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1 水循环水循环_第1页
3 1 水循环水循环_第2页
3 1 水循环水循环_第3页
3 1 水循环水循环_第4页
3 1 水循环水循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程标准,2003年版: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2017年版:运用示意图,说明水循环的过程及其地理意义。,学习目标,了解水圈的组成和水体相互关系转化的原理。,能绘制示意图并描述水循环的过程。,能运用水循环的原理知识,分析水循环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九州安错?川谷何洿?东流不溢,孰知其故?”屈原天问“云气西行,云云然冬夏不辍;水泉东流,日夜不休。上不竭,下不满,小为大,重为轻,圜道也。”吕不韦吕代春秋圜道篇,中国古人关于水循环的认识,01,地球上的水,WateronEarth,水体分布,海洋水96.53%,陆地水3.469%,大气水0.001%,陆地水水量虽然只占全球水数量的3.469%,但是它供应了人类生产和生活所需的淡水。读图思考并独立完成下列问题:1、陆地水包括哪些水体类型?请按其数量由多到少进行排序。2、陆地水都是淡水吗?3、人类目前使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来源有哪些?,学生活动一,陆地水体的主要类型,淡水资源,在地球淡水中,冰川是主体,全球冰川面积约占陆地面积的1/10,水量约占淡水总量的2/3,但是,目前把它作为淡水资源直接加以利用的还不多。人类目前使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来源有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02,水循环的过程及类型,Processandtypeofwatercycle,A,B,学生活动二,读图分析,小组讨论并回答下列问题:,1、湖泊与河流的关系是什么?以图中A、B两处不同的河湖关系进行说明。,2、图中河流水有哪些来源(补给)?,3、这些补给的水又从何而来?,关系:湖泊和河流相互补给关系原因:A湖泊位于B河流上游,雨水补给来源于水循环过程,冰川融水(夏季气温升高,冰雪融化),读图,小组讨论,画出简单的示意图,指图讲解水循环过程:,学生活动三,1、海洋与陆地之间的水循环2、陆地与陆地上空之间的水循环3、海洋与海洋上空之间的水循环,水循环的过程,蒸发,降水,海上内循环,海洋,蒸发,降水,陆地内循环,蒸发,降水,海陆间循环,地表径流,地下径流,下渗,地下水,水循环的类型,01光照,光照越强,蒸发越旺盛,蒸发越量大。,03风速,02气温,04湿度,气温越高,蒸发越旺盛,蒸发越量大。,风速越大,蒸发越旺盛,蒸发量越大。,湿度越小,蒸发越旺盛,蒸发量越大。,05裸露的水域表面积,裸露的水域表面积越大,蒸发越旺盛,蒸发量越大。,影响水循环各环节的自然因素,1、影响蒸发的因素,风带(信风带、西风带),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季风,2、影响水汽输送的因素,海洋上空的水汽,陆地,3、影响降水的因素,充足的水汽,强烈上升的大气运动,凝结核,形成降水,4、影响地表径流的因素,5、影响下渗的因素,如喀斯特地貌,地下溶洞、地下河、地下水丰富,6、影响地下径流的因素,宁夏中部气候干旱,人们在耕作土壤表面铺设厚10-15厘米左右的砂石覆盖层,发展农作物种植,这就是砂田。砂田作物的产量较高,品质较好。,1.分析砂石覆盖层对水的下渗影响。,认识砂田影响的水循环环节,学生活动四,砂石覆盖层结构疏松,孔隙较大,渗透性好,降水下渗快,2、读图1,比较砂田和裸田蒸发量的差异,说明砂石覆盖层对蒸发的影响。,蒸发量/mm,3、读图2,比较4月末砂田和裸田土壤含水量,归纳砂田影响的水循环环节及其作用。,小到砂田,大到水坝,人类正用自己的方式影响着水循环的过程思考一下,人类行为对水循环的影响体现在哪些方面?结果是好是坏?,比如说,地面硬化对降水的蒸发、下渗、甚至流向产生了哪些影响?,比如说,植被遭到破坏对降水的蒸发、下渗和地表径流产生了哪些影响?除此之外,还有哪些人类行为影响着水循环?,读下列材料,指出其中水循环涉及的地球圈层,及水循环的作用。,学生活动五,1、扎根乱石的黄山松根系吸收水分,并通过蒸腾作用从叶片中损失水分。,2、雨季,鄱阳湖面积迅速扩大。,岩石圈、生物圈、大气圈、水圈。携带营养物质,支持植物的光合作用,改变大气的湿度。,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夏季风从太平洋带来水汽,形成降水,补给鄱阳湖水。,3、沿海地区昼夜温差比较大。,4、长江上游水土流失,中下游泥沙淤积,并在入海口形成三角洲。,5、青海湖是一个咸水湖。,大气圈和水圈。水的比热容比较大。,岩石圈、水圈。作为改变地表形态的动力。,岩石圈、水圈和大气圈。入湖河流带来了盐分,水分蒸发且缺乏排水口,导致盐分积累。,读下列材料,指出其中水循环涉及的地球圈层,及水循环的作用。,学生活动五,03,水循环的地理意义,Geographicalsignificanceofwatercycle,每年来自太阳的热量蒸发了世界海洋中449,500立方千米的水相当于19个贝加尔湖被太阳晒干,贝加尔湖的水容量为23600立方千米,是世界上水容量最大的淡水湖,每年海洋上空的降雨量为403,500立方千米大致相当于17个贝加尔湖的水量通过降水重新回到海洋中比每年海水蒸发量少46,000立方千米,在陆地上,土壤和植物蒸发了70,600立方千米的水大致相当于3个贝加尔湖被蒸发到大气中是海洋水蒸发量的15.7%,每年陆地上的降雨量为116,500立方千米有大约5个贝加尔湖的水量通过降水回到地面降水量比陆地蒸发量多45,900立方千米,陆地上的降水中有45,900立方千米通过溪流和河流进入海洋刚好是陆地降水量比蒸发量多出来的部分也刚好是海洋降水量比蒸发量少的部分,每年有相当于22个贝加尔湖的水量被蒸发到大气中而大气并不储存这些水分,它只是将这些水分传送到世界各地重新降回到陆地和海洋,水循环把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有机联系起来,使地球上各种水体处于不断更新状态,从而维持全球水量的动态平衡。在一定时期内,全球的海洋水、陆地水和大气水不会增多,也不会减少。,近日,世界自然基金会发布的全球生态足迹网络报告显示,截止7月29日,人类已用光2019年全年的水、土壤和清洁空气等自然资源定量,地球从此进入生态赤字状态。7月29日也即成为“地球生态超载日”。“地球生态超载日”是指人类对自然资源索取超过该整年地球生态系统所能再生还原的一天。,既然在一定时期内,全球的海洋水、陆地水和大气水不会增多,也不会减少。那为什么会有“自然资源定量”这种说法?,如同人体细胞有自己的新陈代谢与更新一样不同水体也有自己的更新速度,“人无法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这句话对吗?,河流的更新周期为16天也就是说“人无法在17天内踏入同一条河流”,湖泊,水体更新周期17年,深层地下水,水体更新周期1400年,高山冰川,水体更新周期1600年,极地冰川,水体更新周期9700年,海洋,水体更新周期2500年,降水和地表径流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如河口三角洲,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总结,联系水圈、大气圈、岩石圈和生物圈,促进了地球上各种水体的更新,维持了全球水体的动态平衡。,水循环是地球上物质迁移和能量转换的重要过程。,降水和地表径流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水循环是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3、下列地理事项中,不参与海陆间水循环过程的有A洞庭湖湖水B塔里木河的径流C登陆的台风D我国季风区的降水,课堂练习,1、地球上各种水体的储量由多到少依次是A海洋水、大气水、陆地水B冰川水、大气水、河流水C冰川水、河流水、地下水D海洋水、陆地水、大气水,2、下列关于长江水与水循环的关系,正确的是A只参与海陆间循环B只参与陆地水循环C只参与海洋水循环D既参与海洋水循环,又参与陆地水循环,阅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水循环的基本环节有哪些?水循环按照空间范围可以分为哪几种类型?,Q:,下图是“某河流一观测站测得的不同年份两条全年流量曲线图”。读图,完成12题。,1.该河流最主要的补给类型是A.降水B.湖泊水C.地下水D.冰川积雪融水2.该河流若在我国,可能位于A.西北地区B.东北地区C.华北地区D.东南地区,图1所示山地为甲、乙两条河流的分水岭,由透水和不透水岩层相间构成。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该山地被破坏的森林植被得以恢复,随之河流径流量发生了变化,河流径流的年内波动也减缓了。据此完成79题。,高考链接,7、森林植被遭破坏后,河流径流量年内波动强烈,是由于A.降水更多转化为地下水B.降水更多转化为坡面径流C.降水变率增大D.河道淤积,图1所示山地为甲、乙两条河流的分水岭,由透水和不透水岩层相间构成。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该山地被破坏的森林植被得以恢复,随之河流径流量发生了变化,河流径流的年内波动也减缓了。据此完成79题。,高考链接,8、森林植被恢复后,该山地的降水量增加坡面径流增加蒸发(腾)量增加地下径流增加A.B.C.D.,图1所示山地为甲、乙两条河流的分水岭,由透水和不透水岩层相间构成。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该山地被破坏的森林植被得以恢复,随之河流径流量发生了变化,河流径流的年内波动也减缓了。据此完成79题。,高考链接,9、如果降水最终主要转化为河流径流,那么森林植被恢复后,甲、乙两条河流径流量发生的变化是A.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增加B.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增加C.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减少D.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减少,7、森林植被遭破坏后,河流径流量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