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空间结构论文关于首批XX全域旅游示范区的空间结构论文范文参考资料 (山西师范大学,山西 临汾 041000) 【摘要】以首批262个“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名单为研究对象,采用基尼系数、最近邻距离指数和核密度分析等地理信息空间分析和数理统计方法,对其空间结构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62个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呈集聚分布形态,空间分布均衡度低,省际间分布差异较大;其大致分布在黑河腾冲一线以东,聚集在我国东南半壁。 【关键词】全域旅游 空间结构 最近邻分析 核密度分析 随着大众休闲时代的来临,空间的全景化逐渐成为一种旅游趋势,全域旅游作为一种新的旅游发展模式日益受到学者们的关注和人们的喜爱。全域旅游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xx年大连市旅游沿海经济圈产业发展规划(xx2020)中1;之后,在xx年,我国学者厉新建等人提出了全域旅游这个全新的概念,并构建了全域旅游的基本框架2;xx年1月29日,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在“xx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做了从旅游景点走向全域旅游,努力开创我国“十三五”旅游发展新局面的工作报告,提出将全域旅游作为新时期的旅游发展战略3;xx年2月5日,国家旅游局公布了首批262个“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名单。 所谓全域旅游,是指将一定区域内的旅游业作为优势产业,通过全方位、系统化的优化提升区域内的经济社会资源,尤其是旅游资源、相关产业、体制机制、政策法规、生态环境、公共服务、文明素质等,从而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融合发展、社会共建共享,形成一种以旅游业为主导、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新的区域协调发展理念和模式4。 本文运用基尼系数、最近邻距离指数和核密度分析等地理信息空间分析和数理统计方法,对262个全域旅游示范区的空间结构和分布特征进行定量分析,以期为旅游资源的空间结构优化提供科学参考,推动旅游业由“景区旅游”向“全域旅游”发展模式转变,促进旅游业创新、共享、绿色、协调、开放发展,构建一种新型旅游发展格局。 基尼系数(Gini)常用于分析空间要素的分布均匀情况。理论上,基尼系数介于01,值越大表明集中程度越高。计算公式如下5: 式中:G为基尼系数;C为分布均匀度;N为示范区所在的省级行政单位的数量;Pi为第i个省的全域旅游示范区的个数占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总个数的比重。 最近邻距离指数(NNI)是通过计算最近邻点对的平均距离和随机分布模式中的平均距离之比,来比较与随机分布的偏离程度。计算式如下6: 式中:min(dij)是任一点与其最近邻点间的距离;N是全域旅游示范区的个数;A为研究区域总面积。 如果最近邻距离指数(NNI)小于1,则点状要素表现的模式为聚类;最近邻距离指数等于1,点状要素分布为随机型;如果指数大于1,则点状要素的分布趋向于扩散7。 核密度分析法是空间分析中应用最广泛的非参数估计技术,可用于计算要素在其周围邻域中的密度。核密度方程为8: 式中:xi为每个点的核密度,x为网格中心处的核密度,h为阈值,n为阈值范围内的点数,d为数据的维数。 首批262个“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省际分布状况如表1所示,通过计算得知,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基尼系数为0.965,分布均匀度为0.035,结果表明,首批262个“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在 _各省级行政单位(不包括香港、澳门、台湾)呈明显集中分布态势,并且分布的均匀度较低。具体来看,在整体集中的基础上,31个省级行政单位中有16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全域旅游示范区较为集中,均高于均匀分布比例,分别是:海南省、吉林省、湖南省、陕西省、山东省、湖北省、河北省、辽宁省、安徽省、江西省、四川省、贵州省、河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浙江省、福建省,其中,海南省所占比例最高,海南省被评为全国首个“全域旅游”创建省9,其各市县区均被列入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名单;其余省份均低于均匀分布比例,其中,西藏自治区和青海省所占比例最低,各有2个示范区,其次是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各有3个示范区。 利用arcgis操作软件,对262个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空间分布进行平均最近邻分析,距离法选用EUCLIDEAN_DISTANCE,面积输入9600000000000(单位默认为m2),分析结果显示:最近邻距离指数为0.24,Z检验值是-5.2516,可见,262个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呈显著聚集分布形态。以上结果与基尼系数分析得出的结果完全一致。 同样地,对 _(除香港、澳门、台湾)各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全域旅游示范区,进行最近邻分析,其最近邻指数分析结果如图1所示。由图1可看出,各省的最近邻距离指数从0.45到2.47不等,最近邻距离指数小于1 的有6个省级行政单位,其余25个省级行政单位的最近邻距离指数均大于1,可见,全域旅游示范区在多数省级行政单位趋于离散分布,具体而言,全域旅游示范区在广东省、青海省、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四川省和河南省呈聚集分布态势,在其余25个省份趋于离散分布。 运用arcgis软件,对262个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进行核密度分析,population字段选择NONE,输出像元大小和搜索半径选用默认值,面积单位选择SQUARE_MAP_UNITS,输出值选择DENSITIES,分析结果如图2所示。从图中可看出,262个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分布大致以黑河腾冲一线为界,主要集中在我国的东南半壁。其中,高密度区域主要有六个,分别是:海南省,长江下游地区,山西省、河南省和陕西省的交界地带,京津冀城市群,吉林省和辽宁省的交界地带,湖南省、贵州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交界处;低密度区域主要集中在自治区、西藏自治区、青海省、云南省和甘肃省的西北部、四川省的西部等西部地区,以及内蒙古自治区和黑龙江省等区域。 本文利用计量地理学和地理信息空间分析方法,对262个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空间结构进行初步分析研究,主要得出如下结论:(1)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在全国呈集中分布态势,且空间分布均匀度很低,基尼系数高达0.965,分布均匀度仅为0.035;有一半省级行政单位的全域旅游示范区占总数比例高于均匀分布比例。(2)262个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空间分布总体上呈现出显著凝聚分布的特点,最邻近指数为0.24;各省级行政单位的全域旅游示范区空间分布的聚集程度不同,有6个省级行政单位的最近邻指数小于1,呈聚集分布,其余25个省份的最近邻指数大于1,趋于离散分布。(3)首批262个全域旅游示范区主要聚集在黑河腾冲一线以东,高密度区域主要有六个。 262个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在全国分布不均匀,整体表现出西部稀疏、东部密集,但在个别地区集聚程度高。因此,在东部地区,可根据核心边缘理论,在示范区密度高的区域形成若干核心地带,并与广大边缘地区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这不仅有利于区域的综合统筹管理,而且能够更好地促进旅游业全区域、全要素、全产业链发展;在西部地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较少,但实际上我国西部地区的旅游资源也十分丰富,结合相关学者10的研究,我认为,西部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ps考试问题及答案
- 电网测量员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电缆技术培训知识课件
- 电竞选手基本知识培训课件
- 电磁场原理课件
- 电焊气割作业知识培训课件
- 北京理工c语言考试题及答案
- RL71-d6-生命科学试剂-MCE
- 高港市消防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北京vr消防考试题目及答案
- 羊奶的营养价值(课堂PPT)
- 水轮发电机的基本结构课件
- 《空气动力学》配套教学课件
- 技术交流-太钢不锈钢产品介绍
- 完整版医院体检报告范本
- 外研社Join-in-新版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 彭静山针灸秘验
- 《销售管理实务》ppt课件汇总(完整版)
- 生育服务证办理承诺书空白模板
- 壳寡糖功能课件
- DB31∕T 830-2014 粮食储备仓库技术管理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