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平山风力发电机组及220kV升压站防雷接地工程招标技术规范_第1页
罗平山风力发电机组及220kV升压站防雷接地工程招标技术规范_第2页
罗平山风力发电机组及220kV升压站防雷接地工程招标技术规范_第3页
罗平山风力发电机组及220kV升压站防雷接地工程招标技术规范_第4页
罗平山风力发电机组及220kV升压站防雷接地工程招标技术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唐云南罗平山风电场一期工程风力发电机组、箱式变电站及220kV升压站防雷接地工程招标文件(招标编号:DTFD -WEME09LPSYQ012)技 术招标人:大唐洱源风电有限责任公司招标代理机构:中国水利电力物资有限公司中国昆明二一年三月8大唐云南罗平山风电场一期工程风力发电机组及220kV升压站防雷接地工程招标文件(技术)目 录1 总则12 工程概况及环境条件12.1工程概况12.2电气主接线12.3升压站供给的公用设施22.4环境条件22.5交通条件32.6地质条件33 技术标准44 工作内容45 技术文件56 基础资料及接地电阻要求56.1基础资料56.2风机基础接地网56.3接地电阻要求67 施工要求6总 则1.1 本技术规范书适用于大唐洱源罗平山风电场一期工程风力发电机组及220kV升压站防雷接地工程的施工招标。1.2 投标人应已设计、施工过同类工程,且使用条件应与本工程相类似,或较规定的条件更严格,近几年有丰富的风电基础防雷工程业绩或电力工程综合防雷工程业绩。如发现有失实情况,招标人有权拒绝该投标。1.3 投标人应仔细阅读招标文件,由投标人提供材料及施工的技术规范应与本技术规范书中规定的要求相一致。1.4 当技术文件与商务文件中的内容不一致时,以商务文件内容为主。1.5 本技术规范书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并未对一切技术细节作出规定,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规范的条文,投标人应提供符合GB、GB/T、DL/T和IEC最新版本的标准和本规范书的优质产品。1.6 本技术规范书所使用的标准如与招标人所执行的标准不一致时,按较高标准执行。1.7 投标人按招标人要求,做出39台风机及220kV升压站接地工程的设计方案并做出分项报价。1.8 本技术规范书未尽事宜,由招标人和投标人在合同技术谈判时双方协商确定。1 工程概况及环境条件1.1 工程概况罗平山风电场位于大理州洱源县乔后、炼铁、凤羽和茈碧四乡镇交界的罗平山上,地理坐标介于北纬2559263,东经99509954之间,高程在3000m3650m之间。场址沿山脊展布,长约5.0km,宽约1.5km。罗平山风电场一期工程建设规模为48.75MW,拟安装39台单机容量为1250kW的风电机组。在罗平山风电场一期工程附近配套建设220kV升压站一座,汇集风电场电量并向系统输送。1.2 电气主接线升压站共有35kV和220kV两个电压等级。35kV和220kV的接线方式均为单母线接线。220kV侧主变进线一回,出线两回,其中一回接入220kV洱源变;另外一回接骑龙山风电场工程升压站。220kV高压配电设备均采用SF6气体绝缘金属封闭组合电器。35kV侧主变进线一回,出线三回。35kV高压配电设备采用高压开关柜。1.3 升压站供给的公用设施该升压站站用交流电源为三相四线制,50Hz,400/230V,电压波动范围为15;频率波动范围为50Hz。升压站直流操作电源为220V,电压变化范围为80110。1.4 环境条件序号项 目现场条件1海拔高度3100-3650m2最高温度+353最低温度184日照 (风速0.5m/s)0.1W/cm25覆冰厚度*10mm6最大风速*35m/s7年平均雷暴日数 50 天8多年平均相对湿度 (25时)90%9抗地震能力*VIII度10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3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0.40s10污秽等级级11泄漏比距*3.1cm/kV备注:*应考虑最大覆冰和50%最大风速的荷载同时作用。*风速为距地面10m高度10min内最大平均值。*地震应考虑水平加速度和垂直加速度同时作用。安全系数为1.67,采用正弦、共振、拍波试验法,激振5次,每次5波,间隔2s。*泄漏比距按最高电压计算。1.5 交通条件罗平山风电场位于云南省洱源县境内的罗平山上,有洱源炼铁的县道(X89线)经过场址,对外交通较为方便。对外交通运输主要采用公路运输,线路为:昆明大理洱源场址,总里程约420km,交通具体情况如下:昆明大理公路里程314km,为高速公路;大理洱源公路里程76km,为三级或四级公路;洱源场址公路里程37km,为等外公路。大理距昆明铁路里程为359公里。1.6 地质条件罗平山风电场工程区处于扬子准地台区西部边缘,区域构造复杂,活动断裂较为发育,新构造运动迹象明显,属于构造稳定性差的地区。根据1:400万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8-2001),工程区50年超越概率10%的地震水平动峰值加速度为0.30g,相应的地震基本烈度为度,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40s。工程场地内出露的地层主要为:中生界三迭系浅海相滨海相、海陆交互相、陆相碎屑沉积建造;前古生界前寒武系一套浅至中深变质岩系。由老到新分述如下:(1) 前古生界苍山群(Ancn):分布于整个场区,厚度大于1220m,与周围古生代、中生代地层均为断层接触。在场区分为五段:第一段(Ancn1):分布于场区北部靠西部位,为绢云千枚岩、石英片岩、绿泥片岩、白云石英片岩夹石英。厚度大于350m。第二段(Ancn2):分布于场区北部,为薄层大理岩、条带状大理岩、结晶白云质灰岩,夹绢云微晶片岩、千枚岩。厚度大于120m。第三段(Ancn3):分布于场区北部靠东部位,为绿泥绢云微晶片岩、绢云微晶片岩、绿泥片岩,夹大理岩、结晶白云质灰岩,夹层厚0.8m2.0m至30.0m40.0m不等。厚度大于300m。第四段(Ancn4):分布于场区北部,为混合岩化花岗质碎裂岩、白粒岩。厚度大于150m。第五段(Ancn5):分布于场区南部,为黑云母斜长变粒岩、柘榴石黑云斜长变粒岩、白粒岩、条带状混合岩化黑云母变粒岩,夹石英片岩、微晶片岩。中部常有角闪变粒岩、斜长角闪岩、变质安山岩及黄绿色条带状大理岩夹层。厚度大于300m。(2)新生界第四系(Q):区内第四系地层分布广泛,按成因主要有坡积层(Qdl)、残积层(Qel)等。 坡积层(Qdl):主要为紫红色、灰绿色碎石质粉土、粉质粘土、粉土,松散,干燥。碎石成分主要为石英、长石、大理岩、千枚岩等。分布范围遍及整个场区。厚度一般0.3m1.8m。 残积层(Qel):遍布全区,一般位于坡积层以下,岩性为紫红色、灰绿色碎石质粉土、碎石土、含碎石粉质粘土、粉土,稍湿,松散中等密实。厚度一般1.8m6.25m。2 技术标准(1)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DL/T621(2)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DL/T620(3)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5)国家电网公司:十八项电网重大反事故措施(6)国家电力公司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7)接地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工艺标准J617(8)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50250所有技术标准均应采用最新技术标准。3 工作内容本标防雷接地招标工作内容:本招标书要求,投标人须自行到现场测试土壤电阻率(测试结论自负),提出风力发电机及其箱式变电站、220kV升压站接地网设计方案和图纸,以及施工方案,提供接地材料,负责风力发电机及其箱式变电站、220kV升压站的接地施工以及接地监测井的施工,包括施工完毕后的接地电阻、接触电势和跨步电势的测试,并通过相关部门的验收。4 技术文件投标时必须提交的技术文件:(1)投标人资质文件;(2)类似工程业绩资料;(3)所使用产品样本包括:标准、特性、试验等资料;(4)符合本工程几种典型基础接地图纸及相应计算资料;(5)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合同签订生效后7天内,投标人应提交给招标人下列图纸及资料12套(含2份电子版),待资料经监理单位确认后,需在合同签订15天内提交上述资料正式版给招标人。(1)各台风电机基础接地电阻计算结果;(2)各台风电机基础接地图纸;(3)风电机基础接地施工组织设计报告;(4)升压站接地电阻计算结果;(5)升压站接地图纸;(6)升压站接地施工组织设计报告。5 基础资料及接地电阻要求5.1 基础资料由投标人现场实际测量各台风力发电机及其箱式变电站、220kV升压站的土壤电阻率,费用自理。5.2 风机基础接地网风力发电机组接地系统的施工应考虑当地土壤情况。接地系统应包含:l 接地基础环(基础浇注)l 水平接地环(围绕基础)l 垂直接地极(视需求而定)本风电场风机基础承台呈圆形,半径为8.25m。风机接地布置初步推荐采用以风机中心为中心设置多圈环形水平接地带,最内圈圆环直径约为7m,并上引三根接地线接至基础环的内缘,同时从相对的两端引两根接地线接至等电位连接导体;外圈圆环敷设在混凝土基础外开挖的基坑内,直径根据风机基础的开挖情况确定,约为9.5m左右,接地环由两个连接端连接至等电位连接导体,安装角度相差180。外部水平接地及垂直接地视各风机土壤电阻率不同而定。从风机接地网最外圈通过两根水平接地线与箱变接地网相连,为保护箱变免受雷击损害,每根接地线的埋地长度要求大于15m。5.3 接地电阻要求(1)升压站接地系统按照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DL/T 621)要求,所有要求接地的部分均应接地。升压站220kV、35kV、0.4kV三个电压等级采用同一接地网,接地电阻应符合:R2000/I其中:I为计算用的流经接地装置的入地短路电流(A)R为考虑到季节变化的最大接地电阻()本工程220kV升压站工频接地电阻初步按R0.5来考虑。还应验算接触电势和跨步电势,并满足规范要求。(2)风机箱变接地系统风机与箱变相互间距离仅在15m以内,为降低投资及防止地网间的反击,风机接地装置与箱变接地装置应联合成一个接地系统,风机箱变接地系统包括风机及箱变的工作接地、保护接地及防雷接地,其工频接地电阻值按风机制造商要求小于4,也满足规范要求的低压系统接地装置工频接地电阻不宜超过4的要求。根据GB50057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的要求,为使雷电流得到有效泄流,风机接地装置的冲击接地电阻不宜超过10。施工完成后,需测量每台风机的接地电阻及升压站的接地电阻、接触电势和跨步电势,并通过相关部门的验收。6 施工要求(1)地下部分所有接地网各交叉点均应采用可靠焊接方式焊接,搭接长度应满足规程要求,双面焊接,不得有虚焊、假焊现象。敷设风机箱变(风机基础周围一圈除外)、升压站接地网及外引地网的土方开挖与回填由本合同的施工单位负责,焊接处应采取涂防腐漆或沥青等防腐蚀措施。在水平接地体、黏土敷设好之后,剩余的敷设沟内需要回填的部分,要用筛过的细土分层夯实,回填不得用大石块、碎石或建筑垃圾等杂物。(2)风电场220kV升压站接地网以水平接地为主,以垂直接地极为辅组成复合接地网,接地网的外缘应闭合,外缘各角应做成圆弧形,圆弧的半径宜大于均压带间距的一半。接地网内均压带基本上按照等间距布置,局部地区可根据现场情况略作调整。外缘经常有人出入的走道处,应敷设“帽檐式”均压带。(3)风电机基础接地网采用水平接地为主,以垂直接地极为辅组成复合接地网。风电机基础接地网布置需充分利用土建基础钢筋网,两者需可靠连接。对各风电机基础的接地装置要严格按设计放线、定位、开挖水平接地沟槽,加垂直接地极。基础接地网至少引出2处接地线与风电机塔筒内部接地线可靠连接。(4)220kV升压站电缆沟内的扁铁可利用作为主接地网的一部分,亦作为电缆外皮接地用,但不得作为设备接地用。(5)重要设备及设备架构等应有两根与主地网不同干线连接的接地引下线,并且每根接地引下线均应符合热稳定校核的要求。(6)接地主干线穿越电缆沟必须从沟底下穿越。接地主干线与升压站建筑物基础和管道交叉处,接地干线应适当深埋,以避开建筑物和管道。(7)开挖中发现有直埋电缆和地下管道时,应先小心将电缆附近的土挖开,注意保护电缆和地下管道。(8)施工中发现地下有异物要及时报告安全负责人决定施工方法。如发现有损伤地下电缆情况要立即停止工作,研究处理办法。(9)直埋电缆沟内施工时应注意保护电缆。(10)接地装置应符合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DL/T621)的有关规定,所有不带电运行的金属物体,如电气设备的底座和外壳,金属构架和钢筋混凝土构架,金属围栏和靠近带电部分的金属门框,电缆外皮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