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DO指标体系介绍_第1页
EVDO指标体系介绍_第2页
EVDO指标体系介绍_第3页
EVDO指标体系介绍_第4页
EVDO指标体系介绍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EVDO指标体系介绍,目录,一、资源类指标二、连接指标三、HRPD会话性能指标四、PCF指标五、话务量指标六、流量统计指标七、切换类统计指标八、寻呼类统计指标,资源类指标概览,3,前向业务MacIndex最高利用率,指标定义:给定的统计时段内,前向业务MacIndex被占用(忙)数与可用数的比率的峰值。不包括用于公共开销的MacIndex的信道。统计粒度:载扇单位:百分比计算公式:前向业务MacIndex的最大忙数/(前向业务MacIndex可用数)前向业务MacIndex可用数114。前向业务MacIndex可用的范围:663、72127共114个。,4,超忙基站数,超忙基站数定义:现网实际运行的超忙基站总数统计粒度:BSC单位:个计算方式:超忙载扇:前向物理层业务信道时隙占用率70%且每载扇等效用户数4的载扇,定义为超忙载扇;超忙基站:基站中有一个超忙载扇,该基站计为超忙基站。,5,超闲基站数定义:现网实际运行的超闲基站总数统计粒度:BSC单位:个计算方式:平均前向物理层业务信道时隙占用率5、且每载扇等效用户数1的载扇,计为超闲载扇。所有载扇均为超闲载扇的基站,计为超闲基站。,目录,一、资源类指标二、连接指标三、HRPD会话性能指标四、PCF指标五、话务量指标六、流量统计指标七、切换类统计指标八、寻呼类统计指标,DO接入流程中的三个阶段,7,空口连接:AT与BTS之间PPP连接:AT与PDSN之间,连接类指标概览,8,无线连接成功率,指标定义:AT发起及AN发起的无线连接成功总次数与AT发起及AN发起的无线连接请求总次数的比值统计粒度:载扇单位:百分比计算公式:(AT发起的无线连接成功次数+AN发起的无线连接成功次数)/(AT发起的无线连接请求次数+AN发起的无线连接请求次数),9,AT发起的无线连接,AT发起的无线连接请求次数定义:AN接收到AT发起的表示无线连接请求的ConnectionRequest+RouteUpdate消息的次数统计粒度:载扇单位:次触发点:如图counter1,统计消息为AN收到AT发来的“ConnectionRequest+RouteUpdate”消息,且消息中包含的请求原因值为“ATInitiated”时统计。,10,AT发起的无线连接成功次数定义:AT发起无线连接中AN收到AT发来的表示无线空口连接成功的TCC的消息次数统计粒度:载扇单位:次触发点:如图counter2,统计AT发起无线连接中AN收到AT发来的“TCC”消息次数。TCC:TrafficChannelComplete。,用户早释次数-外部中断:AN收到AT发来的ConnectionRequest消息之后,无线连接尚未建立成功(即AN未收到TCC)前,AN收到AT发来的ConnectionClose消息的次数。无线连接建立失败次数(原因为分配资源失败):AN收到AT发起的“ConnectionRequest”后为该连接分配资源失败时统计,这种失败发生时AN不会发送“TCA”信息。包含:CE、MACIndex,功率等。无线连接建立失败次数(原因为反向业务信道俘获失败)无线连接建立失败次数(原因为没有收到TCC消息),AN发起的无线连接,11,AN发起的无线连接成功次数定义:AN发起无线连接中AN收到表示无线空口连接成功的TCC消息的次数。包括正常连接及快速连接的成功次数。统计粒度:载扇单位:次触发点:如count4、count6,统计AN发起无线连接中AN收到AT发来的“TCC”消息次数。TCC:TrafficChannelComplete.,AN发起的无线连接请求次数定义:AN发起的的无线连接请求次数,包括正常连接及快速连接两种连接方式。统计粒度:载扇单位:次触发点:正常连接时,如count3,统计消息为AN向AT发送寻呼消息之后,AN收到AT发来的“ConnectionRequest+RouteUpdate”消息。快速连接时,如count5,以AN收到PCF的“A9-BSServiceRequest”不发送寻呼直接开始建立快速连接的次数。,无线网络连接成功率(含A8、A10接口),无线网络连接成功率(含A8、A10接口)指标定义:无线网络(包括无线空口链路及A8、A10地面链路)的建立成功率,为无线网络建立成功次数与无线网络请求次数的比值。统计粒度:载扇;单位:百分比计算公式:(无线网络连接成功次数(含A8、A10接口)/(无线网络连接请求次数(含A8、A10接口),12,无线网络连接成功率(含A8、A10接口)-续,无线网络连接请求次数(含A8、A10接口)指标定义:AN发起及AT发起的建立无线网络连接的过程中,AN收到建立无线空口链路及地面链路请求的消息次数。触发点:(1)AT发起的无线网络建立请求的消息触发点:AN收到AT发来的”ConnectionRequest+RouteUpdate”消息。(2)AN发起的无线网络建立请求的消息触发点:AN收到PCF发来的“A9-BCServiceRequest”消息。,13,无线网络连接成功次数(含A8、A10接口)指标定义:在建立无线网络连接的过程中,AN收到表示无线空口链路及地面链路建立成功的消息次数,含AN发起及AT发起的建立成功次数。触发点:无线网络连接建立成功的消息触发点为无线空口链路及地面链路建立均完成后的第一个消息。中兴:AN收到PCF发来的A9-ConnectA8消息的次数阿朗:AN向AT发送ACK消息的次数。,EVDO连接成功率-考核指标,14,目录,一、资源类指标二、连接指标三、HRPD会话性能指标四、PCF指标五、话务量指标六、流量统计指标七、切换类统计指标八、寻呼类统计指标,会话过程中的三个阶段-UATI指配、Concetion建立、参数协商,16,会话类指标概览,17,UATI分配成功率,指标定义:AT分配UATI的成功次数与UATI请求次数的比值统计粒度:载扇单位:百分比计算公式:UATI分配成功次数/UATI请求次数,18,统计点:(1)UATI请求次数:AN收到AT发来的“UATIRequest”消息。(2)UATI分配成功次数:AN收到AT发来的“UATIComplete”消息。,Session接入鉴权成功率,指标定义:Session会话建立过程中接入鉴权成功次数与接入鉴权请求次数的比值。统计粒度:载扇单位:百分比计算公式:Session接入鉴权成功次数/Session接入鉴权请求次数,19,统计点:(1)Session接入鉴权成功次数:当AN收到来自ANAAA的Access-Accept消息时,统计一次鉴权成功。(2)Session接入鉴权请求次数:当AN向AN-AAA发送“AccessRequest”消息时,计为一次鉴权请求。,导致接入鉴权失败的原因包括:LCP失败、到AAA的链路故障、定时器超时、AN-AAA过载等原因造成接入鉴权失败,及没有收到A12-Access-Accept消息或AccessReject消息的次数。,Session协商成功率,指标定义:Session协商过程中,Session协商成功次数与Session协商次数的比值。统计粒度:载扇单位:百分比计算公式:Session协商成功次数/(Session协商成功次数+Session协商失败次数),20,统计点:(1)Session协商成功次数:当AN向AT成功发送或AN接收到AT发来的ConfigurationComplete消息(或SoftConfigurationComplete消息),统计为一次Session协商成功次数。(2)Session协商失败次数:在Session协商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Session协商失败而异常Close的次数。,Session异常Close的原因值如下:02:ProtocolError;03:ProtocolConfigurationFailure04:ProtocolNegotiationErroe05:SessionConfigurationFailure。,Session会话数,定义:在给定的统计时段内,AN中存在的会话数的平均值,包括Active状态的会话和非Active状态的会话。统计粒度:BSC单位:个数触发点:采用系统循环查询或实时统计的方式。循环查询的周期要求小于等于1分钟。,21,目录,一、资源类指标二、连接指标三、HRPD会话性能指标四、PCF指标五、话务量指标六、流量统计指标七、切换类统计指标八、寻呼类统计指标,PCF指标概览,23,用户从Dormant态到Active态的激活成功率,24,指标定义:用户从Dormant休眠状态到Active激活状态的激活成功率,含AT发起及AN发起的激活。统计粒度:PCF单位:百分比计算公式:用户从Dormant态到Active态的激活成功总次数/用户从Dormant态到Active态的激活请求总次数,统计点:(1)用户从Dormant态到Active态的激活成功总次数:用户从Dormant休眠状态到Active激活状态的激活成功次数。含AT发起的和AN发起的激活成功。(2)用户从Dormant态到Active态的激活请求总次数:用户从Dormant休眠状态到Active激活状态的激活请求总次数,含AT发起的和AN发起的激活请求。,AT发起的Dormant态到Active态的激活成功率,指标定义:由AT发起的Dormant状态到Active态的激活成功次数与激活请求次数的比值。统计粒度:PCF单位:百分比计算公式:AT发起的Dormant态到Active态激活成功次数/AT发起的Dormant态到Active态激活请求次数,25,统计点:(1)AT发起的Dormant态到Active态激活成功次数:PCF在Dormant状态下收到PDSN的A11RRP(code=0),并向BSC回A9-ConnectA8时,计为一次激活成功次数(2)AT发起的Dormant态到Active态激活请求次数:PCF从BS收到A9-SetupA8消息,其中的DRS值为1,且该分组业务呼叫的A10连接存在,计为一次激活请求次数。,AT发起的Dormant态到Active态激活失败次数:AT发起的Dormant状态到Active态的激活过程中,PCF发送表示激活失败的A9ReleaseA8Complete消息的次数。,AN发起的Dormant态到Active态的激活成功率,指标定义:由AN发起的Dormant状态到Active态的激活成功次数与激活请求次数的比值。统计粒度:PCF单位:百分比计算公式:AN发起的Dormant态到Active态激活成功次数/AN发起的Dormant态到Active态激活请求次数,26,统计点:(1)AN发起的Dormant态到Active态激活成功次数:PCF在Dormant状态下收到PDSN的A11RRP(code=0),并向BSC回A9ConnectA8时,计为一次激活成功次数。(2)AN发起的Dormant态到Active态激活请求次数:对于网络侧AN发起的休眠分组数据业务激活:PCF向BS发送A9BSServiceRequest消息时,计为一次激活请求次数。,AN发起的Dormant态到Active态激活失败次数:AN发起的Dormant状态到Active态的激活过程中,PCF发送表示激活失败的A9ReleaseA8Complete消息的次数。,目录,一、资源类指标二、连接指标三、HRPD会话性能指标四、PCF指标五、话务量指标六、流量统计指标七、切换类统计指标八、寻呼类统计指标,话务量指标概览,28,话务量指标,等效用户数:统计给定时间段内,平均每时隙进入调度队列的用户数。计算公式:统计时段内每时隙前向调度用户数之和0.001667/统计时长(s)呼叫话务量:在给定的统计时段内,数据连接的话务量,即数据连接占用时长与统计时长的比值。计算公式:无线连接的平均占用时长/统计时长(s)触发点:数据连接占用时长为从AT向AN发起TrafficChannelComplete消息到本次无线连接释放(ConnectionClose消息)所持续的时间。CE话务量:在进行无线连接或发生软切换时占用反向CE的话务量计算公式:CE占用时长/统计时长(s)软切换话务量:发生软切换时占用CE的话务量,即CE话务量减去呼叫话务量后的差值。计算公式:CE话务量呼叫话务量软切换因子:软切换话务量与呼叫话务量(不含切换)的比值。计算公式:软切换话务量/呼叫话务量,29,目录,一、资源类指标二、连接指标三、HRPD会话性能指标四、PCF指标五、话务量指标六、流量统计指标七、切换类统计指标八、寻呼类统计指标,EVDO各层,31,流量统计指标概览,32,流量指标1/6,PCF反向数据流量定义:在给定的统计时段内,PCF收到的BS/AN发送的反向(上行)数据的流量。包含GRE包头。统计粒度:PCF单位:GBPCF前向数据流量定义:在给定的统计时段内,PCF收到的PDSN发送的前向(下行)数据流量。包含GRE包头。统计粒度:PCF单位:GBPCF接收的反向分组业务的总包数定义:在给定的统计时段内,PCF收到的BS/AN发送的反向(上行)的分组数据包的数量。统计粒度:PCF单位:KPPCF接收的前向分组数据的总包数定义:在给定的统计时段内,PCF收到的PDSN发送的前向(下行)的分组数据包的数量统计粒度:PCF单位:KP,33,流量指标2/6,反向分组业务在PCF丢弃的包数定义:PCF收到BS/AN发送的反向报文,由于PCF的缓冲分配失败(BufferAllocationFailure)、缓冲队列溢出(QueueOverflow)、数据包超长、排序出错或发送失败等原因而丢弃的GRE层数据包的数目。统计粒度:PCF单位:KP前向分组业务在PCF丢弃的包数定义:PCF收到PDSN发送的前向报文,由于PCF的缓冲分配失败(BufferAllocationFailure)、缓冲队列溢出(QueueOverflow)、数据包超长、排序出错或发送失败等原因,而丢弃的GRE数据包的数目。统计粒度:PCF单位:KPPCF前向分组丢包率定义:PCF前向分组业务在PCF丢弃的包数与PCF接收的前向分组数据的总包数的比值统计粒度:PCF单位:计算公式:前向分组业务在PCF丢弃的包数/(PCF接收的前向分组数据的总包数,34,流量指标3/6,前向RLP数据吞吐量定义:在给定的统计时段内,AN在RLP子层往AT发送的数据量(包括重传字节数)与统计时长的比值。统计粒度:载扇;单位:kbps计算公式:前向发送字节数8.0/1000/统计时长(s)前向RLP重传率指标定义:AN在RLP子层重传给AT的数据量与前向发送数据量(含重传字节数)的比值。统计粒度:载扇单位:百分比计算公式:前向重传字节数/前向发送字节数100%反向RLP数据吞吐量定义:在给定的统计时段内,AN在RLP子层收到AT发送的反向数据量(包括重传)与统计时长的比值。统计粒度:载扇单位:kbps计算公式:反向接收的字节数8.0/1000/统计时长(s),35,流量指标4/6,反向RLP重传率指标定义:AT在RLP子层重传给AN的数据量与反向发送数据量(含重传字节数)的比值。统计粒度:载扇单位:百分比计算公式:反向重传字节数/反向接收的字节数100%前向业务信道物理层平均吞吐量定义:在给定的统计时段内,前向业务信道物理层的数据量与统计时长的比值。统计粒度:载扇单位:kbps计算公式:前向业务信道物理层发送的bit数/统计时长(s)/1000前向业务信道物理层突发吞吐量定义:前向业务信道物理层发送数据量与实际占用时隙时长的比值。统计粒度:载扇单位:kbps计算公式:前向业务信道物理层发送的bit数/实际占用时隙的时长/1000,36,流量指标5/6,反向业务信道物理层平均吞吐量定义:在给定的统计时段内,反向业务信道物理层的数据量与统计时长的比值。统计粒度:载扇单位:kbps计算公式:反向物理层接收到的bit数/统计时长(s)/1000反向业务信道物理层突发吞吐量定义:在给定的统计时段内,反向业务信道物理层接收到的数据量与实际占用时隙时长的比值。统计粒度:载扇单位:kbps计算公式:反向物理层收到的bit数/实际占用时隙时长/1000前向物理层业务信道时隙占用率指标定义:在给定的统计时段内,前向物理层业务信道发送数据实际占用时隙总时长与统计时长的比值统计粒度:载扇单位:百分比计算公式:物理层业务信道发送bit数实际占用时隙时长/统计时长(s),37,流量指标6/6,前向物理层控制信道时隙占用率定义:在给定的时间段内,物理层控制信道发送数据实际占用时隙总时长与统计时长的比值统计粒度:载扇单位:百分比计算公式:物理层控制信道发送bit数实际占用时隙时长/统计时长(s)反向接入信道时隙占用率定义:在给定的统计时段内,反向接入信道发送数据实际占用时隙总时长与统计时长的比值统计粒度:载扇单位:百分比计算公式:反向接入信道发送bit数实际占用时隙时长/统计时长(s)反向链路繁忙率指标定义:在给定的统计时段内,反向链路RAB比特位的繁忙率统计粒度:载扇单位:百分比计算公式:RAB繁忙次数/(RAB繁忙次数+RAB闲次数)RA信道发送RAB(ReverseActivityBit),RAB为“1”表明反向链路忙,RAB为“0”表明反向链路闲。,38,目录,一、资源类指标二、连接指标三、HRPD会话性能指标四、PCF指标五、话务量指标六、流量统计指标七、切换类统计指标八、寻呼类统计指标,切换类统计指标概览,40,全局软切换成功率,全局软切换成功率指标定义:全局反向链路的软切换成功率,为全局软切换成功次数与全局软切换请求次数的比值统计粒度:BSC单位:百分比计算公式:全局软切换成功次数/全局软切换请求次数全局软切换成功次数:(源)AN收到AT发来的TCC消息后,判断为一条或一条以上分支增加成功,计为本次软切换成功一次全局软切换请求次数:(源)AN收到激活态AT发来的RouteUpdate消息的次数,判断为软切换请求,计为一次软切换请求,41,AN内软切换成功率,AN内软切换成功率指标定义:AN内软切换成功次数(含更软切换)与AN内软切换请求次数(含更软切换)的比值。只统计增加分支的情况。统计粒度:载扇单位:百分比计算公式:AN内软切换成功次数/AN内软切换请求次数AN内软切换请求次数定义:AN内反向链路软切换(含更软切换)的请求次数。只统计软切换增加分触发点:AN收到激活态AT发来的RouteUpdate消息,判断为AN内软切换及需增加分支的情况,按增加分支数量统计请求次数。统计数据计在参考分支上。AN内软切换成功次数定义:AN内反向链路软切换(含更软切换)的成功次数。只统计软切换增加分支的情况。触发点:AN收到AT发来的TCC消息,判断增加分支成功情况,按增加分支成功的数量统计成功次数。成功次数计在参考分支上。,42,AN间软切换成功率,AN间软切换成功率指标定义:AN间反向链路软切换成功次数与AN间软切换请求次数的比值。只统计增加分支的情况。统计粒度:载扇单位:次计算公式:AN间软切换成功次数/AN间软切换请求次数AN间软切换请求次数定义:AN间反向链路软切换的请求次数。只统计增加分支的情况。触发点:源AN收到激活态AT发来的RouteUpdate消息后,判断为AN间软切换及需增加分支的情况,按增加分支数量统计请求次数。统计数据计在源AN上。AN间软切换成功次数定义:AN间反向链路软切换的成功次数。只统计增加分支的情况。触发点:源AN收到AT发来的TCC消息,判断增加分支成功情况,按增加分支成功的数量统计成功次数。成功次数计在源AN上。,43,AN内硬切换成功率,AN内硬切换成功率指标定义:AN内硬切换成功次数与AN内硬切换请求次数的比值统计粒度:载频;单位:百分比计算公式:AN内硬切换成功次数/AN内硬切换请求次数AN内硬切换请求次数定义: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