,.,45,(三)以诚恳帮助对方的态度对待阻抗,.,46,(三)以诚恳帮助对方的态度对待阻抗,首先向对方指出某些地方可能存在着问题其次是争取得到对方对此一致的看法,确认阻抗的存在了解阻抗产生的原因,以解释阻抗,.,47,(三)以诚恳帮助对方的态度对待阻抗,应对阻抗的主要方法是解释阻抗,了解阻抗产生的原因,以便最终超越阻抗,使咨询取得进展关键是调动对方的积极性,使之能与咨询师一道寻找阻抗的来源,认清阻抗产生的根源,.,48,第二节沉默,一、沉默的表现二、沉默的类型及处理,.,49,一、沉默的表现,求助者拒绝回答咨询师提出的问题,或长时间的停顿反省性的沉默阻抗性的沉默,.,50,二、沉默的类型及其处理,(一)沉默的类型(二)沉默的处理,.,51,(一)沉默的类型,1.怀疑型求助者还不完全信任咨询师,而不把某些信息说出来或尚在犹豫中不安的神情,用疑虑、探索的眼光打量咨询师,.,52,(一)沉默的类型,2.茫然型求助者不知道说什么好求助者搞不清自己到底是什么问题想表达的东西太多,不知从何说起求助者的目光常是游移不定的,含有询问的色彩,.,53,(一)沉默的类型,3.情绪型求助者可能是由于谈到某些事情时特别容易激起不快的、难以控制的情绪有时用沉默表达对咨询师的愤怒回避咨询师的眼光接触,低着头,有时手脚不停地乱动,.,54,(一)沉默的类型,4.思考型反省性沉默反复体会咨询师的话;回忆某件对咨询有重要意义的事;体验某种情绪、情感处于一种积极的自我探索中睁大眼睛、使劲地想,眯起眼睛、自言自语似的凝视空间的某一点,往往被认为是这种沉默的标志性行为,.,55,(一)沉默的类型,5.内向型性格内向的求助者不习惯于在人前流露内心活动咨询师急切地引导和催促,会使求助者无所适从,.,56,(一)沉默的类型,6.反抗型求助者不想交谈,不愿意接受咨询,故用沉默来表明自己的态度与沉默伴随的往往还有怀疑、无所谓、不耐烦甚至充满敌意,.,57,(一)沉默的类型,卡瓦纳1.创造性沉默2.自发性沉默3.冲突性沉默,.,58,(一)沉默的类型,沉默与求助者的年龄有关,年龄越小,似乎越容易出现沉默处于哀伤和抑郁状态的人容易出现沉默个性违拗、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