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成药配方详解:控涎丸_第1页
中成药配方详解:控涎丸_第2页
中成药配方详解:控涎丸_第3页
中成药配方详解:控涎丸_第4页
中成药配方详解:控涎丸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控涎丸配方详解,药典中成药:控涎丸配方详解,控涎丸,KongxianWan,药典中成药:控涎丸配方详解,配方:醋甘遂300g、白芥子300g、红大戟300g。,药典中药材:甘遂详解,甘遂,药典中药材:甘遂,来源:,本品为大戟科植物甘遂的干燥块根。春季开花前或秋末茎叶枯萎后采挖,撞去外皮,晒干。,药典中药材:甘遂,性状:,本品呈椭圆形、长圆柱形或连珠形,长15cm,直径0.52.5cm。表面类白色或黄白色,凹陷处有棕色外皮残留。质脆,易折断,断面粉性,白色,木部微显放射状纹理;长圆柱状者纤维性较强。气微,味微甘而辣。,药典中药材:甘遂,炮制:,生甘遂:除去杂质,洗净,干燥。醋甘遂:取净甘遂,照醋炙法(通则0213)炒干。每100kg甘遂,用醋30kg。本品形如甘遂,表面黄色至棕黄色,有的可见焦斑。微有醋香气,味微酸而辣。,药典中药材:甘遂,性味:,苦,寒;有毒。归肺、肾、大肠经。,药典中药材:甘遂,功效:,泻水逐饮,消肿散结。用于水肿胀满,胸腹积水,痰饮积聚,气逆咳喘,二便不利,风痰嫌痫,痈肿疮毒。,药典中药材:甘遂,用法:,0.51.5g,炮制后多入丸散用。外用适量,生用。,药典中药材:甘遂,存储:,置通风干燥处,防蛀。,药典中药材:甘遂,注意:,孕妇禁用;不宜与甘草同用。,药典中药材:白芥子详解,白芥子,药典中药材:白芥子,:,药典暂未收录白芥子。,药典中药材:红大戟详解,红大戟,药典中药材:红大戟,来源:,本品为茜草科植物红大戟的干燥块根。秋、冬二季采挖,除去须根,洗净,置沸水中略烫,干燥。,药典中药材:红大戟,性状:,本品略呈纺锤形,偶有分枝,稍弯曲,长310cm,直径0.61.2cm。表面红褐色或红棕色,粗糙,有扭曲的纵皱纹。上端常有细小的茎痕。质坚实,断面皮部红褐色,木部棕黄色。气微,味甘、微辛。,药典中药材:红大戟,炮制:,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本品呈不规则长圆形或圆形厚片。外表皮红褐色或棕黄色,切面棕黄色。气微,味甘、微辛。,药典中药材:红大戟,性味:,苦,寒;有小毒。归肺、脾、肾经。,药典中药材:红大戟,功效:,泻水逐饮,消肿散结。用于水肿胀满,胸腹积水,痰饮积聚,气逆咳喘,二便不利,痈肿疮毒,瘰疬痰核。,药典中药材:红大戟,用法:,1.53g,入丸散服,每次lg;内服醋制用。外用适量,生用。,药典中药材:红大戟,存储:,置阴凉干燥处。,药典中成药:控涎丸配方详解,配方:醋甘遂300g、白芥子300g、红大戟300g。,药典中成药:控涎丸,性状:,本品为棕褐色带有淡黄色斑点的糊丸;味微辛、辣。,药典中成药:控涎丸,制法:,以上三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另取米粉或黄米粉240g,调稀糊。取上述粉末,用稀糊泛丸,干燥,即得。,药典中成药:控涎丸,功效:,涤痰逐饮。用于痰涎水饮停于胸膈,胸胁隐痛,咳喘痛甚,痰不易出,瘰疬,痰核。,药典中成药:控涎丸,用法:,用温开水或枣汤、米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