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东陆丰甲湖湾电厂3、4号机组扩建工程(21000MW)工程海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广广东宝丽华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2017年10月17日1.工程概况与工程分析结论广东陆丰甲湖湾电厂3、4号机组扩建工程(21000MW)为新建燃煤机组,厂址位于汕尾市陆丰湖东镇海岬山西约2km的范围。总投资万元。本项目涉海工程包括:填海工程(17.8926ha)、循环冷却水取水系统和排水系统(夏季-63.96m3/s,冬季-41.6m3/s)、海水淡化工程(浓盐水排放量550m3/d)等。海洋工程施工期和营运期污染物排放情况见表1.1-1和表1.1-2。表1.1-1 施工期主要废水排放情况汇总种类污染源源强主要污染物排放方式废水疏浚工程抓斗式挖泥船2.08kg/sSS间断自然排海护岸抛石1.9kg/sSS间断自然排海填海作业0.21kg/sSS连续排海,设置防污屏和沉淀池船舶生活污水2.55m3/dCOD0.64kg/d交有资质单位接收处理船舶含油污水0.81m3/d石油类1.62kg/d固体废物船舶垃圾90kg/d船舶垃圾交有资质单位接收处理表1.1-2a 营运期主要污染物源强汇总类别时期污水种类一期产生量环评时/实际(m3/a)主要污染物浓度(mg/L)产生量(t/a)处理措施排放量废水一期工程船舶含油污水1225/1124.5石油类2000200002.4524.5/2.2522.5由有资质的接收船接收处理0船舶生活污水312.12/286.66CODCr2500.08/0.070冲洗水*14407*(125.55m3/次)SS1000300014.443.2t/a陆域接收处理后回用0初期雨水*(629m3/次)SS1000105.0t/a0合计/二期工程船舶含油污水960.3石油类2000200001.9219.2t/a由有资质的接收船接收处理0船舶生活污水244.8CODCr2500.06t/a0冲洗水0SS10003000陆域接收处理后回用初期雨水0SS1000合计1205.1固废物一期船舶垃圾8.1/7.4 t/a陆上接收处理二期船舶垃圾6.3 t/a合计14.4/13.7煤尘一期286.2/263.37 t/a85.86/79.01 t/a二期222.76 t/a67.47 t/a合计508.96/486.13153.33/146.48表1.1-2b 营运期循环冷却水产生与排放情况汇总表序号机组容量(MW)总冷却水量(m3/s)排水温升()夏季冬季夏季冬季1、2号机组1100031.520.798.39132100063.8241.588.39133、4号机组1100031.9820.87.812.32100063.9641.67.812.3表1.1-2c 营运期浓盐水产生与排放情况汇总表项目一期二期夏季冬季夏季冬季取水量(m3/h)13001300892892浓盐水排放量(m3/h)561561550550原海水盐度()32.132.632.132.6冷却水排放量(m3/h)浓盐水盐度74.3975.5452.0652.87浓盐水与冷却水混合后盐度32.2032.7632.1532.672.海洋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结论2.1海水水质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分别于2016年5月2223日(春季)、8月2526日(夏季)、11月67日(秋季)及2017年1月67日(冬季),共分四个季度进行水质现状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各调查因子监测值在空间分布无明显规律。通过四季监测结果平均值对比可知,活性磷酸盐和无机氮各季平均值均表现为春季夏季秋季夏季,汞调查结果平均值则表现为夏季春季。两次调查结果显示,有机碳、硫化物、Pb、Zn、Cd、Cr、Hg、As的含量均符合相应海洋功能区的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夏季调查石油类、铜在个别站位超海洋沉积物一类标准,但均符合二类标准限值。超标站位均非近岸边,无明显的污染致因。2.3生物体质量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分别于2016年5月、8月、11月及2017年1月,共分四个季度进行生物体质量现状调查。鱼类春季、夏季、冬季各调查因子测值均符合评价标准,秋季龙头鱼、二长棘鲷铅出现超标,铅超标率为20%,最大超标倍数为0.874。甲壳类春季、夏季、冬季各调查因子测值均符合评价标准,秋季口虾蛄的石油烃出现超标,超标率为16.7%,最大超标倍数为0.150。软体类在四季调查中,各调查因子测值均符合评价标准。贝类生物体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除铬和总汞符合海洋生物质量相应标准外,其余因子在不同季节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超标现象。贝类生物体调查,春季闪蚬、短竹蛏、近江牡蛎、杂色蛤仔、泥蚶生物体锌、镉、砷、石油烃出现超标;Zn超标率为33.3%,最大超标倍数为1.577;Cd超标率为33.3%,最大超标倍数为1.172;As超标率为33.3%,最大超标倍数为0.319;石油烃超标率为66.7%,最大超标倍数为5.127。夏季团聚牡蛎、闪蚬、毛蚶生物体中Pb、Zn、Cd出现超标。Pb超标率为33.3%,最大超标倍数为0.121;Zn超标率为33.3%,最大超标倍数为2.205;Cd超标率为16.7%,最大超标倍数为0.461。秋季四射缀锦蛤、琴文蛤、环文蛤、波纹巴非蛤、近江牡蛎、团聚牡蛎生物体中的Pb、Zn出现超标。Pb超标率为83.3%,最大超标倍数为1.443;Zn超标率为50%,最大超标倍数为1.231。冬季波纹巴非蛤、近江牡蛎、等边浅蛤生物体中Cu、Pb、Zn出现超标。Cu超标率为25.0%,最大超标倍数为2.881;Pb超标率为50.0%,最大超标倍数为4.245;Zn超标率为25.0%,最大超标倍数为5.927。综合四季调查结果,生物体中Pb、Zn在四季调查中均出现超标。海域水质、沉积物中Pb、Zn含量均符合评价标准,质量状况良好,可见生物体中Pb、Zn超标与环境污染无关。2.4海洋生态生物资源分别于2016年5月、8月、11月及2017年1月,共分四个季度进行调查。秋季叶绿素a和初级生产力含量高于春季。用藻类叶绿素a含量来评价内陆水体营养类型的一般标准是:叶绿素a含量在110g Chla/L范围为中营养类型,大于10g Chla/L为富营养类型,小于1g Chla/L属贫营养类型。根据上述标准,从总体看,调查水体水质处于中营养水平。以近岸海域环境监测规范(HJ442-2008)生物多样性指数的评价指标,多样性指数均值3.0,表示生境质量等级为 “优良”;多样性指数均值处于23,表示生境质量等级为“一般”;多样性指数均值处于12,表示生境质量等级为“差”。可见浮游植物生境处于差一般的状态,浮游动物生境处于差和优良的状态,底栖生物生境处理一般的状态,潮间带生物生境处于一般、优良的状态。鱼卵仔鱼密度夏季春季秋天冬天。仔鱼密度春季秋季冬季夏季。渔业资源密度夏季春季冬天秋季。3.海洋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结论3.1水文动力条件影响评价结论厂址附近海域潮流的主导方向基本呈东北-西南方向,落潮时流向东北,涨潮时流向西南。从流速分布情况来看,离岸水域流速较大,近岸水域流速较小,流向基本与岸线平行。夏季大潮期间,厂址附近海区的潮流大部分时段流向西南,仅涨急和低平潮短时段内近岸水域潮流流向东北;夏季中潮期间,厂址附近海区潮流表现为往复流为主,略带旋转流性质,涨潮时流向西南,落潮时流向东北,一个潮周内表现为两涨两落;夏季小潮的潮流运动规律与夏季中潮相似工程对厂址附近海区流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厂区的填海造地工程改变原有的海岸线,使流场边界发生变化;(2)电厂投入运行后,电厂温排水的排入与取水也是局部流场发生变化的一个因素。一期工程建设以后,防波堤头部附近的外侧海区流速有所增强,港池内流速明显减弱,防波堤东侧近岸水域流速也有所减弱。取水口、排水口附近小范围内流速有所增强。本期扩建工程后,流速变化仅在填海区和排水口邻近海域,本期工程对海域水文动力环境影响很小。对比取样点一、二期工程流速,大潮流速变化范围在-0.0080.036m/s,中潮流速变化范围在-0.0070.035m/s,小潮流速变化范围在-0.0090.037m/s。3.2海洋地形地貌与冲淤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结论厂址所在海岸为准螺线弧形侵蚀性海岸,由于上岬角有岩礁分散,形成不了完整的岬角,沙质按岸线为超平衡状态,但历史上沙床比较稳定,没有显著的演变迹象。取水口附近海域海床沉积物有三大类,砂砾和砾砂分布于岸礁附近,砂分布于水深9m以内浅海,粘土质粉砂分布于水深9m以外较深海域。在仅有东南防波堤情况下,在优势波浪和一定供沙条件下,在新的边界情况下,海湾岸滩将发生淤积演变。一二期工程实施后,新弧形岸线居于海湾老海岸线向海一侧,即工程后原有岸滩将逐渐扩淤,向新的极端平衡线趋近。港内的泥沙来源于西南岸滩向东北的沿岸输沙(每年大于56000m3)和海底来沙,预计达到新的极端平衡岸线需要2030年。当岸线到达西护岸H4处,形成A-A海岸线,新海岸离原岸约400m,预计达到新岸线A-A需要6-10年,在这之后波浪沿岸输沙会进入港池,每年约6104m3。同时,在东防波堤西侧航道口门及西护岸西侧水域形成顺时针环流,使泥沙易于带入港池。因此需在西海岸修建长数百米的防沙堤,使其无泥沙淤积之虞。在工程区域的西部岸滩由于输沙平衡原因,会有一定的冲刷、岸线后退。在潮流作用下,泊位及回旋水域的淤强在0.160.20m/a之间,整个港区的平均淤强为0.18m/a,年淤积量为7.4万m3;航道转弯段的淤强为0.12m/a,航道北段年淤强为0.08m/a,航道中段的淤强为0.04m/a,航道南段的淤强为0.01m/a,整个航道平均淤强为0.09m/a,年淤积量为6.8万m3。由于温排水的影响,排水口前小范围区域出现冲刷,最大冲刷厚度可达0.25m以上。3.3水质影响预测评价结论(1)施工期本项目水工工程施工(包括护岸、填海溢流等)产生的SS对周边环境的10mg/L、100mg/L最大影响包络范围分别为0.30km2和1.11km2。(2)营运期1)温排水电厂装机容量为41000MW时,温升4全潮最大温升面积不超过0.39km2,即混合区的最大面积为0.39km2;夏季水文条件下,温升1包络线的最大面积为19.7km2,包络线应在三类水质控制区内,以满足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和海水水质标准的要求。评价海域扣除温升引起最大溶解氧下降值后,夏季水中溶解氧含量仍能符合海水评价标准(三类水质标准)。2)余氯温排水中的余氯排入海域后,海域对余氯经过很强的稀释、扩散作用,并由于化学反应和光解作用,余氯产生自衰减效应,影响范围很小。在装机41000MW容量下余氯浓度增值0.01mg/L、0.05mg/L、0.1mg/L的全超平均影响面积最大分别为0.0047km2、0.0648km2、0.4086km2;全潮最大影响面积分别为0.0071km2、0.0979km2、0.6617km2。类比大亚湾核电站、海门电厂、惠来电厂等,本项目温排水中余氯对受纳水域会造成一定影响,但由于在各种因素作用下余氯在水中衰减较快,因此对水环境的影响是有限的。3.4沉积物影响评价结论(1)施工期工程对沉积物环境质量产生的影响主要是水工作业对底质环境的改变以及水工作业、陆域回填过程中产生的悬浮物沉降导致。项目所在海域的沉积物质量状况较好,工程施工过程产生的悬浮物扩散和沉降后,沉积物的环境质量不会产生严重变化,仍将基本保持现有水平。(2)营运期本期工程营运期对海洋沉积物环境产生影响主要来自废水非正常排放和煤炭装卸作业煤尘落海。本工程废污水处理后全部回用,因此本工程建成投产后,正常营运过程对沉积环境质量不产生影响。本项目固废均得到有效处置,不会进入海洋环境,因此不会对沉积物造成影响。煤中的有机质和硫化物含量比浅海表层沉积物中的要高,由于入海煤尘的溶解和沉淀过程,码头附近煤尘主要沉降区域的沉积物中的有机碳和硫化物的含量可能会有所增加。3.5海洋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结论(1)影响评价结论填海占海本工程后方填海造陆面积为17.8926ha,水工建筑物(排水暗涵)占海0.9612ha。填海占海造成的直接生态影响是对浅海底栖生物和潮间带生物的彻底破坏,是环境资源不可恢复的损失。底质开挖水工作业改变底质开挖范围内的底栖生态环境,水工作业时产生的悬沙会不同程度影响作业点周围的生物,附近的游泳生物被驱散,浮游动、植物的生长受到影响。温升影响海水温度改变会影响海洋生物的新陈代谢,影响其呼吸、代谢速率以及生长、繁殖等功能。各种海洋生物都有一定的正常和最佳生长温度范围,他们对温度的突然变化的忍受能力有限。当环境水体水温增加程度超过海洋生物生长的适宜温度范围时,将可能导致海洋生物生长受到抑制或死亡;但如果环境水体水温增加仍在海洋生物生长的适温范围内,则会促进海洋生物的生长和繁殖。对浮游生物而言,水体增温3时,多数情况下不会对其种群有不利影响,相反会促进其种类、数量及生物量的增加,从而提高海域的生产力和物种的多样性。这种情况在水温较低的春、冬、秋季更为明显。调查海域的鱼类绝大部分属暖水性种类,大多数的适温范围在2030之间。该海域夏季平均水温为26.730.3。由此初步认为,春、秋、冬三季电厂温排水引起升温场仍保持在多数鱼类的适温范围,对鱼类不会有明显的不利影响。在夏季高温季节,温升达3以上时,鱼类可能会受到较为明显的影响。水温3032以下,虾类都能正常生长繁殖;因此在春、秋和冬季期间,电厂的温排水引起的温升对本海域主要的虾类种类不会有明显的不利影响;在夏季高温季节,温升达4以上时,虾类幼体的生长可能会受到抑制,其存活率可能会降低。虾类的成龄个体多数会回避高温区,从而影响升温场内的渔获量。在夏季,在温排水高增温区内(3),温升将对运动能力较差的鱼卵、仔鱼产生一定的影响,浮游性的鱼卵、仔鱼的存活率会降低,对该范围内的渔业资源造成一定的影响。对于底栖生物而言,温排水主要在表层扩散,温升主要对水下浅滩的底栖生物有一定的影响,对浅海区的底栖生物影响不大。本工程运行后,全厂夏季温排水引起温升4的全潮最大影响范围为0.39km2,温升3的全潮最大影响范围为0.9km2,相对于整个评价海区而言,其对生物资源的影响是局部小范围的。由于影响范围较小,对该海域的整体渔业资源来说,其影响是很小的。此外,随着鱼类对驯化温度(温排水造成的温升影响)的不断适应,其耐热性也将有所提高,温排水温升对鱼类资源的影响也将有所减少。余氯余氯对海洋生物的各个类群均有一定的影响,残余氯随温排水排入海域后,对生物产生慢性毒害作用,其毒性影响与余氯的形态、浓度、胁迫时间及动物的氯敏感性等因素有关。其作用对象主要是表层海水中的浮游生物和微生物,鱼类由于其趋避功能而离开残余氯羽流影响的海域。有研究通过对包括水生植物、水生无脊椎动物和鱼类在内的120种生物进行余氯毒性实验和分析,认为当余氯浓度低于某一水平(对海洋生物为0.02mg/L),不论作用时间多长,也不会对生物产生毒性作用。本工程后全厂温排水排放后余氯浓度大于0.02mg/L的全潮平均最大包络面积0.35km2左右。因此可认为本工程正常运行后的余氯排放对周围海域中海洋生物产生不利影响的范围小于0.35km2,此范围内,鱼类一般会回避该区,故可认为本工程温排水中余氯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不大。考虑到光照引起的余氯衰减以及电厂附近海域较高的pH值均会降低余氯毒性,实际情况中电厂循环冷却水中余氯对附近海域中海洋生物影响很小,且影响范围局限于很小的范围内。取水系统卷吸效应进入冷却系统的均为小型的浮游生物和浮性鱼卵仔鱼,由于水泵急速抽取大量海水,致使水生生物产生机械碰撞损伤。卷吸效应只对那些能通过取水系统滤网的鱼卵、仔鱼、仔虾、浮游生物及其他游泳类生物的幼体产生伤害。根据国内外关于电厂冷却系统卷吸效应的研究成果,冷却系统取水产生的卷吸效应将造成取水口附近小范围内的浮游生物的生物量减少,局部范围的初级生产力有所下降。由于浮游生物的生殖周期较短,繁殖较快,受损伤后恢复也较快,因此,本项目取水卷吸效应对所在海域浮游生物总量及种群结构等的影响是有限的。(2)生物量损失估算和经济损失估算根据建设项目对海洋生物资源影响评价技术规程进行估算,项目建设对渔业资源的影响损失见表3.5-1。表3.5-1 项目建设对渔业资源的影响损失汇总表影响因素影响生物类型直接损失损失补偿生物量经济损失(万元)补偿年限(年)生物量经济损失(万元)填海占海底栖生物、潮间带生物4.27t4.272085.4t85.4鱼卵仔鱼1.74104尾0.832034.8104尾16.6幼体0.41t0.62208.2t12.3涉海工程施工鱼卵仔鱼19.36104尾9.68358.08104尾29.04幼体1.12t1.6833.36t5.04温排水鱼卵仔鱼33.27104尾/a16.6420665.4104尾332.8幼体2.83t/a4.252056.6t85卷载效应鱼卵仔鱼22.8105尾114204.56107尾2280合计15228463.6对海洋环境保护目标、保护生物影响评价结论(1)对保护目标影响分析1)水工工程施工作业本工程施工期对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目标可能产生的影响主要来自于水工工程作业。涉海工程施工期产生的SS浓度增值10mg/L的影响范围无高位养殖场取水口分布;对幼鱼幼虾保护区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幼鱼幼虾保护区为-20m以浅海域范围,对照广东省海洋功能区划图中的湖东甲子工业与城镇用海区范围和涉海工程施工产生的SS最大影响包络范围图,可知,施工作业产生的SS浓度增值10mg/L对幼鱼幼虾保护区的影响范围约2.08km2。对幼鱼幼虾保护区而言,其保护期为3月1日至5月31日;保护期间禁止底拖网渔船和拖虾渔船及以捕捞幼鱼幼虾为主的其它作业渔船进入生产。本评价要求扰动较大的水工作业(如西防波堤建设)避开以上保护期,则水工作业与幼鱼幼虾保护区的保护要求不冲突。2)温排水包含本项目在内的4台机组运行后,温排水导致的1温升范围内有9家高位养殖取水口(相对一期工程而言,增加1家),温升对其他各养殖区的影响很小;对幼鱼幼虾保护区局部范围造成一定的影响。3)余氯本项目温排水导致的0.02mg/L的余氯影响范围无高位养殖取水口分布。4)冲淤环境本项目建设,引起的泥沙冲淤变化不影响两个渔港所在海域,AB号养殖取水口有轻微淤积的现象,但取水口位于海面以下,轻微的冲淤变化对其影响不大。(2)对保护生物影响分析施工期影响分析海马对光照强度有一定的要求,光线太弱,不利于海马的活动和摄食,长时间光线太弱,海马视力下降,甚至失明。海马的觅食视距仅为1m左右。根据施工期SS影响预测结果,施工期产生的SS增量大于5mg/L的影响范围距离项目码头区不超过2km,对距离本项目32km外的海马自然保护区水质影响甚微。可见,本项目施工期对汕尾海马自然保护区不会产生明显影响。营运期影响分析海马的摄食量与水温、水质密切相关。在适温范围内,水温高,则摄食量大,消化快。水质不良时,摄食量减少,甚至停食。根据温排水影响预测结果,温升大于1.0的最远影响范围距离排水口不超过5.5km,可见,营运期温排水对距离本项目32km外的海马自然保护区水温影响甚微。海马适温范围为1033,该海域夏季平均水温为27.527.7,除排水口近区温升较大外,对其他海区的温升叠加本底后均在海马的适温范围内。4.污染防治措施水工作业应预先制定合理的施工计划,安排好挖掘位置和进度,开工前应对施工设备进行严格的检查,对海洋环境扰动较大的海上工程施工时尽量避开主要经济鱼虾类的繁殖育苗季节和海马的繁殖期(38月)。控制施工队伍生产生活污水及船舶垃圾的排放。填海造陆应在护岸建好后进行,此时形成围堰,溢流口设置倒滤层、添加絮凝剂等,严格控制溢流口的溢流泥浆入海的悬浮物浓度。溢流口水深应浅于围填水深标高。应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宣传教育。施工期间安排受过训练的人员进行观察;观察到附近海域无哺乳类保护生物活动方可开工;施工前如发现后及时驱赶;施工期间发现应立即停止施工作业,并进行驱赶;采取超声波等措施将其驱赶至安全区域后方可进行施工作业。施工期间和营运期间,密切观察作业区域及临近水体是否有哺乳类保护生物活动,一旦发现,船舶应及时避让。在施工期间过往和进出港区船只应限制航速在10节以下,以防螺旋浆碰撞致死或受伤。循环温排水系统的取水口要设置滤网、拦污栅及移动清污机,阻止较大的鱼虾进入入水口;尽可能降低取水速度,使其不超过水生生物的游泳速度,且尽量使流速平稳,以便生物逃离;从水生生物对垂直方向的水流变化不敏感的特点考虑,尽量使取水产生的水流变化呈水平方向;在取水口附近装设气泡发生器,驱赶浮游生物,以防浮游生物在取水口集中。营运期厂区实行雨污分流。厂区建设污水处理站,对废水分类处理,达标后回用;正常工况下厂区废水实行零排放。建议本项目导致的海洋生物损失补偿费用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初高中学习中的心理健康问题解析
- 企业人身保险理赔方案
- 农产品安全风险评估预警
- 家电维修节约资源方案
- 地产项目竞争分析总结
- 2025中国工商银行山西省分行社会招聘120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如何提高自己的沟通能力
- 云计算网络性能优化报告
- 创新个性化定制产品吸引用户
- 纺织服饰出口市场规定
- 周口市医疗保障门诊特定药品保险申请表
- 光伏电站组件清洗周边除草治理方案
- 建筑面积测绘报告范本
- 校园物业考评表
-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工程完整版课件
- 爆破作业人员培训考核题库
- 2019版外研社高中英语选择性必修三单词默写表
- 核质保监查员考试复习题(答案)
- 墙体喷射混凝土加固工程方案一
- 医学统计学SPSS
- (完整版)《危险房屋鉴定标准》JGJ125-99(2004)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