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秋八年级历史上册 2.4 新文化运动学案(无答案) 川教版_第1页
2020年秋八年级历史上册 2.4 新文化运动学案(无答案) 川教版_第2页
2020年秋八年级历史上册 2.4 新文化运动学案(无答案) 川教版_第3页
2020年秋八年级历史上册 2.4 新文化运动学案(无答案) 川教版_第4页
2020年秋八年级历史上册 2.4 新文化运动学案(无答案) 川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文化运动【学习目标】 识记与理解 记住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时间、标志、主要代表人物,简述新文化运动的发展过程和主要内容。能力与方法 通过对新文化运动兴起原因的分析,使学生认识思想文化是当时政治经济状况的反映,同时在一定条件下又对政治、经济发挥反作用;通过对新文化运动主要内容的分析和探讨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创新学习的初步能力;收集并阅读新文化运动时期的主要代表作品,从作品中深化对新文化运动的认识,从而提高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和阅读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了解新文化运动的发展历程,使学生学习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而不断追求真理的奋斗精神,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从新文化运动时期饱含激情的作品中,体会一种努力追求真善美的人生境界,认识人生的意义总是将个人的价值融于社会价值之中。【重点难点】重点: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难点: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原因【学法指导】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法、问题探究法、图形结合法、图表归纳法、多媒体辅助导学过程【自主学习,基础过关】一、自主检测:1、从1915年起,进步的知识分子_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以新青年杂志为主要阵地,掀起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反对反对专制;提倡_科学_,反对迷信;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2、1918年,李大钊在新青年上,连续发表了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两篇论文,颂扬十月革命,五四运动后,宣传马克思主义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二、我的疑惑:学生自主写出自己的疑惑,各小组组长收集,整理和分析这些疑惑,把些疑惑传递给老师,老师一并把有意义的疑惑呈现给所有同学。【合作探究,释疑解惑】导入新课:自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以来自强不息的中国人就不断地进行抗争与探索。特别是在三民主义思想的指导下资产阶级革命派掀起了轰轰烈烈的辛亥革命,推翻了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伟大的中华民国,但革命果实最终被袁世凯窃取。中国陷入了黑暗的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中国革命的道路何在?中国富强的前途何在?先进的知识分子为改造黑暗的旧中国又开始了艰难的探索。新文化运动的兴起请同学们教材43-44页正文和小字,思考:问题1: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原因是什么?图片1:图片2:图片3:图片4 图片5:图片6:袁世凯天坛祭天教师归纳总结:经济: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在中国实行民主政治,更好地发展资本主义。政治:辛亥革命失败后,中国陷入了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列强支持袁世凯称帝,加紧侵略中国思想:启蒙思想进一步传入,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袁世凯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尊孔复古逆流为民主知识分子所不容。问题2:新文化运动兴起时间、标志、代表人物、旗帜、主要阵地?要求学生看教材44页,独自完成下面表格:时间1915年兴起标志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旗 帜民主和科学主要阵地新青年和北京大学设计意图:检查学生自学的效果,落实基础知识。鲁迅 陈独秀方法导引相信自己,我能行。学生课前通读课本,试着完成下面的知识要点梳理。小组汇报学习结果同学们看左边的几幅图,可理解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原因。图片1从经济方面了解兴起原因图片2从政治方面了解原因。图片3、4、5、6从思想文化了解新文化运动兴起原因。通过以上的几幅图,学生分组讨论后,教师归纳总结新文化运动的原因。学生阅读教材,独立完成表格。通过图片掌握问题2 有关基础知识。同学们思考:北大之所以能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谁起了重要作用?为改革北大他提出了怎样的办学方针?提出这一方针的实质目的是什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总结:蔡元培提出“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方针的实质是允许各种科学思想自由发展,让资产阶级的新思想去占领封建旧思想的阵地。二、新文化运动的内容问题3: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是什么?学生阅读教材45页正文与小字,找出答案,教师逐一进行讲解,认识其内容其实就是“三提倡三反对”。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出示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材料: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若因为拥护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压迫,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头流血,都不推辞。问:上述材料是谁说的?他领导了什么运动?两位先生指的是什么?教师归纳总结:陈独秀;他领导了新文化运动;两位先生指民主和科学。知识拓展:民主指资产阶级的民主制度和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反对封建独裁。科学指自然科学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来,反对封建愚昧。(过渡)新文化运动不仅是一场思想上的革命,同时也是一场文学革命。课件出示胡适文学改良刍议部分内容:吾以为今日而言文学改良,须从八事入手。八事者何?一曰,须言之有物。二曰,不摹仿古人。三曰,须讲求文法。四曰,不作无病之呻吟。五曰,务去烂调套语。六曰,不用典。七曰,不讲对仗。八曰,不避俗字俗语。问:阅读上述材料,说说文学革命需要从哪些方面来进行呢?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得出文学革命是从形式到内容的革命:1、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2、以新鲜、平易、明了的新文学代替陈腐、雕琢、迂晦的旧文学。老师讲解: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邹议,主张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鲁迅也发表白话短篇小说狂人日记,他在狂人日记里,把反封建的革命内容同新文学形式结合起来,树立了新文学的典范。(过渡)在中国新文化运动蓬勃发展的时候,俄国爆发了著名的十月革命,十月革命的胜利,给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带来了民族解放和复兴的希望,新文化运动由此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三、新文化运动的新阶段问题4、在十月革命后,新文化运动的特点和内容有什么变化?最早在中国举起宣传十月革命、宣传马克思主义大旗的人物是谁?归纳:宣传十月革命、宣传马克思主义;人物:李大钊。(过渡)新文化运动从前期宣传民主和科学,再到后期宣传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给当时的中国带来了什么样的意义和影响呢?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学生一起朗读阅读教材46页最后一自然段,教师通过前面内容的分析理解新文化运动的影响。进步性:动摇封建思想统治2、弘扬民主科学思想3、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4、为五四运动作了思想准备5、传播社会主义思想6、有利于文化的普及繁荣局限性1、对东西方文化的看法存存在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偏向2、前期没有与群众斗争相结合3、没有提出反帝引导学生归纳本课的基本知识结构,并用歌诀进行记忆:新旧思潮起冲突,青年杂志运动搞。民主科学摇大旗,陈李胡鲁做代表。十月革命送曙光,马克思主义响中国。新文化运动载史册,人们思想大解放。【检测反馈,学以致用】1、新文化运动开始于( ) A、1912年 B、1913年 C、1915年 D、1919年2、李大钊在新文化后期,宣传了( ) A、资产阶级的维新变法思想 B、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思想C、马克思主义思想 D、地主阶级的改革思想3、下列关于新文化运动的表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提倡民主,反对科学 B、是我国历史上空前的一次思想解放运动C、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D、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4、下列人物中,哪个不是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 ) A、康有为 B、陈独秀 C、李大钊 D、鲁迅5、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 ) A、陈独秀创办新青年 B、提出民主与科学的口号 C、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发表庶民的胜利6、创办新青年杂志的是( ) A、陈独秀 B、李大钊 C、鲁迅 D、胡适7、下列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中全面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是( ) A. B. C. D.近代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无数仁人志士都在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8、下列有关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历程表述正确的是( )A.学技术学制度学思想 B.学制度学思想学技术C.学思想学制度学技术 D.学技术学思想学制度9、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看到了“新世纪的曙光”。这“曙光”指的是( )A.马克思主义思想 B.民主共和思想 C.维新变法思想 D.富国强兵思想10、提出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的是( )A.胡适 B.鲁迅C.陈独秀 D.李大钊【总结提炼,知识升华】小结归纳本课的知识点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1、背景:(1)经济方面: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2)政治方面:资产阶级要求实行民主政治。帝国主义加紧侵略。北洋军阀专制独裁。(3)思想文化: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播,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北洋军阀推行尊孔复古的逆流。2、概况:兴起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 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等等旗 帜:民主 科学主要阵地:新青年 活动基地:北京大学二、新文化运动的内容:1、提倡民主,反对专制2、提倡科学,反对愚昧3、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4、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三、对新文化运动的评价:性 质: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是近代历史上又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和文化转型运动。积极影响:1、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中国知识分子在运动中受到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民主和科学思想得到弘扬,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3、对五四运动的爆发起了宣传动员作用4、后期传播的社会主义思想,为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所接受,作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局限性:1、没有同群众运动相结合。2、对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