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课-意外伤害的预防与处理PPT课件_第1页
第五课-意外伤害的预防与处理PPT课件_第2页
第五课-意外伤害的预防与处理PPT课件_第3页
第五课-意外伤害的预防与处理PPT课件_第4页
第五课-意外伤害的预防与处理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意外伤害的预防与处理,.,2,意外伤害的概念,意外伤害是指突然发生和意料不到的对人体的伤害,如溺水、触电、交通事故及地震等。,.,3,2008年512确认69227人遇难,374643人受伤,17923人失踪。4624万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达200亿美元。,.,4,分布特征,人群分布:男女;15-19岁1-4岁10-14岁场所分布:儿童青少年:家庭校内上学途中其它公共场所,.,5,2006年据相关部门统计,每天约有45名学生因意外伤害而死亡,也就是相当于每天有一个班在消失,在全国各类安全事故中,学生死亡人数超过了全年事故死亡总人数的60。,中国疾控中心最新公布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每年有超过二十万的儿童因意外伤害而死亡,即每三位死亡儿童中就有一位是意外伤害所导致。意外伤害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有关专家指出,通过教育和学习,80%的意外伤害是可以避免的。,.,6,意外伤害急救原则,1、不惊慌,要镇静。2、不进食,不先搬。4、急呼救,不留员。5、大灾难,多报告。6、边分类,边抢救。7、先救命,原地施。8、伤情稳,就近送。9、统一令,不自行。,.,7,气道异物梗塞,呼吸梗阻常见于婴糼儿,但近年来资料发现成年人尤其是老年人发生气管异物明显多于儿童食物团块完全堵塞声门或气管引起的窒息,俗称“噎食”。美国每年约有4000多人因噎食猝死,占猝死病因第六位。其中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噎食病人被误诊为“餐馆冠心病”而延误了抢救时机。,.,8,气道梗塞表现,突然刺激性咳嗽,反射性呕吐,声音嘶哑,呼吸困难;特殊表现:“V”字手势,苦不堪言;气道不完全阻塞:剧咳,咳嗽间隙有哮鸣音;喘气,呼吸困难,面色青紫;气道完全阻塞:面色灰暗,不能说话、咳嗽、呼吸,失去知觉,窒息。,.,9,气道梗塞的现场急救,(一)现场诊断一个意识清楚的人,尤其在进食时,突然强力咳嗽,呼吸困难,或无法说话和咳嗽,出现痛苦的表情和用手掐住自己的颈部。亲眼目睹异物被吸入者。凡昏迷患者在呼吸道被打开后,仍无法将空气吹入肺内时。,.,10,(二)现场急救自救法,咳嗽:自主咳嗽所产生的气流压力比人工咳嗽高4-8倍,排除呼吸道异物的效果较好。腹部手拳冲击法:患者一手握空心拳,拇指侧置腹部脐上两横指、剑突下处,另一手紧握该拳,用力向内、向上冲击5次,重复至异物排出。上腹部倾压椅背:患者将上腹部迅速倾压于椅背、桌角、铁杆和其他硬物上,连续向内、向上冲击5次,以造成人工咳嗽,驱出呼吸道异物。,.,11,(二)现场急救-互救法,1。拍背法(1)意识尚清楚的患者:在患者肩胛区脊柱上给予6-8次连续急促拍击。患者头部要保持在胸部水平或低于胸部水平,充分利用重力使异物驱出体外。(2)意识不清的患者:应使患者屈膝蜷身,面向急救者侧卧,头低于胸部水平,急救者以膝和大腿抵住患者胸部,然后迅速、用力地拍背6-8次,.,12,海姆立克急救法(海氏急救法),Hemilichmaneuver对病人冲击腹部及膈肌下软组织,产生向上的压力,压迫两肺下部,从而驱使肺部残留气体形成一股气流,长驱直入气管,将堵塞住气管、咽喉部的异物驱除。也称“余气冲击法”,.,13,溺水,溺水(drowning),又称淹溺,指人淹没水中,由于呼吸道被外物堵塞(湿溺水70-80%),或喉头、气管发生反射性痉挛(干溺水10-20%)而引起窒息和缺氧,甚至造成呼吸停止和心脏停搏而死亡。,.,14,流行病学,据报道,美国每年因溺水而亡者近9000人,是意外死亡的第三大原因。其男性溺死是女性的5倍,男性溺死的高峰年龄段在1519岁,女性溺死在学龄前的14岁。成人溺死者中约45%伴有酒精中毒。美国每年发生近乎溺死者约8万。意外溺水是儿童意外伤害的首要死因。10个因意外伤害而死亡的014岁儿童中,有近6个是因为溺水身亡的。,.,15,儿童意外伤害(溺死)在中国,20002005年中国卫生部统计全国死亡统计数据(性别与城乡是2007年现场调查),.,16,溺水致死的原因,大量水、泥沙进入口鼻、气管和肺,阻塞呼吸道引起窒息;惊恐、寒冷使喉头痉挛,呼吸道梗阻而窒息。,.,17,溺水急救自救,不要心慌意乱,应保持头脑清醒。采用仰面位,头顶向后,口鼻向上,呼气宜浅,吸气宜深,身体浮于水面,以待他人抢救。不可将手上举或挣扎,举手反而易使人下沉。,.,18,溺水急救自救,会游泳者,若小腿腓肠肌痉挛而致淹溺,应息心静气,及时呼救,同时自己将身体抱成一团,浮上水面,深吸一口气,把脸浸入水中,将痉挛(抽筋)下肢的拇趾用力向前上方拉,使拇趾翘起来,持续用力,直到剧痛消失,痉挛也就停止。一次发作之后,同一部位可再发痉挛,所以对疼痛部位应充分按摩和慢慢向岸上游去,上岸后亦应再按摩和热敷患处。,小腿腓肠肌痉挛自救方法,.,19,溺水急救他救,急救者应游到溺水者后方,用左手从其左臂和上半身中间握对方的右手,或拖住溺水者的头,用仰泳方式将其拖到岸边急救者防溺水者抱住不放,影响急救急救者应松手下沉,先与溺者脱离,然后再救向后推溺水者的脸,紧捏其鼻,使其松手,接着再救。,.,20,对精疲力尽的淹溺者,救护者可从头部接近;对神志清醒的淹溺者,救护者需从背后接近。,.,21,溺水急救他救,急救者不会水时应立即用绳索,竹杆、木板或救生圈,使溺水者握住后拖上岸来现场无任何救生材料,应即时高声呼叫他人,.,22,溺水急救岸上救护,保持呼吸道通畅立即清除口、鼻内的泥沙,呕吐物等松解衣领、钮扣、乳罩、内衣,腰带、背带等,但注意保暖必要时将舌头用手巾、纱布包裹拉出,保持呼吸道通畅,.,23,溺水急救岸上救护,控水(倒水)急救者一腿跪在地,另一腿屈膝,将溺水者腹部横放在其大腿上,使其头下垂,接着按压其背部,使胃内积水倒出急救者从后抱起溺者的腰部,使其背向上,头向下,也能使水倒出来,.,24,触电,据统计,美国每年因电击伤致死1200人,电击致伤残者约为死亡人数的30倍。我国农村每年因电击死亡约5000人。上海市每年院前救治电击伤450余例,以7、8月最多。,.,25,2008年6月25日下午,江西省一位叫涂志贤的学生被高压变压器吸附过去,造成其右臂截肢,左臂残疾,腹腔肠子外露,生命垂危。,.,26,概述,触电又称电伤,是指一定电流及电能(静电)通过人体,造成机体损伤或功能障碍,甚至死亡触电对人致命的伤害是引起心室纤维性颤动,心跳骤停,因而心脏除颤、心肺复苏是否及时有效,是抢救成功的关键,.,27,触电的原因,不懂安全用电常识,自行安装电器,家用电器漏电而手接触开关、灯头、播头因大风雪、火灾、地震、房屋倒塌等使高压线断后在地,10米内都有触电危险在房檐下或大树下避雷雨,衣帽被雨淋更容易被雷击在电线上晒湿衣物救护时直接用手拉触电者,.,28,.,29,触电的预防,(一)制定安全用电的规章制度严格执行用电规章制度,定期检查维修电器设备,对容易引起触电事故,应立即报告学校有关部门,及时检修。(二)大力开展安全用电的宣传教育遵守用电规定,不能乱拉接电线,不能在通电的电线上晒衣物,不能接触断落的电线;禁止在潮湿的地板上修电器。发现有“霹雳”的火花声时,立即关闭电源,预防触电;教育儿童不玩开关、插头;,.,30,触电的预防,(三)雷雨天不要站在树木下、电杆旁或天线附近。狂风暴雨后,不要拣拾地上的电线,不要走到距电线10米以内的地方,不要到高压电线的地方玩耍.,.,31,车祸,交通事故是全球意外伤害中最常见的,其中以公路交通事故车祸为最常发生美国每年死于车祸一项,即超过整个侵朝战争死亡人数。最近统计1000次汽车车祸,有1678名伤员,1524岁者为最多目前我国车祸逐年增多,死亡、致残率在直线上升,.,32,.,33,一、概述,车祸是指机动车辆和自行车在运行中因各种原因致伤人体的意外伤害,称交通事故,轻则擦伤、碰伤,重则常引起多器官受损的复合伤,现场急救不及时残废死亡率很高。群死群伤的公路交通事故伤亡及经济损失均较严重,常需政府、公安、急救、医疗部门多系统联合救护。,.,34,公路交通事故伤情的特点,暴力大、伤情严重;多脏器损伤多见;脊柱骨折、脱位、截瘫多见;颅脑损伤、血气胸、肝脾破裂多见;开放性骨折多见;致残、死亡率高。,.,35,.,36,.,37,.,38,.,39,.,40,.,41,.,42,.,43,.,44,.,45,常见急性中毒,中毒死亡占儿童青少年死亡总人数12.7%。发生高峰年龄为幼儿和学龄儿童。中毒原因的先后顺序是:误服有毒物品;一氧化碳中毒;食物中毒;服药自杀。,.,46,(一)中毒的原因,1、误食或过量吃药;2、农药中毒;3、有毒植物中毒;4、食物中毒;5、有毒气体中毒。,.,47,(二)中毒的途径,1、消化道中毒食入有毒食物,经过消化道而中毒。2、呼吸道中毒通过呼吸道吸入有毒气体而中毒。3、皮肤、黏膜中毒农村中小学生从事有害作业,造成皮肤、黏膜沾染有毒物质而中毒。,.,48,(三)急救处理,1、尽快清除未被吸收的毒物若发现儿童误食了有毒的东西,或过量服入药物,应及早从胃中排出,以免吸收或减少吸收。对口服中毒者进行催吐、洗胃、导泻等。对气体中毒者,要尽快将病人抬离中毒现场,放到空气新鲜的地方。2、防止毒物吸收皮肤、黏膜沾染了毒物要用清水冲洗,切忌用热水,使用拮抗剂使之直接与毒物发生作用。3、对症治疗,.,49,食物中毒,凡是由于经口进食正常数量“可食状态”的含有致病菌,生物性或化学性毒物以及动植物天然毒素食物而引起,以急性感染或中毒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的疾病,统称为食物中毒。不包括:已知传染病、食物过敏、暴饮暴食所致的急性胃肠炎;也不包括食品污染引起的慢性的、潜在性的危害(致癌、致畸、致突变)。,.,50,食物中毒的特征,潜伏期短,一般由几分钟到几小时;病人临床表现相似,多以急性胃肠道症状为主;发病与食入某种食物有关,发病范围与食物分布呈一致性;一般人与人之间不传染。有明显的季节性。,.,51,食物中毒发生的原因,原料选择不严格,食品本身有毒或被污染,变质;食品在加工、运输、贮存、销售等过程中不注意卫生、生熟不分,食用前又未充分加热处理;食品保藏不当,致使马铃薯发芽、食品中亚硝酸盐含量增高、粮食霉变等都可造成食物中毒;加工烹调不当,如肉块太大,细菌未被杀死;食品从业人员本身带菌,个人卫生不好;有毒化学物质混入食品中并达到中毒剂量。,.,52,发生食物中毒后的紧急救护,呼救(120):告知中毒人数、病情等。催吐:但要避免呕吐误吸而发生窒息。妥善处理可疑食物:保存送检。对可疑有毒的食物,禁止再食用,呕吐物、排泄物及血尿送到医院做毒物分析。防止脱水:轻症中毒者应多饮盐开水、茶水或姜糖水、稀米汤等。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