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设备预防试验培训讲义_第1页
电气设备预防试验培训讲义_第2页
电气设备预防试验培训讲义_第3页
电气设备预防试验培训讲义_第4页
电气设备预防试验培训讲义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电气设备预防预试培训讲义一,电气设备预防性试验目的 1,判断设备能否继续运行。 2,预防设备损坏。 3,保证设备安全运行。二,一般要求 1,环境 周围空气温度不底于+5 0C,空气相对湿度不高于80%. 2,仪器 检验合格,精度不底于0.5级。 3,人员 有关部门考试合格,具备电气试验资质。三,试验项目根据电气设备的用途不同,试验项目不尽相同。一般有绝缘电阻测试、直流电阻测试、直流耐压、交流耐压、交流阻抗、介质损耗等。四,试验仪器及设备 电流表、电压表、万用表、单臂电桥、双臂电桥、兆欧表、瓦特表 调压器、大电流发生器、直流耐压设备、交流耐压设备、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五,被测试设备及项目 设备:高压柜(断路器、综合保护器、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母线及绝缘子、套管、过电压保护器) 高压电缆、电容器、消弧线圈、电动机、变压器。项目及方法:1真空断路器 1)测量绝缘电阻 用2500V摇表分别测量A-B、C及地 B-A、C及地 C-A、C及地1分钟时绝缘电阻值并记录。 2)交流耐压试验 手动合上断路器,将交流耐压设备与A相相连,B、C相短封并接地,缓慢升压至试验值,同时注意观察现象,持续1分钟。无击穿闪络现象为耐压合格。B、C相试验与A相相同。分开断路器,将断路器上口A、B、C短接并与交流耐压设备相连,下口A、B、C短接并接地,缓慢升压至试验值,同时注意观察现象,持续1分钟。无击穿闪络现象为断口合格。 3)测量每相导电部分的回路电阻 手动合上断路器,用双臂电桥或回路电阻测试仪分别测量A、B、C三相导电部分的回路电阻三次取平均值并记录。 4)测量主触头分合闸时间、同期性 、合闸时触头弹跳时间 在额定电压下用毫秒计分别测量断路器分合闸时间。 5)操纵机构试验(手、自动分别分合断路器三次,观察是否动作可靠,指示正确。) 2综合保护器 1)传动试验 在综合保护器上分合断路器,观察是否动作可靠,指示正确。 2测量及保护试验根据电流互感器变比,在一次侧分段加入标准电流值,然后分段返回观察综保测量显示是否准确并记录及计算误差。分别设定保护定值及时间,合上断路器,分相加入整定电流值,观察断路器是否可靠动作,并用毫秒计分别测量断路器分闸时间。3电流互感器 电压互感器 、变压器 1)绝缘电阻 用2500V摇表测量变压器一次侧绝缘电阻,将二次侧短接并接地,记录R60/R15值。 用500V摇表测量变压器二次侧绝缘电阻,将一次侧短接并接地,记录电阻值。直流电阻用双臂电桥或变压器直流电阻测试仪分别测量AB、AC、BC及a-0 b-0 c-o直流电阻值并进行温度换算及比较,误差不超+-2%。极性、变比用变压器变比测试仪测量极性及变比并记录。交流耐压试验将高压侧(一次)短接并与交流耐压设备相连,二次侧短接并接地,缓慢升压至试验值,同时注意观察现象,1分钟内无击穿闪络现象为合格。 3母线及绝缘子、套管 1)外观检查外观整洁光滑无裂痕,母线连接螺栓紧固,夹板及套管处母线能活动。 绝缘电阻 用2500V摇表 分相测量母线连同套管及绝缘子的对地及相间绝缘电阻,并记录。 交流耐压试验分别做A-B、C及地 B-A、C 及地 C-A、B及地的交流耐压试验4过电压保护器1) 测量绝缘电阻 2)工频参考电压 持续电流 3)直流参考电压和75%参考电压下泄 漏电流 4)工频放电电压实验5高压电缆 1)测量绝缘电阻 2)直流耐压试验及泄漏电流监测 3)交流耐压试验6电容器 1)测量绝缘电阻 2)测量电容值 3)并联电容器的交流耐压试验 4)冲击合闸试验7消弧线圈1测量绝缘电阻 2)线圈直流电阻 3)交流耐压试验8电动机 1)测量直流电阻 2)测量绝缘电阻 3)交流耐压试验 4)极性测验9变压器1)测量绕组连同套管绝缘电阻 2)测量绕组连同套管的直流电阻 3) 检查所有分接头的 变笔 4) 测量绕组连同套管介质损耗正切值 5) 测量绕组连同套管的直流泄漏电流 6) 绕组连同套管的交流耐压试验将低压侧引出线短接并接地;将高压侧引出线短接并与交流耐压设备相连;缓慢升压至试验值后维持1分钟;注意观察有无放电现象及声音。六 预防试验标准 国标按出厂试验75%(见下表) 高压电气设备绝缘的工频耐压试验电压标准额定电压(kV)最高工件电压(kV)1min 工频耐受电压 (kV) 有效值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穿墙套管支柱绝缘子、隔离开关纯瓷和纯瓷充油绝缘固体有机绝缘、油浸电容式、干式、SF6 式纯瓷固体有机绝缘出厂交接出厂交接出厂交接出厂交接出厂交接出厂交接33.625(18)20(14)252025(18)25(18)25(18)20(14)2525252267.230(23)24(18)302430(23)30(23)30(23)24(18)32323226101242(28)33(22)423342(28)42(28)42(28)33(22)424242381517.555(40)44(32)554455(40)55(40)55(40)44(32)575757502024.065(50)52(40)655265(50)65(50)65(50)52(40)686868593540.595(80)76(64)957695(80)95(80)95(80)76(64)100100100906669.0140/185112/148140/185112/148140/185140/185140/185112/148165165165148110126200/230160/184200/230160/184200/230200/230200/230160/184265265265240220252395/460316/368395/460316/368395/460395/460395/460316/368495495495440330363510/630408/504510/630408/504510/630510/630510/630408/504500550680/740544/592680/740544/592680/740680/740680/740544/592 注:1表中电气设备出厂试验电压参照现行国家标准高压输变电设备的绝缘配合GB 311.1; 2 括号内的数据为全绝缘结构电压互感器的匝间绝缘水平;3 斜杠上下为不同绝缘水平取值,以出厂(铭牌)值为准。 电机定子绕组绝缘电阻值换算至运行温度时的换算系数 电机定子绕组绝缘电阻值换算至运行温度时的换算系数见表电机定子绕组绝缘电阻值换算至运行温度时的换算系数定子绕组温度()706050403020105换算系数K热塑性绝缘1.42.85.711.322.645.390.5128B级热固性绝缘4.16.610.516.826.84368.787运行温度,对于热塑性绝缘为 75,对于B级热固性绝缘为 100。 当在不同温度测量时,可按表B.0.1所列温度换算系数进行换算。例如某热塑性绝缘发电机在t=10 时测得绝缘电阻值为 100M,则换算到 t=75 时的绝缘电阻值为100/K=100/90.5=1.1M。 也可按下列公式进行换算: 对于热塑性绝缘: Rt=R2 (75-t)/10 (M) 对于B级热固性绝缘 Rt=R1.6 (100-t)/10 (M) 式中 R绕组热状态的绝缘电阻值; Rt当温度为 t 时的绕组绝缘电阻值; t测量时的温度。并联电容器交流耐压试验电压标准额定电压(kV)113610152035出厂试验电压(kV)368/2523/3030/4240/5550/6580/95交接试验电压(kV)2.254.518.7622.531.541.2548.7571.25注:斜线下的数据为外绝缘的干耐受电压。 断路器的交流耐压试验标准额定电压kV最高工作电压kV1mi n工频耐受电压kV 峰值相对地相间断路器断口隔离断口33.62525252767.2323232361012424242493540.59595951186672.5155155155197110126200200200225230230230265220252360360360415395395395460330363460460520520510510580580注:1本表数据引自高压开关设备的共用订货技术导则DL/T 5931996; 2 设备无特殊规定时,采用最高一级试验电压。 电力变压器和电抗器交流耐压试验电压标准kV系统标称电压设备最高电压交流耐压油浸式电力变压器和电抗器干式电力变压器和电抗器11.12.533.6148.567.22017101228241517.53632202444433540.568606672.5112110126160220252316(288)33036340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