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织造技术与产品第一章_第1页
非织造技术与产品第一章_第2页
非织造技术与产品第一章_第3页
非织造技术与产品第一章_第4页
非织造技术与产品第一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非织造技术与产品,课程主要内容,第一章绪论第二章非织造用纤维原料第三章短纤维成网工艺技术与产品第四章针刺加固纤网技术与产品第五章水刺加固纤网技术与产品第六章热粘合加固纤网技术与产品第七章纺丝成网工艺技术与产品第八章熔喷成网工艺技术与产品,参考文献,柯勤飞靳向煜.非织造学.上海:东华大学出版社,2004马建伟等.非织造布技术概论.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4王延熹.非织造布生产技术.北京:纺织工业出版社,1987郭秉臣.非织造布学.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2J.lunenschlossandW.albrecht.Nonwovenbondedfabrics.Ellishorwoodlimited,1985,非织造材料(Nonwovens)又称非织造布、不织布、非织造织物、无纺织物或无纺布。非织造技术是一门源于纺织,但又超越纺织的材料加工技术。它结合了纺织、造纸、皮革和塑料四大柔性材料加工技术,并充分结合和运用了诸多现代高新技术,如计算机控制、信息技术、高压射流、等离子体、红外、激光技术等,是一门新型的交叉学科。非织造技术正在成为提供新型纤维结构材料的一种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是新兴的材料工业分支,无论在航天航空、环保治理、农业技术、医疗保健还是人们的日常生活等许多领域,非织造材料都已成为一种愈来愈普遍的重要产品。非织造工业被誉为纺织工业中的“新兴产业”。一个国家非织造生产技术的发达程度是该国家纺织工业技术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个国家的整体工业化发展水平。,定向或随机排列的纤维通过摩擦、抱合或粘合或者这些方法的组合而相互结合制成的片状物、纤网或絮垫。不包括纸、机织物、簇绒织物、带有缝边纱线的缝边织物以及湿法缩绒的毡制品。所用纤维可以是天然纤维或化学纤维;可以是短纤维、长丝或直接形成的纤维状物。为区别湿法非织造材料和纸,还规定了在其纤维成分中长径比大于300的纤维占全部质量的50%以上,或长径比大于300的纤维虽只占全部质量的30%以上但其密度小于0.4g/cm3的,属于非织造材料,反之是纸。,国家标准(GB/T5709-1997纺织品非织造布术语)EDANA(TheEuropeanDisposablesandNonwovensAssociation),非织造材料的定义,INDA(NorthAmericasAssociationoftheNonwovenFabricsIndustry),Sheetorwebstructuresbondedtogetherbyentanglingfibresorfilaments,byvariousmechanical,thermaland/orchemicalprocess.Thesearemadedirectlyfromseparatefibresorfrommoltenplasticorplasticfilm.,美国材料试验协会(ASTM),Astructureproducedbybondingofmechanical,chemical,thermal,orsolventmeansandthecombinationthereof.Thetermdoesnotincludepaperorfabricsthatarewoven,knitted,tuftedorthosemadebywoolorotherfeltingprocesses.,非织造的基本原理,纤维/原料的选择纤维、粘合剂和后整理化学试剂成网将纤维形成松散的纤维网结构称为成网。干法成网、湿法成网和聚合物挤压成网纤维加固(成形)纤维成网后,通过相关的工艺方法对纤维所持松散纤维的加固称为纤网加固后整理,非织造材料的分类,多学科交叉,突破传统纺织原理,综合了纺织、化工、塑料、造纸以及现代物理学、化学等学科的知识;工艺流程短,装备智能化,劳动生产率高;生产速度高,产量高;可应用纤维范围广;工艺变化多,产品用途广;资金规模大,技术要求高。,非织造工艺的技术特点,非织造与传统纺织品的结构差异,机织物,针织物,构成主体是纱线(或长丝)经交织或编织形成规则的几何结构,构成主体是纤维(呈单纤维状态);由纤维组成网络状结构;必须通过化学、机械、热学等加固手段使该结构稳定和完整。,化学粘合,热轧粘合结构,非织造材料的特点,介于传统纺织品、塑料、皮革和纸四大柔性材料之间的材料,非织造材料的外观、结构多样性,纤维呈二维排列的单层薄网几何结构纤维呈三维排列的网络几何结构,外观:布状、网状、毡状、纸状等。,纤维排列,非织造材料性能的多样性,手感刚柔性;机械性能;材料密度;纤维粗细;过滤性能;吸收性能;透通性,应用,西欧、美国和日本,市场,思考题,1.试说明非织造材料与其他四大柔性材料的相互关系。2.从广义上讲,非织造工艺过程由哪些步骤组成?3.试阐述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