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6简述民法与市民社会关系之我见论文关键词私法民法市民社会论文摘要民法与市民社会关系的探索与研究,自民法角度讲,直接涉及到其性质问题;自市民社会角度讲,关系到其最大限度的发展与繁荣;自市民社会条件下的成员角度讲,涉及到其权利保障之充分和最大限度的不受侵犯等诸多问题。基于此要义,民法应以市民社会为源泉,市民社会自应当是民法的土壤,另一方面,民法要保障市民社会,发挥其应有的功能。一、民法及其性质之定位民法一词源于罗马法。在古罗马,民法有市民法和万民法之区分。早期的罗马人认为市民法的适用对象仅限定于罗马市民,罗马城邦之外的异邦人或外国人不能享有罗马市民法上的权利。随着罗马市民与异邦人或外国人之间的商品交换的日益发达,在经济交往过程中,产生诸多纠纷。基于此类纠纷争端之解决,罗马裁判官以告示的形式积累了一整套规范即万民法。罗马法当中的万民法既可适用于罗马公民,也可适用于罗马城邦之外的异邦人或外国人。后来人们提升了万民法之要义,万民法有了更深层次的价值理性的内容。由此角度讲,今日之民法也就理所当然地追溯至罗马法当中的市民法了。关于民法概念之界定,国内绝大多数学者根据民法2/6通则之规定来注释民法之概念,认为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从法学理论层面上说,恐怕这种注释远远不够。“平等主体”一词当中,何谓平等平等的根据何在倘若仅局限于伦理、道德、宗教等世俗之说条件下,平等就失范于法律意义。真正的平等依据应当建构于民主宪政之充分发展之基础上,因为惟有在此条件下,市民的本质规定性才在是自由人。LOCALHOST民法应当界定为以规范自由人之间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为使命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二、市民社会及其本质规定性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的社会为古典意义上的市民社会,是一种与野蛮的部落生活想对应的生活状况。西塞罗认为,市民社会在古罗马时期泛指存在于文明城邦的城市市民的生活状态及自治方式和经济关系,主要是指也已发达到出现城市的文明政治共同体的生活状况。此处的市民并非一般意义上的居住于城市的人,而是指因进行商品交易仰仗于市场而需要在城市生活的人。在欧洲封建法和庄园法时期,它是封建契约普及的时代。此时期出现了领主权利和封臣、农民权利的互惠性。封臣、农民对领主各种刑事的人身依附转变为各种财产义务,领主对封臣、农民的各种形式的直接的经济支配权转换为征税。这实质上是给封臣、农民留下了更多的人身自3/6由和经济自主性。这个时期张扬的是独立自由主义精神,不断追求的是一种人格的独立与自主性。伴随商业的复兴和欧洲独立商业城市的出现,欧洲进入了商人法时期。黑格尔认为现代意义上的市民社会是政治国家和市民社会相分离的产物。黑格尔认为,伦理精神处于特殊的阶层须由公共机构和公共力量强制性地从外部建立秩序,因而,作为普遍性原则之体现者的国家乃伦理精神发展的最高阶段,家庭和市民社会的法规和利益必须从属于它。笔者对此观点持不分保留态度。马克思对市民社会作了进一步的解释市民社会乃私人利益的体系或特殊的私人利益关系的总和。他从市民社会和政治国家的相互关系的角度来把握市民社会的发展演变规律,他认为市民社会的最大特征在于承认个体利益的独立性,市民社会的形成仰仗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民主政治的形成,形式上表现为市民组织的壮大和市民力量的增长。关于市民社会之本质规定性,笔者以为,在于其承认独立人格之普遍存在。判断一个社会是不是市民社会之标准,不能仅局限于经济形态或者经济关系,市民社会可以界定为由事实上拥有个人自由和个人自由保障的人基于社会生活之需要而形成的人的群体。三、民法与市民社会关系之思辨4/6前已述及,民法是市民社会的法,市民社会乃私人领域,由此可见,二者关系甚为密切。1、民法植根于市民社会,市民社会乃民法之土壤市民社会作为民法的总源泉,从根本上讲,它决定了民法的性质,决定了民法的制度构建以及民法的基本原则。与其说“民法植根于市民社会,市民社会乃民法之土壤”,倒不如说“民法理念植根于市民社会。市民社会乃民法理念之土壤。”在对民法制度之构建起指导意义的民法理念中,最为重要的又在于权利本位和意思自治。所谓权利本位,即民法以充分创设权利和保障权利为己任,法律设计,法律适用和法律教育均以权利为线索和中心。权利才是法律的价值追求,义务是为权利的实现而存在的,义务不过是权利实现的手段和途径。在权利本位观中,首先保障的是市民社会的财产权和人身权,在市民社会当中,最为核心的两种关系即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私法自治即意思自治,指在私法领域,每个人得依其自我意愿处分有关私法之事务,形成私法上之权利义务关系。这一理念彻底否定了封建身份关系对个人的束缚,强调人格独立,抛弃人身依赖,宣扬人格平等与意志自由。“意思自治说”是16世纪的法国学者查理杜摩林提出的,其主旨是当事人意志决定论,即当事人有权依自我意志作5/6出自由选择,当事人可以而且应该对依其自我意志作出的选择负责。意思自治说的直接法律价值在于一是有利于当事人形成权利义务关系;二是有利于契约争议的解决。、民法对市民社会的保障作用国内诸多学者认为民法是权利保障法,进一步讲是私权利保障法,民法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它体现了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一般条件。笔者对此持肯定态度。在财产权利的保障方面,民法制度的构建可谓极其的严密。从罗马法开始,到近现代的一些大陆法系的国家的民法典里,确立了物权制度和债权制度。从最初的“财产”概念的集合概念到分立,其目的就在于使私人之财产权利得以保障。民法的所有权制度是私有制的法律反映,所有权是市民社会主体独立人格之前提。而由所有权演变而成的他物权制度又进一步丰富了所有权的实现方式与途径。在人格权的保障方面,民法通过确立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制度,赋予市民独立人格之普遍存在和平等同质,从而使市民独立自主,产生了意思自治。自然人的人格权包括生民权、健康权、自由权、名誉权、隐私权、姓名权、肖像权等,其中尤以体现人格尊严价值的名誉权和体现自由意志价值的自由权为重,她是人的社会属性的法律要求。民法通过具体的各项人格权制度的构建保障了市民的最基本的权利,6/6从而维护了市民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职业院校技能导游专业(旅游法律法规)知识试题与答案
- 2025年安徽省马鞍山市考研专业综合预测试题含答案
- 辽宁省沈阳市辽中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
- 信息技术ps试题及答案
- 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物理试题(教师版)
- 2025豪华公寓房屋买卖合同
- 2025如何挑选适合企业的合同管理系统
- 2025商店转让合同协议书
- 2025酒店餐饮服务承包合同样本
- 搭建创新的桥梁课件
- 2025-2030中国速凝剂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竞争格局与投资研究报告
- 2025年创伤救治理论知识试题及答案
- 留置导尿管术操作流程
- 2024+ESC临床共识声明:肥胖与心血管疾病 课件
- 中职生单招语文必背古诗文(35篇)
- 电商快递合作协议样本
- 《朝花夕拾》名著导读+知识点+习题集合
-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导论》课程教学大纲
- DG-TJ08-2121-2024 卫星定位测量技术标准
- 养老院文娱活动意外应急预案
- 依法信访知识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