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养老危机和养老规划课件(PPT 77页).ppt_第1页
我国养老危机和养老规划课件(PPT 77页).ppt_第2页
我国养老危机和养老规划课件(PPT 77页).ppt_第3页
我国养老危机和养老规划课件(PPT 77页).ppt_第4页
我国养老危机和养老规划课件(PPT 77页).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3年12月,我国养老危机和养老规划,1,目录,我国人口预期寿命我国的养老危机是人口危机人口危机下的经济环境家庭层面的养老规划专业行销的两个问题,我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数据来源:根据第五次和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计算,需要养老的年期,基于人口普查数据媒体报道的全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为74.8岁,10年增长3.4岁如果60岁退休,平均养老年期是多少?,需要养老的年期,这个平均寿命是基于出生时的预期寿命比如有100个人,有10个人在1周岁之前会死去,而剩余90人则会活到80岁身故这100人的平均预期寿命为=(10*0+90*80)/100=72岁但90个人所需要的养老年期为80-60=20因此,实际生存到60岁的人所需要养老的年期远大于14.8=74.8-60,数据来源:联合国人口展望报告2010年,预期寿命大幅提高,需要养老的年期,人口预期寿命,对于社会有意义60岁人的预期寿命,对于个人养老有意义需要准备养老的年期大于平均余命考虑性别因素,女性的平均寿命比男性长,所需要的养老年期更长一些可虑个体因素,身体比较健康的人所需要养老的年期更长一些预期寿命随着时间的推移本身不断延长和承保个体的寿命超过预期的风险,称为长寿风险,目录,我国人口预期寿命我国的养老危机是人口危机人口危机下的经济环境家庭层面的养老规划专业行销的两个问题,相关政策密集出台,税收优惠政策: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延迟退休:逐步渐进延长退休年龄单独二胎政策放开为什么?要看我国未来的人口结构趋势,中国人口结构演变及展望,10,Source:U.S.CensusBureau,InternationalDataBase.,中国人口结构演变及展望,11,Source:U.S.CensusBureau,InternationalDataBase.,中国人口结构演变及展望,12,Source:U.S.CensusBureau,InternationalDataBase.,中国人口结构演变及展望,13,Source:U.S.CensusBureau,InternationalDataBase.,中国人口结构演变及展望,14,Source:U.S.CensusBureau,InternationalDataBase.,中国人口结构演变及展望,15,Source:U.S.CensusBureau,InternationalDataBase.,人口结构展望,以上的人口结构预测是基于联合国2010年的人口展望报告数据联合国对于中国2005至2010年的人口生育率的假设判断为1.64,但中国2010年人口普查显示的生育率只有1.18意味着到2040年时30岁以下的人口将更少,人口结构呈现严重老龄化。再来看看日本的人口结构走势,日本人口结构演变及展望,17,1960年,18,1970年,19,1980年,20,1990年,21,2000年,22,2010年,23,2020年,24,2030年,25,2040年,26,人口结构剧变,人口剧减,2050年,人口结构对比,可以看出我国的人口结构变化趋势与日本的人口结构变化过程非常相似,相差约25年-30年日本没有计划生育,为什么人口生育率持续降低?日本生育率从1974年的2.1降至1990年的1.5到1997年之后生育率稳定在1.3左右,影响生育率的因素,我国古代风水学家观察到的规律:“财丁不能两旺”:越穷越生,越富越不生社会发展指数与生育率的关系人均GDP越高,生育率越低,总体负相关妇女受教育程度越高,生育率越低,负相关避孕率越高,生育率越低城市化率越高,生育率越低,影响生育率的因素,大学生扩招对于生育率带来的一系列影响家庭养育子女的成本增加就业压力大大增加降低生育意愿挤压生育时间改变了生育观念抬高了婚育的门槛2011年,我国高校招生681万,是当年18岁人口的33%,从2006年开始,每年18岁的人口逐年下降,从2005年的2577万降到2011年的2077万,影响生育率的因素,影响生育率的社会因素离婚率升高,降低生育率社会化养老,降低生育率生活水平提高,降低人类的生育能力性观念的开放,降低的总体人群的生育能力以上这些因素在我们现在的社会生活中多不多?所以即使停止计划生育,我国人口生育率也不会快速上升,人口生产周期长,人口结构快速老龄化带来的危机不会被扭转。,我国的人口危机,1998年,小学在校人数开始减少从1997年的1.4亿下降到2011年的0.99亿2003年,20-39岁黄金年龄劳动力开始减少2003年开始沿海出现用工荒20-39岁黄金年龄劳动力在2002年达到峰值4.6亿2012年20-39岁人口仅比峰值下降5%,产生严重的用工荒到2032年,该年龄组人口只有3亿,影响如何?,我国的人口危机,2008年:17-20岁男性兵源开始负增长17-20岁男性人口在2007年达到峰值,到2017年将下降40%2005年出生的人口中三分之二是独生子女2012年:育龄妇女开始减少20-29岁黄金生育期妇女2011年达到1.14亿峰值到2015年,总人口难以达到人口均衡型社会模型的目标13.9亿。,我国的人口危机,2012年:总抚养比止跌攀升总抚养比:非劳动人口与劳动年龄人口(15-64岁)之比低生育率引起的总抚养比降低:“人口红利”?儿童抚养比是投资老年抚养比是还债2010年,我国0-14岁儿童比例只有16.6%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26.8%人均GDP增长率与儿童抚养比正相关,而与老年抚养比是负相关。日本和欧盟的,老年人口抚养比持续上升,数据来源:联合国人口展望报告2010年,我国的人口危机,2014年:15-64岁总劳动力开始负增长劳动力是最核心的国力日本1990年前后劳动力接近峰值当时,日本各界都对未来经济持乐观态度“人口制造业”的衰退,必然导致“物质制造业”的衰退欧盟总劳动力在2010年开始负增长中国现在劳动力接近峰值劳动力数量减少也意味着劳动力结构在加速老化产业升级的能力将越来越难。,我国的人口危机,2015年:光棍危机逐步显现出生性别比正常标准:男孩:女孩=102106:100独生子女政策导致出生性别比失衡以男性22-60岁年龄段对应女性24-58岁年龄段估算超过部分为“光棍”2010年“光棍”几乎为零,2014年1000万2022年超过2000万,2028年超过3000万婚姻的稳定是社会稳定的基础,未来中国传统的婚姻观将受到影响和冲击,我国的人口危机,失独家庭数量在快速增加孟子曰:“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独生子女家庭本质上是风险家庭风险在于唯一性,孩子成为“稀有品”据估算,1975年到2010年供产生约2.2亿个独生子女家庭。大约有4%的孩子在25岁之前死亡,未来将有近千万的母亲在50多岁的时候遭遇丧子之痛。孩子10岁以后夭亡,母亲补生的机会渺茫后代不仅是血脉的延续,也是精神的寄托,价值观和文明的延续。,目录,我国人口预期寿命我国的养老危机是人口危机人口危机下的经济环境家庭层面的养老规划专业行销的两个问题,未来经济增长预期,2018年:总人口可能开始负增长我国人口从1960年的6.6亿增加到1980年9.8亿最近三十年的增长主要依靠这一波人的努力工作是内因,是必要条件改革开放是外因各国经验表明人均GDP的快速增长,总是滞后于人口的快速增长未来我国经济增长率动力将依赖于人口规模以外的要素,包括人口资源利用效率的提升等未来长期的GDP年增长率很难长期保持在比较高的水平,5%已经是非常理想的水平了。,人口危机下的房价,2016年:购房年龄人口开始负增长我国25-29岁人口在2015年将达到峰值1.27亿然后,快速下降,到2028年只有0.69亿房地产市场长期看在未来10-15年将快速萎缩,王建林也这么看有以房养老想法的要小心了现在赶紧卖了房子买养老保险再加上住宅结构老化,使用寿命远低于50年,日本二十年地价走势,银行利率走势和预期,再来看看我国银行利率过去二十年的走势看看日本在更长的时间内的银行利率走势看看台湾的过去十年的银行利率走势和政府债券利率走势,中国银行存款利率走势,日本银行基准利率,数据来源:Bloomberg,台湾地区人口结构演变,資料來源:1920年來自於台灣省五十一年來統計提要,1947,台灣行政長官公署。1951與2003年來自於中華民國台閩地區人口統計,2004,內政部。2046年來自中華民國台灣地區民國93年至140年人口推計,2004,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人力規劃處。,台湾银行存款利率,台湾政府债券收益率,数据来源:Bloomberg,全球老龄化趋势,联合国人口展望报告:2010年,世界8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1.58%,71个国家超过此比例,日本、意大利、法国、瑞典、德国、比利时、西班牙和希腊超过5%。2050年,世界8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4.3%,97个国家超过此比例,日本、德国和19个国家达10%以上。,结论,我国在人口结构快速老龄化的背景下,未来二十年乃至更长的时间内,市场基准投资收益将保持在较低的水平的概率非常大。长期的国民经济产出增长率在未来二十年平均超过5%的概率非常小如果实际生育率水平较统计水平和预测假设更低,未来平均经济增长率将大大低于5%未来的趋势一定是资本收入必然降低,而劳动力工资一定增加,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若干改革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制定实施免税、延期征税等优惠政策,加快发展企业年金、职业年金、商业保险,构建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社会养老保障政策,企业年金,职业年金税收优惠政策的快速出台,为第一支柱基本养老保险的完善奠定基础,尤其是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的基本养老保险保障改革。实质上启动了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为未来自己的养老保障做多层次准备的制度安排对于寿险业是潜在长期利好,社会养老保障政策,未来还会推出个人商业养老保险的税收优惠政策。旨在推进多层次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建设如此快速的行动凸显了我国对于未来在人口快速老龄化背景下养老保障体系面临危机的严重性有了进一步的统一认识,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体系,统筹账户+个人账户:并非福利制度统筹账户:现收现付制、待遇确定型DB计划个人账户:基金累积制、缴费确定型DC计划至2011年末,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存1.9万亿元,做实的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基金累积结存2700亿元。人均缴费率=人均养老金替代率制度抚养比制度抚养比=退休人数/缴费人数,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现状,至2010年底,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为25707万人。其中,农民工参保人数为3284万人。2010年,全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13420亿元,其中征缴收入11110亿元;基金支出10555亿元,人均每月1362元。年末基金累计结存1.5万亿元。领取养老金的人数推算:6458万;在职职工与退休职工的比例为2.98,不计农民工:2.5。2040年,预计在职职工与退休职工的比例约为1.5美国学者的预测:中国2040年劳动人口:老年人口=2:1,中国人口结构演变及展望,56,Source:U.S.CensusBureau,InternationalDataBase.,城镇职工基本养老现状,根据芝加哥大学和慕尼黑大学的两位学者进行的模拟测试结果显示,我国需要将养老金削减35以上才能使养老金的缴存和支付在长期内达到平衡。建议将削减养老金一事推迟30年实行,这将使2040年前退休的人受益,但未来几代人要蒙受损失。这样安排的理由是:因为中国未来几代人要比今天的人富裕得多。2000年开始工作的人(将在2040年后退休)要比1970年开始工作的人(将在不久后退休)富裕5倍。未来中国每个退休者对应的职工要少得多,关键取决于未来每个职工的产出需要大幅提高。,结论,我国基本养老保障水平已经比较低了50%,尤其是对于高收入人群这个保障水平意味着未来在职职工的缴费水平达25%以上,显然是行不通的现有基本养老保障水平不可持续因此基本养老保障的改革两个方面都得改延迟退休逐步降低保障水平,目录,我国人口预期寿命我国的养老危机是人口危机人口危机下的经济环境家庭层面的养老规划专业行销的两问题,个人理财规划目标和原则,个人理财规划:是指通过分析和评估个人或家庭的财务状况和生活状况,明确理财目标,运用适当的方法和特定的程序最终制定出合理的、可操作的理财方案的过程。其结果能帮助人们满足在人生不同阶段的各种需求,最终实现人生在生活上和财务上的自由、自主和自在。原则:合理地配置收入和资产,与一生的财务需求相吻合。追求资金效用价值最大化。保障幸福人生的物质基础,帮助客户获得内心的安宁,财富和幸福,财富和幸福:幸福和不幸福的本质区别不在于财富的多少,而是在于人们对财富的期望值和理解力。幸福的人往往只是希望利用财富来达成符合自己价值观的人生目标,拥有财富本身并不是终极目标;而仅仅追求财富本身,由于贪婪永无止境,因此很难得到满足感和幸福感;财富本身不能给人带来长久的快乐,而只有当人们能够驾驭财富,而不被财富驾驭时,才会真正幸福和快乐;理财规划就是帮助更多人做到驾驭财富;,三点建议,综合我国人口危机导致的养老危机分析,我们提出以下三点建议:赶紧生孩子:要优生优育,安乐易养,夭折风险小,孝顺未来劳动力工资一定高,最好的保险赶紧买保险:养老保险可以当半个孩子,确定的现金流赶紧卖房子:卖不到最高点,也不会被长期套牢,目录,我国人口预期寿命我国的养老危机是人口危机人口危机下的经济环境家庭层面的养老规划专业行销的两个问题,两个问题,专业行销需要正确处理的两个问题:不要用替代率设计养老计划理性性看待长期通货膨胀率,替代率,替代率概念基于西方消费观念替代率对于国家和企业的养老保障计划由重要的参考意义替代率对于个人而言意义不大中国人不会以用光积蓄为目的。客户一般不会告诉真实的收入水平计算复杂,基于多项假设,结果的意义模糊,通货膨胀,从1980年至2010年,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我国经历高通胀的三十年;亲身经历告诉我们的客户:通胀猛于虎对于未来三十年,客户普遍认为通胀水平会居高不下;由此得出买养老保险无用论:危害极大;引导客户建立合理的通胀预期;,过去不代表未来,中国古人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不能简单地预测未来三十年会是过去三十年的惯性延续看一个日本的例子:,过去三十年,过去三十年累计通胀官方数据:2010年的物价水平是1980年的5倍民间感受:2010年的物价水平是1980年的15倍过去三十年累计国民生产总值增长官方数据:2010年是1980年的19倍过去三十年广义货币供应量增长官方数据:2010年是1980年的近400倍从1980年的1700亿增长到2010年的67万货币增发太快是产生物价上涨的直接原因;广义货币供应量(M2)=现金+企业单位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自筹基本建设存款+个人储蓄存款+其他存款,过去现在未来,过去这三十年是我国从传统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换的过程,期间有两波严重的通货膨胀期,平均每年CPI增幅达18%以上,当时居民累积的财富有限,居民收入普遍提高较快,对通胀表现出较强的承受能力;2010年居民在银行体系中的存款余额到30万亿后,2011年出现相对比较温和的通胀,居民就普遍不能接受了,政府大力控制通胀;未来三十年的累积通货膨胀水平将远远小于过去三十年。,未来三十年,我国经济规模已经很庞大,并已经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未来大幅增加货币供应量的社会体制因素已经不存在;我国广义货币供应量已经超过美国居全球第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