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检测主要项目及内容_第1页
现场检测主要项目及内容_第2页
现场检测主要项目及内容_第3页
现场检测主要项目及内容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现场检验部门主要测试项目和方法道路现场测试的大致内容如下:布线:管回填,逐层测试压缩路基:如果是路基填筑,则应检查分层试验压缩程度,如果填筑到顶层,则应检查压缩程度、挠度、平整度。缓冲:厚度、压缩、挠曲。水稳定层:压缩、挠曲、平整度、厚度。混凝土路面:抗折强度、取芯、结构深度。沥青路面:挠度、压缩、厚度、防滑特性、平整度、漏水。土工压缩:土方开挖和回填是建设项目最基本的工序,应填补土方含水量,直接影响压实(碾压)质量,在压实(碾压)前对土壤的原料进行试验,以获得根据压实要求条件允许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小压缩(或碾压)数。压缩程度:试验方法:土尔克刀法用于公路施工现场测量土坯和路面材料的密度和压缩程度。适用于无骨料的微土壤和无机耦合稳定微土壤的密度。优点是设备简单,操作容易。缺点是,由于土质的限制,环形刀具渗入土壤时产生的应力导致土壤松动,壁厚产生的应力更大,从而减少了干燥密度。测试阶段:1,在测试场所清洁约30厘米* 30厘米的面积,将压缩层铲舀到一定深度,使环形刀下落后达到所需的取土深,不要扰乱下层。2、用锤子在压缩层上放入环形刀,然后用镐挖出环形刀和样品。3、轻轻取下环套,用修复用土刀从边缘到中间,切断环刀两端的剩余土,检测到用直线刀修复为止。4、擦环刀的外壁,用天平去除样品质量。5、将去除的样品作为代表样品导入,确定水分含量。压缩计算:计算试样的干燥密度,并与压缩试验获得的样品的最大干燥密度进行比较,得出现场测量的压缩程度。试验方法灌封法,灌封法适合现场测定基层(或基层)、碎石路面及路基土各种材料压实层的密度和压实程度。但是,这不适用于大型孔(如填石路堤)或巨型孔隙的材料压缩层的压缩测试。测试对象试件根据目前的测试方法,采用同一种材料,可获得最大干燥密度和最佳含水量。首先,要校正移植圆柱底部圆锥上沙子的质量和沙子松散的平方密度。测试阶段:(1)在测试地点选择平坦表面,将面积清洁为小于基板面积。(2)将基板放在平坦的表面上,在表面粗糙度很大的时候,将装有大量沙子的沙桶放在基板中间的圆孔上,打开沙桶的开关,关闭开关,直到沙子流入地面的孔中,沙不再流动。除去移植筒,据说其中沙子的质量精确到1g。(3)拿走基板,回收试验场所剩馀的沙子量,再次清洁表面。(4)将基板放回清洁的表面(尽可能放在原位),沿基板上的孔钻孔(孔的直径与沙圆柱一致)。钻孔的时候,要注意不要丢失打磨的材料,随时把刷好的材料放在塑料袋里,防止水分蒸发。可以放在大样品箱中,试验洞的深度必须与测量层的厚度相同,但下层材料不能混合,最后将孔内所有凿料去除。(5)从发掘出的全部材料中挑选代表性样品,放在铝箱子或干净的搪瓷盘子里,测定其含水量(w,百分比)。样品数为:用小砂桶测量,微土壤超过100克。对于各种中性土壤,为500g以上。用大砂管测量时,微土壤为200g以上;对于各种中立土,很多人是1000克;粗土或水泥、石灰、粉煤灰等无机粘结剂稳定材料,适合干燥去除的所有材料,小于2000g,准确到1g。(6)将基板放在测试坑内,将砂桶放在基板中间(砂桶充满所需质量),将砂桶的底部对准基板上的孔和试管,打开砂桶的开关,使沙子流入测试坑,在此期间要注意不要碰沙桶。据说,直到沙子不再流动为止,关闭开关,小心地卸下沙子桶,桶里剩下的沙子质量精确到1g。(7)如果干净平整的表面粗糙度不大,则可以省略(2)和(3)工作。挖好试孔后,把砂桶直接放在试坑里,不需要在中间放基板。打开气缸开关,使沙子流入试验坑的同时,要注意不要碰沙桶。关掉开关,直到沙罐里的沙子不再脏。仔细地拿走砂纸桶,说两桶里剩下的沙子质量精确到1g。(8)小心地取出试管中的沙子,以便下次考试时使用。如果沙子的湿度发生变化,或者沙子中掺有杂质,则应再次干燥、过筛,与空气湿度平衡使用。压缩计算:计算样品的干燥密度,然后计算测试位置的施工强度,作为通过压缩试验获得的样品最大干燥密度的相对比率。测试方法:测定沥青表面压实度的岩心钻探方法,适用于测试压实沥青路面钻孔的沥青混合芯样试样的密度,评价沥青表面的施工强度。沥青混合料表面的压缩率表示为按照施工规范的方法测量的混合样品总体积密度与标准密度的比率。测试阶段:(1)钻芯样品将包装芯样品钻孔到“包装钻孔和切割取样方法”。芯样本直径不能小于lOOmm。如果通过一次钻孔获得的芯样包含不同层的沥青混合料,则根据结构组合,应使用切割机沿每层的结合面锯开芯样进行测量。(2)试件密度决定1)用水中的毛刷轻轻擦拭钻孔的试件粘在一起的灰尘。诗篇边有松散的材料时,要小心移除。2)将试验部件烘干至一定重量,或用风扇烘干24小时以上。根据当前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 (JTJ 052 - 2000)的沥青混合料诗篇密度测试方法,确定试样的表观密度或总体积密度。试样的吸收率低于2%时,用水中法或表面干燥法测定;吸收率大于2%时用蜡封法测定;多孔性大的透水性混合物和开口等级混合物用容量法测定。计算:使用马歇尔压缩试样成型密度或试验部分的钻孔取样密度计算压缩沥青混合料的标准密度时,计算沥青表面的压缩程度。沥青混合芯样测试的实际密度基于沥青表面测量部分的压缩程度,与沥青混合芯样测试的实际密度进行了比较。回弹弯沉:贝克曼梁确定地下路面回弹弯沉试验方法:该方法适用于各类路基路面回弹弯沉的测量,以评估可用于路面结构设计的地基的整体承载力。此方法需要主要工具和材料。此测试需要以下工具和材料:1、标准车:标准轴负载、轮胎大小、轮胎间距和轮胎压力等主要参数满足表7-1要求的两轴、两轴两轮四轮卡车。测试车辆可以根据需要按道路等级选择,公路、主要和次要道路必须使用后跟10t的bzz-100标准车辆。其他等级的公路可以使用后轴6t的bzz-60标准车辆。2.路面埋头:由贝克曼梁、百分表和工作台框架组成。贝克曼梁由合金铝制成,前臂(接触路面)和后臂(显示百分比)长度比为2 3360 1。挠曲长度为3.6米,前后胳膊为2.4米,1.2米两种。另一种长挠度长度为5.4米,前后手臂分别为3.6米和1.8米。测试阶段:(1)根据测试要求保持距离,在测试段上放置测试点。测量点必须在铺面行巷道的车轮带上以白色油漆或粉末笔划表示。(2)将试验车后轮间隙对准调查点后面约3 5厘米的位置。(3)在汽车后轮之间的缝隙中插入挠度测量仪,与汽车方向一致,确保光束臂不会接触轮胎,将挠度测量仪放在测量点(车轮间隙中心前3 5厘米),在挠度测量仪上安装刻度盘指示器,将100%的记号校准为0,手动敲击挠度测量仪,检查刻度盘指示器是否稳定地回到0。挠度装置可以单面或双面同时测量。(4)计数器吹哨指示汽车慢慢前进,随着道路变形的增加,点火器继续向前。时钟指针转到最大值时,快速读取初始读数L 1。汽车继续前进,表针向后转动,汽车经过挠曲影响半径(约3米以上)吹口哨或挥舞指挥家红旗,汽车就会停止。时钟指针稳定后,重读最终读数L 2。汽车的行驶速度必须在5公里/h左右。挠度装置的支点变形校正(1)长度为3.6米的挠度测量仪由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水泥混凝土路面等测量挠度时,挠度支撑的变形可能发生,因此测量时必须检测支点是否有变形。此时,其他检测用挠度测量仪安装在测量用挠度测量仪的后面,相应的测量点架放置在测量用挠度装置的支点旁边。汽车开动时同时测量两个挠度数值。例如,如果检查用挠度测量仪千分表指示器有读数,则必须记录和执行杠杆变形校正。在同一结构级别测量时,在不同位置测量5次,得出平均值,以后可以将每个测量用作修正值。(2)用长度5.4米的挠度测量仪测量时,不进行支点变形校正。结果计算:路面测量点的回弹弯沉值=车轮中心接近挠度测量仪探头时千分表的最大读数-车辆偏离弯沉影响半径后千分表的最终读数当沥青表面厚度大于5CM的沥青路面时,必须对回弹弯沉值进行温度补偿。一个评估段的代表偏差=每次修改后每个段偏差的平均评估(一个评估段内径每次修改后所有检查点偏差的标准偏差x保证率系数)路面取芯(混凝土圆柱劈裂抗拉强度试验)1,本实验测量了混凝土的劈裂抗拉极限强度,根据抗弯强度与劈裂抗拉强度的关系计算了混凝土的抗弯强度。2、测试主要设备:压力机、钻孔取样机、分割夹具和木材三重垫。3、测试路面混凝土板强度,现场随机选择混凝土板,用取芯机钻取样。试点阶段:1、考试前把诗篇表面烘干,测量试件的大小。2、将分割固定装置放在压力计上,放上垫子,将试件放在固定装置上,把垫子放好,利用固定装置两侧的杆对准试件。3、启动压力机,连续均匀地转移载荷,直到试件分裂。4、求气缸试件的弯曲强度。这是路基路面现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